肱骨后缘扭转解剖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17834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扭转解剖钢板,特别适用于肱骨下段螺旋型及粉碎性多段骨折手术固定时使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及交通工具的增加,从而导致车祸引发的损伤和复杂的骨折及创伤也随之增多,而且复杂的骨折也屡见不鲜,特别是肱骨下段螺旋型及粉碎性骨折,对临床手术内固定治疗增加难度,现有的是采用螺钉及其他普通钢板的内固定方式,已达不到固定的目的,由于钢板不服帖得不到骨折的解剖复位,从而导致骨折难以愈合或延长愈合时间,更为严重的还会引起钢板疲劳断裂,进而导致骨折进一步错位,给患者带来精神上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出一种减少患者痛苦,避免患者出现卧床并发症的肱骨后缘扭转解剖钢板。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完成的,它包括固定板,其特征在于:固定板前端的端头呈圆弧过渡,所述固定板前端的末端和扭转固定板体的首端结合处向外有一个凸耳,凸耳上打有两个贯穿的凸耳螺钉孔,扭转固定板体的末端是一个过渡圆弧。所述固定板前端由板身和固定板螺钉孔构成,板身长约3-4公分,沿着板身竖向位置打有固定板螺钉孔。所述扭转固定板体是从凸耳下方板体整体扭转3-6度,扭转后的板体上沿板体打有螺钉孔。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的固定钢板能很好的与创伤和骨折面结合,固定牢固,减少患者的痛苦,从而缩短治愈时间,减少患者的病发症。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侧视图;图3是图2A-A方向结构式示意图;图4是图2B-B方向结构示意图。图面说明:1、固定板前端,2、凸耳,3、凸耳螺钉孔,4、扭转固定板体,5、扭转板螺钉孔,6、固定板螺钉孔,7、板身。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上附图详细描述实施例,本技术方案肱骨扭转钢板由固定板上端1、凸耳2和扭转固定板体4构成,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所述固定板前端1的端头呈圆弧过渡,所述固定板前端的末端和扭转固定板体4的首端结合处向外有一个凸耳。所述固定板前端由板身7和固定板螺钉孔6构成,所述板身长约3-4公分,沿着板身竖向位置打有固定板螺钉孔6,根据肱骨下段生理解剖特征,优选的固定板前端的板身呈弧面。所述凸耳2是为了肱骨下段骨折远端固定时更加牢固优选的设计,凸耳上打有两个贯穿的凸耳螺钉孔3,便于创伤面的远端固定更为牢固。所述扭转固定板体4是从凸耳下方板体整体扭转3-6度,优选的扭转角度是5度左右,目的是增加扭转固定板体的固定面积,扭转后的板体上沿板体打有螺钉孔,扭转固定板体的末端是一个过渡圆弧,整个肱骨扭转钢板上杜绝角和棱,端部的圆弧面和末端圆弧过渡面在手术与创伤面固定时,不会再刺激创伤面,有利于创伤面的愈合。手术时,患者行仰卧位,从肱骨后侧入路,纵行劈开肱三头肌,暴露肱骨下段骨折,给予行骨折复位后,用扭转解剖钢板通过其上的螺钉固定治疗,从而坚强固定肱骨下段骨折,固定牢固,促进骨折愈合,不会出现再次移位,从而减少了患者卧床时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