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88581阅读:9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CC霜。
背景技术
:自从裸妆开始风行后,自然妆感已成为爱美女性的一大需求,但是自然妆感没有化妆师的辅助又很难实现,于是集打底、隔离、遮瑕和美白等作用的BB霜就成为大多数女性的救星。在当今美妆界,全球各大品牌也推出了各自的BB霜等粉底霜主打产品,誓在这蓬勃发展的粉底霜市场上分一杯羹。BB霜作为一款日常使用频率非常高的粉底霜,消费者对其使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市面上的BB霜,虽然集多种功能于一身,但是却没有将各种功能放大到最佳效果,而且BB霜厚重、透气性差、带有灰色调,成为影响妆感自然的最大阻碍。CC霜作为新一代的粉底霜应运而生。CC霜,即ColorControlCream的缩写,中文名称为色彩调控全效修容霜。CC霜是在BB霜的基础配方上提升而来,可以说是BB霜的加强版。CC霜既保留了BB霜原有的遮瑕、保湿、隔离、防晒、美白、修颜等功能,又对每个细节特色进行了充分放大,所以CC霜在整体妆感上,比BB霜更自然、更清透,温和调亮的肤色也不像BB霜那样妆感厚重,连香奈儿、兰蔻这样的一线大牌,都相继推出了自己的CC霜产品,足可见CC霜的热门程度。申请公布号为CN103735444A、申请公布日为2014年4月23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CC霜,该多功能CC霜添加硅油乳化剂、油脂、疏水性颜料、防晒剂、多元醇类保湿剂、电解质、辅料和功效性原料复合物,通过将油相、水相原料分别加热至75-80℃,油相、水相原料通过过滤器,进行一定时间的搅拌和乳化,制成水/硅油乳化体。和上述专利相似的,大部分现有技术的CC霜均存在以下问题:当将防晒剂的量提升至SPF30以上时,需要提高防晒剂用量或选用高性能防晒剂,这两种情况下防晒剂均不能很好的分散在体系中,造成CC霜粘度不均,所以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CC霜防晒效果不是特别理想。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CC霜,其解决了防晒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具有提高防晒性的效果。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CC霜,包括以下质量份的成分:棕榈酸乙基己酯2.0~2.5份;总色料0.6~1.0份;润肤剂15~20份;增稠剂0.5~0.6份;防腐剂0.2~0.4份;乳化剂4.0~5.0份;由10~80wt%的滑石粉、10~80wt%的二氧化钛、0~30wt%的第一色料和0~10wt%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组成的第一防晒组合物3~5份;由75~85wt%的二氧化钛、10~20wt%的二氧化硅和5~10wt%的二甲基硅氧烷组成的第二防晒组合物2~3份;助滑剂3~4份;氯化钠0.8~1.5份;水50~60份;甘油8~12份;皮肤调理剂0.2~0.6份;苯氧乙醇0.2~0.3份;香精0.1~0.3份;其中,第一防晒组合物和第二防晒组合物重的二氧化钛的粒径范围均为5~50μm。本申请的所有原料及其用量均符合国际化妆品原料标准。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二氧化钛的粒径范围为5~50μm且将二氧化钛制成第一防晒组合物和第二防晒组合物的形式,进一步提高防晒效果,根据UVB区防晒效果的评价研究发现,本申请的CC霜适用于户外工作,夏日强烈阳光照射条件;其次,本申请的CC霜通过乳化剂、助滑剂、氯化钠、水和甘油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来提高产品的分散性,进一步提高CC霜的清透性;另外,本申请的CC霜通过润肤剂、总色料、氯化钠、水、甘油和皮肤调理剂等作用,既从根本上调理肌肤且皮肤进行补水、滋润,又提供遮瑕效果。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二防晒组合物由如下方法制备得到:以二氧化钛为内核,于内核上依次涂覆上二氧化硅和二甲基硅氧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种形式的第二防晒组合物粘度低,分散性和再分散性均较好,适用于CC霜这种清透性的粉底霜;同时其与润肤剂、乳化剂的相容性好,可以进一步提高其与皮肤作用。进一步优选为:所述CC霜由如下方法制备得到:步骤1:将配方量的棕榈酸乙基己酯开均质,缓慢加入配方量的总色料,将总色料完全分散,将其转移至反应釜内;步骤2:于经步骤1处理后的反应釜内,加入配方量的润肤剂、增稠剂、防腐剂和乳化剂,搅拌混合;加热至70~75℃,加入配方量的第一防晒组合物、第二防晒组合物和助滑剂,均质使其完全分散无颗粒;步骤3:于水相锅内加入配方量的氯化钠、水和甘油,搅拌混合,升温至70~75℃,得到水相混合物;步骤4:于经步骤2处理后的反应釜内,缓慢加入步骤3的水相混合物,加入过程中搅拌混合;步骤5:将经步骤4处理后的反应釜冷却,至≤45℃时于其中加入配方量的皮肤调理剂、苯氧乙醇和香精,搅拌混合均匀,即得。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成分分散均匀,得到的CC霜能立刻分散且较为清透;同时,皮肤调理剂等在相对低温下放入,能保持其活性。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润肤剂包括鲸蜡醇乙基己酸酯、矿油、苯基聚三甲基硅氧烷、二异硬脂醇苹果酸酯、马脂、硬脂氧基聚二甲硅氧烷;且按质量计,所述鲸蜡醇乙基己酸酯、矿油、苯基聚三甲基硅氧烷、二异硬脂醇苹果酸酯、马脂、硬脂氧基聚二甲硅氧烷的用量比为1:0.5~0.6:0.5~0.6:0.4~0.5:0.4~0.5:0.2~0.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些润肤剂除了本身的润肤作用外,还分别有以下作用:鲸蜡醇乙基己酸酯具有拨水性,其可与其他润肤剂作用后,形成透气膜,进一步提高本申请的CC霜的清透性;矿油具有抗静电性,可隔离外环境对皮肤的静电作用,进一步保护肌肤;苯基聚三甲基硅氧烷具有抗静电性,还能降低表面张力,使本申请的CC霜清爽好涂抹,不黏腻;二异硬脂醇苹果酸酯具有保湿滋润作用,进行护肤作用;马脂具有护肤美容和治疗部分皮肤病的作用;上述润肤剂综合作用,相互之间未发生副反应或综合过敏反应,从根本上滋润皮肤并从多层次上改善肌肤,在清透的同时进一步起到保养皮肤的作用。在分散性评价试验中发现,当所述乳化剂包括山梨坦倍半油酸酯和鲸蜡基PEG/PPG-10/1聚二甲基硅氧烷;且按质量计,所述山梨坦倍半油酸酯和鲸蜡基PEG/PPG-10/1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用量比为1:0.3~0.5,本申请的CC霜立刻分散且分散均匀、清透。在分散性评价试验中发现,当所述助滑剂包括氯氧化铋、硬脂酸镁和聚甲基硅倍半氧烷;且按质量计,所述氯氧化铋、硬脂酸镁和聚甲基硅倍半氧烷的用量比为1:0.4~0.5:0.5~0.6,本申请的CC霜立刻分散且分散均匀、清透。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总色料和第一色料均选自CI77007、CI77891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增稠剂为膨润土;所述防腐剂选自羟苯甲酯、羟苯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皮肤调理剂选自库拉索芦荟叶提取物、桃花提取物、玫瑰花提取物、番茄提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些皮肤调理剂的过敏群体较少,且可改善皮肤老化的情况,保湿补水。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皮肤调理剂由如下方法制备得到:步骤i、取原料进行筛选、清洗、红外灭菌,于-20~0℃冷冻干燥除尽水分;步骤ii、于经步骤i处理得到的原料中加入提取溶剂,升温至回流,蒸馏得到提取物;步骤iii、将提取物过色谱柱,得到纯度≥99wt%的皮肤调理剂。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取过程中原料的活性得到保持,同时可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产品的纯度高,适用于化妆品这一类高要求领域;根据安全性评价研究发现,通过上述方式得到的CC霜未出现皮肤不良反应,其可抗过敏;另外,在步骤i中先用冷冻干燥对原料进行处理,使得原料瞬间失水而原来还基本保持原形态,所以在加入提取溶剂后,提取溶剂能快速与失水的原料作用来加速原料内的有效成分的溶出。研究发现,当所述提取溶剂包括0~20wt%的乙醇和80~100wt%的水;以质量计,所述提取溶剂的用量为原料干重的1~5倍,其原料的利用率和提取率达到平衡。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申请的CC霜的防晒效果为完全防护紫外光效果,本申请的CC霜适用于户外工作,夏日强烈阳光照射条件。2、添加有本申请制备的皮肤调理剂的CC霜抗过敏,安全有效;3、通过完善本申请的制备过程、优化原料的择取后,本申请的CC霜自然清透、分散性和遮瑕性好,是裸妆的理想选择。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所用的原料均符合国际化妆品原料标准,因此在本申请中单一成分未注明来源。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1-4:皮肤调理剂,其由如下方法制备得到:步骤i、取原料进行筛选、水清洗、红外灭菌,于-20~0℃冷冻干燥除尽水分;步骤ii、取于经步骤i处理得到的原料100g,加入提取溶剂,升温至回流,蒸馏得到提取物;步骤iii、将提取物过色谱柱,得到纯度≥99wt%的皮肤调理剂;实施例1-4的物质信息如表1所示。表1实施例1-4的物质信息统计实施例5-7:第一防晒组合物,其由如下方法制备得到:步骤i、将所有原料分别粉碎至粒径范围为10~50μm;步骤ii、将粉碎后的原料搅拌混合,并再次粉碎,得到粒径范围为5~50μm的第一防晒组合物;实施例5-7的原料信息如表2所示。表2实施例5-7的原料信息统计实施例8-10:第二防晒组合物,其由如下方法制备得到:步骤i、取二氧化钛,粉碎至粒径范围为5~50μm;步骤ii、取二氧化硅粉碎,加入水超声至粒径范围为5~50μm,喷雾干燥至经步骤i处理后的二氧化钛的外层;步骤iii、取二甲基硅氧烷粉碎,加入水超声至粒径范围为5~50μm,喷雾干燥至经步骤ii处理后的二氧化硅的外层,得到粒径范围为5~50μm的第二防晒组合物;实施例8-10的原料信息如表3所示。表3实施例8-10的原料信息统计实施例11-13:CC霜,其由如下方法制备得到:步骤1:将棕榈酸乙基己酯开均质,缓慢加入总色料,将总色料完全分散,将其转移至反应釜内;步骤2:于经步骤1处理后的反应釜内,加入润肤剂、增稠剂、防腐剂和乳化剂,搅拌混合;加热至70~75℃,加入第一防晒组合物、第二防晒组合物和助滑剂,均质使其完全分散无颗粒;步骤3:于水相锅内加入氯化钠、水和甘油,搅拌混合,升温至70~75℃,得到水相混合物;步骤4:于经步骤2处理后的反应釜内,缓慢加入步骤3的水相混合物,加入过程中搅拌混合;步骤5:将经步骤4处理后的反应釜冷却,至≤45℃时于其中加入配方量的皮肤调理剂、苯氧乙醇和香精,搅拌混合均匀,即得CC霜;实施例11-13的原料信息如表4所示。表4实施例11-13的原料信息统计实施例14:CC霜,与实施例11的区别在于,皮肤调理剂均由西安天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实施例15:CC霜,与实施例11的区别在于,其制备过程为:将所有原料直接在70~75℃下混合,然后冷却至≤45℃,即得。实施例16:CC霜,与实施例11的区别在于,其制备过程为:将所有原料直接在20~30℃下混合,即得。实施例17:CC霜,与实施例11的区别在于,不添加鲸蜡醇乙基己酸酯、矿油和苯基聚三甲基硅氧烷。实施例18:CC霜,与实施例11的区别在于,不添加二异硬脂醇苹果酸酯、马脂和硬脂氧基聚二甲硅氧烷。实施例19:CC霜,与实施例11的区别在于,不添加山梨坦倍半油酸酯。实施例20:CC霜,与实施例11的区别在于,不添加鲸蜡基PEG/PPG-10/1聚二甲基硅氧烷。实施例21:CC霜,与实施例11的区别在于,不添加氯氧化铋和硬脂酸镁。实施例22:CC霜,与实施例11的区别在于,不添加聚甲基硅倍半氧烷。实施例23:CC霜,与实施例11的区别在于,用市售的二氧化钛代替第一防晒组合物和第二防晒组合物。实施例24:UVB区防晒效果的评价试验对象:以实施例11-22的CC霜为试验样品,以实施例23的CC霜为对照样品。试验内容:参照QB/T2410-1998进行UVB区防晒效果的评价,根据表5的防晒效果综合评价表对试验对象的防晒效果进行评价,每个实验对象平行测定10次。试验结果:如表6所示。由表6可知,实施例11-22的防晒效果均为完全防护紫外光效果,本申请的CC霜适用于户外工作,夏日强烈阳光照射条件。表5防晒效果综合评价表吸光度A防晒效果使用条件0.5~1.0最小防护紫外光效果冬日阳光、夏日早晚阳光和阴天1.1~1.5中等防护紫外光效果中等强度阳光照射1.6~2.0高效防护紫外光效果户外工作,夏日强烈阳光照射2.1完全防护紫外光效果户外工作,夏日强烈阳光照射表6UVB区防晒效果评价结果实施例25:安全性评价试验对象:以实施例11-13的CC霜为试验样品,以实施例14的CC霜为对照样品。试验内容:取400例年龄在20~50岁之间的、皮肤健康且无皮肤病过敏史的女性,随机分成4组,每组接受一个试验对象;安全性评价采用人体皮肤斑贴试验,其具体方法为:取20~25mg试验对象分散在合格的斑试器内,外用专用胶带覆于受试者背部,24小时后去除受试物,分别于去除后的0hr、1hr、6hr、12hr、24hr、48hr观察皮肤反应。试验结果:实施例11-13中0例出现皮肤不良反应,而实施例14中有15例出现皮肤不良反应。实施例26:分散性评价试验对象:以实施例11-13的CC霜为试验样品,以实施例15-16、19-22的CC霜为对照样品。试验内容:取20~25mg试验对象于手背上,用手轻揉,观察试验对象的分散情况。试验结果:如表7所示。由表7可知,实施例11-13立刻分散且分散均匀、清透。表7分散性评价结果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