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痰湿凝聚型甲状腺肿瘤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89997阅读:722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是一种用于治疗痰湿凝聚型甲状腺肿瘤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良性甲状腺肿瘤包括甲状腺腺瘤和囊肿等,归属于中医学的“瘿病”范畴,多见于青年妇女。中医认为本病多由情志内伤及饮食不调所致,与肝、脾两脏密切相关,其病机主要有气血瘀滞和痰湿凝聚两个方面。目前,治疗甲状腺肿瘤的方法有多种,如针灸治疗、西药治疗、手术治疗、中药治疗等。针灸治疗、西药治疗、手术治疗等治疗治标不治本,很易复发,给患者带来了许多痛苦,中医治疗甲状腺肿瘤,可标本兼治,从根本上治愈甲状腺肿瘤。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用于治疗甲状腺肿瘤的中药有多种,但专用于治疗痰湿凝聚型甲状腺肿瘤的中药并不多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专用于治疗痰湿凝聚型甲状腺肿瘤的中药,该中药治疗效果好,疗效高,愈后不再复发。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痰湿凝聚型甲状腺肿瘤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组成的:

玳玳花2-3份、假百合15-25份、草果药10-15份、山紫菀10-15份、柠檬叶12-15份、白残花25-30份、冻干帚菌粉2-4份、土箭芪10-15份、橹罟子10-15份、鸡爪参10-15份、斑叶兰20-30份、干苔10-15份、海门冬12-15份、痰药50-80份、芭蕉花10-12份、胡桐泪12-15份、江蓠12-15份、萱藻10-12份、赤车12-15份、大沙叶15-18份、酒饼叶25-30份、苦木8-12份、金沸草10-12份、苞蔷薇根30-35份、抱树莲30-35份、草龙根25-30份。

本发明可按常规方法加工成汤剂、粉剂、丸剂、粒剂等任意中药剂型。

上述配方中所涉及到的各种药材的来源及功能主治如下:

玳玳花【别名】枳壳花(《草花谱》),代代花(《饮片新参》),酸橙花(《药材学》)。【来源】为芸香利植物玳玳花的花蕾。5~6月间采摘花蕾,先用急火烘至七、八成干,呈显黄色后,再用文火烘至全干,切勿烘焦。【性味】辛;甘;微苦;性平。【功能主治】理气宽胸;和胃止呕。主胸中痞闷;脘腹胀痛;不思饮食;恶心呕吐理气的药。

假百合【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假百合的小鳞茎。【性味】味辛微甘苦,性温。【功能主治】宽胸利气,健胃,止呕,镇痛,止咳。治胃痛腹胀,胸闷,呕吐反胃,风寒咳嗽,小儿惊风。

草果药【别名】野姜、独叶台、四合红、草果(《云南中草药》)。【来源】为姜科植物草果药的果实。【性味】味辛;微苦;性温。【归经】肝;胃经。【功能主治】温中散寒;理气消食。主胃寒脘腹疼痛;食积腹胀;寒疝腹痛。

山紫菀【别名】葫芦七、大救驾、荷叶七、马蹄紫菀、土紫菀、硬紫菀、蹄叶紫菀。【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蹄叶橐吾的根及根茎。【性味】味辛;性微温。【功能主治】祛痰;止咳;理气活血;止痛。主咳嗽;普多气喘;百日咳;腰腿痛;劳伤;跌打损伤。

柠檬叶【别名】黎檬、洋柠檬。【来源】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黎檬Citrus limonia Osbeck或柠檬Citrus limon(L.)Burm.f.的叶。【性味】辛;甘;微苦;微温。【归经】肺;胃;大肠经。【功能主治】化痰止咳;理气和胃;止泻。主咳喘痰多;气滞腹胀;泄泻。

白残花【别名】野蔷薇 。【来源】蔷薇科白残花Rosa multiflora Thunb. var. cathayensis Rehd. et Wils.,以花、根入药。 【性味】苦、涩。【功能主治】清暑热,化湿浊,顺气和胃。主治暑热胸闷,口渴,呕吐,不思饮食,口疮口糜。

帚菌【别名】笤帚菌、红扫把。【来源】药材基源:为珊瑚菌科真菌美丽枝瑚菌的子实体。【性味】甘;平;无毒。【功能主治】理气和胃。主胃气不舒;纳少胀痛。

土箭芪【别名】山皮条、矮它它、矮陀陀、一把香、黄狗头、藤构、构构麻、香构、香枸、一柱香、竹腊皮、铁扁担。【来源】药材基源:为瑞香科植物长花荛花的根。【性味】甘;性平。【归经】脾经。【功能主治】宽中理气;补脾益胃。主脘腹胀痛;食少便溏;虚肿不消。

橹罟子【来源】药材基源:为露兜树科植物露兜树的核果。【性味】味辛;淡;性凉。【归经】肾;脾;肝;胃经。【功能主治】补脾益血;行气止痛;化痰利湿;明目。主痢疾;胃痛;咳嗽;疝气;睾丸炎;痔疮小便不利;目生翳障。

鸡爪参【别名】野参须。【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钝叶算盘七的根及根茎。【性味】甘;温。【功能主治】补脾和胃;镇痛。主虚劳;脾胃不和;气短乏力;筋骨疼痛。

斑叶兰【别名】银线盆(《峨嵋药植》),九层盖、野洋参(《贵州民间药物》),小将军(《浙江中药资源名录》),小叶青、麻叶青、竹叶青、蕲蛇药、尖叶山蝴蝶、竹叶小青、肺角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滴水珠(江西《草药手册》)。【来源】为兰科植物大斑叶兰或小斑叶兰的全草。【性味】味甘,性温,无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痛,软坚散结。治气管炎,骨节疼痛,跌打损伤,瘰疬,痈肿疮疖。

干苔【别名】石发、海苔、海苔菜、苔菜、海青菜、海菜。【来源】药材基源:为石莼科植物浒苔、条浒苔、扁浒苔、缘管浒苔等的藻体。【性味】咸;寒;有小毒。【归经】肺;脾;肾经。【功能主治】软坚散结;化痰消积;解毒消肿。主瘿瘤;瘰疬;痈肿;疮疖;食积;虫积;脘腹胀闷;鼻衄。

海门冬【别名】海菜。【来源】药材基源:为柏桉藻科植物海门冬的藻体。【性味】辛;苦;咸;平。【归经】肾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主瘰疬;瘿瘤。

痰药【别名】野杜仲[湖北]、四棱子。【来源】卫矛科卫矛属植物大花卫矛Euonymus grandiflorus Wall.和肉花卫矛E. carnosus Hemsl.,以根入药。【性味】微苦、涩,平。【功能主治】软坚散结,祛风除湿,通经活络。用于淋巴结结核,跌打损伤,肾虚腰痛,风湿疼痛,闭经,痛经。

芭蕉花【来源】药材基源:为芭蕉科植物芭蕉的花。【性味】味甘;微辛;性凉。【归经】心;肝;胃;大肠经。【功能主治】化痰消痞;散瘀;止痛。主胸膈饱胀;脘腹痞疼;吞酸反胃;呕吐痰涎;头目昏眩;心痛;怔忡;风湿疼痛。

胡桐泪【别名】胡桐律、石律、石泪、胡桐碱。【来源】药材基源:为杨柳科植物胡杨的树脂流入土中,多年后形成的产物。【性味】苦;咸;性寒。【归经】肺;胃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化痰软坚。主咽喉肿痛;齿痛;牙疳;中耳炎;瘰疬;胃痛。

江蓠【别名】龙须菜、海菜、线菜、海粉干、海面线、竹筒菜、蚝菜、发菜、粉菜。【来源】药材基源:为江蓠科植物真江蓠、脆江蓠、芋根江蓠、凤尾菜、龙须菜、细基江蓠、扁江蓠等的藻体。【性味】甘;咸;寒;无毒。【功能主治】清热;化痰软坚;利水。主内热;痰结瘿瘤;小便不利。

萱藻【别名】海麻线、海嘎、捞子筋、黄海菜、海菜管、海通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萱藻科植物萱藻的藻体。【性味】咸;寒。【归经】入肝、肺经。【功能主治】化痰软坚;清热解毒。主咳嗽;喉炎;甲状腺肿;颈淋巴结肿。

赤车【别名】岩下青、冷坑青、阴蒙藤、拔血红、小铁木、吊血丹、风阳草、坑兰。【来源】为荨麻科植物赤车的全草或根。【性味】辛苦,温。【功能主治】祛瘀消肿,解毒止痛。用于挫伤肿痛,牙痛,疖子,毒蛇咬伤。

大沙叶【别名】大叶满天星、满天星、山铁尺、青风木、港大沙叶、香港大沙叶、茜木、巴佛他树。【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大沙叶的茎叶。【性味】苦辛;寒。【归经】心;脾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祛瘀。主感冒发热;中暑;肝炎;跌打损伤;风毒疥癞。

酒饼叶【别名】山桔叶、串珠酒饼叶、假酒饼叶。【来源】药材基源:为番荔枝科植物假鹰爪的叶。【性味】苦辛;温。【归经】脾;肝经。【功能主治】祛风利湿,化瘀止痛,健脾和胃,截疟杀虫。主风湿骨痛;疟疾;水肿;跌打损伤;风疹;疥癣;烂脚。

苦木【来源】药材基源:为苦木科植物苦木的木材。【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燥湿杀虫。主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急性胃肠炎;痢疾;胆道感染;疮疖;疥癣;湿疹;水火烫伤;毒蛇咬伤。

金沸草【别名】金佛草、白芷胡、旋复梗、黄花草、毛柴胡、黄柴胡。【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旋覆花、欧亚旋覆花和线叶旋覆花。【性味】味咸;性温。【归经】归脾;大肠经。【功能主治】散风寒;化痰饮;消肿毒;祛风湿。主风寒咳嗽;伏饮痰喘;胁下胀痛;可疮肿毒;风湿疼痛。

苞蔷薇根【别名】猴局根、金柿根、大红袍、毛刺头。【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硕苞蔷薇的根。【性味】甘、苦、涩;温。【归经】脾;肾经。【功能主治】益脾补肾,敛肺涩肠,止汗,活血调经,祛风湿,散结解毒。主腰膝酸软,水肿,脚气,遗精,盗汗,阴挺,久泻,脱肛,咳嗽气喘,胃脘痛,疝气,风湿痹痛,月经不调,闭经,带下,瘰疬,肠痈,烫伤。

抱树莲【别名】巧根藤、飞连草、抱石莲、猫龙草、瓜子菜、飞蓬草。【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抱树莲的全草。【性味】甘;淡;微凉。【归经】肝;肺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止血。主湿热黄疸;目赤肿痛;化脓性中耳炎;腮腺炎;淋巴结炎;疥癞;跌打损伤。

草龙根【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线叶丁香蓼的根。【性味】味苦;性平。【功能主治】平喘止咳;消积;散结。主哮喘;咳嗽;疳积;瘰疬。

痰湿凝聚型甲状腺肿瘤的病机是由于饮食不调,脾虚生湿,或木旺侮土,脾不健运,痰湿内生,或因肝阴不足,阴虚内热,热灼津液而痰火凝结。痰与气互结为块,引起血脉瘀阻,循经络结于颈前而成本病。其临床症状表现为:胸闷不畅,胃纳不佳,肢体倦怠,甲状腺肿核突起,质稍硬。苔白腻,脉滑或濡细。本发明依据引起痰湿凝聚型甲状腺肿瘤的根本原因,经过科学的研究与大量的临床试验,得到了能有效治疗痰湿凝聚型甲状腺肿瘤的药方,药方中的各药物经过相互配合,协同作用后,所制成的中药具有软坚化痰、祛瘀散结的功效,能有效治疗痰湿凝聚型甲状腺肿瘤病。多年来,通过对30例患者的使用表明,有效率达96.7%,治愈率高,愈后不再复发。

下面结合临床试验数据,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治疗效果:

1、一般资料

发明人2000年2月-2014年6月间共收集了60例痰湿凝聚型甲状腺肿瘤门诊患者,其中,男18例,女42例,年龄32-59岁,病情0.5-3年。临床症状表现为:胸闷不畅,胃纳不佳,肢体倦怠,甲状腺肿核突起,质稍硬。苔白腻,脉滑或濡细。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年龄等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具体人员结构见表1:

表1 患者人员结构情况

2、试验方法

2.1对照组服用消瘿五海丸,按照说明书服用。

2.2治疗组口服本发明按照具体实施例2制得的胶囊,早、中、晚各一次。

3、疗效标准及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经触诊、超声波检查肿块消失。

显效: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经触诊、超声波检查肿块缩小2/3以上。

好转:临床症状减轻,经触诊、超声波检查肿块缩小1/3以上。

无效:治疗超过3个月,临床症状及局部肿块未见明显改善或有所增加。

3.2治疗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治疗情况统计表

由此可见,采用本发明的组方制得的药物能够安全有效治疗痰湿凝聚型甲状腺肿瘤。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与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例1:

按重量称取下列药材:

玳玳花2克、假百合15克、草果药10克、山紫菀10克、柠檬叶12克、白残花25克、土箭芪10克、橹罟子10克、鸡爪参10克、斑叶兰20克、干苔10克、海门冬12克、痰药50克、芭蕉花10克、胡桐泪12克、江蓠12克、萱藻10克、赤车12克、大沙叶15克、酒饼叶25克、苦木8克、金沸草10克、苞蔷薇根30克、抱树莲30克、草龙根25克。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与冻干帚菌粉2克混合均匀后,装入胶囊壳,即得符合正常成人1天用量的胶囊剂。

用于治疗痰湿凝聚型甲状腺肿瘤。口服,每日分早、中、晚三次服用。

具体实施例2:

按重量称取下列药材:

玳玳花3克、假百合25克、草果药15克、山紫菀15克、柠檬叶15克、白残花30克、土箭芪15克、橹罟子15克、鸡爪参15克、斑叶兰30克、干苔15克、海门冬15克、痰药80克、芭蕉花12克、胡桐泪15克、江蓠15克、萱藻12克、赤车15克、大沙叶18克、酒饼叶30克、苦木12克、金沸草12克、苞蔷薇根35克、抱树莲35克、草龙根30克。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与冻干帚菌粉4克混合均匀后,装入胶囊壳,即得符合正常成人1天用量的胶囊剂。

用于治疗痰湿凝聚型甲状腺肿瘤。口服,每日分早、中、晚三次服用。

具体实施例3:

按重量称取下列药材:

玳玳花2.5克、假百合20克、草果药13克、山紫菀13克、柠檬叶13克、白残花28克、土箭芪13克、橹罟子13克、鸡爪参13克、斑叶兰25克、干苔13克、海门冬14克、痰药70克、芭蕉花11克、胡桐泪13克、江蓠13克、萱藻11克、赤车13克、大沙叶17克、酒饼叶27克、苦木10克、金沸草11克、苞蔷薇根32克、抱树莲32克、草龙根27克。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与冻干帚菌粉3克混合均匀后,装入胶囊壳,即得符合正常成人1天用量的胶囊剂。

用于治疗痰湿凝聚型甲状腺肿瘤。口服,每日分早、中、晚三次服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