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接受唾液的器具,特别是一种多功能泡沫痰盂。
背景技术:
痰盂是生活家居和医疗设备方面必不可少的物品,传统的痰盂是在痰兜内盛放净水,人们吐出的痰液漂浮在水上,被水慢慢稀释,但是使用净水稀释过的痰液,其中的病菌,仍然会与空气接触并随空气传播,使他人感染疾病,现有技术中也有将痰盂的上方加上盖体或者使用沙土掩埋的方式,防止空气与痰液接触,但是加上盖体后的痰盂使用时需要经常打开盖体,使用不方便,而使用沙土将痰液掩盖的方式,掩盖后的痰液仍然会与空气接触导致病菌的传播。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为提供一种多功能泡沫痰盂,解决在现有技术中痰液进入痰盂后仍与空气接触,造成痰液中病菌随空气传播的问题。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外壳、痰兜,所述的痰兜位于壳体上部且设有开口,外壳内设有用于存储净水的第一腔室和用于储存清洁原料的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分别通过水泵连通混合腔,所述的混合腔连通位于痰兜侧壁处的喷头。
所述的痰兜底部设有出液口,出液口处设有开关,所述的开关用于控制出液口的开合,出液口连通污水腔。
所述的出液口为竖直通孔状结构,所述开关包括与出液口对应的弹性盖体,弹性盖体包括插入出液口内形成滑动配合的支撑杆和与出液口上端形成盖合的伞状盖帽,支撑杆下端露出于出液口的下端,支撑杆下端处设有一横向设置的推杆,推杆上边沿设有与支撑杆下端接触且配合的斜面凸起,形成推杆横向移动支撑杆在斜面凸起作用下在出液口内上下滑动的结构,所述的推杆为电动推杆。
所述的出液口下端设有管道,所述的开关为电磁阀,该电磁阀安装于上述管道上。
所述的外壳由壳体上部和壳体下部可拆卸连接构成,痰兜位于壳体上部位置处,所述的第一腔室和污水腔位于下部壳体处且相隔设置。
所述的上部壳体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有一隔板,隔板与痰兜下部间设有安装空间,第二腔室、混合腔和出液口位于隔板上侧。
所述的第一腔室内设有水位传感器,水位传感器联接控制器,控制器联接警报装置,水泵、电磁阀或电动推杆联接所述的控制器。
所述的痰兜上侧设有溢流孔,溢流孔连通污水腔。
上述的多功能痰盂使用时,通过喷头将混合液喷入痰兜,当痰兜内进入痰液时,会被泡沫覆盖,使痰兜中的痰液与空气隔绝,防止病菌随空气传播,而且该发明还具有自我清洗的功能,在积累一定痰液时,适时的将痰液冲入污水腔内,防止痰液过多,无法掩盖,在使用泡沫冲洗的同时,不但保证了其痰兜本身的清洁性,还重新将痰兜内填满泡沫,大大提高使用便利以及清洁度,另外该发明还设有警报装置,当第一腔室水位较低时,发出警报,在第一腔室水位降低时,其污水腔也将快要盛满,安装报警器防止第一腔室内没有水,无法喷出泡沫,同时还防止污水腔内过满,导致污水溢出,使整个痰盂被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由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泡沫痰盂,包括外壳1、痰兜2,所述的痰兜2位于壳体上部且设有开口,其特征在于,外壳1内设有用于存储净水的第一腔室3和用于储存发泡原料的第二腔室4,第一腔室3和第二腔室4分别通过水泵连通混合腔5,所述的混合腔5连通位于痰兜2侧壁处的喷头。
所述的外壳1为上部开口的圆柱形腔体,所述的痰兜2呈漏斗形状,痰兜2套接于外壳1内部且与外壳1侧壁之间设有间隔,所述的第一腔室3底部设有第一水泵6,第一水泵6通过导管与混合腔5连通,所述的第二腔室4连接第二水泵7,第二腔室4连通混合腔5,所述的痰兜2上侧设有喷头,所述的喷头为防溅喷头8,防溅喷头8喷口端朝向痰兜2内部,防溅喷头8下部与混合腔5连通,使用时,第一水泵6与第二水泵7分别同时向混合腔5中压入发泡原料和净水使其两者在混合腔5中混合,再通过导管由防溅喷头8喷出,经过雾化后的发泡原料喷出大量泡沫至痰兜2中,所述的喷头还可以为雾化喷头。
所述的痰兜2底部设有出液口9,出液口9处设有开关,所述的开关用于控制出液口9的开合,出液口9连通污水腔10,所述的出液口9下端设有管道,所述的开关为电磁阀11,该电磁阀11安装于上述管道上端,当电磁阀11打开时,管道流通,痰兜2内的液体流入污水腔10中,当电磁阀11关闭时,管道关闭,痰兜2内的液体无法流入污水腔10内,被留在痰兜2中,其泡沫由于其质量较轻,大量的在痰兜2中堆积。
所述的外壳1由壳体上部和壳体下部可拆卸连接构成,痰兜2位于壳体上部位置处,所述的第一腔室3和污水腔10位于下部壳体处且相隔设置,所述的上部壳体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有一隔板12,隔板12与痰兜2下部间设有安装空间,第二腔室4、混合腔5和出液口9位于隔板12上侧。所述的开关、第一水泵6、第二水泵7、电磁阀11设在安装空间内部。所述第一腔室3为上侧开口的矩形腔体,矩形腔体的一侧侧面与外壳1内侧壁相接,所述的污水腔10为上侧开口的矩形腔体,矩形腔体的一侧侧面与外壳1内侧壁相接,第一腔室3与污水腔10分别立于外壳1内部的两侧。
所述的第一腔室3内设有水位传感器13,水位传感器13联接控制器14,控制器14联接警报装置,水泵、电磁阀11联接所述的控制器14。所述的警报装置为报警器15安装在外壳1的外侧壁上,所述的水泵为第一水泵6和第二水泵7,所述的第一水泵6、第二水泵7、电磁阀11、控制器14、报警器15还联接电瓶16,所述的电瓶16设置于安装空间内部,电瓶16为各部件供电,控制器14控制第一水泵6、第二水泵7、电磁阀11每3小时开启一次,控制器14接收到水位传感器13的信号,向报警器15发出警报信号,使其发出报警。所述的痰兜2上侧设有溢流孔17,溢流孔17连通污水腔10。溢流孔17通过导管与污水腔10连通,当痰兜2中的液体过多时,液体进入溢流孔17通过导管流入污水腔10内,所述的报警器可以为LED警示灯或者声光报警器。
使用时,电瓶16为第一水泵6、第二水泵7、电磁阀11、控制器14、报警器15供电,第一水泵6、第二水泵7使原料和净水混和由防溅喷头8喷出,以此同时,电磁阀11打开,冲洗痰兜2后,第一水泵6、第二水泵7、电磁阀11关闭,泡沫覆盖痰兜2,痰兜2进入痰液,3小时后,第一水泵6和第二水泵7、电磁阀11同时开启,痰兜2内的液体流入污水腔10,清洗后的泡沫留在痰兜2中,覆盖再次进入放入痰液。
当在电磁阀11关闭期间时,如果痰液过多,则通过溢流孔17流入污水腔10中。
当第一腔室3水位较低时,控制器14接收水位传感器13发出的信号并传送至报警器15,报警器15发出警报提醒使用者换水。
实施例2:
由图2所示,所述的痰兜2底部设有出液口9,出液口9处设有开关,所述的开关用于控制出液口9的开合,出液口9连通污水腔10,所述的出液口9为竖直通孔状结构,所述开关包括与出液口9对应的弹性盖体,弹性盖体包括插入出液口9内形成滑动配合的支撑杆1802和与出液口9上端形成盖合的伞状盖帽1801,支撑杆1802下端露出于出液口19的下端,支撑杆1802下端处设有一横向设置的推杆,推杆上边沿设有与支撑杆1802下端接触且配合的斜面凸起,形成推杆横向移动支撑杆1802在斜面凸起作用下在出液口9内上下滑动的结构,所述的推杆为电动推杆19,所述的出液口9下侧设有集液室20,所述的集液室20为囊状结构,上部为宽头与出液口9连通,下部为窄头穿过隔板12与污水腔10连通,所述的支撑杆1802和电动推杆19的推杆都设置于集液室20上侧,所述的弹性盖体为硅胶盖体18,所述的硅胶盖体18下端还设有滚轮1803,所述的推杆左端上设有四棱锥形成凸起斜面,四棱锥的左端低于四棱锥的右端,滚轮1803可在斜面上滑动,当电动推杆19开启时,推杆向左侧移动,滚轮1803沿四棱锥的斜面向右上侧滑动,硅胶盖帽1801向上移动,出液口9打开,痰兜2内的液体由出液口9进入污水腔10,当电动推杆19关闭时,电动推杆19的推杆没有电动推杆19提供的向左的力,由于硅胶盖体18自身具有重力使推杆向右侧移动,伞状盖帽1801重新盖住出液口9。
所述的电动推杆19连接控制器14。
使用时,电瓶16第一水泵6、第二水泵7、电磁阀11、控制器14、报警器15供电,第一水泵6、第二水泵7使原料和净水混和由防溅喷头8喷出,以此同时,电动推杆19开启,出液口9打开,混合液冲洗痰兜2后,流入污水腔10中,第一水泵6、第二水泵7、电动推杆19关闭,泡沫覆盖痰兜2,痰液进入痰兜2,3小时后,第一水泵6和第二水泵7、电动推杆19同时开启,痰兜2内的液体再次流入污水腔10,清洗后的泡沫留在痰兜2内。
本发明涉及的多功能痰盂在使用时,可通过防溅喷头8向痰兜2内喷出清洁泡沫,使痰液被稀释,进而进入污水腔10中,防止痰液的病菌在空气中扩散,另外清洁后的痰兜2干净,使人感到舒畅,清洁后的泡沫留在痰兜2中,即使再进入痰液,泡沫也可使痰兜2中的痰液与空气隔绝,而且该发明还有具有自动防溢装置,防止痰液过满溢出,该发明还设有水位报警装置,可自动提醒用作清洗的第一腔室3内水位过低,当第一腔室3水位过低时,污水腔10也将要盛满,同时也防止污水腔10中液体溢出,其提醒功能很好保证痰盂的清洁,增加其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