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0499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吸奶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哺乳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吸奶器。



背景技术:

母乳喂养有利于婴儿健康成长,母乳中特别是初乳,含有婴儿所需要的丰富营养,是任何乳制品不可替代的优质乳,婴儿能吮吸到母乳,对婴儿的健康成长是十分有益的,可谓是百益无害。母乳喂养除了对婴儿的健康有益以外,还能预防产妇的产后贫血、促进产妇身体恢复健康,降低母乳喂养的新妈妈患卵巢癌、乳腺癌的机率。

但是很多产妇奶水较少、甚至是没有,需要通过人工按摩或使用吸奶器等方式来催乳。这些方式操作麻烦,效果差,且在吸奶过程中与婴儿零互动,不能让婴儿与妈妈有肌肤之亲,使婴儿缺少安全感。有些吸奶器的奶管放在乳头上让婴儿吮吸,但是奶管较硬,婴儿在吮吸时有异物感,会导致婴儿不爱吮吸,且该催奶器的结构较为复杂,使用和清洗均不方便。

因此为解决现有吸奶器结构复杂、使用麻烦、使用不舒服、使用过程中与婴儿少有互动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性能优良、实用性强,在供奶的同时又具有催奶效果的吸奶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性能优良、实用性强,在供奶的同时又具有催奶效果的吸奶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吸奶器,包括奶瓶、吸管和瓶套,所述瓶套连接于所述奶瓶上,

所述吸管由吸管本体和垫片组成,所述垫片设于所述瓶套和所述奶瓶之间,所述吸管本体贯穿所述瓶套和所述垫片延伸至所述奶瓶中;

所述瓶套与所述垫片上设有与大气连通的进气通道。

进一步,所述奶瓶与所述瓶套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所述瓶套上设有第一换气孔,所述垫片上设有第二换气孔,所述第一换气孔与所述第二换气孔连通。

进一步,所述瓶套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第一换气孔设于所述环形凹槽上,所述第二换气孔与所述环形凹槽连通。

进一步,所述垫片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第二换气孔设于所述环形凹槽上,所述第一换气孔与所述环形凹槽连通。

进一步,所述垫片由乳胶制成,所述第二换气孔上设有胶套,所述胶套上切有开口。

进一步,所述吸管为乳胶制一体构件。

进一步,所述垫片上设有圆形凸台,所述瓶套上设有圆孔,所述凸台与所述圆孔配合。

进一步,所述瓶套端口设有至少一个卡槽,所述卡槽从所述瓶套端口向下呈倒三角,所述卡槽一段的宽度小于所述吸管的外径。

进一步,还包括挂绳,所述挂绳连接在所述奶瓶上,所述挂绳的长度可调。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

本发明的吸奶器的垫片和瓶套之间形成了换气通道,通过吸管本体吮吸奶瓶中的液体时,奶瓶的中的液体减少,通过垫片和瓶套之间的换气通道向奶瓶中进气,始终保证奶瓶中的液体容易被吸出。本发明的吸奶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是一种性能优良、实用性强,在供奶的同时又具有催奶效果的吸奶器。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吸奶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吸奶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吸奶器的第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吸奶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吸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吸奶器的第二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吸奶器的应用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吸奶器;200-吸管;110-奶瓶;111-挂环;120-瓶盖;130-瓶套;131-第一换气孔;132-环形凹槽;133-卡槽;134-圆孔;140-挂绳;141-挂钩;142-抽绳扣;210-吸管本体;220-垫片;221-第二换气孔;222-胶套;223-开口;230-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吸奶器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吸奶器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吸奶器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吸奶器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吸奶器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

请一并参阅图1、图2和图3,吸奶器100包括奶瓶110、瓶盖120、吸管200和瓶套130。瓶套130连接在奶瓶110上。吸管200由吸管本体210和垫片220组成。

垫片220设于瓶套130和奶瓶110之间,吸管本体210贯穿瓶套130和垫片220延伸至奶瓶110中。瓶套130与垫片220上设有与大气连通的进气通道。瓶盖120盖于瓶套130上。

上述,奶瓶110用于储存奶粉冲剂等液体,将瓶套130连接在奶瓶110上。瓶套130和奶瓶110之间设有垫片220,垫片220对奶瓶110进行密封,通过吸管本体210吸食奶瓶110中的奶粉冲剂。瓶盖120盖在瓶套130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吸奶器100。在使用时,将吸管本体210放置于乳头处,婴儿在吸食乳头时,就会将奶瓶110中的奶粉吸食,使婴儿在吃奶时感觉像是在吸食母乳一般。同时,在婴儿吸食奶头时也会对乳房起到一定的催奶效果,使用一段时间后会使人体产生母乳。

具体的,奶瓶110即为一种容器,通常为瓶状体,在此对奶瓶的形状以及尺寸不做具体要求,凡是具有盛装液体作用的容器均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奶瓶110一般为玻璃奶瓶、塑料奶瓶和硅胶奶瓶,本实施例中的奶瓶由PP、PES或PPSU等无毒、耐高温的塑料材料制成,其质轻强度高、半透明、易清洗、安全、耐用。

本实施例中,瓶套130为套筒状的连接部件,奶瓶110与瓶套130通过螺纹连接。螺纹连接为一种常见的连接方式,其连接结构简单且可靠,便于拆卸,尤其是应用于需要反复清洗、添加奶粉奶瓶110上时,这种便于拆卸的结构显得非常有必要。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奶瓶110与瓶套130还可以通过卡接的方式连接。无论通过什么方式连接,都应该保证奶瓶110与瓶套130之间的密封。瓶套130的材料为无毒、耐高温、质轻强度高的塑料制品。

瓶盖120盖于瓶套130上,瓶盖120与瓶套130通过卡接连接,卡接连接的方式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在不使用吸奶器100时,盖上瓶盖120,对瓶套130、吸管200起到了一定的防尘、防污染的作用。

请一并参阅图4,为使得奶瓶110中的液体更容易被吸出,瓶套130与垫片220上设有与大气连通的进气通道。

在此,先说明下对奶瓶110中液体的吸食原理:通过吸管本体210吸食奶瓶110中的液体时,会在吸管本体210上产生一个负压,吸管本体210内产生负压后,奶瓶110中的大气压力会将液体从吸管本体210中压出,从而达到吸食的效果。由于奶瓶110、瓶套130和吸管200之间的密封性很好,所以在通过吸管本体210吸出奶瓶110中的液体时,奶瓶110中的气体体积增大,奶瓶110内的压力变小到小于大气压,若没有一个与外界连通进气的通道,奶瓶110内的压力持续减小,在吸食时会有吸不出液体,或很难吸出液体的情况发生。

上述,在瓶套130与垫片220上加设进气通道,使得奶瓶110内部始终与大气压连通,从而保证奶瓶110内的压力与大气压相等。即当奶瓶110内的液体被吸出时,奶瓶110中会通过进气通道充入等量的气体,使得奶瓶110内的压力始终与大气压力平衡。

本实施例中,瓶套130上设有第一换气孔131,垫片220上设有第二换气孔221,第一换气孔131与第二换气孔221连通。

上述,第一换气孔131和第二换气孔221组成构成了换气通道。

需要说明的是,吸管本体210的管道要足够的细,保证液体的供给量不会太多,防止婴儿呛奶,影响吸奶器100的使用效果。

上述,吸管200为乳胶制成的一体构件,吸管200包括垫片220和吸管本体210,垫片220设于奶瓶110和瓶套130之间。乳胶制的垫片220在受到奶瓶110和瓶套130的挤压时,产生变形,伴随着产生了一个弹性回复力。弹性回复力将奶瓶110与瓶套130之间的间隙填充并胀紧,从而达到密封的作用。

由上述可知,垫片220与瓶套130的内顶面紧密接触,瓶套130上的第一换气孔131和垫片220上的第二换气孔221只有在有重叠的情况下才能连通。可采用加设定位结构来保证第一换气孔131和第二换气孔221的连通,或采用增大第一换气孔131和第二换气孔221的连通面的方式来使得第一换气孔131和第二换气孔221连通。

本实施例中,瓶套130上设有环形凹槽132,第一换气孔131设于环形凹槽132上,第二换气孔221通过环形凹槽132与第一换气孔131在受压时连通。

上述,在第一换气孔131上加设环形凹槽132相当于增大了第一换气孔131和第二换气孔221的重叠面。保证无论怎样安装垫片220,第一换气孔131与第二换气孔221都能连通。在受压时才能连通的结构请见下文描述。

在另一实施例中,垫片220上设有环形凹槽(图中未示出),开口223(下文提到)设于环形凹槽上。即第二换气孔221设于环形凹槽上,第一换气孔131与环形凹槽连通。

上述,在第二换气孔221上加设环形凹槽相当于增大了第一换气孔131和第二换气孔221的重叠面。保证无论怎样安装垫片220,第一换气孔131与第二换气孔221都能连通。该原理与上述在瓶套130上设置环形凹槽132的原理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如图5所示,吸管200包括吸管本体210和垫片220,吸管本体210贯穿于垫片220,垫片220上设有开口223。

本实施例中,垫片220上设有通孔,通孔上设有胶套222,开口223为胶套222上的条形切口。垫片220上的通孔即为第二换气孔221,第二换气孔221上设有胶套222,胶套222上切有开口223。第二换气孔221上的胶套222呈套筒状。胶套222为吸管200的一部分,与吸管200为一体式的结构。胶套222也是乳胶制品,胶套222上的开口223较细,胶套222的弹性力使得开口223在常态下有一个闭合的趋势。常态时,开口223中流过的气体量很少,受压时,开口223增大,气体从第一换气孔131流到第二换气孔221后压开开口223流入到奶瓶110中,从而保证了奶瓶110中的气体压力与外界压力相等,使得奶瓶110中的液体容易被吸出。

在另一实施例中,开口223为胶套222上的十字形切口。十字形切口与条形切口一样,在常态时趋于闭合,受压时,开口223增大,从而使得第一换气孔131、第二换气孔221和奶瓶110中的气体流通。

在又一实施例中,垫片220上设有盲孔,开口223为设于盲孔上的条形切口。盲孔相当于第二换气孔221。垫片220上的盲孔相当于减小垫片220的厚度,在较薄的面上开设条形切口,薄面上的条形切口在开启(发生形变)时所受的开启力相对较小,使得吸奶器100的进气较为灵敏。开口223还可以是在垫片220上的盲孔上开设的十字切口。

本实施例中,吸管本体210在垫片220两端面伸出的长度不等。

上述,吸管本体210一端伸入到奶瓶110中,另一端伸出放置于人体的乳头上使用。伸入奶瓶110中的吸管本体210不宜过长,本吸奶器100在使用时通常都是倒着使用,即瓶套130在下,奶瓶110在上。吸管本体210在奶瓶110中的长度越短越好,能保证充分的将奶瓶110中的液体吸出,不存在奶瓶110中的液体到达一定的高度时就不能吸出的情况。另外,奶瓶110外部的吸管本体210应足够长,以适应不同体型的使用者和不同的使用距离。

本实施例中,垫片220的一个端面上设有直径小于垫片220大于吸管本体210的圆形凸台230。该凸台230穿过瓶套130上的圆孔134,从而拉出吸管本体210。由于吸管本体210较细,所以吸管本体210在与瓶套130配合时,连接不牢固,配合强度差,且容易造成吸管本体210的损坏。加设的凸台230相当于增加了吸管本体210与瓶套130的配合强度。

在另一实施例中,垫片220的一个端面上设有小于垫片220截面大于吸管本体210截面的方形凸台。瓶套130上开有对应的方孔,该方孔可使得第一换气孔131和第二换气孔221直接相对。不用通过环形凹槽132的结构,直接通过方形凸台即可实现定位。可以理解,凸台230除了可以是圆形、方形的以外还可以是其他形状的凸台230,形状特殊的凸台230的安装方式唯一,可以起到定位的作用,能使得第一换气孔131和第二换气孔221直接相对重叠。

吸奶器100在不使用时,应保证吸奶器100中的液体不通过吸管200外流。本实施例中,瓶套130端口设有至少一个卡槽133,卡槽133从端口向下呈倒三角,卡槽133一段的宽度小于吸管本体210的外径。在瓶套130的端口均匀设置八个卡槽133。

如图6所示,将吸管本体210插入到卡槽133中,卡槽133的宽度较吸管本体210的外径小,由于吸管本体210为乳胶材质,极易发生变形,卡槽133使得吸管本体210的内径的过流面积减小甚至闭合。在不使用时或者需要减小供液的流量时,可以通过将吸管本体210插入到卡槽133不同的位置来调节。在不用吸管200时,将吸管本体210收起缠绕在瓶套130上,瓶套130设有卡槽133的端部直径小于瓶套130与瓶盖120的连接面,使得吸管本体210在缠绕在瓶套130上时,不影响瓶盖120盖在瓶套130上。

吸奶器100还包括挂绳140,挂绳140连接在奶瓶110上,挂绳140的长度可调。本实施例中,挂绳140通过挂钩141连接在奶瓶110底部的挂环111上。挂钩141和挂环111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挂环111为圆环,挂钩141为一种弹片状的钩体。

请一并参阅图7,鉴于不同的人体型不同,使用吸奶器100时奶瓶110放置的位置也不同。在挂绳140上还设有抽绳扣142,将挂绳140挂在脖子上,奶瓶呈倒立状。然后调节抽绳扣142到合适的位置来调节挂绳140的长短,从而调节奶瓶110在人体上的位置。将吸管本体210拉出放置于乳头处,通过婴儿的吮吸,液体从奶瓶110中流出。在对婴儿喂奶的同时也对人体有催奶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吸管200为一次性的消耗品,使用过后需要丢弃,再次使用需要使用一个新的吸管200。一次性的吸管200使用更安全和方便。

本发明的吸奶器的垫片和瓶套之间形成了换气通道,通过吸管本体吮吸奶瓶中的液体时,奶瓶的中的液体减少,通过垫片和瓶套之间的换气通道向奶瓶中进气,始终保证奶瓶中的液体容易被吸出。本发明的吸奶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是一种性能优良、实用性强,在供奶的同时又具有催奶效果的吸奶器。

在这里示出和描述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