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药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0131阅读:25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药酒,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药酒。



背景技术: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主要症状是头、颈、肩、背、手臂酸痛,颈脖子僵硬,活动受限,如果疾病久治不愈,会引起心理伤害,产生失眠、烦躁、发怒、焦虑、忧郁等症状。颈椎病属中医“痹症”“头痛”、“眩晕”、“项筋急”、“颈肩痛”等范畴,多因外伤或感受风寒湿邪,以致筋骨劳伤、气血瘀滞或痰瘀阻络。

对于颈椎病治疗,主要分为药物治疗、运动疗法、牵引治疗、手法按摩推拿疗法、理疗、温热敷等,每种治疗方案都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效果较为缓慢,若病情严重有神经根或脊髓压迫者,只能进行手术治疗,但是手术治疗风险大,效果也十分不理想。中药学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具有作用强、见效快、药效持久等优点,且没有依赖性、耐药性以及毒副作用,若从中选择一种中药制剂治疗颈椎病将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效显著、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的用于治疗颈椎病的中药药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药酒,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组成:羌活15—20份、白芷10—20份、当归10—20份、威灵仙10—20份、红花15—20份、桂枝5—10份、桑枝5—10份、钩藤8—15份、刘寄奴8—15份、柴胡6—10份、蔓荆子6—10份、透骨草8—15份、五加皮8—15份、赤芍6—10份、伸筋草6—10份、麻黄5—8份、姜黄5—8份、鹿衔草5—8份、茯苓8—15份、远志5—8份、白术5—8份、党参5—8份、没药5—8份、鹿茸10—15份、补骨脂10—15份、三七6—10份、僵蚕6—10份、蜈蚣6—10份、穿山甲4—6份、延胡索5—8份、52°纯粮白酒300—600份。

作为优选,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药酒,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组成:羌活18份、白芷15份、当归15份、威灵仙15份、红花18份、桂枝8份、桑枝8份、钩藤12份、刘寄奴12份、柴胡8份、蔓荆子8份、透骨草12份、五加皮12份、赤芍8份、伸筋草8份、麻黄6份、姜黄6份、鹿衔草6份、茯苓12份、远志6份、白术6份、党参6份、没药6份、鹿茸12份、补骨脂12份、三七8份、僵蚕8份、蜈蚣8份、穿山甲5份、延胡索6份、52°纯粮白酒450份。

所述的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药酒,其制备方法是,按配比称取各味中药原料,粉碎100—120目,混合均匀,放入盛有白酒的容器中密封下浸泡20—30天,过滤取其药液,装入酒罐即可;每次取本发明的中药药酒10—20ml口服,每天早、中、晚各口服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

羌活:味辛、苦,性温;归膀胱经、肾经;具有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之功效。

白芷: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具有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痈排脓之功效。

当归:味甘、辛、苦,性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之功效。

威灵仙:味咸、辛,性温;归膀胱经;具有祛风利湿,通络止痛,消骨鲠之功效。

红花:味辛,性温;归心、肝经;具有活血通络,祛瘀止痛之功效。

桂枝:味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桑枝:味微苦,性平;归肝经;具有祛风湿,利关节之功效。

钩藤:味甘,性凉;归肝、心包经;具有息风定惊,清热肝平之功效。

刘寄奴:味苦,性寒;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凉血止血,清热利湿之功效。

柴胡:味苦,性微寒;归肝、胆经;具有和解表里,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之功效。

蔓荆子:味苦、辛,性寒;归肝、胃、膀胱经;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之功效。

透骨草:味甘、辛,性温;归肺、肝经;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活血止痛,解毒化疹之功效。

五加皮:味辛、苦,性温;归肝、肾经;具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之功效。

赤芍:味苦,性微寒;归肝经;具有清热凉血,散淤止痛之功效。

伸筋草:味微苦、辛,性温;归肝、脾、肾经;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之功效。

麻黄: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膀胱经;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姜黄:味苦、辛,性温;归肝经;具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之功效。

鹿衔草:味甘、苦,性温;归肝、肾经;具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止血,止咳之功效。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肺、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和中,宁心安神之功效。

远志:味苦、辛,性温;归心、肾、肺经;具有宁心安神,祛痰止咳,消肿止痛之功效。

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之功效。

党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具有健脾补肺,益气生津之功效。

没药:味苦,性平;归心、肝、脾经;具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之功效。

鹿茸:味甘、咸,性温;归肝、肾经;具有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之功效。

补骨脂:味辛、苦,性温;归肾、脾经;具有补助阳气,纳气平喘,温脾止泻,消风祛斑之功效。

三七:味甘、味苦,性温;归肝、胃经;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功效。

僵蚕:味咸、辛,性平;归肝、肺、胃经;具有息风定惊,化痰散结之功效。

蜈蚣:味辛,性温,有毒;归肝经;具有息风止痉,通络止痛,解毒散结之功效。

穿山甲:味咸,性微寒;归肝、胃经;具有活血散结,搜风通络,通经下乳,消肿排脓之功效。

延胡索:味辛、苦,性温;归肝、脾经;具有活血散瘀,行气止痛之功效。

本中药组合物的组份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精选出的上述各中药原料,经白酒浸泡后,药物中的有效成份被浸提出来,使其具有活血化瘀、消炎止痛、舒筋通络、补肝强肾的功效,从而达到治疗颈椎病的目的。

下面结合临床资料及典型病例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作进一步说明。

1、一般资料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药酒,从2014年3月—2016年3月治疗颈椎病患者167人,其中男性96人,女性71人,年龄41—74岁,病程3个月—12年。

2、治疗方法

取本发明所制备的中药药酒10—20ml,每天早、中、晚各口服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

3、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原有各型病症消失,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

好转:原有各型症状减轻,颈、肩背疼痛减轻,颈、肢体功能改善。

无效:症状无改善。

4、治疗结果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药酒,治愈102例(61.0﹪),好转60例(35.9﹪),无效5例(2.9﹪),总有效率为97.0﹪;该中药药酒具有配方简单、药源丰富、价格低廉、疗效显著、治愈率高的优点。

5、典型病例

1.夏某,48岁,男,工人,患有颈椎病3年,颈部疼痛,四肢发麻,头晕恶心,视物不清。服用本发明所制备的中药药酒2个疗程,颈椎病症状明显好转,又继续服用2个疗程,治愈,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2.刘某,男,54岁,司机,患有颈椎病6年,脖子僵硬,眼涩眼胀,肩部疼痛,X光片示颈椎生理曲度变浅,双侧部分椎间孔有骨赘轻度凸入。服用本发明所制备的中药药酒2个疗程,肩部疼痛症状明显好转,又继续服用4个疗程,颈椎病症状消失,治愈。

3.刘某,女,59岁,患有颈椎病1年,脖颈酸麻,头晕头胀,四肢无力,多方医治效果不佳。连续服用本发明所制备的中药药酒3个疗程,颈椎病症状全部消失,治愈,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4.郑某,女,54岁,职工,患有颈椎病3年,颈部酸胀,僵硬,活动受限,上肢发麻,近日病情加重,出现视力模糊,头晕恶心等症状。服用本发明所制备的中药药酒2个疗程,上肢发麻症状消失,又继续服用2个疗程,治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药酒,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组成:羌活15份、白纸15份、当归15份、威灵仙15份、红花15份、桂枝6份、桑枝6份、钩藤8份、刘寄奴8份、柴胡8份、蔓荆子8份、透骨草8份、五加皮12份、赤芍6份、伸筋草6份、麻黄6份、姜黄5份、鹿衔草5份、茯苓8份、远志8份、白术8份、党参8份、没药8份、鹿茸10份、补骨脂12份、三七6份、僵蚕6份、蜈蚣6份、穿山甲6份、元胡6份、52°纯粮白酒350份。

所述的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药酒,其制备方法是,按配比称取各味中药原料,粉碎100—120目,混合均匀,放入盛有白酒的容器中密封下浸泡20—30天,过滤取其药液,装入酒罐即可;每次取本发明的中药药酒10—20ml口服,每天早、中、晚各口服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

实施例2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药酒,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组成:羌活20份、白芷20份、当归20份、威灵仙20份、红花20份、桂枝9份、桑枝9份、钩藤9份、刘寄奴9份、柴胡9份、蔓荆子9份、透骨草10份、五加皮10份、赤芍10份、伸筋草10份、麻黄8份、姜黄8份、鹿衔草8份、茯苓12份、远志8份、白术8份、党参8份、没药8份、鹿茸12份、补骨脂12份、三七8份、僵蚕8份、蜈蚣8份、穿山甲6份、延胡索6份、52°纯粮白酒500份。

所述的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药酒,其制备方法是,按配比称取各味中药原料,粉碎100—120目,混合均匀,放入盛有白酒的容器中密封下浸泡20—30天,过滤取其药液,装入酒罐即可;每次取本发明的中药药酒10—20ml口服,每天早、中、晚各口服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