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猪丹毒、鸡胆毒的中药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7731阅读:88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养猪、养鸡生病使用的药物,具体的为提供一种应用于猪丹毒、鸡胆毒的中药药物。



背景技术:

猪丹毒常于每年的5-10月份爆发,为什么叫猪丹毒呢?顾名思义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症、高热、皮肤疹块(亚急性)、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慢性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目前在比较正规化的养猪场少见,但仍有病例存在。本病在世界范围内均有发生。其产生的原因大概分为以下几点: 1猪舍肮脏、潮湿。 2饲料喂法不对,如果使用了在饲料中加入了奶类,会促进病原的繁殖。 3引水系统遭病原污染。 4摄入粪便。 5猪的转移、混群造成猪应激反应。 6气候的骤变或持续的高温。 7饮水源遭病原侵袭。 8日粮改变迅速。 9不间断生育,猪舍不进行消毒。 10病毒感染 - 繁殖呼吸综合症和流感。 11猪舍内垫有稻草的猪舍更易发生,因为丹毒杆菌可在稻草中存活。 急性症状表现为突然死亡。病死猪主要表现为呈现败血症状,在皮肤的表面有蓝紫斑,指压褪色,剖检症状为脾脏肿大,呈樱桃红色,淋巴结淤血并且伴有肿大症状,在肾脏上遍布着针尖大小的出血点,胃的底部和小肠部位有严重的出血性炎症。针对以上症状目前市面上采用头孢噻呋钠、匹美西林、丙磺舒、牛磺酸等药物,多数都关于西药成分有关,关于中药治疗以上所述病症还未发现,另外鸡胆毒鸡群发软,拉白水屎,呆立不动,嗉头充满液体,鸡冠发紫,离群呆立,翅膀下垂,羽毛蓬松也有着直接治疗的效果。同样目前也没有一款针对治疗猪丹毒、鸡胆毒的中药药物,因此值得中药领域研究者研究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症、高热、皮肤疹块(亚急性)、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慢性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另外对鸡胆毒鸡群发软,拉白水屎,呆立不动,嗉头充满液体,鸡冠发紫,离群呆立,翅膀下垂,羽毛蓬松也有着直接治疗的效果的一种应用于猪丹毒、鸡胆毒的中药药物,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因此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应用于猪丹毒、鸡胆毒的中药药物,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中药原料配制成的:土元20~35份、党参30~45份、板蓝根40~60份、大黄40~60份、爬豆10~30份、茵陈40~60份、蜈蚣5~10份、黄芩60~80份、蟾皮8~15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优选了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中药原料配制成的:土元30份、党参40份、板蓝根60份、大黄50份、爬豆10份、茵陈60份、蜈蚣10份、黄芩80份、蟾皮15份。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一种应用于猪丹毒、鸡胆毒的中药药物的制备方法,本技术领域中通常人们采用熟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土元30份、党参40份、板蓝根60份、大黄50份、爬豆10份、茵陈60份、蜈蚣10份、黄芩80份、蟾皮15份;

2)将上述中药各原料采用100摄氏度流通蒸气加热杀灭微生物的方法,灭菌时间通常为30-60分钟;

3)然后灭菌干燥后各原料药成细粉末、拌匀、清除杂质;

4)最后将步骤3)得到细粉末添加到猪饲料或鸡饲料中喂食即可。

本发明所采用的药材具有如下特性:

土元:土元(ground beetle )别名: 地鳖虫、土鳖、过街、地乌龟、节节虫、臭虫母、地鳖。属于昆虫,身体扁,棕黑色,雄的有翅膀,雌的无翅。常在住宅墙根的土内活动。可入药。也叫蜇虫(zhèchóng),通称土鳖。鳖蠊科昆虫地鳖(Eupolyphagasinensis Walker) 或冀地鳖 (Steleophaga plancyi ) 的雌虫干燥体。性味与归经:咸,寒;有小毒。归肝经。功能与主治:破瘀血,续筋骨。用于筋骨折伤,瘀血经闭,症瘕痞块。中药功用:(1)下瘀血,消症瘕,疗折伤:用于血瘀经闭、跌打损伤及症瘕肿块。(2)散瘀止痛:用于血瘀引起的肝脾肿痛及腰肌劳损、扭伤。

党参:党参(学名;Codonopsis pilosula (Franch.) Nannf. )桔梗科党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党参为中国常用的传统补益药,古代以山西上党地区出产的党参为上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效。党参有增强免疫力、扩张血管、降压、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能等作用。此外对化疗放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有提升作用。

板蓝根:板蓝根,中药名。常用别名:靛青根、蓝靛根、大青根,是一种中药材。苦,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之功效。性味,苦,寒。归经,归心、胃经。常用于温疫时毒,发热咽痛,温毒发斑,痄腮,烂喉丹痧,大头瘟疫,丹毒,痈肿。

大黄:大黄是多种蓼科大黄属的多年生植物的合称,也是中药材的名称。大黄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来源为 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 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Maxim.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性味归经,性味:味苦,性寒,无毒。归经: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中国大黄主要作药用,中药大黄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等功效。

爬豆:爬豆是一种小而细长、表皮呈浅绿色的豆子,一了解才知道这叫爬豆,是一种藤蔓生菜豆,也叫蔓豆、藤豆或茶豆。爬豆,很多市民特别是年轻人可能没听说过,市场上也难觅其踪。这种豆子豆粒小而细长。爬豆熬煮易烂,口感比红豆更沙甜。爬豆的淀粉含量比一般豆子高,豆沙甜糯沙软,爬豆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较高。爬豆具备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等功效。

茵陈:茵陈,别名牛至、田耐里、因尘、马先、绵茵陈、绒蒿、白蒿、细叶青蒿、安吕草,拉丁文名ArtemisiacapillarisThunb.管状花目、菊科、牛至属植物蒿经冬不死,春则因陈根而生,故名因陈或茵陈。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主要功效清热利湿;退黄。主治:黄疸、小便不利、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 炎等。药理学研究有利胆,保护肝功能,解热,抗炎,降血脂,降压,扩冠等作用。

蜈蚣:【别名】百足虫、千足虫、金头蜈蚣、百脚【来源】本品为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 L. Koch的干燥体。【性味】辛,温;有毒。【归经】归肝经。【功能主治】息风镇痉,功毒散结,通络止痛。【化学成分】含二种类似蜂毒的有毒成分,即组胺样物质及溶血性蛋白质;尚含脂肪油、胆甾醇、蚁酸等。又曾分离出δ-羟基赖氨酸;氨基酸有组氨酸、精氨酸、鸟氨酸、赖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丝氨酸、牛磺酸、谷氨酸。

黄芩:【别名】山茶根、黄芩茶、土金茶根,【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性味】苦,寒。【归经】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抗菌作用: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溶血性琏球菌(a,B)、肺炎双球菌、白喉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蟾皮:蟾皮,又名蛤蚆皮(《医方约说》),癞蟆皮(《中药材手册》)《吉林中药词典》蟾王蟾皮,是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等的皮。清热解毒,利水消胀。治痈疽,肿毒,瘰疬,肿瘤,疳积腹胀,慢性气管炎。①《纲目拾遗》:贴大毒,能拔毒。

收毒。②《本草求原》:贴疮瘰,艾灸。③《浙江中药手册》:为小儿五疳惊风药,又能和小便,消腹胀。《本草纲目》蟾王蟾皮疗毒,拔毒神也。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得的一种应用于猪丹毒、鸡胆毒的中药药物的有益效果是:

(1)提供了应用于猪丹毒、鸡胆毒的中药药物,增加了养猪场、养鸡场防治用药品种,满足了养猪场、养鸡场需要。

(2)本发明的应用于猪丹毒、鸡胆毒的中药药物通过土元、党参、板蓝根、大黄、爬豆、茵陈、蜈蚣、黄芩、蟾皮。科学配伍针对猪胆毒、鸡胆毒的发病现象及原因,具有可以治疗鸡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急性败血症、高热、皮肤疹块(亚急性)、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慢性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有着见效快,不复发,控制病情作用;另外对鸡胆毒鸡群发软,拉白水屎,呆立不动,嗉头充满液体,鸡冠发紫,离群呆立,翅膀下垂,羽毛蓬松也有着直接治疗等功效,拥有快速猪丹毒、鸡胆毒治疗作用,本发明的应用于猪丹毒、鸡胆毒的中药药物效果显著,本发明的应用于猪丹毒、鸡胆毒的中药药物所达疗效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意想不到的。

(3)本发明的应用于猪丹毒、鸡胆毒的中药药物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药物采购方便,药效确切,有推广价值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原料:土元30份、党参40份、板蓝根60份、大黄50份、爬豆10份、茵陈60份、蜈蚣10份、黄芩80份、蟾皮15份。

制备:

1)称取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土元30份、党参40份、板蓝根60份、大黄50份、爬豆10份、茵陈60份、蜈蚣10份、黄芩80份、蟾皮15份;

2)将上述中药各原料采用100摄氏度流通蒸气加热杀灭微生物的方法,灭菌时间通常为30-60分钟;

3)然后灭菌干燥后各原料药成细粉末、拌匀、清除杂质;

4)最后将步骤3)得到细粉末添加到猪饲料或鸡饲料中喂食即可。

实施例2

原料:土元35份、党参45份、板蓝根60份、大黄60份、爬豆30份、茵陈60份、蜈蚣10份、黄芩80份、蟾皮15份。

制备:

1)称取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土元35份、党参45份、板蓝根60份、大黄60份、爬豆30份、茵陈60份、蜈蚣10份、黄芩80份、蟾皮15份;

2)将上述中药各原料采用100摄氏度流通蒸气加热杀灭微生物的方法,灭菌时间通常为30-60分钟;

3)然后灭菌干燥后各原料药成细粉末、拌匀、清除杂质;

4)最后将步骤3)得到细粉末添加到猪饲料或鸡饲料中喂食即可。

实施例3

原料:土元20份、党参30份、板蓝根40份、大黄40份、爬豆10份、茵陈40份、蜈蚣5份、黄芩60份、蟾皮8份。

制备:

1)称取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土元20份、党参30份、板蓝根40份、大黄40份、爬豆10份、茵陈40份、蜈蚣5份、黄芩60份、蟾皮8份;

2)将上述中药各原料采用100摄氏度流通蒸气加热杀灭微生物的方法,灭菌时间通常为30-60分钟;

3)然后灭菌干燥后各原料药成细粉末、拌匀、清除杂质;

4)最后将步骤3)得到细粉末添加到猪饲料或鸡饲料中喂食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