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吸氧、输液、约束病人于一体的担架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88141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吸氧、输液、约束病人于一体的担架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主要应用于医疗卫生行业集吸氧、输液、约束病人于一体的担架车。



背景技术:

担架车,是医疗机构常见的运送患者的救助工具之一,具有担架和车载运输的双重功能。目前,担架车使用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没有安装便携的氧气瓶安置装置,在运转病人时,只有使用体积很大、储气量却很小的氧气袋,为此,有些人做了些改进,目的是在担架车上使用氧气瓶代替氧气袋,以克服使用氧气袋的种种弊端,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0520087554.6公开了一种多用急诊床:该专利包括床架、四个万向轮,在床架支腿上固定有氧气瓶置放架, 用于放置氧气瓶,该专利附图中氧气瓶置放架竖直放置,该专利存在的技术问题是:一、氧气瓶置放架设置在某一支腿上,导致该支腿偏重,不但影响车轮正常转向,甚至会发生侧翻安全事故。二、该氧气置放架由分离的上、下两个半圆筒组成,且两个半圆筒开口朝外,氧气瓶与该置放架之间采用较小面积的卡式接触以固定,移动过程中尤其遇到颠簸不平的路面时,氧气瓶容易从该置放架内脱落,影响用氧安全。三、该氧气置放架由分离的上、下两个半圆筒组成,与氧气瓶之间接触面积小,担架车移动过程中氧气瓶还容易发生晃动,影响用氧安全。四、病人不吸氧或担架车不移动时,该氧气瓶置放架仍占据担架车外侧较大空间,结构上不够紧凑,欠合理,医护人员在对病人实施救治时很容易碰到该氧气瓶置放架,影响对病人的救治。

此外,还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在运转病人时,需要有专门的人员用手高举输液瓶或输液袋,增加了医务人员数量和劳动量,且很不利于病人的平稳输液;为此,有人在车架上安装有输液架,其下部采用传统的螺栓方式固定,安装使用时费时费力,当使用完毕,将其拆下收拢时,该输液架完全脱离担架车,输液架携带及随车运行都不方便,且输液架易发生丢失,影响急救。二是目前医疗单位使用的担架车,在运转病人时,由于没有约束及固定病人的装置,病人会随着担架车的运动而颠簸运行,使本来痛苦的病人又增加痛苦,甚至发生坠车的危险,因此,很有必要对现有的担架车进行改进,以解决目前在病人转运过程中的颠簸、坠车等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便捷地、稳定地安置氧气瓶、且氧气瓶安置及使用安全、节省空间、非常有利于医护人员对病人及时施救的担架车。在此基础上还具备可收输液杆、约束病人防止从其从车上坠落的功能,使得本发明功能多样化,其实用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集吸氧、输液、约束病人于一体的担架车,包括车架、担架、车轮,担架设置在车架的上部,其特征在于:在车架的下部设有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一横杆位于第二横杆的前方,包括可翻转的氧气瓶安放装置,所述可翻转的氧气瓶安放装置包括氧气瓶筒、气弹簧,所述氧气瓶筒与第二横杆之间活动连接,所述氧气瓶筒可绕第二横杆转动,所述氧气瓶筒筒口端设置于第一横杆之上,氧气瓶筒相对水平方向呈前高后低的倾斜状,气弹簧一端与第一横杆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氧气瓶筒固定连接。

为方便为病人连接氧气管、以及时安全供氧,所述可翻转的氧气瓶安放装置、第一横杆、第二横杆设置在病人头部所对应车架的一端的下部。

作为氧气瓶筒与第二横杆之间活动连接的优选方式之一,包括轴套,所述轴套与所述氧气瓶筒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轴套由所述第二横杆穿过。

为了避免氧气瓶筒接触第一横杆时发生碰击声,同时也是为了调节氧气瓶筒工作状态的倾斜夹角,在第一横杆上与氧气瓶筒筒口端对应接触的位置设置有一缓冲软垫。

为放入和取出氧气瓶比较方便,且在担架车移动过程中,氧气瓶也不会从支架筒内滑脱,使用更安全,所述氧气瓶筒工作状态相对水平线成30—45度夹角。

为使本发明具有便于使用和回收输液架的功能,本发明还包括可收输液架装置,所述可收输液架装置包括输液架、弹簧拉栓快锁机构、定位槽架、手拉环、托架,定位槽架设置在车架的一侧面外部,输液架的杆体的一段嵌入定位于定位槽架的竖直槽体内,手拉环与输液架下部固定连接,输液架与弹簧拉栓快锁机构连接,托架设置在输液架放平时所对应车架的一侧。

为更便捷的收合、支起可收输液架,所述弹簧拉栓快锁机构包括拉栓轴、能插入拉栓轴的套筒、套筒端盖、弹簧、弹簧限位片,其中,套筒底部设有拉栓轴定位孔,弹簧、弹簧限位片设置在套筒内,拉栓轴一端与输液架的下部杆体固定连接,拉栓轴穿过套筒端盖的中心孔、弹簧,其另一端穿过所述拉栓轴定位孔定位, 弹簧限位片竖直与拉栓轴相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前端限位于弹簧限位片的一侧。

为使本发明具有约束病人的功能,以减少病人随车颠簸及防止从车上坠落,本发明包括至少两个约束带卷收装置,每个所述的约束带卷收装置包括带卷收盒、带锁扣器,带卷收盒内设置有可自由拉伸、缩回的约束带,约束带的端部设有锁舌,锁舌与带锁扣器连接锁定,带锁扣器设有带解开键,带卷收盒设置在担架一侧,带锁扣器设置在担架的另一侧。

为便于操作约束带,且根据病人体形体重自动调节约束带的松紧,所述带卷收盒、所述带锁扣器为汽车安全带卷收盒、汽车安全带锁扣器。

为解决约束带的约束部分的带本体上沾染污迹、血迹不易清除的弊病,所述约束带的带本体由尼龙材质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科学,构思巧妙,采用可翻转的氧气瓶安放装置,其优点主要是:(1)氧气瓶筒设计成圆筒状,在氧气瓶放入时,可以最大面积的与该筒内壁接触,有效避免了在担架车移动过程中的晃动或脱落,保证病人用氧的安全。(2)氧气瓶放在氧气瓶筒内进行供病人吸氧,不占用床面空间,吸氧管也不影响担架车移动。(3)氧气瓶放在氧气瓶筒内,呈现前高后低,有一定的倾斜角度,放入和取出氧气瓶比较方便,而且在担架车移动过程中,即使遇到道路斜坡,氧气瓶也不会从氧气瓶筒内滑脱,比较安全。(4)氧气瓶筒设计在担架车床面下方,有效节省空间,并处于左右两横杆的中间位置,这样在担架车移动过程中,氧气瓶作用在担架车上的重力比较平衡,避免了急转弯发生侧翻的安全事故。(5)在病人不吸氧或担架车不再移动时,把氧气瓶筒位置放在收回立起的状态,不占据担架车外侧抢救空间,节省空间,还能有效预防病人及家属将氧气瓶桶误认为污物桶而将垃圾投入氧气瓶筒中影响正常使用的现象发生,同时起到保持担架车外观整洁作用。

此外,本发明采用可收输液架装置,收拢及立起都很便捷,收拢后仍与担架车连在一体,不会发生丢失,既外观整洁又随车运行,方便运输。采用汽车安全带卷收装置,根据病人体体形体重自行约束病人,更安全,且病人没有被勒紧的压迫感,病人使用舒服。

本发明集吸氧、输液、约束病人多功能于一身,构思巧妙、结构紧凑,三项功能可同时进行,非常有利于医疗人员对病人及时施救,减少了护理人员数量,显著降低了护理人员劳动强度,而且,在短时间内,显著提高了治疗效率,尤其对于危重病人,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本发明因此意义重大。本发明适用范围广泛,适合医疗卫生、防疫免疫、康复保健、助残养老等行业转运病人使用,是一种创新、高效、安全的转运车,有很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之一(氧气瓶安放装置处工作状态)

图2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之二(氧气瓶安放装置处收回立起状态);

图3是本发明氧气瓶安放装置工作状态的侧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氧气瓶安放装置收回状态的侧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可收输液架装置支起时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可收输液架装置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可收输液架支起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可收输液架收拢状态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约束带卷收装置约束状态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约束带卷收装置闲置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输液架 2、担架床面 3、担架 4、车架 5、左车轮 6、连接杆(左) 7、第一横杆 8、缓冲软垫 9、氧气瓶筒 10、气弹簧 11、连接杆(右) 12、右车轮 13、第二横杆 14、轴套 15、带卷收盒 16、约束带 17、带锁扣器 18、可收输液架装置 19、槽体 20、定位槽架 21、弹簧拉栓快锁机构 22、手拉环 23、托架 24、套筒端盖 25、拉栓轴 26、弹簧 27、套筒 28、拉栓轴定位孔 29、弹簧限位片 30、约束带卷收装置 31、锁舌 32、带解开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一种集吸氧、输液、约束病人于一体的担架车,包括车架4、担架3、前左右车轮5、12、后左右车轮,担架3设置在车架4的上部,在车架4的下部设有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横杆7、第二横杆13, 具体实施方式是:在担架床面2对应的下方、在车架4下部的前部设有一对对称的左车轮5、右车轮12,左车轮5的外围设有一个左车轮支撑架、右车轮12的外围设有一个右车轮支撑架,在左、右车轮支撑架的内侧均设有一个前后方向延伸的连接杆6、11,两连接杆6、11之间设有左右方向延伸、相互间隔一定距离的第一横杆7、第二横杆13,第一横杆7位于第二横杆13的前方,包括可翻转的氧气瓶安放装置,所述可翻转的氧气瓶安放装置包括氧气瓶筒9、气弹簧10,氧气瓶筒9内可容纳一定规格的氧气瓶,氧气瓶筒9与第二横杆13活动连接,具体活动连接方式可为:还包括轴套14,所述轴套14与氧气瓶筒9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轴套14由所述第二横杆13穿过;也可采用氧气瓶筒9与第二横杆13之间通过铰接件铰接等方式活动连接,氧气瓶筒9可绕所述第二横杆13转动。氧气瓶筒9筒口端托放于第一横杆7之上方,氧气瓶筒9工作状态时,相对水平方向呈前高后低的倾斜状,优选的氧气瓶筒9工作状态相对水平线成30—45度夹角。气弹簧10一端直接焊接或通过一个小连接块焊接于第一横杆7杆体的中间附近,也可通过螺栓等可拆装固定连接方式与第一横杆7连接,其另一端直接焊接或通过一个小连接块焊接于氧气瓶筒9的外侧面,也可通过螺栓等可拆装固定连接方式与氧气瓶筒9的外侧面相连接,也可连接于氧气瓶筒9的其他位置,以发挥气弹簧10的作用。使氧气瓶筒9正好设置在第一横杆7、第二横杆13的两横杆左右方向的中间位置。非工作状态时,用手上拨氧气瓶筒9,在气弹簧10的作用下,氧气瓶筒9可绕第二横杆13自动旋转,如图2、4所示,直至氧气瓶筒9旋转为竖直状态,在气弹簧10的作用下,并可保持竖直状态。

为更方便、更安全地对病人及时供氧,所述可翻转的氧气瓶安放装置、第一横杆7、第二横杆13设置在病人头部所对应的车架4一端的下部相应的位置。在第一横杆7上与氧气瓶筒9筒口端对应接触的位置设置有一缓冲软垫8。

如图5、图6、图7、图8所示,本发明还包括一可收输液架装置18,所述可收输液架装置18包括输液架1、弹簧拉栓快锁机构21、定位槽架20、手拉环22、托架23,定位槽架20呈U形,定位槽架20设置在车架4的一侧面外部,输液架1的杆体的一段嵌入定位于定位槽架20的竖直槽体19内,手拉环22与输液架1下部固定连接,输液架1与弹簧拉栓快锁机构21连接,具体是:输液架1下部杆体与弹簧拉栓快锁机构21的拉栓轴25固定连接,托架23设置在输液架1放平时所对应车架4的一侧,托架23呈向上弯曲的弯钩状。

如图7、图8所示,通过向外拉动手拉环22可使输液架1完全脱离定位槽架20的槽体19,然后,向右轻轻转动输液架1,输液架1的杆体部分就平放在托架23之上,与担架床面2平行,从而实现了对输液架1的收拢,节省空间,便于运输。

如图5、图6所示,所述弹簧拉栓快锁机构21包括拉栓轴25、能插入拉栓轴25的套筒27、套筒端盖24、弹簧26、弹簧限位片29,其中,套筒端盖24封堵在套筒27的筒口处,套筒27底部设有拉栓轴定位孔28、弹簧26、弹簧限位片29设置在套筒27内,拉栓轴25一端与输液架1的下部输液杆杆体固定连接,拉栓轴25穿过套筒端盖24的中心孔、弹簧26,其另一端穿过所述拉栓轴定位孔28定位, 弹簧限位片29竖直与拉栓轴25相固定连接,所述弹簧26的一端限位于弹簧限位片29的一侧。除此之外,也可采用现有的其它的弹簧拉栓快锁机构21,所述领域技术人员均可实现,这里不再详述。

如图1、图2、图9、图10所示,本发明还包括两个约束带卷收装置30,每个所述约束带卷收装置30包括带卷收盒15、带锁扣器17,带卷收盒15内部设置有可自由拉伸、弹性回缩的约束带16,约束带16的端部设有锁舌31,锁舌31与带锁扣器17连接以实现约束功能,带锁扣器17设有带解开键32,带卷收盒15固定设置在担架3一侧,带锁扣器17固定设置在担架3的另一侧。两个约束带卷收装置30分别设置在病人胸部、大腿的对应位置。约束带卷收装置30的结构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均可实现,这里不再详述。本发明的约束带卷收装置30数量为两个(含两个)以上,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

所述带卷收盒15、所述带锁扣器17优选采用现有汽车安全带卷收盒、汽车安全带锁扣器,其主要包括卷带轮、锁止片等棘轮棘爪式卷收结构、按键式弹簧松合结构,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均可以实现,这里不再详述。其最大优点是根据病人的体重体型胖瘦自行调节约束带的长度,既有效约束病人,又长度适宜又稍有弹性、不致于让病人感觉勒紧的压迫感。为清洗、消毒方便,以保持约束带的约束部分的带本体清洁卫生,约束带的带本体优选由尼龙材质制成。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是:

(一)吸氧:

1、如图1、3所示,当需要吸氧的病人躺在担架车床面2上进行运转时,把便携式氧气瓶(图中未画出)斜插入氧气瓶筒9内,在气弹簧10的作用下,氧气瓶筒9被牢牢的固定在第一横杆1和第二横杆2之间。这样氧气瓶筒9内的氧气瓶(图中未画出)就不会产生晃动,保证病人吸氧的安全。

2、如图2、4所示,当病人离开担架车床面2,需要把氧气瓶筒9收起时,先将氧气瓶取出,然后只需要用手轻轻往上拨一下氧气瓶筒9,在气弹簧10的作用下,氧气瓶筒9的前端就会向上运动,离开第一横杆1,氧气瓶筒9及其后端的轴套14一起绕第二横杆13转动,在气弹簧9的作用下,氧气瓶筒9就会竖立在第二横杆13上面,处于图2所示的收回立起状态。下次使用时,只需要用手轻轻下拉氧气瓶筒9,氧气瓶筒9向右下方向转动,又处于图1所示的前高后低倾斜的工作状态,再放入氧气瓶,可进行吸氧前的操作。

(二)输液:

1、如图5、图6、图7、图8所示,当需要输液的病人躺在担架车床面2上进行运转时,把平放的输液架1先立起来,在带有弹簧的拉栓轴25的作用下,输液架1自动收回到立式定位槽架20的槽体19内,然后把输液袋挂在输液架1的挂钩上进行输液。

2、如图5、图8所示,当病人不需要输液时,只需要用手向外拉动手拉环22,把输液架1拉出立式定位槽架20,使其脱离定位槽架20的槽体19,然后右转,如图8所示,把输液架1的另一端平放在托架23内,完成对输液架1的收拢,这样既方便运输,不会丢失输液架1,又不失美观。

(三)约束病人:

1、如图1、图9所示,当病人躺在担架车床面2上进行运转时,拉出带卷收盒15内的约束带16,长度自动调整后插入带锁扣器17自动锁定,前部约束带16固定在病人的胸部,后部约束带16固定在病人的大腿部。这样两根约束带16就能够把躺在担架车床面2上的病人在转运过程中产生的颠簸活动进行很好的约束,防止病人活动或坠落。

2、如图10所示,当病人需要离开担架车床面2时,只需要用手指轻按前后两个带锁扣器上的带解开键32,两约束带16就会分别自动收回到各自的带卷收盒15内,约束解除,不影响病人下床活动。

上述吸氧、输液、约束病人三项功能可同时进行,也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任一项或任两项功能。

需要说明说的是:上述表达的图形、说明,仅为本发明的几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保护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很有可能会有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应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