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肢骨折患者用担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5326阅读:9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四肢骨折患者用担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四肢骨折患者用担架。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担架是医疗中的一种常用设备,用于医生在野外、出诊时,抬运、搬送一些危重及不能行走的病人,现有的担架不方便对患者进行安全转移,尤其是不方便对骨折患者进行安全转移,在四肢骨折患者的救治过程中,将患者迅速、安全的转运到医院,有利于对术后的恢复和治疗效果起很大的有利作用。如果在转运过程中固定稳妥、处理恰当(包括抬高、抓紧等止血处理),则能够很好的保持和保护好患者的四肢,减少患者疼痛以及防止周围组织继续损伤,减少失血量,为后续的治疗或者手术赢得良好的条件和充分的时间,也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如果在转运过程中固定不良,或防护缺失,造成二次伤害或继发病症,不但加重患处的病情,而且也不利于后续的诊治处理,甚至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因此,设计一款能有效固定并保护患者四肢患处的担架,是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四肢骨折患者用担架,能有效固定并保护患者的四肢。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四肢骨折患者用担架,包括担架基板、抬放把手、手部固定装置以及脚部固定装置,所述手部固定装置安装在担架基板上,且担架基板的尾部弯折形成下陷部,所述脚部固定装置下方设有减震装置,并通过减震装置安装在下陷部上,所述抬放把手分别安装在担架基板与下陷部的端部。

所述担架基板上安装有手部固定装置,能够使手部骨折患者的手臂在转移过程中得到有效的保护,所述脚部固定装置通过减震装置安装在下陷部上,有利于保护脚部骨折患者在转移过程中,不受二次伤害,减震装置可以是弹簧装置,也可以是气垫装置等,下陷部的设置,有利于使患者的脚部与身体保持在同一高度范围,避免因脚部固定装置的设置而引起患者脚部抬高,从而导致患者的血液不能流通。

进一步的,所述手部固定装置包括上盖板、下支撑板以及插板,在上盖板与下支撑板上分别设有与插板适配,并且位置相对应的通槽,所述插板插接在通槽内。所述上盖板、下支撑板以及插板所组成的四周闭合装置,能有效保证手部骨折患者的手臂,在转移过程中,不会受到碰撞,从而避免二次伤害。插板的设置,有利于手部骨折患者的手臂方便的放入手部固定装置或从手部固定装置中取出。

进一步的,所述手部固定装置对称设置于担架基板的两侧,有利于对手部骨折患者的两只手臂进行有效的保护,并且对称设置的手部固定装置还有利于起到保持担架平衡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脚部固定装置包括脚部支撑台与脚部束带,脚部支撑台通过弹簧连接在下陷部上,脚部束带固定连接在脚部支撑台上。通过弹簧连接的脚部支撑台,一方面弹簧的制造简单,成本低,另一方面,即使其中一根弹簧损坏,也不会对脚部支撑台产生较大影响,使患者的转移过程更安全、可靠。

进一步的,所述脚部束带的个数至少为四个,其中两根脚部束带用于患者的大腿部位的固定,另外两根脚部束带则用于患者的小腿部位的固定,脚部束带分别对患者的大腿、小腿进行固定,能使患者的脚部稳固的固定在脚部支撑台上,从而进一步的避免脚部的二次伤害。

进一步的,所述担架基板、抬放把手、手部固定装置以及脚部支撑台均采用碳纤维材料制作而成。碳纤维的重量只有钢材重量的1/4,而强度却是钢材的4倍左右,并且碳纤维还具有耐腐蚀、耐高温低温的特点,因此,采用碳纤维制成的担架基板、抬放把手、手部固定装置以及脚部支撑台,能够使担架的质量更轻、结构强度更高,并且使用寿命更长久。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能有效固定并保护患者的四肢;

(2)本发明,转移过程安全、可靠;

(3)本发明,质量轻、结构强度高,并且使用寿命更长久。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四肢骨折患者用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手部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脚部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担架基板,2—抬放把手,3—上盖板,4—下支撑板,5—插板,6—脚部支撑台,7—脚部束带,8—弹簧,9—下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四肢骨折患者用担架,如图1-图3所示,包括担架基板1、抬放把手2、手部固定装置以及脚部固定装置,所述手部固定装置安装在担架基板1上,且担架基板1的尾部弯折形成下陷部9,所述脚部固定装置下方设有减震装置,并通过减震装置安装在下陷部9上,所述抬放把手2分别安装在担架基板1与下陷部9的端部。

所述担架基板1上安装有手部固定装置,能够使手部骨折患者的手臂在转移过程中得到有效的保护,所述脚部固定装置通过减震装置安装在下陷部9上,有利于保护脚部骨折患者在转移过程中,不受二次伤害,减震装置可以是弹簧8装置,也可以是气垫装置等,下陷部9的设置,有利于使患者的脚部与身体保持在同一高度范围,避免因脚部固定装置的设置而引起患者脚部抬高,从而导致患者的血液不能流通。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1-图3所示,进一步地,所述手部固定装置包括上盖板3、下支撑板4以及插板5,在上盖板3与下支撑板4上分别设有与插板5适配,并且位置相对应的通槽,所述插板5插接在通槽内。所述上盖板3、下支撑板4以及插板5所组成的四周闭合装置,能有效保证手部骨折患者的手臂,在转移过程中,不会受到碰撞,从而避免二次伤害。插板5的设置,有利于手部骨折患者的手臂方便的放入手部固定装置或从手部固定装置中取出。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1-图3所示,进一步地,所述手部固定装置对称设置于担架基板1的两侧,有利于对手部骨折患者的两只手臂进行有效的保护,并且对称设置的手部固定装置还有利于起到保持担架平衡的作用。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1-图3所示,进一步地,所述脚部固定装置包括脚部支撑台6与脚部束带7,脚部支撑台6通过弹簧8连接在下陷部9上,脚部束带7固定连接在脚部支撑台6上。通过弹簧8连接的脚部支撑台6,一方面弹簧8的制造简单,成本低,另一方面,即使其中一根弹簧8损坏,也不会对脚部支撑台6产生较大影响,使患者的转移过程更安全、可靠。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1-图3所示,进一步地,所述脚部束带7的个数至少为四个,其中两根脚部束带7用于患者的大腿部位的固定,另外两根脚部束带7则用于患者的小腿部位的固定,脚部束带7分别对患者的大腿、小腿进行固定,能使患者的脚部稳固的固定在脚部支撑台6上,从而进一步的避免脚部的二次伤害。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1-图3所示,进一步地,所述担架基板1、抬放把手2、手部固定装置以及脚部支撑台6均采用碳纤维材料制作而成。碳纤维的重量只有钢材重量的1/4,而强度却是钢材的4倍左右,并且碳纤维还具有耐腐蚀、耐高温低温的特点,因此,采用碳纤维制成的担架基板1、抬放把手2、手部固定装置以及脚部支撑台6,能够使担架的质量更轻、结构强度更高,并且使用寿命更长久。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