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床位医疗辅助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21861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床位医疗辅助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床位医疗辅助系统。



背景技术:

临床医学需要用到较多的医学仪器,例如在床位上设置医疗呼叫系统,当病人有紧急情况下可以随时呼叫值班护士或者医生;如果每个床位都配有一种能够实现监测和呼叫为一体的系统且使用方便的系统则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的缺点,提供一种智能床位医疗辅助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智能床位医疗辅助系统,包括有一端枢接在床头的第一支臂、枢接第一支臂另一端的第二支臂、连接第二支臂的第三支臂;所述第三支臂下端悬挂有呼叫仪装置;所述呼叫仪装置包括有机壳,机壳内设有电路盒;所述电路盒内设有智能医疗呼叫电路;所述智能医疗呼叫电路包括有数据处理器,与数据处理器信号连接的通信装置、触摸显示屏、呼叫按钮;呼叫按钮、触摸显示屏均安设于所述机壳朝向床头的一侧。

其中,智能医疗呼叫电路还包括有驱动器单元以及夜间照明LED灯,所述驱动器单元与数据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夜间照明LED灯与驱动器单元电性连接;夜间照明LED灯设于所述机壳底端。

其中,所述机壳底端还设有下拉手柄。

其中,所述通信装置包括有与数据处理器信号连接的通信芯片以及通信天线,机壳内设有通信盒,所述通信天线设于通信盒内。

其中,所述通信天线包括有PCB板,所述PCB板上设有微带天线,所述微带天线包括有两个上下对称设置的振子单元以及设于两个振子单元中间的两个馈电片;每个振子单元包括有梯形的梯形主辐射单元以及与梯形主辐射单元底边相连的矩形主辐射单元;从梯形主辐射单元的两个斜边分别向上延伸出有两个第一连接臂,每个第一连接臂远离梯形主辐射单元的一端设有平行四边形的第一辐射臂,第一辐射臂的中连接有第一连接臂的一边还向下延伸出有第二连接臂,第二连接臂远离第一辐射臂的一端延伸出有平行四边形的第二辐射臂;

第一辐射臂内设有平行四边形的第一辐射缺口;第二辐射臂内设有多个平行设置的、且为平行四边形的第二辐射缺口;所述矩形主辐射单元上设有多组排列设置的扰流单元,每个扰流单元包括有两个方向反向设置的T形缺口。

其中,还包括有靠近梯形主辐射单元顶边的矩形寄生振子臂;每个第二辐射臂上的第二辐射缺口的数量为四个;每个第二辐射臂与相邻另外一个第二辐射臂的边上均设有锯齿状结构;每个振子单元与相应馈电片馈电耦合连接;PCB板的外围上设有一圈微带隔离臂。

机壳下端设有检测带,所述智能医疗呼叫电路还包括有与数据处理器信号相连的红外体温检测器以及心率检测器,所述红外体温检测器以及心率检测器均设于检测带上;

所述智能医疗呼叫电路还包括有与数据处理器信号相连的可视摄像头和语音模块,所述语音模块包括有扬声器和麦克风;所述可视摄像头设于所述机壳朝向床头的一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可以节省床位空间,将其安置在床头上,能在使用的时候下拉,方便使用,提高医院的医护人员的医疗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呼叫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智能医疗呼叫电路的原理框图;

图4是本发明的通信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通信天线在频段内反射损耗(ReturnLoss)的曲线图;

图7是通信天线在频段内的辐射效率(radiationefficiency)的曲线图;

图8是通信天线在频段内的所得到的天线增益(antennagain)的曲线图;

图1至图8中的附图标记说明:

1-机壳;11-触摸显示屏;12-夜间照明LED灯;13-呼叫按钮;14-检测带;15-红外体温检测器;16-心率检测器;17-下拉手柄;18-可视摄像头;191-电路盒;192-通信盒;

2-第一支臂;3-第二支臂;4-床头;

P1-PCB板;P2-微带隔离臂;P3-馈电片;P41-梯形主辐射单元;P42-矩形主辐射单元;P51-第一连接臂;P52-第二连接臂;P61-第一辐射臂;P62-第二辐射臂;P71-第一辐射缺口;P72-第二辐射缺口;P8-矩形寄生振子臂;P9-T形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局限于此。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智能床位医疗辅助系统,包括有一端枢接在床头4的第一支臂2、枢接第一支臂2另一端的第二支臂3、连接第二支臂3的第三支臂;所述第三支臂下端悬挂有呼叫仪装置;所述呼叫仪装置包括有机壳1,机壳1内设有电路盒191;所述电路盒191内设有智能医疗呼叫电路;所述智能医疗呼叫电路包括有数据处理器,与数据处理器信号连接的通信装置、触摸显示屏11、呼叫按钮13;呼叫按钮13、触摸显示屏11均安设于所述机壳1朝向床头4的一侧;可以节省床位空间,将其安置在床头4上,能在使用的时候下拉,方便使用,提高医院的医护人员的医疗效率。当需要呼叫的时候,只要下拉机壳1,就变成了一个能够实现多媒体的呼叫系统,方便简单,节约地方。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智能床位医疗辅助系统,智能医疗呼叫电路还包括有驱动器单元以及夜间照明LED灯12,所述驱动器单元与数据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夜间照明LED灯12与驱动器单元电性连接;夜间照明LED灯12设于所述机壳1底端。可以实现照明,方便有效。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智能床位医疗辅助系统,所述机壳1底端还设有下拉手柄17;可以用于下拉时使用。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智能床位医疗辅助系统,所述通信装置包括有与数据处理器信号连接的通信芯片以及通信天线,机壳1内设有通信盒192,所述通信天线设于通信盒192内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智能床位医疗辅助系统,所述通信天线包括有PCB板P1,所述PCB板P1上设有微带天线,所述微带天线包括有两个上下对称设置的振子单元以及设于两个振子单元中间的两个馈电片P3;每个振子单元包括有梯形的梯形主辐射单元P41以及与梯形主辐射单元P41底边相连的矩形主辐射单元P42;从梯形主辐射单元P41的两个斜边分别向上延伸出有两个第一连接臂P51,每个第一连接臂P51远离梯形主辐射单元P41的一端设有平行四边形的第一辐射臂P61,第一辐射臂P61的中连接有第一连接臂P51的一边还向下延伸出有第二连接臂P52,第二连接臂P52远离第一辐射臂P61的一端延伸出有平行四边形的第二辐射臂P62;第一辐射臂P61内设有平行四边形的第一辐射缺口P71;第二辐射臂P62内设有多个平行设置的、且为平行四边形的第二辐射缺口P72;所述矩形主辐射单元P42上设有多组排列设置的扰流单元,每个扰流单元包括有两个方向反向设置的T形缺口P9。T形缺口P9有效增加电流长度,使得增益也随之升高,且不会过多的破坏驻波比。设计优异的天线,提高通信性能,对智能化的体验会有更好的效果,请参阅图6 所示,有其在910MHz左右的频段为主要智能设备的通信频段;图6 为本发明通信天线在不同频率下所得到的反射损耗Return Loss 的曲线图。反射损耗显示前进波功率与反射波功率的比值,反射损耗愈低表示天线反射愈小,天线辐射功率愈大。对于本实施例的通信天线来进行测试,而结果显示出本实施例的天线结构在不同频率下所得到的反射损耗。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天线结构在特高频段,例如适用于无线射频辨识标签的902MHz 至928MHz 的频带所表现的反射损耗符合一定的需求,显示本实施例的天线结构可在特高频段Ultra-HighFrequency,UHF 操作。详细而言,在包含902MHz 至928MHz 的频段内,本实施例的天线结构的反射损耗皆小于-10dB。如图6中的标记点P1、P2 所示,本实施例的通信天线在902MHz 及928MHz 两个特定频率下所得到的反射损耗值,分别约是-10.386dB及-12.488dB。请参阅图7 所示,为本发明通信天线在不同频率下所得到的辐射效率radiation efficiency 的曲线图。对于本实施例的天线结构来进行测试,而结果显示出本实施例的天线结构在不同频率下所得到的辐射效率。如图7所示,在包含902MHz 至928MHz 的频段内,本实施例的天线结构的辐射效率平均约为60%。请参阅图8所示,图8为本发明通信天线在不同频率下所得到的天线增益antenna gain 的曲线图。对于本实施例的天线结构来进行测试,而结果显示出本实施例的天线结构在不同频率下所得到的天线增益。如图8所示,在包含902MHz至928MHz 的频段内,本实施例的天线结构所得到的最大增益可达4.4dBi。

其中,还包括有靠近梯形主辐射单元P41顶边的矩形寄生振子臂P8。其可以有效提高增益,增强稳定性。每个第二辐射臂P62上的第二辐射缺口P72的数量为四个;该数量的第二辐射缺口P72可以有效增加电流长度,使得增益也随之升高,且不会过多的破坏驻波比。每个第二辐射臂P62与相邻另外一个第二辐射臂P62的边上均设有锯齿状结构。降低互耦,每个振子单元与相应馈电片P3馈电耦合连接。PCB板P1的外围上设有一圈微带隔离臂P2增加隔离度。

机壳1下端设有检测带14,所述智能医疗呼叫电路还包括有与数据处理器信号相连的红外体温检测器15以及心率检测器16,所述红外体温检测器15以及心率检测器16均设于检测带14上;增设监测设备可以方便病人的监测,提高治疗效率。

所述智能医疗呼叫电路还包括有与数据处理器信号相连的可视摄像头18和语音模块,所述语音模块包括有扬声器和麦克风;所述可视摄像头18设于所述机壳1朝向床头4的一侧;将医疗系统变成可以实现远程医疗的设备,还可以让病人与远方的家人进行视频,一举多得。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包含在本发明专利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