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系统和一种助推机构及一种运动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73668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向系统和一种助推机构及一种运动器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交通和健身的运动器械,具体地,涉及一种转向系统和一种助推机构及一种运动器械。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养身觉悟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运动健身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目前,现存的运动器械虽然种类繁多,但大多使用起来都会让用使用者感到劳累,功能单一和乏味,我们有的用户买了一台跑步机回去只用了几次就丢一边不用,最终实现不了健身的愿望。

健身重在坚持,因此,趣味性,多功能性渐渐地成为健身器械发展趋势。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第cn102319507b(公开号),cn201110256027.3(申请号)和cn204767131u(公开号),cn201520498828.4(申请号)分别提供了“一种跳跃式运动器材”,其技术方案及技术特征中并未公开以下技术特征:

1.一种转向系统,包括轮子,轮座和操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子可转动地安装在轮座上,并保证轮子可以相对轮座旋转,所述的轮座还设置有驱动轮座旋转的操控机构。

2.一种助推机构,包括左翼板、右翼板,支架和驱动装置,所述的支架与左翼板的上端和右翼板的上端相连接,并保证支架,左翼板和右翼板三者之间能相对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至少与左翼板、右翼板,支架之中的两者相连接,并保证驱动装置能迫使左翼板与右翼板相对往复旋转。

因此,现有技术的同类产品存在以下几个缺陷:一.产品左右移动时不能转弯变向;二.产品不能自主运动。如果增加以上两项技术方案和技术特征,就能实现产品在左右移动时随意转向和达到产品能够自主运动从而迫使使用者被动健身的功效,增强了产品的趣味性和减小了劳累和乏味的感觉,增强了交能运载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向系统和一种助推机构及一种运动器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向系统,该转向系统包括:轮子,轮座和操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子可转动地安装在轮座上,并保证轮子可以相对轮座旋转,所述的轮座还设置有驱动轮座旋转的操控机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助推机构,包括左翼板、右翼板,支架和驱动装置,所述的支架与左翼板的上端和右翼板的上端相连接,并保证支架,左翼板和右翼板三者之间能相对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至少与左翼板、右翼板,支架之中的两者相连接,并保证驱动装置能迫使左翼板与右翼板相对往复旋转。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运动器械,包括:

一种转向系统,包括轮子,轮座和操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子可转动地安装在轮座上,并保证轮子可以相对轮座旋转,所述的轮座还设置有驱动轮座旋转的操控机构;

一种助推机构,包括左翼板、右翼板,支架和驱动装置,所述的支架与左翼板的上端和右翼板的上端相连接,并保证支架,左翼板和右翼板三者之间能相对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至少与左翼板、右翼板,支架之中的两者相连接,并保证驱动装置能迫使左翼板与右翼板相对往复旋转;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翼板或右翼板上设置有所述的转向系统,所述的转向系统可通过操控机构驱动轮座和轮子相对于与转向系统相连接的翼板旋转。

进一步,所述的左翼板和右翼板还设置有踏脚装置和轮子。

进一步,所述的支架还设置有座垫和手柄。

由于本发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这种运动器械具有左右移动时可随意转向的功能,实现了产品自主运动从而迫使使用者被动健身目的,增加了产品的趣味性,减少了使用者劳累乏味的感觉,增强了交通运载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总装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爆炸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转向系统的爆炸图。

图中标号

1-轮子,2-左翼板,2a-左翼板上轴,3-踏脚装置一,4-驱动装置,4a-蜗轮,4b-马达,4c-蜗杆,5-支架,5a-支架下孔,5b-手柄,6-座垫,7-右翼板,7a-右翼板上轴,8-转向系统一,8a-踏脚装置二,8b-连接杆,8c-轮座,9-转向系统二,9a-纵杆一,9b-横杆一,9c-纵杆二,9d-横杆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具体实施方式一

如图1,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运动器械,主要由左翼板2,右翼板7和支架5组成,其中左翼板2由两支腿(在两侧)及左翼板上轴2a组成;右翼板7由两支腿(在两侧)及右翼板上轴7a组成;支架5下端设置有两组并例的支架下孔5a,支架上还设置有手柄5b和座垫6;支架下孔5a中的一组孔与左翼板上轴2a铰接,左翼板2能绕左翼板上轴2b相对于支架5旋转,支架下孔5a中的另一组孔与右翼板上轴7a铰接,右翼板7能绕右翼板上轴7a相对于支架5旋转,驱动装置4包括蜗轮4a,马达4b,蜗杆4c,其中一个蜗轮4a与左翼板上轴2a固定,另一个蜗轮4a与右翼板上轴7a固定,马达4b与支架5固定并配备蓄电池,马达4b往复运动驱动蜗杆4c再驱动两蜗轮4a往复运动,从而迫使左翼板与右翼板相对往复旋转,左翼板2、右翼板7,支架5和驱动装置4构成了所述的助推机构。

右翼板7设置有转向系统一8,转向系统一8包括踏脚装置二8a,连接杆8b,轮座8c和轮子1,轮座8c通过上端的转轴与连接杆8b中部的孔转动连接,轮座8c的下端转动连接有轮子1,轮座8c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踏脚装置二8a,其中踏脚装置二8a和连接杆8b构成所述的操控机构;转向系统一8是通过连接杆8b两端设置的转轴位分别与右翼板7两边的侧腿的侧面转动连接,当用脚转动操控机构时,带动轮座8c和轮子1转向,从而达到整体转向的目的。

左翼板2上还设置有踏脚装置一3,且其下端还设置有轮子1。

具体实施方式二

如图1,2,3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基础上,将“右翼板7设置有转向系统一8”,改为“右翼板7设置有转向系统二9”,转向系统二9包括踏脚装置二8a,由纵杆一9a,横杆一9b,纵杆二9c,横杆二9d首尾相互铰接的四边形框架,两轮座8c和两轮子1;两轮座8c通过侧面设置的孔位分别与四边形框架两对边纵杆一9a和纵杆二9c侧面中部设置的孔位转动连接,两轮座8c的下端分别与两轮子1转动连接;踏脚装置二8a的底面两侧各设置有一孔,两孔分别与四边形框架两对边横杆一9b和横杆二9d上面中部设置的孔位转动连接,其中踏脚装置二8a和四边形框架构成所述的操控机构;转向系统二9是通过两轮座8c上端设置的转轴位分别与右翼板7两边的侧腿的底面转动连接,当用脚转动操控机构时,驱动四边形框架措动从而带动两轮座8c和两轮子1平行转向,从而达到整体转向的效果和目的。

当然,具体的实施方式还会有很多,比如将以上两实施例中的驱动装置4改成电缸或气缸或油缸驱动,也能达到相似的自主运动的效果;转向系统中的脚动转向改为手动转向,也能达到转向的效果和目的;如果在另一侧的翼板上设置转向系统或在左翼板和右翼板上同时设置转向系统也能达到转向的效果和目的。

下面简要介绍一些相关的操作方法:操作时,人体坐在座垫上,用手抓住手柄,脚踩在踏脚装置上,开启驱动装置4时,机体上下自主跳动,从而带动使用者被动健身,当左右移动时,用脚或手转动转向系统,便能达到整机转向的效果和目的,从而轻松有趣地健身,或作为一种交通工具来使用。

由于使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和特征,这种运动器械左右移动时具有随意转向的功能,实现了产品自主运动从而迫使使用者被动健身目的,增加了产品的趣味性,减少了使用者劳累乏味的感觉,增强了交通运载的功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