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中药熏蒸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5208阅读:7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中药熏蒸治疗仪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用的熏蒸仪器,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中药熏蒸治疗仪。



背景技术:

现代医学认为,熏洗疗法通过熏、蒸将药力和热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促进皮肤和患处对药物的吸收,促进血液和淋巴的循环,加强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和体内废物的排泄,有利于组织间液的回流吸收,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调节神经体液,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介于此,市场上的药物熏蒸仪器琳琅满目。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上端盖有布罩的足部药物熏蒸仪器,使用时,产生的蒸汽流入布罩内部,从而即可用于熏蒸双足,又可熏蒸双臂。但是,由于蒸汽流动无方向性,蒸汽从蒸汽发生器内排入足部熏蒸腔和布罩内的速度缓慢。

目前市场上类似的中药熏蒸治疗装置主要的问题:(1)是器械体型过大,不利于实用;(2)患者需要脱掉全身的衣服,治疗缺乏针对性;(3)器械操作复杂,不易清洗;(4)功能单一;(5)价格贵。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了一种多功能中药熏蒸治疗仪,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多功能中药熏蒸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熏蒸主体及锅盖,所述熏蒸主体包括用于排出蒸汽的蒸汽箱和蒸汽箱顶端用于排除蒸汽的药液雾化喷口,所述锅盖盖设在所述熏蒸主体上端,所述熏蒸主体为柱形,熏蒸主体的底面具有底板,底板的四个角具有固定支脚,熏蒸主体外壳的一个侧面具有水位显示窗和进风格栅,熏蒸主体沿着柱体一周具有装饰线,在熏蒸主体外壳的一个侧面的下部具有电源开关,熏蒸主体的内部具有电磁加热熏蒸装置。

所述药液雾化喷口可以旋转,熏蒸主体外壳的一个侧面具有液晶控制器和侧排风口,在所述底板具有底排风口。

在熏蒸主体的底部具有支撑骨架,在熏蒸主体的外壳的一个侧面的下部具有电源插口,在熏蒸主体内部和电源插口相连的是电源适配器,电源适配器为加热装置和熏蒸装置供电。

所述熏蒸主体内还设有一药液加热锅和熏蒸装置,药液加热锅和熏蒸装置互相隔离,在所述药液加热锅的底部有电磁加热底座,在底座上沿着锅底有环绕一周的电磁加热管,在环形的电磁加热管中部是排风风扇,在药液加热锅内部具有一顶部开口的装药管,和药液加热锅并行设置的是熏蒸装置,所述熏蒸装置包括散热管、药液收集前室、药液气流压缩喷流泵和排风风扇,散热管和药液加热锅相连,药液加热锅内的中药蒸汽通过散热管管道降温,药液收集前室和散热管相连,降温后的中药蒸汽存储在药液收集前室,药液气流压缩喷流泵和药液收集前室相连,排风风扇和药液气流压缩喷流泵相连,排风风扇的排风口和药液雾化喷口相连,在通过药液气流压缩喷流泵输出恒温、恒压的中药蒸汽,经过导气管道输出。本发明优点是器型小巧,操作简单,治疗明确,多种工作模式,价格低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多功能中药熏蒸治疗仪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多功能中药熏蒸治疗仪仰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多功能中药熏蒸治疗仪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多功能中药熏蒸治疗仪去除底板后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多功能中药熏蒸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熏蒸主体及锅盖2,所述熏蒸主体包括用于排出蒸汽的蒸汽箱和蒸汽箱顶端用于排除蒸汽的药液雾化喷口1,所述锅盖2盖设在所述熏蒸主体上端,所述熏蒸主体为柱形,熏蒸主体的底面具有底板10,底板10的四个角具有固定支脚9,熏蒸主体外壳3的一个侧面具有水位显示窗5和进风格栅6,熏蒸主体沿着柱体一周具有装饰线17,在熏蒸主体外壳3的一个侧面的下部具有电源开关7,熏蒸主体的内部具有电磁加热熏蒸装置。

所述药液雾化喷口1可以旋转,熏蒸主体外壳3的一个侧面具有液晶控制器11和侧排风口15,在所述底板10具有底排风口16。

在熏蒸主体的底部具有支撑骨架18,在熏蒸主体的外壳3的一个侧面的下部具有电源插口8,在熏蒸主体内部和电源插口8相连的是电源适配器17,电源适配器为加热装置和熏蒸装置供电。

所述熏蒸主体内还设有一药液加热锅01和熏蒸装置,药液加热锅01和熏蒸装置互相隔离,在所述药液加热锅01的底部有电磁加热底座110,在底座上沿着锅底有环绕一周的电磁加热管19,在环形的电磁加热管19中部是排风风扇100,在药液加热锅01内部具有一顶部开口的装药管20,和药液加热锅01并行设置的是熏蒸装置,所述熏蒸装置包括散热管110、药液收集前室18、药液气流压缩喷流泵19和排风风扇111,散热管110和药液加热锅11相连,药液加热锅11内的中药蒸汽通过散热管管道降温,药液收集前室08和散热管110相连,降温后的中药蒸汽存储在药液收集前室08,药液气流压缩喷流泵19和药液收集前室18相连,排风风扇111和药液气流压缩喷流泵19相连,排风风扇111的排风口和药液雾化喷口1相连,在通过药液气流压缩喷流泵输出恒温、恒压的中药蒸汽,经过导气管道输出。

多功能中药熏蒸治疗仪的使用方法是:电磁炉加热,容器内盛放中药,把中药加热到设定的温度和时间后,中药蒸汽通过散热管管道降温,降温后的中药蒸汽存储在药液收集前室,在通过药液气流压缩喷流泵输出恒温、恒压的中药蒸汽,经过导气管道输出。通过把容器中的中药加热到一定的温度,经过冷凝管道,中药蒸汽存储在罐内,在通过压力泵,输出恒温、恒压的中药蒸汽,作用于患处。温度较高的中药蒸汽(排出口温度60-70度)用于治疗骨关节病(颈、肩、腰、腿等部位);温度较低(排出口温度40度左右)的中药蒸汽,有两种治疗模式;之一通过面罩,把中药蒸汽作用于鼻部,治疗鼻炎;之二,通过特制的面膜模具,把中药蒸汽作用于面部,用于祛斑、美白、嫩肤。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