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升降融合器及用于驱动双向升降融合器的旋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2261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双向升降融合器及用于驱动双向升降融合器的旋转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向升降融合器及用于驱动双向升降融合器的旋转机构。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肿瘤、骨折、感染等原因导致椎体损坏的病例时有发生,在治疗这些患者时,目前采用的方式是在损坏的椎体间植入一个融合器,使骨组织产生爬行替代,从而修复损坏的椎体,然而传统的椎体融合器高度固定,而人体的椎间高度会因人而异,在手术中无法通过调节椎体融合器的高度来适合不同患者的不同椎间高度,从而无法使椎体融合器完全适用人体的椎间高度,影响了治疗效果。一般的具有高度调节功能的椎体融合器使用时不平稳,且内部空间较小,易造成手术中植骨的空间小,影响愈合成功率。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双向升降融合器及用于驱动双向升降融合器的旋转机构,能实现椎体融合器高度调节,使用平稳,且椎体融合器内部空间较大,手术中植骨的空间大,植骨较多,愈合成功率较高。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向升降融合器,包括螺杆、中间限位框、外壳、上升降块及下升降块,所述外壳套设在所述中间限位框外,且中间限位框与外壳滑动连接,所述螺杆的一端穿过所述外壳与所述中间限位框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上升降块与中间限位框的上端活动套接,所述下升降块与中间限位框的下端活动套接,所述中间限位框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一斜槽、第二斜槽,所述第一斜槽、第二斜槽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上升降块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斜槽滑动配合的第一插销,所述下升降块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斜槽滑动配合的第二插销。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如下:

所述中间限位框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斜槽、两个所述第二斜槽,所述第一斜槽与第二斜槽沿中间限位框的高度方向上下布置,同一侧的两个所述第一斜槽、两个所述第二斜槽分别沿与所述螺杆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间隔布置,且所述第一斜槽、第二斜槽为方形斜槽,所述第一插销、第二插销为方形销。

所述双向升降融合器还包括限位销,所述中间限位框远离所述螺杆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外壳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孔对应的第二限位孔,所述限位销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孔与第二限位孔内,使中间限位框与外壳滑动连接。

所述螺杆包括相连接的螺纹段及连接段,所述连接段靠近螺纹段的杆段上设有绕其轴心线的环形凹槽,所述螺纹段与所述中间限位框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段通过所述环形凹槽与所述外壳转动配合且被限位在所述外壳上,所述连接段伸出所述外壳的杆段呈非圆柱状。

所述外壳靠近螺杆的一端面上开设有具有开口的U形通孔,所述U形通孔与所述环形凹槽匹配。

所述上升降块的上端面、下升降块的下端面上均设有防滑齿,且上升降块及下升降块上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中间限位框连通。

所述外壳靠近螺杆的一端外侧面上设有呈喇叭状的夹托。

一种用于驱动所述双向升降融合器的旋转机构,包括扭杆、手柄、扭杆端头、夹芯及夹套,所述扭杆端头的一端伸入所述手柄内且能相对手柄转动,所述扭杆的一端伸入所述手柄内与所述扭杆端头连接,所述扭杆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螺杆连接,所述夹芯套设在扭杆外,且夹芯的一端与手柄连接,夹芯的另一端呈与所述夹托匹配的喇叭口结构,所述夹套套设在夹芯外且与夹芯螺纹连接,所述夹套朝夹托旋转使夹芯锁紧夹托。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如下:

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指针螺母,所述指针螺母设置在手柄内,且指针螺母与所述扭杆端头螺纹连接,所述手柄上开设有与指针螺母行程范围相对应的观察窗,且手柄上与观察窗对应处设有用于显示上升降块及下升降块升降高度的刻度。

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封头螺母,所述扭杆端头包括依次连接的配合段、限位段、转动段及扭转段,所述配合段上设有与所述指针螺母配合的外螺纹,且所述配合段远离限位段的端面上挖设有与所述扭杆匹配的凹槽,所述配合段、转动段及扭转段的外径均小于所述限位段的外径,所述封头螺母套设在所述转动段外且封头螺母的一端面抵接在所述限位段一端,封头螺母与所述手柄可拆卸连接。

所述指针螺母为方形螺母,所述手柄内设有与所述方形螺母匹配的方形腔,所述封头螺母包括相连接的伸入部及抵接部,所述抵接部的外径大于所述伸入部的外径,所述伸入部设在所述手柄内且与手柄螺纹连接,所述抵接部与伸入部连接的端面抵接在所述手柄的端面上,所述封头螺母上开设有与所述转动段配合的通孔。

下面对前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上述双向升降融合器,旋转所述螺杆时,螺杆拉动所述中间限位框相对外壳往前移动,中间限位框往前移动的同时,带动第一插销相对沿第一斜槽往斜上方向移动,带动第二插销相对沿第二斜槽往斜下方向移动,由于所述上升降块与第一插销连接,下升降块与第二插销连接,第一插销往斜上方移动的同时带动上升降块往上方移动,而第二插销往斜下方移动的同时带动下升降块往下方移动,此时所述融合器的高度就已经升起来;当反向旋转所述螺杆时,螺杆拉动所述中间限位框相对外壳往后移动,第一插销相对沿第一斜槽往斜下方向移动,第二插销相对沿第二斜槽往斜上方向移动,带动上升降块、下升降块相互靠近。所述融合器高度可以降低下来,高度调节方便;而且外壳与中间限位内仅设有第一插销与第二插销,内部空间较大,手术中植骨的空间大,植骨可以较多,愈合成功率较高;同时中间限位框与外壳滑动连接,第一插销与第一斜槽配合,第二插销与第二斜槽配合,整体结构更稳固,使用时更平稳。

上述用于驱动所述双向升降融合器的旋转机构,其夹芯通过喇叭口结构套在夹托外夹住夹托,朝夹托方向旋转夹套使夹芯锁紧夹托,握持手柄,转动扭杆端头,带动扭杆旋转,从而带动螺杆转动,实现上升降块与下升降块的上升与下降,实现双向升降融合器的高度调节,操作方便,螺杆转动过程中,中间限位框移动,外壳位置不变,操作过程平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双向升降融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双向升降融合器的俯视图;

图3为沿图2中A-A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中间限位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沿图7中B-B的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扭杆端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夹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螺杆,110、螺纹段,120、连接段,122、环形凹槽,20、中间限位框,210、第一斜槽,220、第二斜槽,230、第一限位孔,30、外壳,310、第二限位孔,320、U形通孔,330、夹托,40、上升降块,410、防滑齿,420、安装孔,50、下升降块,510、防滑齿,60、第一插销,70、第二插销,80、限位销,90、旋转机构,910、扭杆,920、手柄,922、观察窗,930、扭杆端头,932、配合段,9322、凹槽,934、限位段,936、转动段,938、扭转段,940、夹芯,950、夹套,960、指针螺母,970、封头螺母,972、伸入部,974、抵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3所示,一种双向升降融合器,包括螺杆10、中间限位框20、外壳30、上升降块40及下升降块50,所述外壳30套设在所述中间限位框20外,且中间限位框20与外壳30滑动连接,所述螺杆10的一端穿过所述外壳30与所述中间限位框20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上升降块40与中间限位框20的上端活动套接,所述下升降块50与中间限位框20的下端活动套接,所述中间限位框20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一斜槽210、第二斜槽220,所述第一斜槽210、第二斜槽220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上升降块40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斜槽210滑动配合的第一插销60,所述下升降块50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斜槽220滑动配合的第二插销70。

旋转所述螺杆10时,螺杆10拉动所述中间限位框20相对外壳30往前移动,中间限位框20往前移动的同时,带动第一插销60相对沿第一斜槽210往斜上方向移动,带动第二插销70相对沿第二斜槽220往斜下方向移动,由于所述上升降块40与第一插销60连接,下升降块50与第二插销70连接,第一插销60往斜上方移动的同时带动上升降块40往上方移动,而第二插销70往斜下方移动的同时带动下升降块50往下方移动,此时所述融合器的高度就已经升起来;当反向旋转所述螺杆10时,螺杆10拉动所述中间限位框20相对外壳30往后移动,第一插销60相对沿第一斜槽210往斜下方向移动,第二插销70相对沿第二斜槽220往斜上方向移动,带动上升降块40、下升降块50相互靠近。所述融合器高度可以降低下来,高度调节方便;而且外壳30与中间限位内仅设有第一插销60与第二插销70,内部空间较大,手术中植骨的空间大,植骨可以较多,愈合成功率较高;同时中间限位框20与外壳30滑动连接,第一插销60与第一斜槽210配合,第二插销70与第二斜槽220配合,整体结构更稳固,使用时更平稳。所述中间限位框20的上端面面和/或下端设有开口,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中间限位框20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设有通孔,且中间限位框20的侧端面上也设置有通孔,这样能进一步增加植骨与椎体间的融合通路,提高融合成功率,而且能减轻椎体融合器的重量。本实施例中的上、下等方位是相对融合器使用时的状态位置而确定。

如图1、3、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中间限位框20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斜槽210、两个所述第二斜槽220,所述第一斜槽210与第二斜槽220沿中间限位框20的高度方向上下布置,同一侧的两个所述第一斜槽210、两个所述第二斜槽220分别沿与所述螺杆10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间隔布置,且所述第一斜槽210、第二斜槽220为方形斜槽,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斜槽210、第二斜槽220采用矩形斜槽,所述第一插销60、第二插销70为方形销。即中间限位框20上总共有四个第一斜槽210、四个第二斜槽220、两根第一插销60、两根第二插销70,每一侧的两个第一斜槽210位于两个第二斜槽220的上方,每根第一插销60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侧壁相对的两个第一斜槽210内,且每根第一插销60的两端分别与上升降块40的两侧壁固定连接,每根第二插销70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侧壁相对的两个第二斜槽220内,且每根第二插销70的两端分别与下升降块50的两侧壁固定连接,这样两根第一插销60同时沿与其对应的第一斜槽210移动,带动与之连接的上升降块40上升或者下降,两根第二插销70同时沿与其对应的第二斜槽220移动,带动与之连接的下升降块50下降或者上升,运动更平稳,且所述第一斜槽210、第二斜槽220为方形斜槽,所述第一插销60、第二插销70为方形销,避免第一插销60、第二插销70在第一斜槽210、第二斜槽220内转动,进一步提高其运动的稳定性。

如图2、3、4、5所示,所述双向升降融合器还包括限位销80,所述中间限位框20远离所述螺杆10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孔230,所述外壳30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孔230对应的第二限位孔310,所述限位销80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孔230与第二限位孔310内,使中间限位框20与外壳30滑动连接。本实施例所述双向升降融合器通过限位销80与所述第一限位孔230、第二限位孔310配合,实现中间限位框20与外壳30滑动连接,中间限位框20在螺杆10的带动下前后移动时,通过所述限位销80进行导向,相对外壳30移动,移动更准确、顺畅,且所述螺杆10及所述限位销80共同起到限制外壳30前后旋转的作用,保持外壳30稳定。根据实际需求,中间限位框20与外壳30也可采用其他方式的滑动连接,如在中间限位框20外壁上设置滑槽,在外壳30对应位置设置滑轨,通过滑槽与滑轨配合实现滑动。如图5所示,所述外壳上开设有多个通孔,不仅能增加植骨与椎体间的融合通路,提高融合成功率,而且能减轻椎体融合器的重量。

如图3、6所示,所述螺杆10包括相连接的螺纹段110及连接段120,所述连接段120靠近螺纹段110的杆段上设有绕其轴心线的环形凹槽122,所述螺纹段110与所述中间限位框20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段120通过所述环形凹槽122与所述外壳30转动配合且被限位在所述外壳30上,所述连接段120伸出所述外壳30的杆段呈非圆柱状。所述螺纹段110伸入中间限位框20内与其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段120伸出所述外壳30且通过环形凹槽122被限位在外壳30上,通过工具对连接段120的非圆柱状杆段进行转动,带动螺纹段110转动,螺杆10被限位在外壳30上,相对外壳30不会前后移动,与螺杆10螺纹连接的中间限位框20相对螺杆10前后移动。本实施例所述外壳30靠近螺杆10的一端面上开设有具有开口的U形通孔320,本实施例中开口朝向下升降块,所述U形通孔320与所述环形凹槽122匹配。所述连接段120通过U形通孔320伸出所述外壳30,且外壳30通过U形通孔320与连接段120的环形凹槽122嵌套配合,使螺杆10不能相对外壳30前后移动但能相对外壳30转动。所述外壳30靠近螺杆10的一端外侧面上设有呈喇叭状的夹托330,便于驱动工具夹住外壳30,从而旋转所述螺杆10,使外壳30位置保持不变。

如图1、2、3所示,所述上升降块40的上端面上设有防滑齿410、下升降块50的下端面上设有防滑齿510,且上升降块40上开设有安装孔420,下升降块50均设有安装孔(图中未示出),所述安装孔与所述中间限位框20连通,形成植骨融合通道,方便放入植骨材料,植骨的空间大。

如图7-11所示,一种用于驱动所述双向升降融合器的旋转机构90,包括扭杆910、手柄920、扭杆端头930、夹芯940及夹套950,所述扭杆端头930的一端伸入所述手柄920内且能相对手柄920转动,所述扭杆910的一端伸入所述手柄920内与所述扭杆端头930连接,所述扭杆910的另一端与所述螺杆10连接,所述夹芯940套设在扭杆910外,且夹芯940的一端与手柄920连接,夹芯940的另一端呈与所述夹托330匹配的喇叭口结构,所述夹套950套设在夹芯940外且与夹芯940螺纹连接,所述夹套950朝夹托330旋转使夹芯940锁紧夹托330。本实施例所述的扭杆910远离扭杆端头930的一端设有与所述螺杆10连接段120非圆柱状杆段匹配插槽,所述连接段120插入所述插槽内,由于连接段120为非圆柱状,所以螺杆10与扭杆910不会相对发生转动,非圆柱状的连接段120杆段截面可以是方形、椭圆形、腰形或者其他形状,夹芯940通过喇叭口结构套在夹托330外夹住夹托330,朝夹托330方向旋转夹套950使夹芯940锁紧夹托330,握持手柄920,转动扭杆端头930,带动扭杆910旋转,从而带动螺杆10转动,实现上升降块40与下升降块50的上升与下降,操作方便,螺杆10转动过程中,中间限位框20移动,外壳30位置不变。

如图7、8、11所示,所述旋转机构90还包括指针螺母960,所述指针螺母960设置在手柄920内,且指针螺母960与所述扭杆端头930螺纹连接,所述手柄920上开设有与指针螺母960行程范围相对应的观察窗922,且手柄920上与观察窗922对应处设有用于显示上升降块40及下升降块50升降高度的刻度。扭杆端头930外表面设有与指针螺母960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扭杆端头930旋转过程中相对手柄920位置不变,指针螺母960随着扭杆端头930的旋转沿扭杆端头930在手柄920内移动,通过手柄920上的观察窗922能清楚地观测到指针螺母960移动的位置,从而对应显示上升降块40及下升降块50升降高度的刻度,清楚地知道双向升降融合器升降具体高度。本实施例所述指针螺母为方形螺母,所述手柄920内设有与所述方形螺母匹配的方形腔,指针螺母被限位在方形腔内,不随扭杆端头930的转动而转动,根据实际需求,指针螺母960也可以是三角形或者其他形状,对应手柄920内设有与之匹配的三角形腔等。

如图7、8、9所示,所述旋转机构90还包括封头螺母970,所述扭杆端头930包括依次连接的配合段932、限位段934、转动段936及扭转段938,所述配合段932上设有与所述指针螺母960配合的外螺纹,且所述配合段932远离限位段934的端面上挖设有与所述扭杆910匹配的凹槽9322,所述限位段934的外径大于所述配合段932、转动段936及扭转段938的外径,所述封头螺母970套设在所述转动段936外且封头螺母970的一端面抵接在所述限位段934一端,封头螺母970与所述手柄920可拆卸连接。装配时,先将扭杆端头930的配合段932及限位段934装入手柄920内,再将扭转段938穿过封头螺母970,封头螺母970移动至转动段936且抵住限位段934的端面,封头螺母970旋转与手柄920螺纹连接,从而将扭转端头限位在手柄920上,避免扭转端头滑出。扭杆910与配合段932连接的一端与所述凹槽9322嵌套配合,扭杆910不与扭杆端头930发生相对转动,所述扭杆910与配合段932连接的一端截面可呈腰形,所述凹槽9322也呈腰形,也可以是方形或者其他形状。扭转段938的截面呈六边形,便于扳手夹住扭转段938进行转动,根据实际需求,扭转段938的截面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如腰形或者方形等。

如图8所示,所述封头螺母970包括相连接的伸入部972及抵接部974,所述抵接部974的外径大于所述伸入部972的外径,所述伸入部972设在所述手柄920内且与手柄920螺纹连接,所述抵接部974与伸入部972连接的端面抵接在所述手柄920的端面上,所述封头螺母970上开设有与所述转动段936配合的通孔。所述封头螺母970通过所述通孔能相对扭杆端头930转动,伸入部972外表面设有与手柄920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所述抵接部974位于手柄920外,便于安装与拆卸。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