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穿戴远程健康监护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31182阅读:51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心电监护领域,具体是一种可穿戴远程健康监护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生活富足后,吃的好喝的好,营养过剩,活动量减少,便产生了富贵病,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等。而老年人由于活动较难较少且抵抗力稍差,因此更容易得。而我国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老人比重激增,因此这些疾病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据卫生部调查,我国有22%的人超重,6000多万人因肥胖而就医,高血压2亿多人,糖尿病5000多万人,高血脂1.6亿人。全国每天由于“富贵病”导致死亡人数超过1.5万,占死亡总人数的70%以上,由于“富贵病”治疗的费用占疾病负担的60%以上。

目前多数患者对于此类疾病的处理方式是:身体已经不舒服有了症状之后,去医院做检查,之后再做治疗。这种处理方式只是事后补救,绝大部分已经得了疾病。出现这种状况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医疗设备的状况:绝大部分测量设备功能单一、体积大且价格相对昂贵,一般家庭很难有能力购买多种生理参数测量仪器,因此要想测量生理参数,一般要到医院去,这样很不方便。因此,如果能够设计出一款价格实惠、可以随身携带并能实时测量生理参数的医疗设备,定期对得到的大量的生理参数进行分析,在患病之前给予必要的医学或营养学建议,以起到疾病预防的目的,将会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专利申请号为201410504460.8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可穿戴式远程医疗健康管理系统,主要包含穿戴在患者身上的智能终端、患者家属终端、医生终端、无线接收装置、无线发送装置、急救监护站、数据处理中心、医学报告中心、营养学报告中心、云存储数据服务器和存储器。其中智能终端、患者家属终端、医生终端、无线接收装置和无线发送装置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交换。无线接收装置分别和急救监护站和数据处理中心相连,并进行信息交换。无线发送装置分别和医学报告中心和营养学报告中心相连,并进行信息交换。数据处理中心、医学报告中心、营养学报告中心、云存储数据服务器通过以太网进行信息交换。智能终端可以和卫星进行无线数据通信。云存储数据服务器和存储器连接并可进行数据交换。

专利申请号为201510737524.3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可穿戴心音和心电特征信息采集及监控系统,包括与心音信号采集装置,用以采集心电与心音信号,并通过无线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终端设备,用以接收所述心音和心电采集装置采集并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的心电与心音信号,并将所述心电与心音信号转换为波形存贮并上传至远端数据中心;以及远程数据中心,用以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心电与心音信号以及其波形进行存档,并通过数据分析及特征提取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生成报告发送给用户。本发明通过对海量人体特征的采集及特征提取,可以有效发现各种心脏疾病在各个阶段的特征,通过和用户日常心脏特征的对比,提示用户注意自己的心脏变化。

专利申请号为201410134976.8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云健康管理系统及方法,包括服务器以及分别与其进行远程通讯的移动终端和可穿戴设备,所述服务器包括用于存储数据的数据库、用于分析处理所述数据的云计算模块;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无线通讯模块;所述移动终端内设有可访问数据库的应用软件;所述数据包括人体的健康指标,所述人体的健康指标包括心率、血压、体温、运动速度;所述采集模块包括心率感应器、血压感应器、体温感应器及加速感应器;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手机、手提电脑、平板电脑;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云健康信息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通过可穿戴设备检测人体的各项健康指标;步骤2、将各项健康指标发送至服务器的数据库中;步骤3、云计算模块对各项健康指标进行分析、处理,并存储至服务器的数据库中;步骤4:通过移动终端,访问查询健康指标。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可穿戴式的产品,但是主要偏向于保健功能,并不能准确测量身体的关键生理参数如心电血压等。如华为荣耀智能手环,可以测量运动和睡眠状况,但是对于关键生理参数如心电血压却不能检测。因此设计出一种能实时测量人体关键生理参数的可穿戴设备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穿戴远程健康监护系统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穿戴远程健康监护系统,包括手环主体,手环主体上设有显示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存储模块、传感器模块、云处理模块、报警模块、应急求助模块、卫星定位模块;所述显示模块、存储模块、传感器模块、云处理模块、报警模块、应急求助模块及卫星定位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手环主体的外壳采用聚乙烯塑料制成。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显示模块采用具有触摸功能的LED液晶显示屏,显示屏的封装工艺采用柔性树脂进行封装。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体征数据统计分析模块和信息比对模块。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存储模块用于手环主体的实时参数的记录及反馈信息的统计分析。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心率检测模块、血氧检测模块、体温检测模块、呼吸频率检测模块、血糖检测模块、血压检测模块。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云处理模块为医院中心服务器,用于各项人体物理指标、生理指标、生化指标的诊断分析。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报警模块包括控制芯片、语音解码芯片、音频输出芯片。

一种可穿戴远程健康监护的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传感器模块对人体特征进行实时监控并通过云处理模块反馈给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通过云处理模块进行诊断分析,随后将数据转存至存储模块并通过显示模块实时显示;

(2)当人体特征出现异常时,报警模块、应急求助模块及卫星定位模块被激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设备主体为智能手环,便于携带,可实时获取看护人员的心血管特征数据、环境数据和定位数据,并基于传感器技术获取和报警技术传输心血管特征数据,效率高和精度高,节省设备,实时监测技术和定位模块可对异常数据数据进行即时提醒或报警定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例,而不是全部的实例。

如图1所示,一种可穿戴远程健康监护系统,包括手环主体,手环主体上设有显示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存储模块、传感器模块、云处理模块、报警模块、应急求助模块、卫星定位模块;所述显示模块、存储模块、传感器模块、云处理模块、报警模块、应急求助模块及卫星定位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连接。

所述手环主体的外壳采用聚乙烯塑料制成。

所述显示模块采用具有触摸功能的LED液晶显示屏,显示屏的封装工艺采用柔性树脂进行封装。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体征数据统计分析模块和信息比对模块。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手环主体的实时参数的记录及反馈信息的统计分析。

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心率检测模块、血氧检测模块、体温检测模块、呼吸频率检测模块、血糖检测模块、血压检测模块。

所述云处理模块为医院中心服务器,用于各项人体物理指标、生理指标、生化指标的诊断分析。

所述报警模块包括控制芯片、语音解码芯片、音频输出芯片。

一种可穿戴远程健康监护的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传感器模块对人体特征进行实时监控并通过云处理模块反馈给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通过云处理模块进行诊断分析,随后将数据转存至存储模块并通过显示模块实时显示;

(2)当人体特征出现异常时,报警模块、应急求助模块及卫星定位模块被激活。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