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移动式高效喉镜,其特征在于,包括:穿戴观察器、无线数据传输器及移动喉镜,穿戴观察器分别与移动喉镜、无线数据传输器无线连接,无线数据传输器安装在电脑上;所述穿戴观察器包括穿戴架(1)及可拆卸式设于穿戴架(1)上的观察装置(2),所述穿戴架(1)包括中部设有两鼻托的横梁及设于横梁两侧的镜腿,横梁与镜腿为一整体;
观察装置(2)包括分别与微处理器连接的微型投影仪、存储器、语音控制模块、3D手势控制模块及触摸控制装置,微型投影仪与棱镜配合安装,观察装置(2)还设有与微处理器连接的无线数据传输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高效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喉镜包括手柄(3)及伸入杆(5),所述伸入杆(5)的上端面与手柄下端面配合安装,伸入杆(5)下端面设有与电池及微处理器连接的镜头(7)及LED灯,伸入杆(5)为弧形,手柄(3)与伸入杆(5)的连接处设有牙咬器(4),牙咬器(4)为无毒的橡胶材质,套设于伸入杆(5)上;手柄(3)内为空心设计,手柄(3)的外部设有与微处理器及电池连接的控制面板,内部设有无线数据传输装置及电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高效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手势控制模块包括分别与微处理器连接的激光发射器、红外传感器及前置摄像头,所述微处理器为具有实感图像处理功能的微处理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式高效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入杆(5)包括内杆(5.1)及外缸(5.2),内杆(5.1)包括上级杆和下级杆,上级杆与下级杆通过微型的a伺服电机(6)转动连接,上级杆套装于外缸(5.2)内,且上级杆的上部穿过外缸(5.2)伸入到手柄(3)内,上级杆的截面为“腰”型,上级杆“腰”型的上下两平面分别设有弧形滑槽(5.3),外缸(5.2)的内孔形状为“腰”型,外缸(5.2)的内孔上下两平面设有与弧形滑槽(5.3)配合的弧形滑轨(5.4),外缸(5.2)内孔两侧的圆弧与上级杆的两侧的圆弧之间有2~5mm间隙;弧形滑槽(5.3)的两弧形面上设有螺旋槽,手柄(3)内设有b伺服电机,所述b伺服电机转动轮与弧形滑槽(5.3)螺旋传动安装,a伺服电机(6)及b伺服电机分别均与电池及微处理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式高效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滑槽(5.3)与弧形滑轨(5.4)之间设有导滑垫(5.5),导滑垫(5.5)的厚度为2~5mm,导滑垫的材质为复合聚四氟乙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穿戴功能的移动式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7)为防雾镜头,镜头为转动式镜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穿戴功能的移动式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牙咬器(4)为椭圆形,咬牙器(4)的中心设有安装孔(4.2),安装孔(4.2)的周围设有出气孔(4.1),咬牙器(4)的顶部与底部设有平行的齿槽。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穿戴功能的移动式喉镜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观察器、无线数据传输器及移动喉镜的无线连接装置均设有自动匹配连接的匹配码,打开穿戴观察器及移动喉镜,移动喉镜的LED灯点亮,将无线数据传输器安装与电脑上,穿戴观察器、无线数据传输器及移动喉镜通过匹配码自动连接;控制面板上设有调整伸入杆(5)伸缩的按钮,通过手柄(3)上的控制面板将移动喉镜的伸入杆(5)调整到收缩状态,将伸入杆(5)伸入患者嘴中,并且让患者咬住牙咬器(4),通过控制面板控制b伺服电机的转动从而控制内杆(5.1)的伸缩,通过控制面板使得伸入杆(5)的内杆(5.1)缓慢伸入到病人喉部,在伸入过程中通过控制面板控制a伺服电机(6)转动,调整下级杆的位置,使得下级杆能够精确伸入到喉部;a伺服电机(6)及b伺服电机转动的圈数实时传送给微处理器并保存,在将检测完成后,控制面板上设有一键收缩键,使得a伺服电机(6)及b伺服电机回转转动的圈数,移动喉镜的伸入杆(5)自动回位;
移动喉镜上的镜头(7)将实时视频传送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将实时视频传给投影仪投射,经过棱镜后让医生看到实时视频,医生通过手势/语音/触摸控制装置对选择性拍照/录制视频,微处理器实时将所拍摄的照片/录制的视频传送给线数据传输器保存在电脑中;微处理器内设有控制手势,通过3D手势控制模块来检测控制手势,当3D手势控制模块检测到画圈的手势动作并将数据信号传送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控制摄像头开始录制视频,当3D手势控制模块再检测到画圈的手势动作,停止视频录制,并保存视频;当3D手势控制模块检测到双击的手势动作并将数据信号传送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控制摄像拍摄照片;当3D手势控制模块检测到两根手指距离越来越远的手势动作并将数据信号传送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对照片进行放大;当3D手势控制模块检测到两根手指距离越来越近的手势动作并将数据信号传送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对照片进行缩小。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式高效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聚四氟乙烯的各组分质量配比为:
聚四氟乙烯乳液:80~85份;纳米银:2.5~4.5份;二硫化钼粉末:5~6.5份;碳纤维:4~7份;石墨粉:2.5~3.5份;
所述纳米银的粒径直径为35~50nm,碳纤维为碳纤维粉末,所述碳纤维粉末的单丝直径为7微米,长径比为2:1~4:1。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式高效喉镜,其特征在于,复合聚四氟乙烯的制备方法为:
步骤一,将纳米银、二硫化钼粉末、碳纤维及石墨粉加入无水乙醇中进行研磨,研磨后在110~120℃进行真空干燥,干燥后进行高速混合5min,倒入65℃的恒温溶剂中搅拌均匀;
步骤二,将搅拌均匀后的纳米银、二硫化钼粉末、碳纤维及石墨粉混合物加入到聚四氟乙烯乳液中搅拌均匀,并作40分钟的超声处理;
步骤三,将含有纳米银、二硫化钼粉末、碳纤维及石墨粉混合物的聚四氟乙烯乳液在70~85℃的真空中进行干燥成型,再在15~25℃的除盐水中进行冷却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