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海马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6781阅读:5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药,特别是一种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海马粉。



背景技术: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从45岁左右开始至停经后12个月内的时期),包括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最后1次月经后1年,也就是卵巢功能衰退的征兆,一直持续到最后1次月经后1年,是正常的生理变化时期。但在围绝经期易发生不适,临床表现为月经改变,面部潮红、阵阵发热、出汗等血管舒张症状。情绪不稳定、激动易怒、抑郁多烦、记忆力减退、工作能力下降等,皮肤皱纹逐渐增多,有的出现瘙痒、毛发开始变白脱落。腹部和臀部脂肪增多,容易发胖,血压易波动,常出现高血压、心前区闷痛不适、心悸、气短,动脉硬化发生率增加,冠心病发病率也上升,骨质疏松,上述症状被称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现虽有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多种药物,但由于种种原因,其使用和疗效并不尽人意,因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药物上的改进和创新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海马粉,可有效解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用药问题。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是,该海马粉复合物是由酒炙海马180-220克、枸杞90-110克、茯苓90-110克制成,将酒炙海马、枸杞、茯苓100℃烘2小时,然后粉碎成过60-80目筛的药粉,分装。

本发明原料丰富,组方科学,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服用方便,效果好,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药物上的创新,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中由以下实施例给出。

实施例1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中,该海马粉复合物是由酒炙海马190-210克、枸杞95-105克、茯苓95-105克制成,将酒炙海马、枸杞、茯苓100℃烘2小时,然后粉碎成过60-80目筛的药粉,分装。

实施例2

本发明海马粉复合物是由酒炙海马200克、枸杞100克、茯苓100克制成,将酒炙海马、枸杞、茯苓100℃烘2小时,然后粉碎成过60-80目筛的药粉,分装。

实施例3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中,该海马粉复合物是由酒炙海马185克、枸杞108克、茯苓92克制成,将酒炙海马、枸杞、茯苓100℃烘2小时,然后粉碎成过60-80目筛的药粉,分装。

实施例4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中,该海马粉复合物是由酒炙海马215克、枸杞92克、茯苓108克制成,将酒炙海马、枸杞、茯苓100℃烘2小时,然后粉碎成过60-80目筛的药粉,分装。

在上述药物中,其中:酒炙海马是将海马刷净灰屑,置铁丝筛中,用文火酥制,待烤热后,离火喷适量白酒,再酥,反复数次,酥至深黄色为度,放凉即得(或研粉用),每海马10kg,用白酒2kg;或取净海马用酒浸透,置炉旁烤干或晒干,具有强身健体、补肾壮阳、舒筋活络、消炎止痛、镇静安神、止咳平喘等药用功能;枸杞甘,平,养肝,滋肾,润肺;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上述药物的有效组合,互相支持,有效用于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并经试验取得了非常好的有益技术效果,有关试验资料如下:

一、动物试验

1实验材料

1.1实验动物

清洁级小鼠,昆明种,雌性,22~25g,由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编号:SCXK(豫)2005-0001。

1.2试剂药物

本发明海马粉复合物(简称海马粉,以下同),由河南中医学院药剂室提供;更年安胶囊,长春英平药业有限公司。戊巴比妥钠,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甲醛,中国莱阳市双双化工有限公司;氯化钠注射液,郑州永和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注射用青霉素钠,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雌二醇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北京科美东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促黄体生成激素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北京科美东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促卵泡生成激素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北京科美东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3实验仪器

FA(N)/JA(N)系列电子天平,上海民桥精密仪器有限公司;SN-695B型智能放免γ测量仪,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日环仪器一厂。

2实验方法

2.1造模与给药

造模方法:取昆明种小鼠,雌性,22~25g,其70只小鼠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50mg/kg麻醉后腹位固定,然后从小鼠背部最末肋骨下,在腋中线和距脊柱外侧约1cm交叉处剪毛,消毒后切开皮肤和背肌约0.5~1cm,切口视野中可见一乳白色发亮的脂肪团,卵巢即包埋其中。用小镊子轻轻夹住脂肪团拉出切口外,分离脂肪团,即可见到一团细线状不规则呈黄红色的卵巢。剪取时先将卵巢下输卵管(包括脂肪)用细线结扎,再摘除卵巢,术后顺势将子宫角放回腹腔中,缝合肌肉及皮肤,同法摘除双侧卵巢。术后精心饲养,肌肉注射青霉素预防感染,连续3d。手术5d后开始,切除卵巢小鼠逐只进行大鼠阴道涂片检查,每天1次,连续5d,以确定卵巢是否完全切除。涂片呈现动情反应的动物弃去不用,选择50只去势完全的小鼠随机均匀分为5组,分别为模型组、更年安胶囊组、大、小剂量海马粉组。另取10只小鼠,不手术,作为空白对照组。

给药方法:将CMC-Na溶解于煮沸的蒸馏水中,制成0.5%的溶液做为溶媒,配海马粉混悬液按0.44g·kg-1、0.22mg·kg-1灌胃,0.22g·mL-1、0.11mg·mL-1,给药体积为0.2mL/10g;更年安胶囊:33.75mg·mL-1,按675mg·kg-1灌胃(相当于临床用量的15倍),给药体积为0.2mL/10g;模型组和空白组给予同体积的CMC-Na溶液,给药体积为0.2mL/10g,每天1次,连续3周。

2.2观察项目及检测方法

各组小鼠末次灌胃后2h(禁食15小时),眶静脉取血,分离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E2、LH、FSH的含量;解剖小鼠,摘除胸腺、脾脏、子宫组织,称量其湿重并计算脏器指数(脏器指数=脏器湿重mg/大鼠体重g);将胸腺、脾脏、子宫、脑组织固定于10%福尔马林溶液中,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的组织形态学变化。

2.2.1雌二醇的测定方法

测定原理:本实验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先将校准品或样品、标记物和抗体按程序规定依次加入试管中,使标记和非标记抗原与有限量抗体互相竞争结合,待反应平衡后,加入分离剂,离心沉淀,使游离抗原与抗原抗体复合物分离,测量沉淀物的放射性强度。随E2含量增加,其放射性强度则相应降低。

校准试剂:125I-E2,1瓶(红色液体);

抗体,1瓶(蓝色液体);

校准品,7瓶(液体),浓度为0、10、50、100、250、750、2000pg/mL;

分离剂,1瓶(悬浮液)用前摇匀;

质控血清,2瓶(液体),含低、高两个剂量。

操作程序:将圆底聚苯乙烯试管编号(按复管操作),按下表程序操作

加样测定程序表 单位:μL

数据处理:以γ计数仪预先编制的程序直接给出有关参数、校准曲线及样品浓度。

2.2.2促黄体生成素的测定方法

测定原理:本实验采用非平衡放射免疫分析方法,使校准品或待测血清中的LH先与抗体进行免疫反应,在反应未达到平衡时加入一定量的125I-LH,使其和非标记的LH对尚未结合的抗体发生竞争性结合。样品中的LH含量越高,尚未结合的抗体就越少,所能结合的125I-LH也就越少。加入分离剂,离心沉淀,使游离抗原与抗原抗体复合物分离,测量沉淀物的放射性强度。随LH含量增加,其放射性强度则相应减少。

校准试剂:125I-LH,1瓶(红色液体);

抗体,1瓶(蓝色液体);

校准品,7瓶(液体),浓度为0、5、10、20、40、100、200mIU/mL;

分离剂,1瓶(悬浮液)用前摇匀;

质控血清,2瓶(液体),含低、高两个剂量。

操作程序:将圆底聚苯乙烯试管编号(按复管操作),按下表程序操作

加样测定程序表 单位:μL

数据处理:以自动γ计数仪预先编制的程序直接给出有关参数、校准曲线及样品浓度。

2.2.3促卵泡生成素的测定方法

测定原理:本实验采用非平衡放射免疫分析方法,使校准品或待测血清中的FSH先与抗体进行免疫反应,在反应未达到平衡时加入一定量的125I-FSH,使其和非标记的FSH对尚未结合的抗体发生竞争性结合。样品中的FSH含量越高,尚未结合的抗体就越少,所能结合的125I-FSH也就越少。加入分离剂,离心沉淀,使游离抗原与抗原抗体复合物分离,测量沉淀物的放射性强度。随FSH含量增加,其放射性强度则相应减少。

校准试剂:125I-FSH,1瓶(红色液体);

抗体,1瓶(蓝色液体);

校准品,7瓶(液体),浓度为0、2.5、5、10、20、40、100mIU/mL;

分离剂,1瓶(悬浮液)用前摇匀;

质控血清,2瓶(液体),含低、高两个剂量。

操作程序:将圆底聚苯乙烯试管编号(按复管操作),按下表程序操作

加样测定程序表 单位:μL

数据处理:以γ计数仪预先编制的程序直接给出有关参数、校准曲线及样品浓度。

2.3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用SPSS 13.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资料的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LSD法)。

3.实验结果

3.1对小鼠围绝经期模型脏器指数的影响

海马粉对小鼠围绝经期模型胸腺、脾脏、子宫指数的影响,结果见表1。表1海马粉对小鼠围绝经期模型胸腺、脾脏、子宫指数的影响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从上表可看出,与空白对照组比,模型组小鼠胸腺指数明显降低(P>0.05)、脾脏指数显著降低(P<0.01)、子宫指数显著降低(P<0.01),说明摘除卵巢所造小鼠围绝经期模型克导致胸腺、脾脏和子宫萎缩。与模型组比,大剂量海马粉组可显著提高模型小鼠胸腺指数(P<0.01),小剂量海马粉组和更年安胶囊组可明显提高模型小鼠胸腺指数(P<0.05);大、小剂量海马粉组可显著提高模型小鼠脾脏指数(P<0.01),更年安胶囊组可明显提高模型小鼠脾脏指数(P<0.05);大剂量海马粉组可显著提高模型小鼠子宫指数(P<0.01),小剂量海马粉组和更年安胶囊组可明显提高模型小鼠子宫指数(P<0.05);

3.2对围绝经期模型小鼠血清性激素含量的影响

海马粉对小鼠围绝经期模型血清中E2、FSH、LH含量的影响,结果见表2。

表2海马粉对小鼠围绝经期模型血清中E2、FSH、LH含量的影响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从上表可看出,与空白对照组比,模型组血清中E2水平显著下降(P<0.01),LH、FSH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说明摘除卵巢可致围绝经期模型小鼠血清性激素水平紊乱。与模型组比,大、小剂量海马粉组可显著升高围绝经期模型小鼠血清E2水平(P<0.01),更年安胶囊组可明显升高围绝经期模型小鼠血清E2水平(P<0.05);大、小剂量海马粉组和更年安胶囊组可显著降低模型小鼠血清LH水平(P<0.01);大、小剂量海马粉组和更年安胶囊组可显著降低模型小鼠血清FSH水平(P<0.01)。

3.3海马粉对小鼠围绝经期模型器官组织形态的影响

3.3.1对子宫组织形态的影响

空白对照组小鼠子宫黏膜层、肌层、浆膜层基本正常,黏膜层中的上皮细胞、粘膜腺均正常。模型组小鼠子宫黏膜层、肌层、浆膜层明显萎缩,黏膜层中的上皮细胞、粘膜腺出现明显萎缩并减少。更年安胶囊组小鼠子宫黏膜层、肌层、浆膜层得到一定的恢复,黏膜层中的上皮细胞、粘膜腺也得到一程度的恢复。大剂量海马粉组小鼠子宫黏膜层肌层浆膜层明显得到恢复,黏膜层中的上皮细胞、粘膜腺明显得到恢复。小剂量海马粉组小鼠子宫黏膜层、肌层、浆膜层均有恢复,黏膜层中的上皮细胞、粘膜腺稍有恢复。

采用测微尺测定子宫内膜和肌层厚度的最宽处及最窄处,求均数,用计数方法,计算内膜中腺体数量,求均数,测的结果见表3。

表3海马粉对小鼠围绝经期模型子宫内膜、肌层和内膜中腺体的影响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从上表可看出,与空白对照组比,模型组小鼠子宫内膜厚度、肌层厚度均显著减少(P<0.01),腺体个数显著减少(P<0.01),说明小鼠造围绝经期模型后子宫萎缩、腺体减少。与模型组比,大、小剂量海马粉组均和更年安胶囊组均可显著增加模型小鼠子宫内膜厚度(P<0.01);大、小剂量海马粉组可明显增加模型小鼠宫肌层厚度(P<0.05),更年安胶囊组可显著增加模型小鼠宫肌层厚度(P<0.01);大剂量海马粉组和更年安胶囊组可显著增加模型小鼠内膜中腺体数量(P<0.01),小剂量海马粉组可明显增加模型小鼠内膜中腺体数量(P<0.05)。

3.3.2对胸腺组织形态的影响

空白对照组小鼠胸腺小叶分界清楚,皮质髓质正常。模型组小鼠胸腺小叶分界清楚,皮质变薄,淋巴细胞稀疏并减少。更年安胶囊组小鼠胸腺小叶分界清楚,皮质髓质明显得到恢复,接近于正常。大剂量海马粉组小鼠胸腺小叶分界清楚,皮质及淋巴细胞基本恢复正常。小剂量海马粉组:实验动物的胸腺小叶分界清楚,皮质变薄,淋巴细胞相对稀疏。

采用测微尺测定胸腺皮质的最宽处及最窄处,求均数,用测微尺的基线计算落在基线上淋巴细胞数。测定结果见表4。

表4海马粉对小鼠围绝经期模型胸腺皮质厚度及皮质淋巴细胞计数的影响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从上表可看出,与空白对照组比,模型组小鼠胸腺皮质厚度与皮质淋巴细胞个数均显著减少(P<0.01),说明小鼠造围绝经期模型后胸腺体积萎缩。与模型组比,大剂量海马粉组可显著增加模型小鼠胸腺皮质厚度(P<0.01),小剂量海马粉组和更年安胶囊可明显增加模型小鼠胸腺皮质厚度(P<0.05);大剂量淫海马粉组和更年安胶囊组均可显著增加模型小鼠胸腺皮质淋巴细胞个数(P<0.01),小剂量淫海马粉组可明显增加模型小鼠胸腺皮质淋巴细胞个数(P<0.05)。

3.3.3对脾脏组织形态的影响

空白对照组小鼠脾脏红白髓分界清楚,白髓中的脾小结较大,而淋巴细胞较稀疏。模型组小鼠脾脏红白髓分界清楚,白髓中的脾小结明显缩小,而淋巴细胞明显稀疏并减少。更年安胶囊组小鼠脾脏红白髓分界清楚,白髓中的脾小结及淋巴细胞正常。大剂量海马粉组小鼠脾脏红白髓分界清楚,白髓中的脾小结明显增大,而淋巴细胞较密集。小剂量海马粉组:实验动物的脾脏红白髓分界清楚,白髓中的脾小结及淋巴细胞较为正常。

采用测微尺的基线落在脾小结上,以中央动脉为中心分别测定两侧的脾小结厚度大小,求均数;同时计算落在基线上两侧的淋巴细胞数的个数,求均数。测得结果见表5。

表5海马粉对小鼠围绝经期模型脾小结大小和淋巴细胞数的影响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从上表可看出,与空白对照组比,模型组小鼠脾小结体积与淋巴细胞个数均显著降低(P<0.01),说明小鼠造围绝经期模型后脾脏明显萎缩。与模型组比,大、小剂量海马粉组和更年安胶囊组可显著增大模型小鼠脾小结体积(P<0.01),可显著增加模型小鼠脾淋巴细胞数量(P<0.01)。

3.3.4对下丘脑组织形态的影响

空白对照组小鼠下丘脑神经细胞元细胞核深染,处于正常状态。模型组小鼠下丘脑神经细胞元大部分细胞胞浆与核及细胞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处于较模糊状态。更年安胶囊组小鼠下丘脑神经细胞元细胞体积增大,核淡染,核仁清楚可见。大剂量海马粉组小鼠下丘脑神经细胞元细胞体积明显增大,细胞体积明显增大,细胞核深染。小剂量海马粉组小鼠下丘脑神经细胞元细胞体积有所增大,细胞核深染。表明海马粉具有改善围绝经期的功效,并经临床试用,效果非常好。

二、临床试验资料

1、选择病例的标准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从45岁左右开始至停经后12个月内的时期),包括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最后1次月经后1年,也就是卵巢功能衰退的征兆,一直持续到最后1次月经后1年,是正常的生理变化时期。但在围绝经期易发生不适,临床表现为月经改变,面部潮红、阵阵发热、出汗等血管舒张症状。情绪不稳定、激动易怒、抑郁多烦、记忆力减退、工作能力下降等,皮肤皱纹逐渐增多,有的出现瘙痒、毛发开始变白脱落。腹部和臀部脂肪增多,容易发胖,血压易波动,常出现高血压、心前区闷痛不适、心悸、气短,动脉硬化发生率增加,冠心病发病率也上升,骨质疏松,上述症状被称为围绝经期综合征。

凡具有上述症状者,均作为选择病例的标准。

2、诊断标准

由具有上述症状,并经诊断即可确定为围绝经期综合征,并给予本发明药物治疗。

3、治疗方案

服用本发明海马粉复合物每天2-3次,每次2-3g,温开水冲服,连服3个月统计疗效。

4、疗效评定标准

a、治愈: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半年未复发。

b、有效:症状有明显改善或改善,但需要继续用药治疗。

c、无效:症状无改善,需要改用其它药物治疗。

5、统计学处理

经对108例患者按本发明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经统计学处理,结果如下:

结论

由以上试验资料可以清楚的表明,本发明海马粉复合物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有效药物,原料丰富,易生产制备,成本低,服用方便,效果好,有效率高达98%以上,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有效药物,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