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味祛风透邪丹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30339阅读:7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治疗麻疹的药物,特别涉及以多中药治疗的组合药物,属于医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性极强,多见于儿童。其临床特征为发热、流鼻涕、咳嗽、眼结合膜炎,出现特殊的科氏斑(又称麻疹黏膜斑)和广泛的皮肤斑丘疹。麻疹一般康复顺利,但也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常并发呼吸道疾病如中耳炎、喉-气管炎、肺炎等,麻疹脑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等严重并发症。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我国自1965年,开始普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发病显著下降。我国古代医书很早就有关于发疹性疾病的记载,自北宋起有关麻疹记载渐多,如钱乙。小儿药诊直诀〃(1023~1104),且已认识到麻疹为一种流行性传染病。

麻疹病毒潜伏期:一般为10天±2天(6~21天),感染严重或经输血获得感染者潜伏期可短至6天,接受过免疫制剂(全血、血清、免疫球蛋白等)或曾接种过麻疹疫苗而发病时,则潜伏期可延长至3~4周。在潜伏期末1~2天已可从上呼吸道分泌物中排出麻疹病毒。有些患者于接触麻疹患者数小时后,可出现暂时性轻度上呼吸道症状及低热,甚至有一过性皮疹,但甚罕见。麻疹典型病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前驱期、出疹期和恢复期。

麻疹病毒出疹期:起病后3~5天当呼吸道卡他症状及发热达高峰时开始出现皮疹,常在见到科氏斑后1~2天。首先从耳后发际出现淡红色斑丘疹,渐及头部前额、脸面、颈部,自上而下扩展至胸、腹、背,最后达四肢,直至手心脚底,2~3天就波及全身。皮疹以斑丘疹为主,开始时颜色鲜红,压之退色,大小不等,平均直径2~5mm,分布稀疏分明,至出疹高峰时皮疹数目增多,聚集融合成片,色泽也渐转暗,但疹间皮肤仍属正常,偶见小疱疹或细小出血性皮疹。病情严重时,尤其伴有心肺衰竭时,皮疹颜色可突然转暗,并快速隐退。随出疹达到高峰全身中毒症状加重,体温进一步升高,可达40℃以上,精神委靡、嗜睡倦怠,或终日烦躁不安,咳嗽加重有痰、唇舌干燥、咽极度充血、眼睑浮肿,分泌物多。颈部淋巴结及肝脾肿大,肺部常闻干、湿啰音。胸部X线检查,可见纵隔淋巴结增大,肺纹理增粗。普种疫苗前年代成人较少患野毒株麻疹病毒引起的自然感染,出疹期中毒症状成人常比小儿为重,皮疹也都密集,但并发细菌感染似较婴幼儿为少。

对于麻疹的治疗,至今尚无特殊抗麻疹病毒药物,因此治疗麻疹重点在加强护理、优化环境、对症处理和预防并发症、祖国医学对治疗麻疹有丰富经验,应中西医结合处理麻疹患者。中医认为麻疹系热毒蕴于肺脾二经所致,治则为初热期应驱邪外出,宜辛凉透表,可用宣毒发表汤或升麻葛根汤加减,外用透疹药以促疹出,用生麻黄、芫荽子、西河柳、紫浮萍各15g,置锅内煮沸,以其热气蒸熏患者,待药汁稍冷后可用其擦洗面颈、四肢等,以助透疹,须注意保暖和防止烫伤。见形期(出疹期)治疗宜清热、解毒透疹,除继续外用透疹药蒸洗外,可内服清热透表汤,热症重者可用三黄石膏汤或犀角地黄汤。体虚、面白、肢冷者宜用人参败毒饮或补中益气汤。收没期(恢复期)热降疹收时宜养阴清热,可服沙参麦冬汤或竹叶石膏汤加减。



技术实现要素:

以中医学观点分析麻疹病毒感染,属于肝脾燥热,风毒入血,邪毒透结于肤而发此病,治疗应以清肝化热、凉血活血、祛风透邪、清热解毒之中药结合治疗,此分析为麻疹病毒感染之正确疹断和正确施治方案。

一种多味祛风透邪丹的制作方法解决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按下面各中药原料及制作方法而成:一、所用的原料:决明子10份、金银花20份、生地15份、丹参15份、皂刺15份、青皮15份、桅子15份、牛膝15份、板兰根15份、白茅根10份、桑叶10份、牛蒡子10份、蒲公英12份、甘草7份;二、制作方法:将各中药清洗干净后干燥变硬,混合粉碎成药粉末,加入党淀粉质量10~13%并搅拌均匀,将药粉压制成药丸。

下面分析一种多味祛风透邪丹的制作方法中各中药的药性功效。决明子是“决明草”的种子,为常用中药,种子入药,具有清肝明目、通便的功能;主治高血压、头痛、眩晕、急性结膜炎、角膜溃疡、青光眼、痈疖疮疡等症;用其叶泡茶,中老年人长期饮用,可使血压正常,大便通畅;决明草在植物群落里生命力极其旺盛,常常与其他植物争夺营养,因此在北美洲等地区,决明被视为一种难以根除的野草。金银花甘寒,清热解毒、抗病毒、消散痈肿之力强,是治疗热毒疮痈的重要药材,适用于治疗各种热毒壅盛引起的外疡内痈、喉痹、丹毒等。可外敷亦可煎服。生地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质润降泄的作用。连翘的功效与作用 :属性:苦,微寒,归肺、心、胆经。丹参又名赤参,紫丹参,红根等;为双子叶植物唇形科,干燥根及根茎;主产于安徽、河南、陕西等地。功效: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皂刺的功效:搜风,拔毒,消肿,排脓,治痈肿,疮毒,疠风,癣疮,胎衣不下 ;有抗癌作用。青皮具有很好的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的功效,用于胸肋脘胀痛,乳痈、疝痛,食积气滞的治疗有不错的效果。 桅子清热,泻火,凉血;治热病虚烦不眠,黄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热毒疮疡,扭伤肿痛。桅子在《本经》中记载:"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牛膝用于腰膝酸痛,筋骨无力,经闭癥瘕,肝阳眩晕。 板蓝根,又称靛青根、蓝靛根、大青根,是一种中药材,味苦,寒;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抗病毒、凉血利咽之功效;常用于温疫时毒,发热咽痛,温毒发斑。蜈蚣味辛,性温,有毒,入肝经。白茅根的作用与功效主治: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用于吐血,尿血,热淋,水肿,黄疸,小便不利,热病烦渴,胃热呕哕,咳嗽。桑叶功效: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凉血止血; 用法用量:煎服或入丸散。牛蒡子疏风透邪、利咽消肿;蒲公英清热消炎、解毒散结。甘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药性。

一种多味祛风透邪丹的制作方法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多味祛风透邪丹的制作方法发明内容以中医学观点分析麻疹病毒感染,属于肝脾燥热,风毒入血,邪毒透结于肤而发此病,治疗应以清肝化热、凉血活血、祛风透邪、清热解毒之中药结合治疗,此分析为麻疹病毒感染之正确疹断和正确施治方案,并将药物制作成药丸,服用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多味祛风透邪丹的制作方法制作一盒药丸十粒装是按下面各中药原料及制作方法而成:一、所用的原料:决明子10克、金银花20克、生地15克、丹参15克、皂刺15克、青皮15克、桅子15克、牛膝15克、板兰根15克、白茅根10克、桑叶10克、牛蒡子10克、蒲公英12克、甘草7克;二、制作方法:将各中药清洗干净后干燥变硬,混合粉碎成药粉末,加入党淀粉质量10~13%并搅拌均匀,分摊10份药粉、将药粉压制成药丸。一种多味祛风透邪丹使用方法:患者两日服用一盒药量,服用三粒即可见效,连服三日基本消退,服用一个星期痊愈。一种多味祛风透邪丹自应用治疗多年,治疗有效率100%,痊愈率95%。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