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理用纱布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01342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护理用纱布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院护理用器械,具体涉及一种护理用纱布盒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院的护理工作中,医护人员经常要为患者更换纱布,传统的做法大都是用手拿着纱布卷为患者缠纱布,但这种做法存在诸多不足,如:在缠绕纱布时,需要医护人员一边用手拿着纱布缠绕,一边转动纱布卷放出纱布,这在临床操作中十分不便;在缠纱布的过程中,纱布容易脱手掉落到地上,因为纱布的卫生要求较高,掉落地面的纱布难免会沾上尘土、细菌,导致其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在纱布缠绕好后还需要使用剪刀将纱布剪断,并取胶带对纱布进行粘贴固定,这造成了操作的不便,影响了医护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护理用纱布盒及其配套纱布。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护理包扎用纱布盒装置,其包括有容纳纱布卷的圆筒状盒体,盒体由上盒体和下盒体组成,上盒体和下盒体的一侧铰接于转轴上并相应延伸出有交叉的把手ⅰ和把手ⅱ,把手ⅰ与下盒体设为一体,把手ⅱ与上盒体设为一体,转轴上套设有连接上盒体与下盒体的弹簧ⅰ,弹簧ⅰ使上盒体与下盒体常态下保持紧闭状态,上盒体与下盒体的前端均设有相应的槽口以配合形成纱布出口,槽口上设有橡胶垫以保障对纱布的夹紧力,上盒体与下盒体的橡胶垫之间形成纱布夹紧口;还设有位于槽口上方的刀片,刀片的两端通过连杆铰接于转轴上并延伸出有把手ⅲ,把手ⅲ位于把手ⅰ与把手ⅱ的中间位置;转轴上还套设有弹簧ⅱ,弹簧ⅱ一端连接连杆,另一端与上盒体或下盒体连接,以使刀片在常态下处于纱布夹紧口上方;上盒体与下盒体形成的容腔内容纳有纱布卷,纱布卷是在纱布上间隔分布有相邻的粘贴段和断续割口线,且断续割口线位于粘贴段的外侧,粘贴段是在粘贴胶条层的上部敷有外膜层。

通过本发明极大地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医护人员更换纱布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纱布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纱布盒的外观图。

图3为纱布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盒体、2下盒体、3把手ⅰ、4把手ⅱ、5转轴、6槽口、7刀片、8连杆、9把手ⅲ、10橡胶垫、11纱布夹紧口,12纱布卷,13粘贴段,14断续割口线,15粘贴胶条层,16外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

如图1、2所示,该实施例包括有容纳纱布卷的圆筒状盒体,盒体由上盒体1和下盒体2组成,上盒体和下盒体的一侧铰接于转轴5上并相应延伸出有交叉的把手ⅰ3和把手ⅱ4,把手ⅰ与下盒体设为一体,把手ⅱ与上盒体设为一体,转轴上套设有连接上盒体与下盒体的弹簧ⅰ,弹簧ⅰ使上盒体与下盒体常态下保持紧闭状态,上盒体与下盒体的前端均设有相应的槽口6以配合形成纱布出口,槽口上设有橡胶垫10以保障对纱布的夹紧力,上盒体与下盒体的橡胶垫之间形成纱布夹紧口11;还设有位于槽口上方的刀片7,刀片的两端通过连杆8铰接于转轴上并延伸出有把手ⅲ9,把手ⅲ位于把手ⅰ与把手ⅱ的中间位置;转轴上还套设有弹簧ⅱ,弹簧ⅱ一端连接连杆,另一端与上盒体或下盒体连接,以使刀片在常态下处于纱布夹紧口上方;上盒体与下盒体形成的容腔内容纳有纱布卷12,该纱布卷是在纱布上间隔分布有相邻的粘贴段13和断续割口线14,且断续割口线位于粘贴段的外侧,粘贴段是在粘贴胶条层15的上部敷有外膜层16。

使用时,轻握把手ⅰ与把手ⅱ便可使纱布夹紧口张开,然后拖拽出纱布进行医护处理,当缠绕好纱布后便可松开把手ⅰ与把手ⅱ,此时纱布夹紧口夹紧纱布(尽量使纱布的断续割口线位于刀片的下方),接下来可通过纱布上的断续割口线用手扯断纱布,在扯不断的情况下(女护士力量下)握紧把手ⅲ与把手ⅰ以使刀片下落切割纱布(一般为切割纱布的断续割口线位置,这样更易切断),之后将扯断的纱布末端的粘贴段上的外膜层撕下,通过粘贴胶条层将纱布粘住,完成整个过程。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护理用纱布盒装置,其包括有容纳纱布卷的圆筒状盒体,盒体由上盒体和下盒体组成,上盒体和下盒体的一侧铰接于转轴上并相应延伸出有交叉的把手Ⅰ和把手Ⅱ,把手Ⅰ与下盒体设为一体,把手Ⅱ与上盒体设为一体,转轴上套设有连接上盒体与下盒体的弹簧Ⅰ,弹簧Ⅰ使上盒体与下盒体常态下保持紧闭状态,上盒体与下盒体的前端均设有相应的槽口以配合形成纱布出口,槽口上设有橡胶垫以保障对纱布的夹紧力,上盒体与下盒体的橡胶垫之间形成纱布夹紧口。本发明极大地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医护人员更换纱布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庞随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庞随香
技术研发日:2016.09.29
技术公布日:2018.04.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