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面膜粉及其制成的中药面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22611阅读:6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中药面膜及其制成的中药面膜。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提升,人类对于审美也有了更高的需求,美容养颜成了女性永恒的话题,中医美容源远流长、根基深厚,中医注重整体观、主张“以内养外”,坚持长久的美,并做到最大化“治本”,利用人体机能的调理来实现美容效果。面膜是很早就开始使用的化妆品之一,可以洁肤、护肤从而达到美容的目的,近年来,中药面膜发展较快,中药面膜作为深层皮肤护理产品,在美白、滋润、祛斑、消炎、抗皱等方面已体现出显著优势,参与市场竞争的潜力巨大。然而大部分中药面膜取材局限于谷类粮食、常见花卉、常见坚果,并不属于严格意义的中药配方,效果不理想,甚至有部分中药面膜含有重金属、荧光粉等危害成分。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面膜粉,所述的面膜粉在美白肌肤、淡化细纹、抗皱、淡化痘印、淡化色斑、滋养平衡肌肤等方面均有显著功效,且显效快。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面膜,所述的中药面膜使用方便,更易吸收。

为了达到以上技术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药面膜粉,主要由以下成分制成的混合粉:

按重量计,白芨10-40份,白术15-40份,白芷10-50份,白茯苓15-45份玫瑰花15-50份,白僵蚕15-50份,黄芩10-40份,黄连20-45份,白鸽粪10-60份,薄荷10-50份。

本发明的中药面膜粉与其它面膜相比,最显著特点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以君臣佐使为配伍原则,各药材协同作用,具有明显的功能性,所采用的药材具有确切的美容或治疗功效,对于面部疾病治疗和预防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是中药化妆品的重大突破,外敷直接改善了局部皮肤问题。

具体而言,本发明在美白肌肤、淡化细纹、抗皱、淡化痘印、淡化色斑、滋养平衡肌肤等方面均有显著功效,且显效快。

其次,本发明的配方不含有任何矿石粉,因此不存在重金属、易堵塞毛孔成分等有害物质,更加安全可靠。

此外,本发明的面膜粉适用于干性、油性、中性、混合型等各类肤质,这也是与现有面膜的区别之一。

本发明所述的面膜粉适用于人体的各组织皮肤,不仅限于面部,但过敏性肌肤先局部试用,确认无误后再放心使用。本发明的面膜粉接触空气时较容易氧化,建议在三年内使用完。

所述面膜粉的适宜存放条件为:以25℃左右为宜,避免阳光直射,保持干燥,注意防潮。

为了达到更好的护肤效果,优选的配比为:

按重量计,白芨10-25份,白术15-25份,白芷30-50份,白茯苓15-25份玫瑰花15-25份,白僵蚕35-50份,黄芩10-40份,黄连20-45份,白鸽粪40-60份,薄荷10-50份。

在以上配方的基础上可以增加蜂王浆,提高面膜的吸收率,并增强功效。蜂王浆的加入量以1-15份为优,更优选10-15份。

本发明所述面膜粉的粒径越小越容易经皮吸收,优选为120目以上,更优选300目以上。

在研磨粉时,可以根据研磨难易度将所有药材分类研磨,提高效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更天然、无害、功效强的组合面膜,即中药面膜:

包括蜂蜜和以及上文所述的中药面膜粉。

该组合面膜以蜂蜜为稀释和赋形剂,适用于干性、油性、中性、混合型等各类肤质。面膜粉与蜂蜜混合后不仅可以定形,而且释放精华药效成分,帮助肌底渗透吸收。蜂蜜与面膜粉的混合既可以预先混好,也可以现用现配。

本发明的面膜适宜的外敷方法为:若现配,将蜂蜜与面膜粉混合后,需放置10~15分钟,让蜂蜜与中药粉充分融合,释放其精华。然后外敷30-60分钟,后刮掉大量面膜,剩余少量用凉清水清洗干净,夜间使用时间以21:00-23:00最佳。

其中,所述蜂蜜选自桔花蜜,椴树蜜、荔枝蜜、刺槐蜜、紫云英蜜、油菜蜜、枣花蜜、野生桂花蜜、龙眼蜜、野生菊花蜜、狼牙蜜、野生荆花蜜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野生荆花蜜。

野生荆花蜜与本发明面膜粉的协同作用更强,精华吸收的速率更快,显效快。

针对干性皮肤,功效更强的面膜配方为:每10mL蜂蜜,组合10-15g所述中药面膜粉。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加入蛋清,增强保湿作用。

针对油、混合、中性皮肤,功效更强的面膜配方为:每15mL蜂蜜,组合10-15g所述中药面膜粉。

如上文所述,由于本发明的中药面膜以制成外敷剂为较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达到了以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打破现有中药面膜功效单一的瓶颈,功能更丰富,在美白肌肤、淡化细纹、抗皱、淡化痘印、淡化色斑、滋养平衡肌肤等方面均有显著功效。

(2)本发明还具有显效快的优势。

(3)本发明不含任何有害成分,适宜长期使用。

(4)制备简单,既可以家庭制备,也可以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

配方:

白芨10g,白术40g,白芷10g,白茯苓45g,玫瑰花15g,白僵蚕50g,黄芩10g,黄连45g,白鸽粪10g,薄荷50g。

制备:

烘干:花烘干120℃半小时左右,果实烘干120℃1小时左右;

研粉:花类跟果实类分开研磨3-5遍;

过筛:过筛(300目筛)。

混合。

实施例2

配方:

白芨40g,白术15g,白芷50g,白茯苓15g,玫瑰花50g,白僵蚕15g,黄芩40g,黄连20g,白鸽粪60g,薄荷10g。

制备:

烘干:花烘干120℃半小时左右,果实烘干120℃1小时左右;

研粉:花类跟果实类分开研磨3-5遍;

过筛:过筛(300目筛)。

混合。

实施例3

配方:

白芨25g,白术25g,白芷30g,白茯苓25g,玫瑰花25g,白僵蚕35g,黄芩40g,黄连20g,白鸽粪40g,薄荷10g。

制备:

烘干:花烘干120℃半小时左右,果实烘干120℃1小时左右;

研粉:花类跟果实类分开研磨3-5遍;

过筛:过筛(300目筛)。

混合。

实施例4

配方:

白芨20g,白术15g,白芷50g,白茯苓45g,玫瑰花30g,白僵蚕50g,黄芩10g,黄连20g,白鸽粪60g,薄荷10g。

制备:

烘干:花烘干120℃半小时左右,果实烘干120℃1小时左右;

研粉:花类跟果实类分开研磨3-5遍;

过筛:过筛(300目筛)。

混合。

实施例5

配方:

白芨25g,白术25g,白芷30g,白茯苓25g,玫瑰花25g,白僵蚕35g,黄芩40g,黄连20g,白鸽粪40g,薄荷10g,蜂王浆15g。

制备:

烘干:花烘干120℃半小时左右,果实烘干120℃1小时左右;

研粉:花类跟果实类分开研磨3-5遍;

过筛:过筛(300目筛)。

混合。

实施例6

配方:

白芨25g,白术25g,白芷30g,白茯苓25g,玫瑰花25g,白僵蚕35g,黄芩40g,黄连20g,白鸽粪40g,薄荷10g,蜂王浆1g。

制备:

烘干:花烘干120℃半小时左右,果实烘干120℃1小时左右;

研粉:花类跟果实类分开研磨3-5遍;

过筛:过筛(300目筛)。

混合。

实施例7

配方:

白芨10-40g,白术15-40g,白芷10-50g,白茯苓15-45g,玫瑰花15-50g,白僵蚕15-50g,黄芩10-40g,黄连20-45g,白鸽粪10-60g,薄荷10-50g,蜂王浆1-15g。

制备:

烘干:花烘干120℃半小时左右,果实烘干120℃1小时左右;

研粉:花类跟果实类分开研磨3-5遍;

过筛:过筛(120目筛)。

混合。

实施例8

配方:

白芨10-40g,白术15-40g,白芷10-50g,白茯苓15-45g,玫瑰花15-50g,白僵蚕15-50g,黄芩10-40g,黄连20-45g,白鸽粪10-60g,薄荷10-50g,蜂王浆1-15g。

制备:

烘干:花烘干120℃半小时左右,果实烘干120℃1小时左右;

研粉:花类跟果实类分开研磨3-5遍;

过筛:过筛(400目筛)。

混合。

实施例9

配方:

白芨25g,白术25g,白芷30g,白茯苓25g,玫瑰花25g,白僵蚕35g,黄芩40g,黄连20g,白鸽粪40g,薄荷10g,蜂王浆15g。

制备:

烘干:花烘干120℃半小时左右,果实烘干120℃1小时左右;

研粉:花类跟果实类分开研磨3-5遍;

过筛:过筛(300目筛)。

混合。

加入蜂蜜调和:310mL枣花蜂蜜,调成糊状,调和好后需放置10~15分钟。

实施例10

配方:

白芨25g,白术25g,白芷30g,白茯苓25g,玫瑰花25g,白僵蚕35g,黄芩40g,黄连20g,白鸽粪40g,薄荷10g,蜂王浆15g。

制备:

烘干:花烘干120℃半小时左右,果实烘干120℃1小时左右;

研粉:花类跟果实类分开研磨3-5遍;

过筛:过筛(300目筛)。

混合。

加入蜂蜜调和:310mL荆花蜂蜜,调成糊状,调和好后需放置10~15分钟。

实施例11

配方:

白芨25g,白术25g,白芷30g,白茯苓25g,玫瑰花25g,白僵蚕35g,黄芩40g,黄连20g,白鸽粪40g,薄荷10g,蜂王浆15g。

制备:

烘干:花烘干120℃半小时左右,果实烘干120℃1小时左右;

研粉:花类跟果实类分开研磨3-5遍;

过筛:过筛(300目筛)。

混合。

加入蜂蜜调和:200mL荆花蜂蜜,调成糊状,调和好后需放置10~15分钟。

实施例12

配方:

白芨25g,白术25g,白芷30g,白茯苓25g,玫瑰花25g,白僵蚕35g,黄芩40g,黄连20g,白鸽粪40g,薄荷10g,蜂王浆15g。

制备:

烘干:花烘干120℃半小时左右,果实烘干120℃1小时左右;

研粉:花类跟果实类分开研磨3-5遍;

过筛:过筛(300目筛)。

混合。

加入蜂蜜和蛋清调和:200mL荆花蜂蜜,6个鸡蛋蛋清,调成糊状,调和好后需放置10~15分钟。

对本发明的面膜进行临床观察研究,共120例皮肤问题受试者,年龄分布在20-50岁之间,均为12例男性,108例女性,受试部分均为面部,按照皮肤存在的主要问题分类,治愈率如表1。

表1

注:

皮肤暗黄者的治疗方法:5例使用实施例1的产品,其余使用实施例2的产品,外敷为用荆花蜂蜜调和后敷用,每次敷用时间在30-60分钟内。

眼角细纹严重者的治疗方法:外敷实施例4的产品,用荆花蜂蜜调和敷用。

面颊皱纹较多者的治疗方法:主要外敷实施例5、6的产品,外敷为用荆花蜂蜜调和后敷用,每次敷用时间在30-60分钟内。

痘印严重面者的治疗方法:外敷实施例9的产品,用荆花蜂蜜调和后敷用,每次敷用时间在30-60分钟内。

部色斑面积约8%以上者的治疗方法:外敷实施例10的产品,外敷为用荆花蜂蜜调和后敷用,每次敷用时间在30-60分钟内。

皮肤干燥有脱皮现象者的治疗方法:2例外敷实施例11的产品,3例外敷实施例12的产品。

治愈的标准:得到90%以上的改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