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艾叶驱蚊露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27521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日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艾叶驱蚊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蚊虫的存在不仅影响人类的工作和睡眠,而且是多种疾病的传播媒介,已证实蚊虫能传播的疾病有60多种。目前常用杀虫剂的有效成分均是菊酯类药物,此类杀虫剂会使蚊虫产生抗药性,并且此类杀虫剂本身的毒性也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因此现在很多研究者把目光投向了驱避剂,驱避剂的使用防止了蚊虫与人体的接触,并且蚊虫不会产生抗药性。现在市场上常用的驱避剂是化学合成的避蚊油、避蚊胺与驱蚊酯,此种驱避剂效果优良,但长期和人体皮肤接触,对人体存在着刺激性与安全隐患。因此,以植物精油为主要驱蚊成分的驱蚊剂由于其安全无毒,环保,对人体刺激小等优点逐渐被重视。但该类驱蚊剂由于植物精油的稳定性和抗分解性问题常常需要加入大量的乙醇,而乙醇对部分人特别是婴幼儿的皮肤有一定的刺激,且乙醇属于易燃物品,在生产过程中容易造成火灾。如中国专利申请200910181206.8一种中草药驱蚊液,各组分及其含量(以重量份数计)为:甘草10~20份、蒲公英10~20份、薄荷油5~20份、荆芥油10~20份、黄柏10~20份、黄芩15~25份、野菊花5~15份、木香10~0份、年膝3~12份、蛇床子5~10份、苦参6~12份、艾叶20~40份、地肤子10~15份、冰片5~15份、霍香3~10份、70~95%的乙醇2500~5000份。该驱蚊液具有良好的驱蚊效果,但是由于其含有大量的中药成分,导致其酒精浓度和用量均较大,达到2500~5000份,长期使用该驱蚊液对人体刺激较大。中国专利申请201310495129.X公开了一种植物驱蚊液及其制备方法,该驱蚊液由臭椿皮提取液、芦荟提取液、混合挥发油、表面活性剂和乙醇混合制成,其中,臭椿皮提取液由臭椿皮粉末经4~5倍质量的水加热回流,然后经过滤浓缩至总药液量的10%而制得;芦荟提取液由芦荟粉末经浓度为60wt%的乙醇以1∶50~70的料液质量体积比超声提取,滤液浓缩至总药液量的20%得到;混合挥发油由驱蚊草、薰衣草、薄荷叶经水蒸气蒸馏提取得到。该驱蚊液采用天然植物药材,不含化学驱蚊成分,使用时直接涂抹或者喷洒在裸露身体部位,驱蚊效果达到91%以上。但该驱蚊液由于主要的驱蚊成分臭椿皮提取液以及混合挥发油均容易挥发,导致留香效果不理想,驱蚊时间短暂,不适宜长久驱蚊使用,且其均为油溶性物质,在处于较低或较高温度的环境下容易析出,驱蚊液容易分层或产生沉淀。另外,现有技术中的驱蚊液均忽视了一个问题,由于皮肤表层是疏水表层,无论是将驱蚊液涂抹到皮肤上或者是喷在皮肤上,皮肤表层的驱蚊液均会形成大小不一的小液珠滚落下来,产生滴落现象,影响使用效果。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驱蚊效果优良、持续时间长、质量稳定、安全、环保,且与皮肤耦合度高,不会产生滴落现象的驱蚊剂。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艾叶驱蚊露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以上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艾叶驱蚊露,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植物精油1~3份、增溶剂1~3份、低级醇5~12份、葵二酸0.1~0.2份、防腐剂0.1~0.5份以及水40~60份,其中,所述增溶剂由PEG-40氢化蓖麻油与豆甾醇按1:(0.1~0.8)的重量比组成。优选地,所述的艾叶驱蚊露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植物精油2份、增溶剂2份、低级醇8份、葵二酸0.15份、防腐剂0.2份以及水50份,其中,所述增溶剂由PEG-40氢化蓖麻油与豆甾醇按1:0.6的重量比组成。优选地,所述的艾叶驱蚊露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植物精油1份、增溶剂1份、低级醇5份、葵二酸0.1份、防腐剂0.1份以及水40份,其中,所述增溶剂由PEG-40氢化蓖麻油与豆甾醇按1:0.1的重量比组成。优选地,所述的艾叶驱蚊露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植物精油3份、增溶剂3份、乙醇12份、葵二酸0.2份、防腐剂0.5份以及水60份,其中,所述增溶剂由PEG-40氢化蓖麻油与豆甾醇按1:0.8的重量比组成。优选地,所述植物精油选自艾叶精油、广藿香精油、岩兰草精油、茶树精油、薰衣草精油、香茅油、柏木油、桉叶油、薄荷油和肉桂油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优选地,所述植物精油由艾叶精油和岩兰草精油按1:(0.2~0.6)的重量比组成。优选地,所述植物精油由艾叶精油和岩兰草精油按1:0.3的重量比组成。优选地,所述低级醇选自乙醇、乙二醇、丙二醇、甘油和丁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低级醇为乙醇。优选地,所述防腐剂为尼泊金酯。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上述的艾叶驱蚊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植物精油和增溶剂混合,加入低级醇和葵二酸,再加入水,混合搅拌20~30min后加入防腐剂,置于陈化罐中陈化12~48h,冷却过滤,分装,即得。本发明中植物精油作为主要的有效驱蚊成分,发明人意外地发现,将艾叶精油和岩兰草精油复配时间能明显提高驱蚊效果。艾叶精油和岩兰草精油单独使用时,其驱蚊时间分别是3.4h和1.6h,然而将两者按1:0.6的重量比复配使用,驱蚊时间高达8.2h,且两者复配使用肤感良好。究其原因在于,岩兰草精油中的活性成分安息香酸具有定香的作用,其能延长艾叶精油的挥发时间,从而提高驱蚊效果,两者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而令发明人意想不到的是,艾叶精油和桉叶油复配所得驱蚊露驱蚊效果与两者单独使用相比驱蚊效果更差,艾叶精油和桉叶油单独使用时驱蚊时间分别为3.4h和3.9h,而两者复配使用时驱蚊时间仅为3.2~3.6h,另艾叶精油和茶树精油组合所得驱蚊液的驱蚊效果也差强人意,其复配使用与两者单独使用相比提高幅度不大。本发明中葵二酸具有定香的作用,其能延长植物精油在皮肤表面的停留时间,对香气起到缓释的作用。本发明中增溶剂由豆甾醇和PEG-40氢化蓖麻油复配而成,豆甾醇是从玉米、大豆中经过物理提纯而得,具有绿色安全、生物相容性好,乳化性能好且稳定等优点,其与PEG-40氢化蓖麻油复配使用能够大大增强体系的乳化能力,确保了植物精油在低醇体系中的稳定性,即使在高低温环境下,驱蚊露也不会因为油溶性的植物精油的析出而分层或沉淀。本发明制得的驱蚊露在-10℃和48℃下放置三星期后色泽无明显变化,无析出,体系仍然能保持澄清,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同时,由于豆甾醇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其能提高驱蚊液与皮肤的耦合度,降低皮肤表层的表面张力,使驱蚊液一接触到皮肤时能立即与皮肤耦合,不会形成小液珠滚落,产生滴落现象,从而提高了驱蚊液的使用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驱蚊露具有以下优势:1)本发明驱蚊露具有驱蚊效果优异,质量稳定,驱蚊时间长,安全,环保,使用效果好等优点。2)本发明驱蚊露中乙醇含量低,对人体产生的刺激小,适用人群广泛,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廉,适于大力推广应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这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可以做出各种修改或改进,但是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均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本发明配方中部分组分的厂家信息实施例1、不同植物精油组合对驱蚊液产品性能的考察考察结果:艾叶精油与不同精油的组合所得驱蚊液均具有良好的肤感,其中,不同配比的艾叶精油与岩兰草精油组合所制得的驱蚊液驱蚊时间最长,为6.8~8.2h之间,尤其以1:0.6复配使用所得驱蚊液的驱蚊效果最好。需要指出的是:艾叶精油与桉叶油复配得到的驱蚊液的整体效果不太理想,两者复配使用与两者单独使用相比,驱蚊效果有所降低;另艾叶精油与茶树精油复配得到的驱蚊液并无预料中的好,其驱蚊效果与两者单独使用相比,提高幅度不大。实施例2、一种艾叶驱蚊露本发明实施例2所述的艾叶驱蚊露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植物精油2份、增溶剂2份、低级醇8份、葵二酸0.15份、尼泊金酯0.2份以及水50份,其中,所述增溶剂由PEG-40氢化蓖麻油与豆甾醇按1:0.6的重量比组成,所述植物精油由艾叶精油和岩兰草精油按1:0.3的重量比组成。制备方法:取植物精油和葵二酸混合,加入低级醇和增溶剂,再加入水,混合搅拌5min后加入尼泊金酯,置于陈化罐中陈化36h,冷却过滤,分装,即得。实施例3、一种艾叶驱蚊露本发明实施例3所述的艾叶驱蚊露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植物精油1份、增溶剂1份、低级醇5份、葵二酸0.1份、尼泊金酯0.1份以及水40份,其中,所述增溶剂由PEG-40氢化蓖麻油与豆甾醇按1:0.1的重量比组成,所述植物精油由艾叶精油和岩兰草精油按1:0.2的重量比组成。制备方法参考实施例2。实施例4、一种艾叶驱蚊露本发明实施例4所述的艾叶驱蚊露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植物精油3份、增溶剂3份、乙醇12份、葵二酸0.2份、尼泊金酯0.5份以及水60份,其中,所述增溶剂由PEG-40氢化蓖麻油与豆甾醇按1:0.8的重量比组成,所述植物精油由艾叶精油和岩兰草精油按1:0.6的重量比组成。制备方法参考实施例2。对比例1、一种艾叶驱蚊露对比例1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所述增溶剂为豆甾醇,其余参数与操作如实施例2。对比例2、一种艾叶驱蚊露对比例2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所述增溶剂为PEG-40氢化蓖麻油,其余参数与操作如实施例2。对比例3、一种艾叶驱蚊露对比例3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用苯甲酸替换葵二酸,其余参数与操作如实施例2。试验例一、急性皮肤刺激性试验取本发明实施例2~4以及对比例1~3所述驱蚊露进行急性皮肤刺激性试验,结果证明本产品对人体无刺激性、无致敏性、无其他不良反应。试验例二、使用效果评价取本发明实施例2~4以及对比例1~3所述驱蚊露,邀请100位消费者对其色泽、香气、透明度、使用效果进行评价,评分标准如表1,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表1评分标准指标0~3分4~6分7~9分色泽色泽不均匀,无光泽色泽较均匀,稍有光泽色泽均匀,有光泽香气香气刺鼻香气略微刺鼻清香宜人透明度水质有明显浑浊水质稍显浑浊水质清晰使用效果肤感差,有液珠滴落现象肤感较差,稍有液珠滴落现象肤感良好,无液珠滴落现象表2评分结果组别色泽香气透明度使用效果实施例28.88.78.98.6实施例38.88.68.88.5实施例48.78.68.78.5对比例17.97.67.27.3对比例28.27.57.57.6对比例37.97.88.18.2由表2可知:100位消费者均认为本发明实施例2~4所述驱蚊露色泽均匀,有光泽,清香宜人,水质清晰且使用时肤感良好,无液珠滴落现象。与实施例2相比,对比例1~3所得驱蚊露各项指标均有所下降,其中,对比例1缺少了PEG-40氢化蓖麻油,其透明度和使用效果有明显下降;对比例2缺少了大豆甾醇,所得驱蚊露的香气和透明度有明显下降。从对比例3试验结果可看出,在本发明驱蚊露体系中,加入葵二酸比加入苯甲酸更有利于提高驱蚊露的整体性能。试验例三、稳定性试验取本发明实施例2~4以及对比例1~3所述驱蚊露,进行高低温稳定性试验,试验条件与试验结果如表3、4所示。表3低温稳定性试验结果表4高温稳定性试验结果由表3、4可知,本发明实施例2~4所述驱蚊露具有优异的高低温稳定性,在-10℃和48℃下放置三个星期色泽无明显变化,无析出。从对比例1~3试验结果可看出,大豆甾醇和PEG-40氢化蓖麻油同时存在能明显地提高驱蚊露的高低温稳定性,两者复配使用取得了意料不到的技术效果。试验例四、驱蚊效果试验1.1受试样品:本发明实施例2以及对比例3所述驱蚊露,对照组(六神花露水,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180ml/瓶)。1.2供试虫种和品系白纹伊蚊,室内饲养正常品系,羽化后4~5天雌成蚊后供测定。1.3试验方法1.3.1攻击力试验在长×宽×高为40cm×30cm×40cm的蚊笼内放入300只试验蚊虫,待其恢复正常活动后,将志愿者的手背暴露4cm×4cm皮肤,其余部分严密遮蔽,手伸入蚊笼中放置2分钟,前来停落的蚊虫多于30只者为攻击力合格,此人及此蚊笼虫可用于驱避试验。1.3.2驱避试验在3名攻击力合格的志愿者双手背上各画出5cm×5cm的皮肤面积,其中一只手为空白对照,另一只手按1.5μl/cm2的剂量均匀涂抹待测的驱蚊露,暴露其中的4cm×4cm皮肤,严密遮蔽其余部分。涂抹驱蚊露2小时后,将手伸入放有攻击力合格蚊子的蚊笼中2分钟,观察有无蚊虫前来叮咬,以后每隔半小时测试一次,只要有1头蚊虫前来叮咬即可判作驱蚊露失效。1.4测试结果如表5所示。表5测试结果由上表可知,本发明实施例2~4所述驱蚊露驱蚊时间长达7.5h,显著长于对比例3和对照组,驱蚊效果优异。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