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壁护理用具的粉状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29522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一种耳壁护理用具的粉状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耳壁护理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耳壁护理用具的粉状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耳朵作为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对耳朵的护理是极为重要的,而在人类文明中,人们很早也就意识到耳朵的重要性,开始进行挖耳朵、挠耳朵等多种耳朵护理工作,且这种习惯已经至少延续了几百年,目前,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耳朵护理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人们不仅会对耳壁灰尘进行处理的舒适度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挖耳勺只方便进行耳朵内块状杂物的清理,涉及细小的杂物时,若采用传统挖耳勺进行清理,可能会由于使用力度不当,会对耳壁造成伤害,对于此,人们也不断对耳壁护理进行探索,现有技术中已出现凹槽型粉末灰尘清理工具,该种工具以面接触的形式对耳壁进行杂物清理,而耳朵的保护十分有利,但其凹槽为环形独立凹槽,非螺旋连续型凹槽,将耳壁杂物取出后,不便对凹槽内的杂物进行去除,使用过程中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且其缺少余其他耳壁护理工具的配合使用装置,从而使现有耳壁护理用具的发展受到限制。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现有耳壁护理工具中仍没有一种能够配合其他耳壁护理工具并能够进行粉状杂物清理的耳壁护理装置,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耳壁护理用具的粉状清理装置,其具体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耳壁护理用具的粉状清理装置,其通过采用固定单元的设置便于将本发明和其他耳壁护理工具进行组合,成为不同耳壁护理的工具,增加了适用性。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耳壁护理用具的粉状清理装置,其采用螺旋面接触粉末杂物清理装置,可增加耳壁杂物清理舒适度的同时,方便人们对本发明提供的工具进行清理,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耳壁护理用具的粉状清理装置,其通过采用固定单元的设置便于将本发明和其他耳壁护理工具进行组合,成为不同耳壁护理的工具,同时,采用螺旋面接触粉末杂物清理装置,可增加耳壁杂物清理舒适度的同时,方便人们对本发明提供的工具进行清理,方面使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耳壁护理用具的粉状清理装置,包括基座、二号延伸体、固定单元、配合体、限位体、支撑柱、螺旋凹槽和保护体,所述的基座上设有竖直安装通孔和水平螺纹孔,基座可通过竖直安装孔与其他耳壁护理用具组合连接;所述的二号延伸体通过水平螺纹孔与基座相连接,采用螺纹连接可便于对相关构件进行更换,延长本发明的使用寿命,所述的固定单元安装在二号延伸体上,固定单元与二号延伸体之间的配合方式为过盈配合,此处采用过盈配合可以防止固定单元相对于二号延伸体之间发生相对转动,所述的配合体位于二号延伸体内部,且配合体与二号延伸体之间采用过度配合的方式相连接,所述的支撑柱通过限位体与二号延伸体相连接,且支撑柱与限位体之间通过过度配合的形式相连接,过度配合的连接方式能够保证与配合体相连的支撑柱在伸出后的稳定性;二号延伸体与限位体之间通过过盈配合的形式相连接,此处采用过盈配合的连接方式可以提高限位体的稳定性,支撑柱左端与配合体相固连,支撑柱可相对于二号延伸体发生滑动,从而满足不同的长度需求,支撑柱右端设有外螺纹;所述的螺旋凹槽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安装在支撑柱右端,螺旋凹槽外部设有螺旋槽,螺旋槽主要用于对耳壁中粉末状杂物进行获取和储存,螺旋槽右侧面为向右倾斜的平面,且螺旋槽左侧平面与水平面夹角大小为80-90度,角度小于80度会影响对杂物的储存,角度大于90度不利于对设备中的杂物去除,螺旋凹槽33左侧面为圆润凸起面,且相邻螺旋槽的左侧面与右侧面之间形成锐角切口,锐角切口的设置可方便将耳壁上的锐角切口处为螺旋凹槽最大半径处,从而可以确保切口可以与耳壁接触,且接触时为多条螺旋线相当于面接触,可增加舒适度;所述的保护体与螺旋凹槽右端相连接,保护体的制作材料可为硅胶垫、橡胶垫、柔性塑料或棉质柔性材料中一种,保护体可在粉状清理装置深入耳壁的过程中,在最前方保护保护耳壁。

所述的固定单元包括固定支座、两个手柄和两个环形旋转卡槽,所述的固定支架左侧设有挡板;所述的两个手柄安装在固定支座的上下两侧,手柄用于而使用者提供操作支撑点;所述的两个环形旋转卡槽内端通过销钉与固定支架的前后两侧相连接,环形旋转卡槽与固定支架之间为过度配合,此处的过度配合便于对环形旋转卡槽的位置进行限定,且环形旋转卡槽可绕固定支座旋转,进行折叠和伸展,当固定单元工作时,环形旋转卡槽展开,结合不工作的护理装置对即将发生作用的护理装置进行固定,当固定单元不工作时,环形旋转卡槽折叠,从而不干扰处于工作状态的护理装置的定位,环形旋转卡槽的旋转角度位置受限于挡板,旋转位置仅限于固定支架右侧,环形旋转卡槽外端设有环形卡槽,环形卡槽可用于卡扣在非工作状态的护理装置时,便于实现定位,固定单元用于实现本发明与其他装置组合后的定位功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耳壁护理用具的粉状清理装置,其通过采用固定单元的设置便于将本发明和其他耳壁护理工具进行组合,成为不同耳壁护理的工具,增加了适用性。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耳壁护理用具的粉状清理装置,其采用螺旋面接触粉末杂物清理装置,可增加耳壁杂物清理舒适度的同时,方便人们对本发明提供的工具进行清理,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全剖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固定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固定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手柄的机构示意图;

图中:基座21、固定单元23、二号延伸体31、支撑柱32、螺旋凹槽33、保护体34、配合体35、限位体36、固定支座231、手柄232、环形旋转卡槽23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耳壁护理用具的粉状清理装置,包括基座21、二号延伸体31、固定单元23、配合体35、限位体36、支撑柱32、螺旋凹槽33和保护体34,所述的基座21上设有竖直安装通孔和水平螺纹孔,基座21可通过竖直安装孔与其他耳壁护理用具组合连接;所述的二号延伸体31通过水平螺纹孔与基座21相连接,采用螺纹连接可便于对相关构件进行更换,延长本发明的使用寿命,所述的固定单元23安装在二号延伸体31上,固定单元23与二号延伸体31之间的配合方式为过盈配合,此处采用过盈配合可以防止固定单元23相对于二号延伸体31之间发生相对转动,所述的配合体35位于二号延伸体31内部,且配合体35与二号延伸体31之间采用过度配合的方式相连接,所述的支撑柱32通过限位体36与二号延伸体31相连接,且支撑柱32与限位体36之间通过过度配合的形式相连接,过度配合的连接方式能够保证与配合体相连的支撑柱在伸出后的稳定性;二号延伸体31与限位体36之间通过过盈配合的形式相连接,此处采用过盈配合的连接方式可以提高限位体的稳定性,支撑柱32左端与配合体35相固连,支撑柱32可相对于二号延伸体31发生滑动,从而满足不同的长度需求,支撑柱32右端设有外螺纹;所述的螺旋凹槽33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安装在支撑柱32右端,螺旋凹槽33外部设有螺旋槽,螺旋槽主要用于对耳壁中粉末状杂物进行获取和储存,螺旋槽右侧面为向右倾斜的平面,且螺旋槽左侧平面与水平面夹角大小为80-90度,角度小于80度会影响对杂物的储存,角度大于90度不利于对设备中的杂物去除,螺旋凹槽33左侧面为圆润凸起面,且相邻螺旋槽的左侧面与右侧面之间形成锐角切口,锐角切口的设置可方便将耳壁上的锐角切口处为螺旋凹槽33最大半径处,从而可以确保切口可以与耳壁接触,且接触时为多条螺旋线相当于面接触,可增加舒适度;所述的保护体34与螺旋凹槽33右端相连接,保护体34的制作材料可为硅胶垫、橡胶垫、柔性塑料或棉质柔性材料中一种,保护体34可在粉状清理装置3深入耳壁的过程中,在最前方保护保护耳壁,粉状清理装置3用于针对耳壁上的粉状杂物进行清理。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耳壁护理用具的粉状清理装置,所述的固定单元23包括固定支座231、两个手柄232和两个环形旋转卡槽233,所述的固定支架23左侧设有挡板;所述的两个手柄232安装在固定支座231的上下两侧,手柄232用于而使用者提供操作支撑点;所述的两个环形旋转卡槽233内端通过销钉与固定支架231的前后两侧相连接,环形旋转卡槽233与固定支架之间为过度配合,此处的过度配合便于对环形旋转卡槽233的位置进行限定,且环形旋转卡槽233可绕固定支座231旋转,进行折叠和伸展,当固定单元23工作时,环形旋转卡槽233展开,结合不工作的护理装置对即将发生作用的护理装置进行固定,当固定单元23不工作时,环形旋转卡槽233折叠,从而不干扰处于工作状态的护理装置的定位,环形旋转卡槽233的旋转角度位置受限于挡板,旋转位置仅限于固定支架231右侧,环形旋转卡槽233外端设有环形卡槽,环形卡槽可用于卡扣在非工作状态的护理装置时,便于实现定位,固定单元23用于实现本发明与其他装置组合后的定位功能。

工作时,首先根据不同的使用者的不同需求低本发明与其他耳壁各护理装置进行组合,并顺带查看一下本发明中各构件连接的松紧程度,后将固定单元23中的环形旋转卡槽233打开,将其与耳壁其他护理装置相连接,后根据使用者的耳道长短然后确定支撑柱32的抽出长度,后通过螺旋凹槽33对耳壁上的粉状杂物进行清理;当螺旋凹槽33中载有粉状杂物超出储存极限时,可人工运用纸巾按照螺纹的旋向将杂物进行清理,然后继续作业。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