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肺燥咳嗽的口服液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38390阅读:58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肺燥咳嗽的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肺燥咳嗽,中医病症名,病名,普遍认为是肺虚液少或燥邪伤肺所致的咳嗽,其症干咳,无痰,痰少而粘或痰如线粉不易咯出,咽喉痒、干痛,口鼻发干,声音嘶哑,舌干而少津液;初起可伴有稍怕冷,发热,头痛,骨节酸楚等感冒表证,舌尖红,脉细数。

肺燥咳嗽是秋季的常见病,《症因脉治·伤燥咳嗽》中记载:“天行燥烈,燥从火化,肺被燥伤则必咳嗽”。《金匮翼·燥咳》:“肺燥者,肺虚液少而燥气乘之也。其状咳甚而少涎沫,咽喉干,气哽不利。子和云:燥乘肺者,气壅不利,百节内痛,皮肤干燥,大便秘涩,涕唾稠粘。”

传统中医中,治疗肺燥咳嗽普遍采取清燥润肺的方法,例如:润肺止嗽方、清燥救肺汤、门冬饮子等。以上中医成方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对于较为严重的患者,则往往治疗效果不理想。西医治疗肺燥型咳嗽宜吃有润肺宣肺、止咳化痰的药物或糖浆,像葵花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这类药物虽然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尤其是对于病程较长的患者,副作用较大,并有产生药物依赖性的弊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肺燥咳嗽的口服液的制备方法,能够得到有效治疗肺燥咳嗽的的口服液。

为实现上述目的和一些其他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肺燥咳嗽的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中药组合物干燥粉碎,得到药粉,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薄荷8-12、牛蒡子5-8、桑叶8-12、野菊花8-12、天花粉8-12、芦根5-8、连翘8-12、沙参8-12、知母3-5、天门冬8-12、玉竹8-12、百合8-12、五味子5-7、杏仁2-4、款冬花8-12、枇杷叶8-12、贝母8-12、竹茹5-8、虎杖4-6、佛耳草4-6、枸骨叶8-12、侧柏叶4-6、瓜蒌子5-8以及紫菀5-8;

步骤2、将鲜梨切片,50-65摄氏度低温干燥,粉碎,得到梨粉;

步骤3、将药粉、梨粉以2:1的质量比混合后,加入10-30倍体积的质量浓度60-70%乙醇溶液混合浸提,浸提结束后加热使乙醇蒸发,得到膏状浸提物;

步骤4、将浸提物加梨水稀释8-12倍,即得所述治疗肺燥咳嗽的口服液;其中,所述梨水由鲜梨50-80重量份、干红枣5-8重量份以及鲜姜1-2重量份加10-15倍质量水熬煮20-30分钟过滤得到。

优选的是,所述的治疗肺燥咳嗽的口服液的制备方法中,步骤1中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薄荷10、牛蒡子6、桑叶10、野菊花10、天花粉10、芦根6、连翘10、沙参10、知母4、天门冬10、玉竹10、百合10、五味子6、杏仁3、款冬花10、枇杷叶10、贝母10、竹茹6、虎杖5、佛耳草5、枸骨叶10、侧柏叶5、瓜蒌子6以及紫菀6。

优选的是,所述的治疗肺燥咳嗽的口服液的制备方法中,步骤3中浸提方法为分步浸提法,具体方法为:

步骤3.1、第一次浸提,浸提温度为30-50℃,浸提时间30-40分钟,过滤得到第一浸提液;

步骤3.2、第二次浸提,将第一次浸提过滤的截留物与乙醇混合进行第二次浸提,浸提温度为60-80℃,浸提时间20-30分钟,过滤得到第二浸提液;

步骤3.3、将第一浸提液与第二浸提液混合,加热至80-85℃使乙醇蒸发,即得所述浸提物。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首先,本发明利用中医五行及辨证理论,认为肺燥咳嗽的原因是秋冬气候干燥,外感六淫之邪从口鼻或皮毛而入,侵袭肺脏,肺乃娇脏,喜润,风燥者,燥邪灼津生痰,肺气失于润降,则发为干咳嗽、痰不易咳出、咽喉干痛,是为肺燥咳嗽。

本发明中,鸭梨,生者清六腑之热,熟者滋五脏之阴,生津、润燥、清热、化痰;薄荷,性凉、疏散风热、解表、清利咽喉;牛蒡子,宣肺利咽、消肿;桑叶,清肺润燥、清肝明目;野菊花,疏散风热、消肿解毒;天花粉,清热生津、消肿、排脓;芦根,清热生津、利小便;连翘,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沙参,清肺养阴、益胃生津;知母,清热泻火、生津润燥;天门冬,清肺火、滋肾阴、润燥止咳;玉竹,滋阴润肺、生津养胃;百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五味子,滋肾、生津;杏仁,止咳化痰;款冬花,润肺下气、止咳化痰;枇杷叶,清肺化痰、下气止咳;贝母,化痰止咳、清热;竹茹,清化热痰、除烦止呕;虎杖,清利湿热、止咳化痰;佛耳草,镇咳祛痰;枸骨叶,清热养阴、止咳化痰;侧柏叶,清利湿热、祛痰止咳;瓜蒌子,润肺化痰、滑肠通便;紫菀,化痰止咳。本发明通过以上多种中药的合理配伍,润肺生津、止咳化痰,使肺燥咳嗽得以治愈。

其次,通过将可有效治疗肺燥咳嗽的的中药组合物进行分步乙醇浸提,使所制备的治疗肺燥咳嗽的口服液药效充分发挥,提高治疗效果。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参阅本说明书后能够据以实施。

一种治疗肺燥咳嗽的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中药组合物干燥粉碎,得到药粉,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梨片50-80、薄荷8-12、牛蒡子5-8、桑叶8-12、野菊花8-12、天花粉8-12、芦根5-8、连翘8-12、沙参8-12、知母3-5、天门冬8-12、玉竹8-12、百合8-12、五味子5-7、杏仁2-4、款冬花8-12、枇杷叶8-12、贝母8-12、竹茹5-8、虎杖4-6、佛耳草4-6、枸骨叶8-12、侧柏叶4-6、瓜蒌子5-8以及紫菀5-8。

步骤2、将鲜梨切片,50-65摄氏度低温干燥,粉碎,得到梨粉。

步骤3、将药粉、梨粉以2:1的质量比混合后,加入10-30倍体积的质量浓度60-70%乙醇溶液混合浸提,浸提结束后加热使乙醇蒸发,得到膏状浸提物。

步骤4、将浸提物加梨水稀释8-12倍,即得所述治疗肺燥咳嗽的口服液;其中,所述梨水由鲜梨50-80重量份、干红枣5-8重量份以及鲜姜1-2重量份加10-15倍质量水熬煮20-30分钟过滤得到。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肺燥咳嗽的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中药组合物干燥粉碎,得到药粉,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薄荷12、牛蒡子8、桑叶8、野菊花12、天花粉8、芦根8、连翘8、沙参8、知母3、天门冬8、玉竹12、百合12、五味子5、杏仁2、款冬花8、枇杷叶12、贝母8、竹茹5、虎杖4、佛耳草4、枸骨叶8、侧柏叶4、瓜蒌子5以及紫菀5。

步骤2、将鲜梨切片,55摄氏度低温干燥,粉碎,得到梨粉。

步骤3、将药粉、梨粉以2:1的质量比混合后,加入22倍体积的质量浓度65%乙醇溶液混合浸提,浸提结束后60-70摄氏度旋蒸,使乙醇蒸发,得到膏状浸提物。

步骤4、将鲜梨50-80重量份、干红枣5-8重量份以及鲜姜1-2重量份加10-15倍质量水熬煮20-30分钟过滤,得到梨水,用所得梨水将所得浸提物稀释12倍,即得所述口服液。

实施例2

一种治疗肺燥咳嗽的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中药组合物干燥粉碎,得到药粉,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薄荷10、牛蒡子6、桑叶10、野菊花10、天花粉10、芦根6、连翘10、沙参10、知母4、天门冬10、玉竹10、百合10、五味子6、杏仁3、款冬花10、枇杷叶10、贝母10、竹茹6、虎杖5、佛耳草5、枸骨叶10、侧柏叶5、瓜蒌子6以及紫菀6。

步骤2、将鲜梨切片,60摄氏度低温干燥,粉碎,得到梨粉。

步骤3、将药粉、梨粉以2:1的质量比混合后,加入20倍体积的质量浓度62%乙醇溶液混合浸提,浸提结束后50-59摄氏度旋蒸,使乙醇蒸发,得到膏状浸提物。

步骤4、将鲜梨50-80重量份、干红枣5-8重量份以及鲜姜1-2重量份加10-15倍质量水熬煮20-30分钟过滤,得到梨水,用所得梨水将所得浸提物稀释15倍,即得所述口服液。

为进一步证明本发明的药物的临床疗效,选择100位患者进行临床观察。100例患者中,年龄最小者7岁,年龄最大者52岁,5-7天为一个疗程。

1、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肺燥咳嗽消失。

显效:肺燥咳嗽明显减轻。

有效:肺燥咳嗽较治疗前减轻。

无效:病情无任何改善的表现。

2、治疗方案:

将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进行乙醇浸提:薄荷8-12、牛蒡子5-8、桑叶8-12、野菊花8-12、天花粉8-12、芦根5-8、连翘8-12、沙参8-12、知母3-5、天门冬8-12、玉竹8-12、百合8-12、五味子5-7、杏仁2-4、款冬花8-12、枇杷叶8-12、贝母8-12、竹茹5-8、虎杖4-6、佛耳草4-6、枸骨叶8-12、侧柏叶4-6、瓜蒌子5-8、紫菀5-8,以及药粉质量的1/2倍的梨粉,所得浸提液稀释15倍,得到所述治疗肺燥咳嗽的口服液。

每日口服3-4次,每次10-20毫升。

2、治疗效果统计:

100例患者中,一个疗程痊愈者56例,两个疗程痊愈者35例,显效3例,有效1例,无效5例,治愈率91%,总有效率达到95%。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