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习惯性便秘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便秘系因气阴不足,或燥热内结,腑气不畅所致,以排便间隔时间延长,大便干结难解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常指习惯性便秘,习惯性便秘是指长期的慢性功能性便秘,多发于老年人,但亦有学者认为习惯性便秘不仅仅限于功能性便秘,它又包括结肠性便秘与直肠性便秘,因此,患有习惯性便秘的人应及早去医院查明便秘的原因对症治疗,习惯性便秘主要是生活、饮食及排便习惯的改变以及心理因素等原因导致的,对其治疗如果不纠正这些起因,临床症状习惯性便秘,又称功能性便秘,是指每周排便少于3次,或排便经常感到困难,便秘的人,不仅会因为大便滞留而使毒素吸收过多,也因大便排出缓慢而比正常人吸收过多的胆固醇,因此长期便秘的人,面色昏黯、臃肿,呈现出一种异常的病态面容,习惯性便秘常见于原发性肠蠕动功能异常,大便蠕动输送延缓,归根到底也就说肠道的菌群失衡;目前中医药治疗习惯性便秘研究报道日益增多,利用现代科技设备和方法,探讨习惯性便秘病因病机,筛选验证有效药物,研制针对性强、疗效肯定、剂型简便的中药制剂,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习惯性便秘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白术500-700份、肉苁蓉170-230份、瓜蒌仁170-230份、杏仁90-150份、生地黄200-400份、元参120-180份、麦冬120-180份、火麻仁200-400份、山楂120-180份、鸡内金90-150份、枳实90-150份、厚朴90-150份、何首乌90-150份、甜菊糖0.001-0.002份、苯甲酸钠0.001-0.003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治疗习惯性便秘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为:
(1)取原料白术、肉苁蓉、生地黄、元参、麦冬、火麻仁、山楂、鸡内金、枳实、厚朴、何首乌用粉碎机粉碎,粉碎细度60-80目,得原料粉,备用;
(2)取原料瓜蒌仁用粉碎机粉碎,粉碎细度40-60目,得原料粉,备用;
(3)取原料杏仁用粉碎机粉碎,粉碎细度100-120目,得原料粉,备用;
(4)将步骤(1)所得原料粉和步骤(2)所得原料粉和(3)所得原料粉加入原料总重量的8-12倍的水,浸泡0.5-2小时,加热蒸馏2-6小时,得蒸馏液,药渣加入原料总重量的4-8倍的水煎煮1-2次,时间为0.4-0.8小时,合并煎煮液和蒸馏液,过滤得滤液,滤液浓缩至85-95℃测相对密度为1.00-1.05的清膏,冷却后加入85-95%乙醇适量,搅匀,0至6℃冷藏20-30小时,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滤液浓缩至50-60℃相对密度为1.15-1.25的浸膏,备用;
(5)将步骤(4)中所得浸膏放入配液罐内,加入浸膏重量3-6倍量的纯化水加热至沸腾,搅拌15-25分钟,微沸腾保温10-15分钟,形成药液,放置,冷却至室温,备用;
(6)取甜菊糖、苯甲酸钠分别粉碎成500-600目,备用;
(7)将步骤(5)中所得药液加入粉碎后的甜菊糖、苯甲酸钠溶解搅拌,使药液混合均匀,搅拌15-25分钟后用离心机进行过滤,在60-65℃,20-30MPa条件下进行两次均质,再调节pH为6.5-7.0,得到配液,备用;
(8)将步骤(7)中所得配液用洁净的玻璃瓶分装,采用超高温瞬时灭菌,即得治疗习惯性便秘的中药制剂。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一种治疗习惯性便秘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白术600份、肉苁蓉200份、瓜蒌仁200份、杏仁120份、生地黄300份、元参150份、麦冬150份、火麻仁300份、山楂150份、鸡内金120份、枳实120份、厚朴120份、何首乌120份、甜菊糖0.0015份、苯甲酸钠0.002份;
其制备步骤为:
(1)取原料白术、肉苁蓉、生地黄、元参、麦冬、火麻仁、山楂、鸡内金、枳实、厚朴、何首乌用粉碎机粉碎,粉碎细度80目,得原料粉,备用;
(2)取原料瓜蒌仁用粉碎机粉碎,粉碎细度60目,得原料粉,备用;
(3)取原料杏仁用粉碎机粉碎,粉碎细度120目,得原料粉,备用;
(4)将步骤(1)所得原料粉和步骤(2)所得原料粉和(3)所得原料粉加入原料总重量的12倍的水,浸泡0.5小时,加热蒸馏4小时,得蒸馏液,药渣加入原料总重量的8倍的水煎煮2次,时间为0.6小时,合并煎煮液和蒸馏液,过滤得滤液,滤液浓缩至85℃测相对密度为1.00的清膏,冷却后加入85%乙醇适量,搅匀,5℃冷藏20小时,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滤液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备用;
(5)将步骤(4)中所得浸膏放入配液罐内,加入浸膏重量6倍量的纯化水加热至沸腾,搅拌15分钟,微沸腾保温10分钟,形成药液,放置,冷却至室温,备用;
(6)取甜菊糖、苯甲酸钠分别粉碎成600目,备用;
(7)将步骤(5)中所得药液加入粉碎后的甜菊糖、苯甲酸钠溶解搅拌,使药液混合均匀,搅拌15分钟后用离心机进行过滤,在60℃,20MPa条件下进行两次均质,再调节pH为7.0,得到配液,备用;
(8)将步骤(7)中所得配液用洁净的玻璃瓶分装,采用超高温瞬时灭菌,即得治疗习惯性便秘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所用中药原料药的药理如下:
白术:性味归经:苦、甘,温,归脾、胃经;功能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土白术健脾,和胃,安胎;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
肉苁蓉:性味归经:甘、咸,温,归肾、大肠经;功能主治: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用于阳痿,不孕,腰膝酸软,筋骨无力,肠燥便秘。
瓜蒌仁:性味归经:甘、微苦,寒,归肺、胃、大肠经;功能主治:润肺燥、降火、治咳嗽、涤痰结、止消渴、利大便、消痈肿疮毒;功效: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
杏仁:性味归经:苦,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功效: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主治:用于咳嗽气喘,肠燥便秘。
生地黄:性味归经:甘、苦,寒,归心、肝、肾经;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主治:用于热病心烦,舌绛,血热吐衄,斑疹紫黑,热病伤阴,消渴多饮。元参:性味归经:甘、苦、咸,微寒,归肺、胃、肾经;功能主治:凉血滋阴,泻火解毒;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毒发斑,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疠,白喉,痈肿疮毒。
麦冬:性味归经: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功能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
火麻仁:性味归经:甘,平,归脾、胃、大肠经;功能主治:润肠通便;用于血虚津亏,肠燥便秘。
山楂:性味归经: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功能主治: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脂血症;焦山楂消食导滞作用增强;用于肉食积滞,泻痢不爽。
鸡内金:性味归经:甘,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功能主治:健胃消食,涩精止遗;用于食积不消,呕吐泻痢,小儿疳积,遗尿,遗精。
枳实:性味归经:苦、辛、酸,温,归脾、胃经;功能主治:破气消积,化痰散痞;用于积滞内停,痞满胀痛,泻痢后重,大便不通,痰滞气阻胸痹,结胸;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
厚朴:性味归经:苦、辛,温,归脾、胃、肺、大肠经;功能主治: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用于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
何首乌:性味归经:苦、甘、涩,温,归肝、心、肾经;功能主治:解毒,消痈,润肠通便;用于瘰疠疮痈,风疹瘙痒,肠燥便秘;高血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具有补肾通便、宣肺润肠的功效,药效显著,可以长期服用,患者易于接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实验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治疗习惯性便秘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白术700份、肉苁蓉230份、瓜蒌仁230份、杏仁150份、生地黄400份、元参180份、麦冬180份、火麻仁400份、山楂180份、鸡内金150份、枳实150份、厚朴150份、何首乌150份、甜菊糖0.002份、苯甲酸钠0.003份;
其制备步骤为:
(1)取原料白术、肉苁蓉、生地黄、元参、麦冬、火麻仁、山楂、鸡内金、枳实、厚朴、何首乌用粉碎机粉碎,粉碎细度60-80目,得原料粉,备用;
(2)取原料瓜蒌仁用粉碎机粉碎,粉碎细度40-60目,得原料粉,备用;
(3)取原料杏仁用粉碎机粉碎,粉碎细度100-120目,得原料粉,备用;
(4)将步骤(1)所得原料粉和步骤(2)所得原料粉和(3)所得原料粉加入原料总重量的8-12倍的水,浸泡0.5-2小时,加热蒸馏2-6小时,得蒸馏液,药渣加入原料总重量的4-8倍的水煎煮1-2次,时间为0.4-0.8小时,合并煎煮液和蒸馏液,过滤得滤液,滤液浓缩至85-95℃测相对密度为1.00-1.05的清膏,冷却后加入85-95%乙醇适量,搅匀,0至6℃冷藏20-30小时,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滤液浓缩至50-60℃相对密度为1.15-1.25的浸膏,备用;
(5)将步骤(4)中所得浸膏放入配液罐内,加入浸膏重量3-6倍量的纯化水加热至沸腾,搅拌15-25分钟,微沸腾保温10-15分钟,形成药液,放置,冷却至室温,备用;
(6)取甜菊糖、苯甲酸钠分别粉碎成500-600目,备用;
(7)将步骤(5)中所得药液加入粉碎后的甜菊糖、苯甲酸钠溶解搅拌,使药液混合均匀,搅拌15-25分钟后用离心机进行过滤,在60-65℃,20-30MPa条件下进行两次均质,再调节pH为6.5-7.0,得到配液,备用;
(8)将步骤(7)中所得配液用洁净的玻璃瓶分装,采用超高温瞬时灭菌,即得治疗习惯性便秘的中药制剂。
用法:口服,每日2次,每次15ml。
实施例2
一种治疗习惯性便秘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白术600份、肉苁蓉200份、瓜蒌仁200份、杏仁120份、生地黄300份、元参150份、麦冬150份、火麻仁300份、山楂150份、鸡内金120份、枳实120份、厚朴120份、何首乌120份、甜菊糖0.0015份、苯甲酸钠0.002份;
其制备步骤为:
(1)取原料白术、肉苁蓉、生地黄、元参、麦冬、火麻仁、山楂、鸡内金、枳实、厚朴、何首乌用粉碎机粉碎,粉碎细度60-80目,得原料粉,备用;
(2)取原料瓜蒌仁用粉碎机粉碎,粉碎细度40-60目,得原料粉,备用;
(3)取原料杏仁用粉碎机粉碎,粉碎细度100-120目,得原料粉,备用;
(4)将步骤(1)所得原料粉和步骤(2)所得原料粉和(3)所得原料粉加入原料总重量的8-12倍的水,浸泡0.5-2小时,加热蒸馏2-6小时,得蒸馏液,药渣加入原料总重量的4-8倍的水煎煮1-2次,时间为0.4-0.8小时,合并煎煮液和蒸馏液,过滤得滤液,滤液浓缩至85-95℃测相对密度为1.00-1.05的清膏,冷却后加入85-95%乙醇适量,搅匀,0至6℃冷藏20-30小时,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滤液浓缩至50-60℃相对密度为1.15-1.25的浸膏,备用;
(5)将步骤(4)中所得浸膏放入配液罐内,加入浸膏重量3-6倍量的纯化水加热至沸腾,搅拌15-25分钟,微沸腾保温10-15分钟,形成药液,放置,冷却至室温,备用;
(6)取甜菊糖、苯甲酸钠分别粉碎成500-600目,备用;
(7)将步骤(5)中所得药液加入粉碎后的甜菊糖、苯甲酸钠溶解搅拌,使药液混合均匀,搅拌15-25分钟后用离心机进行过滤,在60-65℃,20-30MPa条件下进行两次均质,再调节pH为6.5-7.0,得到配液,备用;
(8)将步骤(7)中所得配液用洁净的玻璃瓶分装,采用超高温瞬时灭菌,即得治疗习惯性便秘的中药制剂。
用法:口服,每日2次,每次15ml。
实施例3
一种治疗习惯性便秘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白术500份、肉苁蓉170份、瓜蒌仁170份、杏仁90份、生地黄200份、元参120份、麦冬120份、火麻仁200份、山楂120份、鸡内金90份、枳实90份、厚朴90份、何首乌90份、甜菊糖0.001份、苯甲酸钠0.001份;
其制备步骤为:
(1)取原料白术、肉苁蓉、生地黄、元参、麦冬、火麻仁、山楂、鸡内金、枳实、厚朴、何首乌用粉碎机粉碎,粉碎细度60-80目,得原料粉,备用;
(2)取原料瓜蒌仁用粉碎机粉碎,粉碎细度40-60目,得原料粉,备用;
(3)取原料杏仁用粉碎机粉碎,粉碎细度100-120目,得原料粉,备用;
(4)将步骤(1)所得原料粉和步骤(2)所得原料粉和(3)所得原料粉加入原料总重量的8-12倍的水,浸泡0.5-2小时,加热蒸馏2-6小时,得蒸馏液,药渣加入原料总重量的4-8倍的水煎煮1-2次,时间为0.4-0.8小时,合并煎煮液和蒸馏液,过滤得滤液,滤液浓缩至85-95℃测相对密度为1.00-1.05的清膏,冷却后加入85-95%乙醇适量,搅匀,0至6℃冷藏20-30小时,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滤液浓缩至50-60℃相对密度为1.15-1.25的浸膏,备用;
(5)将步骤(4)中所得浸膏放入配液罐内,加入浸膏重量3-6倍量的纯化水加热至沸腾,搅拌15-25分钟,微沸腾保温10-15分钟,形成药液,放置,冷却至室温,备用;
(6)取甜菊糖、苯甲酸钠分别粉碎成500-600目,备用;
(7)将步骤(5)中所得药液加入粉碎后的甜菊糖、苯甲酸钠溶解搅拌,使药液混合均匀,搅拌15-25分钟后用离心机进行过滤,在60-65℃,20-30MPa条件下进行两次均质,再调节pH为6.5-7.0,得到配液,备用;
(8)将步骤(7)中所得配液用洁净的玻璃瓶分装,采用超高温瞬时灭菌,即得治疗习惯性便秘的中药制剂。
用法:口服,每日2次,每次15ml。
本发明中药制剂治疗观察习惯性便秘患者45例,临床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临床观察习惯性便秘患者45例,其中男20例、女25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52.5岁。
2、诊断标准
①排便时间延长,二天以上一次,粪便干燥坚硬;重者大便艰难,干燥如栗,可伴少腹胀急,神倦乏力,胃纳减退等症;排除肠道器质性疾病;
②肠道实热:大便干结,腹部胀满,按之作痛,口干或口臭;舌苔黄燥,脉滑实;
③肠道气滞:大便不畅,欲解不得,甚则少腹作胀,嗳气频作;苔白,脉细弦;
④脾虚气弱:大便干结如栗,临厕无力努挣,挣则汗出气短,面色如姐以恍)白,神疲气怯;舌淡,苔薄白,脉弱;
⑤脾肾阳虚:大便秘结,面色萎黄无华,时作眩晕,心悸,甚则少腹冷痛,小便清长,畏寒肢冷;舌质淡,苔白润,脉沉迟;
⑥阴虚肠燥:大便干结,状如羊屎,口干少津,神疲纳差;舌红,苔少,脉细小数。
3、治疗方法
使用本发明中药制剂治疗,口服本发明中药制剂,每日2次,每次15ml,7天为一个疗程。
4、疗效评定
治愈:2天以内排便1次,便质转润,解时通畅,短期无复发;
好转:3天以内排便,便质转润,排便欠畅;
无效:症状无改善。
5、治疗结果
临床治疗习惯性便秘患者45例中,治愈35例占77.8%,好转10例占22.2%,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
6、典型病例
病例1:女,38岁,主诉:有多年慢性便秘病史,服用中药或西药,大便即通畅,可停药后大便又出现干结不通,口服本发明中药制剂一个疗程,病人症状明显减轻,又口服中药制剂两个疗程,症状明显好转,又口服本发明中药制剂两个疗程,临床治愈。
病例2:男,46岁,主诉便秘9年,长期服用西药治疗,服药才可排便,停药则仍便秘,口服本发明中药口服液一个疗程,病人症状明显减轻,又口服本发明中药口服液两个疗程,症状明显好转,又口服本发明中药口服液两个疗程,临床治愈。
病例3:女,32岁,便秘3年,3-4天大便、大便干硬,小时候有通便不畅情况,平时喜食燥辣食物,口服本发明中药口服液两个疗程,症状明显好转,又口服本发明中药口服液两个疗程,临床治愈。
应当指出的是,具体实施方式只是本发明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很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以本发明所明确公开的或根据文件的书面描述毫无异议的得到的,均应认为是本专利所要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