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白茅根治疗丙肝的中药。
背景技术:
病毒性丙型肝炎(Viral Hepatitis C)是一种主要经血液传播的疾病,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慢性感染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是公认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有效药物,部分患者经治疗可获得SVR,达到治愈的目的,但干扰素不良反应明显,包括前期的类流感样症状,贯穿整个治疗过程的乏力、纳差、消瘦等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表现,以及骨髓抑制等,造成部分患者因此而中断治疗,达不到抗病毒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一种利用白茅根治疗丙肝的中药。
一种利用白茅根治疗丙肝的中药,取白茅根15-30g,茯苓5-15g,茵陈5-15g,炙黄芪5-15g,甘草1-9g,按常规水煎成约600~800ml药液,分早晚2次分服。
优选地,所述白茅根20g,茯苓10g,茵陈10g,炙黄芪10g,甘草4g。
优选地,所述白茅根15g,茯苓5g,茵陈5g,炙黄芪5g,甘草1g。
优选地,所述白茅根30g,茯苓15g,茵陈15g,炙黄芪15 g,甘草9g。
优选地,所述包括连翘15g、防风15g、柴胡10g、蝉衣15g。
优选地,所述包括黄精15g、太子参15g。
优选地,还包括苍术10g、厚朴15g、神曲12g、炒麦芽20g。
本发明所述中药,益气健脾、渗湿利尿、生津补虚;其特点是:补不耗阴、泻不伤正、补中有泻、泻中兼补、平补平泻。本方所用药物多为甘、平、无毒之品,适合于长期服用,方中白茅根补中益气,生津液,利小便,除痰血,兼有解毒之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利用白茅根治疗丙肝的中药,取白茅根15-30g,茯苓5-15g,茵陈5-15g,炙黄芪5-15g,甘草1-9g,按常规水煎成约600~800ml药液,分早晚2次分服。
优选地,所述白茅根20g,茯苓10g,茵陈10g,炙黄芪10g,甘草4g。
本发明所述中药,益气健脾、渗湿利尿、生津补虚;其特点是:补不耗阴、泻不伤正、补中有泻、泻中兼补、平补平泻。本方所用药物多为甘、平、无毒之品,适合于长期服用,方中白茅根补中益气,生津液,利小便,除痰血,兼有解毒之功。
取100 例慢性丙型肝炎基因1b 型患者,男42例,女58例,年龄16~65岁。发现慢性丙型肝炎感染时间平均2-3年,基本特征符合《2004年中国慢性丙型肝炎防治指南》制定的诊断标准,入组标准:①ALT反复或持续异常;②血清抗-HCV 阳性,HCVRNA阳性(>4.2×102copy/ml),HCV基因1b 型;③患者依从性好,定期复查血常规、肝功能、甲状腺功能、HCV RNA等。剔除标准:①合并HBV、HDV、HIV 感染;②失代偿性肝硬化;③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精神性疾病患者,特别是抑郁症、恶性肿瘤、甲状腺疾病、有吸毒或酗酒史;④血红蛋白:男130g/L,女110g/L;⑤筛选前6个月用过抗病毒药、免疫调节剂、细胞毒药物或类固醇激素。经服用3个疗程,每个疗程5天,每天2次,获得以下对照:
。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取白茅根15g,茯苓5g,茵陈5g,炙黄芪5g,甘草1g。
益气健脾、渗湿利尿、生津补虚;其特点是:补不耗阴、泻不伤正、补中有泻、泻中兼补、平补平泻。本方所用药物多为甘、平、无毒之品,适合于长期服用,方中白茅根补中益气,生津液,利小便,除痰血,兼有解毒之功。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取白茅根30g,茯苓15g,茵陈15g,炙黄芪15 g,甘草9g。
益气健脾、渗湿利尿、生津补虚;其特点是:补不耗阴、泻不伤正、补中有泻、泻中兼补、平补平泻。本方所用药物多为甘、平、无毒之品,适合于长期服用,方中白茅根补中益气,生津液,利小便,除痰血,兼有解毒之功。
实施例4
针对发热、头痛、肌肉关节酸痛、皮疹者,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优选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了连翘15g、防风15g、柴胡10g、蝉衣15g。经服用3个疗程,每个疗程5天,每天2次,发热、头痛、肌肉关节酸痛、皮疹患者明显好转,皮疹患者治愈率达到85%.
实施例5
针对贫血、血小板减少、粒细胞减少、脱发、体重减轻者,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优选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了黄精15g、太子参15g。经服用3个疗程,每个疗程5天,每天2次,贫血、血小板减少、粒细胞减少、脱发、体重患者食欲明显增强,体重增5-10斤不等。
实施例6
针对恶心、纳差等消化道症状,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优选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了苍术10g、厚朴15g、神曲12g、炒麦芽20g。经服用3个疗程,每个疗程5天,每天2次,恶心、纳差等消化道患者肠胃活动能力增强,恶心症状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