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中药混合物,特别是一种治疗鼻塞不通的中药混合物。
背景技术:
:
鼻塞是常见的症状之一,最常见的原因包括鼻炎、鼻窦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鼻腔鼻窦肿瘤、腺样体肥大等。理论上来说,鼻塞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解决。
《皇帝内经》里有“鼻渊”,的描述,即“浊气下不知”。就是鼻涕经常想外流出不止,或者鼻塞不通。经常出现在一些小朋友身上或者在季节变换的期间,鼻病是目前全世界最为普遍的病之一,很多人上述症状出现之后认为是过敏。在中医看来,痰及涕的源头来自脾脏,脾为生痰之源,肺是储痰之器。脾主运化,其运化的力量不足,身体体液变回凝聚成为痰饮。痰饮皆要上生于肺,因为肺乃朝百脉。
由此可知,治疗鼻塞不通、流清涕、喷嚏不止、鼻内瘙痒等“鼻渊”类症状,其方法为宣肺祛痰,同时强脾健胃。
技术实现要素:
: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鼻塞不通的中药混合物,对于鼻塞不通、流清涕、喷嚏不止、鼻内瘙痒等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特别是对于过敏性鼻塞,治疗效果显著。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这种治疗鼻塞不通的中药混合物,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混合而成:葛根20-50份,苍术10-35份,桂枝15-30份,干姜10-20份,炙甘草20-50份,黄芪10-25份,防风12-25份,川椒10-25份,麻黄15-30份,红枣10-20份。
作为优选,它是由以下总量分配比的中药草原料制成:葛根30份,苍术20份,桂枝18份,干姜15份,炙甘草25份,黄芪18份,防风15份,川椒18份,麻黄15份,红枣17份。
葛根,中药名。为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习称野葛。秋、冬二季采挖,趁鲜切成厚片或小块;干燥。甘、辛,凉。有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之功。常用于表证发热,项背强痛,麻疹不透,热病口渴,阴虚消渴,热泻热痢,脾虚泄泻。苍术,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肝经。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用于湿阻中焦,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蹙,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眼目昏涩。桂枝,性味辛、甘,温,入肺、心、膀胱经,是主治里寒常用的温里药,具有补元阳、通血脉、暖脾胃之功效。姜,味辛,性热。归脾、胃、肾、心、肺经。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甘草,甘,平。入脾、胃、肺经。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主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脏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痈疮肿痛;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黄芪,甘,微温。归肺、脾、肝、肾经。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用于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自汗、水肿、子官脱垂、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疮口久不愈合。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肺、脾、肝经。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用于外感表证,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正,脾虚湿盛。川椒,辛、麻,温。归脾、胃、肾经。温中止痛,杀虫止痒。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虫积腹痛;外治湿疹,阴痒。辛、微苦,温。麻黄,归肺、膀胱经。主治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红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功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对于鼻塞不通、流清涕、喷嚏不止、鼻内瘙痒等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特别是对于过敏性鼻塞,治疗效果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一:
张某,8岁,女,常出现流清涕不止的情况,使用抗生素无果。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混合物,仅一剂鼻涕便止,三剂即痊愈。至今未复发。
本案例使用的中药原料重量比配是:葛根30份,苍术20份,桂枝18份,干姜15份,炙甘草25份,黄芪18份,防风15份,川椒18份,麻黄15份,红枣17份。
以上药材称取后水煎服即可。
具体实施例二:
刘某,男,45岁,有二十年的吸烟史,进来鼻中阵发骚扰,反反复复,难以忍受。使用抗生素等无果。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混合物,三日瘙痒皆除,十余日后痊愈。
本案例使用的中药原料重量比配是:葛根33份,苍术22份,桂枝15份,干姜16份,炙甘草25份,黄芪17份,防风16份,川椒14份,麻黄16份,红枣19份。
以上药材称取后水煎服,每日二次。
具体实施例三:
吴某某,女,27岁,每到季节变化,如冬春之交、秋冬之交等必发流清涕,伴有喷嚏。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混合物,仅三剂鼻涕便止,喷嚏停止,连续服用五日即告痊愈。至今未复发。
本案例使用的中药原料重量比配是:葛根35份,苍术25份,桂枝17份,干姜17份,炙甘草20份,黄芪15份,防风16份,川椒15份,麻黄16份,红枣15份。
以上药材称取后水煎服,每日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