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宝宝退黄颗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97561发布日期:2018-06-05 17:43阅读:7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药健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宝宝退黄颗粒。



背景技术:

中医认为,形成黄疸的病理因素主要是湿。《金匮要略》记载:“黄家所得,从湿得之。” 由于湿阻中焦,脾胃功能失常,影响肝胆的疏泄,以致胆汁不循常道,溢于肌肤,而发生黄疸。患者可以表现出食欲减退、恶心、厌油腻、疲乏无力、尿黄如茶、肝区疼痛、发热、少数重型肝炎病例可见腹胀、少尿、出血倾向等症状。

从中医角度看,黄疸的治疗主要为化湿邪,利小便。化湿可以退黄,如属湿热,当清热化湿,必要时还应通利腑气,以使湿热下泄; 如属寒湿,应予健脾温化。利小便,主要通过淡渗利湿,达到退黄的目的。至于急黄热毒炽盛,邪人心营者,又当以清热解毒、凉营开窍为主;阴黄脾虚湿滞者,治以健脾养血,利湿退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宝宝退黄颗粒,以达到有效去除宝宝体内黄疸的目的。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宝宝退黄颗粒,所述宝宝退黄颗粒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黄芩8-25份、黄连3-10份、黄柏5-10份、龙胆3-10份、苦参4-8份、茵陈5-10份、茯苓2-5份、白鲜皮1-5份、半边莲1-6份、垂盆草1-7份、胡黄连3-8份、大黄1-7份、金钱草2-5份。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具有疗效快,无毒副作用,且药效稳定,不复发,特别适合治疗新生儿黄疸。

实施例1

黄芩18份、黄连7份、黄柏6份、龙胆5份、苦参5份、茵陈8份、茯苓3份、白鲜皮4份、半边莲5份、垂盆草4份、胡黄连5份、大黄5份、金钱草4份。

本发明颗粒剂的制法采用传统颗粒剂的制法进行制备。

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