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日用化工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和控油祛痘的磨砂洗面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洗脸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洗面奶可以有效地除去脸部的油脂和皮屑,令人感觉清爽舒适;目前,市场上多采用液体状或者膏状和块状的洗面产品,这些洗面产品多采用以石油化工原料制成洗面产品,这些原料包括:表面活性剂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AES)、烷醇酰胺,肤感调理剂如高分子聚合物、矿物油、植物油等。除了表面活性剂之外,主要应用于去油脂去角质的材料包括一些磨砂材料,比如尼龙微球、碳酸钙微球等等。此外,为了祛除痤疮,有些专利公开的配方中使用了中草药提取物以及某些抗生素等。对已有洗面奶的研究创新和生产,给消费者带来了使用便利和清爽感,但这些研究和产品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某些洗面奶大量使用了石油化工合成的化学原料,如AES,其在合成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带入二恶烷等副产物,除可能对皮肤产生一定程度的刺激和损伤,还因为二恶烷的存在有致癌的可能性。二是某些洗面奶中增添了帮助祛除油脂和角质的磨砂粒子,如尼龙微球、碳酸钙微球等。磨砂材料的加入的确对油脂祛除和角质祛除有帮助作用,但因为对磨砂材料的处理上不够细致,某些磨砂材料如碳酸钙粒子等,因为没有经过磨圆工艺,容易导致洗脸过程中对消费者角质层造成过度磨损,从而破坏皮肤屏障,造成皮肤红肿、出现炎症乃至干燥时期经皮失水量的增大。虽然尼龙微球对皮肤伤害较小,但因为其降解的不易,已在近年逐渐被欧美大牌护肤品公司所摒弃,并为欧盟管理机构立法禁用;三是某些控油祛痘的洗面奶使用了很多中草药制剂或复方,但往往效果未经验证,机理无法言说,只是作为增加产品卖点而添加到洗面奶之中,往往不能真正有效的达到控油祛痘的使用效果。四是洗面奶为了消费者的良好使用感官,往往使用了很多石化工业合成的油脂(如二甲基硅氧烷等),这些油脂的使用可能导致消费者脸部油脂积累,造成脂肪粒生成等可能性。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温和控油祛痘的磨砂洗面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磨砂洗面奶,按重量百分数计,由以下组份组成:A相物料:B相物料:甲基椰油酰基牛磺酸钠1.0-3.0%C相物料:D相物料:优选的,所述的磨砂洗面奶,按重量百分数计,由以下组份组成:A相物料:B相物料:甲基椰油酰基牛磺酸钠1.0-2.0%C相物料:D相物料:优选的,所述的磨砂洗面奶,按重量百分数计,由以下组份组成:A相物料:B相物料:甲基椰油酰基牛磺酸钠1.0-2.0%C相物料:D相物料:优选的,葛根和银杏叶中草药复方中葛根和银杏叶的重量比为(1-4):(4-1),其有效成分为葛根和银杏叶的醇提取物。优选的,葛根和银杏叶中草药复方中葛根和银杏叶的重量比为(1-3):(2-1),其有效成分为葛根和银杏叶的醇提取物。优选的,按照上述配比称取葛根和银杏叶,用粉碎机将其打碎。取10倍于葛根和银杏叶重量的75%的食用酒精密闭浸泡中草药组方,置于低温阴凉处5-10d,期间每天搅拌两次。将浸泡液取出500目筛网过滤,取过滤液加入旋转蒸发仪,45℃旋转蒸发,蒸发掉90%酒精和水,最后获取中草药提取液,得100%中草药组方浸膏,为葛根和银杏叶中草药复方。优选的,植物鞘氨醇和橙皮苷复方是将植物鞘氨醇和橙皮苷按质量比1∶4混合,其有效成分为植物鞘氨醇和橙皮苷的醇提取物。优选的,将植物鞘氨醇和橙皮苷按质量比1∶4混合,取5g加50%-70%的乙醇溶液至100g,优选50%-60%的乙醇溶液将其溶解,得到5%溶液,备用。优选的,植物磨砂粒子是将植物粉末经过漂白以及磨圆处理得到的,其直径为10-100μm。优选的,植物粉末包括核桃壳粉、陈皮粉、檀香树粉和/或白香木粉。优选的,植物粉末中核桃壳粉:陈皮粉:檀香树粉或白香木粉的重量比为1:1:1,2:1:1.5,3:2:1.5。一种磨砂洗面奶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将A相的纯水、EDTA二钠、椰油酰甘氨酸钾、C8-C1烷基葡糖苷、甘油加入主锅,加热搅拌至75~80℃后,加入聚乙二醇双硬脂酸酯、月桂酰胺丙基羟磺基甜菜碱、珠光片、层状硅酸盐分散液,保温75~80℃搅拌10分钟,待料体完成溶解后,然后开始降温;2)当温度降至45℃以下时,加入B相甲基椰油酰基牛磺酸钠,搅拌;3)用C相纯水水分散丙烯酸酯类共聚物,搅拌均匀,备用;4)在200-400r/min搅拌下,将步骤3)得到的丙烯酸酯类共聚物预溶液加入到步骤2)得到的溶液中,然后在600-800r/min搅拌下均匀,加入C相剩余物料,以及D相物料。搅拌均匀后,静置2小时后即可出料包装。优选的,C相纯水的量是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的五倍。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洗面奶使用了氨基酸结构的表面活性剂以及各种天然产物和衍生物(包括植物磨砂粒子、葛根和银杏叶中草药复方,植物鞘氨醇和橙皮苷复方),温和不刺激。氨基酸表面活性剂是新型的表面活性剂,其合成条件温和,环境友好,不产生二恶烷等有毒害副产物。在实际产品中其性能温和,刺激性极低,适应用于角质层比较薄而皮肤易产生敏感的面部。此外本发明配方还使用了各种天然产物和衍生物。本发明洗面奶使用植物磨砂粒子(主要包括核桃壳粉、陈皮粉、檀香木粉、白香木粉等),并在使用前用专门的流程和工艺对植物磨砂粒子进行磨圆处理,通过砂磨和分级过滤的方式,控制其直径在10-100μm。这些植物磨砂粒子在使用过程可有效吸附油脂,并可温和对面部角质层进行清除,从而对产生痤疮的油脂和相应的毛孔堵塞有良好的改善。包含在洗面奶中的植物磨砂粒子具备一定的抑制油脂分泌和微生物感染的效用,且植物磨砂粒子对环境亲和,可在自然环境中顺畅的降解。本发明配方针对油脂和痤疮产生机理中的四个靶点采用中草药复方提取物,包括1、雄激素及睾丸酮转化为高活性二氢睾丸酮的5α-还原酶的抑制;2、毛囊和皮脂腺雄激素受体的竞争性抑制;3、抑制以痤疮丙酸杆菌为代表的痤疮微生物增殖;4、对某些产生的炎症因子如白三烯、IL-2等的生成进行抑制。本发明方法是从源头上进行有效控制,所获中草药复方安全、温和且有效,可同时做到控制脸部油脂的生成和痤疮的发生水平。本发明的洗面奶产品摒弃工业合成的油脂如二甲基硅氧烷,或某些动物油脂如绵羊油等。这些工业合成或比较厚重的动物油脂,虽然能使得洗面奶的肤感改善,但可能因其残留在面部而导致消费者产生脂肪粒或更多痤疮的生成。本发明在洗面奶产品中只添加天然的小分子量的植物油脂,确保洗面奶的清爽,使用后不对面部肌肤产生负担乃至伤害。具体实施方式植物磨砂粒子原料采用核桃壳粉、陈皮粉和檀香树粉,或用白香木粉替代檀香树粉。其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首先将相应的植物磨砂粒子按照一定级别,过200目筛网,然后使用10%-20%的双氧水,使用1mol/L的NaOH将双氧水的pH调至8-12,优选10-11。将磨砂粒子于放入双氧水中,低速搅拌1-2h,再用400目筛网将漂白混合物筛分,用10倍量纯净水冲洗,然后将漂白的磨砂粒子放入含2mm氧化锆珠的15L卧式砂磨机中,设定砂磨机转速为100-500rpm,优选200-300rpm,循环5次,对植物磨砂粒子进行磨圆处理,通过分级过滤的方式,控制其直径在10-100μm之间,优选50-100μm,置于80℃环境通风烘干备用。通过漂白、磨圆工艺,这些植物磨砂粒子具有直径类同,接近圆球的形态,在使用过程可有效吸附油脂,并可温和地对面部角质层进行清除,消费者洗脸后冲洗在自然环境中可方便降解,环保效果甚佳。按照葛根和银杏叶的重量比为1∶4-4∶1称取葛根和银杏叶,用粉碎机将其打碎。取10倍于葛根和银杏叶重量的75%的食用酒精密闭浸泡中草药组方,置于低温阴凉处5-10d,期间每天搅拌两次。将浸泡液取出500目筛网过滤,取过滤液加入旋转蒸发仪,45℃旋转蒸发,蒸发掉90%酒精和水,最后获取中草药提取液,得100%中草药组方浸膏,备用。将植物鞘氨醇和橙皮苷按质量比1∶4混合,取5g加50%-70%的乙醇溶液至100g,优选50%-60%的乙醇溶液将其溶解,得到5%溶液,备用。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
发明内容。实施例表1本发明洗面奶配方(重量百分比,共计100%)按照表1所示配方制备实施例的洗面奶,制备方法如下:1)将A相的纯水、EDTA-2钠、椰油酰甘氨酸钾、C8-C1烷基葡糖苷、甘油加入主锅,加热搅拌至75~80℃后,加入DM638(聚乙二醇双硬脂酸酯)、月桂酰胺丙基羟磺基甜菜碱、珠光片、ROMOLHE(层状硅酸盐分散液),保温75~80℃搅拌10分钟,待料体完成溶解后,然后开始降温。2)当温度降至45℃以下时,加入B相椰油酰甲基牛磺酸钠,搅拌;3)用C相纯水分散丙烯酸酯类共聚物,搅拌均匀,备用;4)在200-400r/min搅拌下,将步骤3)得到的丙烯酸酯类共聚物预溶液加入到步骤2)得到的溶液中,然后在600-800r/min搅拌下均匀,加入C相剩余物料,以及D相物料。搅拌均匀后,静置2小时后即可出料包装。对上述实施例进行效果检测。一、鸡胚绒毛尿囊膜实验检测洗面奶的刺激性参照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发布的化妆品眼刺激性/腐蚀性的鸡胚绒毛尿囊膜试验的标准,采用反应时间法,将9日龄鸡胚进行照蛋检查,在蛋壳表面标记气室位置;用牙科锯齿弯镊剥去带标记的蛋壳部分,暴露白色蛋膜。用吸管吸取适量0.9%NaCl溶液使蛋膜湿润后,将0.9%NaCl溶液倾出。小心用镊子去除内膜,保证血管膜不受损。分别吸取0.3mL的被测试剂,滴加在绒毛尿囊膜表面,记录5min内开始出现出血、血管溶解、凝血的时间,期间录影并拍照,每种洗面奶做6次平行实验。以0.9%NaCl溶液为阴性对照,0.3%NaOH为阳性对照、1%脂肪醇醚硫酸钠盐混合物(ASV)为基准物质对照。采用反应时间法的评分标准为刺激评分法,公式如下:公式:IS=(301-secH)×5/300+(301-secL)×7/300+(301-secC)×9/300式中:secH(出血时间)—CAM膜上观察到开始发生出血的平均时间,单位为秒(s);secL(血管融解时间)—CAM膜上观察到开始发生血管融解的平均时间,单位为秒(s);secC(凝血时间)—CAM膜上观察到开始出现凝血的平均时间,单位为秒(s);根据计算的IS数值按下表(表2)范围对受试物眼刺激性进行分类。表2刺激评分结果评价刺激评分刺激分类IS<1无刺激性1≤IS<5轻度刺激性5≤IS<9中度刺激性IS≥9重度刺激性根据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发布的化妆品眼刺激性/腐蚀性的鸡胚绒毛尿囊膜试验的标准,将出血、凝血、血管溶解分为以下几个等级。出血:1)无出血;2)轻度出血:仅见小血管出血和少量出血(如0.5%ASV作用5min);3)中度出血:小血管和大血管出血,并有明显的血液流出(如1%ASV作用5min);4)重度出血:几乎所有的血管出血,并有大量的血液流出(如5%ASV作用5min)。凝血:1)无凝血;2)轻度凝血:血管内或(和)血管外轻度凝血(如0.2%氢氧化钠作用5min);3)中度凝血:血管内或(和)血管外中度凝血(如0.3%氢氧化钠作用5min);4)重度凝血:血管内或(和)血管外重度凝血(如0.5%氢氧化钠作用5min)。血管溶解:1)无血管溶解;2)轻度血管溶解:仅小血管溶解(0.5%ASV作用5min);3)中度血管溶解:小血管和大血管溶解(1%ASV作用5min);4)重度血管溶解:大血管和全部血管树都溶解(5%ASV作用5min)。按照上述方法对实施例获得的洗面奶以及AES体系的洗面奶和不带有植物提取物的氨基酸洗面奶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见表3。表3各实施例的鸡胚刺激实验评分表从表3可知,与通常使用石化系AES体系的洗面奶(一般刺激平均分在6-10之间,及中度刺激性和重度刺激性)和不带有植物提取物的氨基酸洗面奶(一般刺激平均分在5-8之间),而本发明中,通过氨基酸表面活性剂中草药复方组合的各实施例洗面奶,其刺激性明显降低,分值介于4.4-5.6之间,可达到温和洁面的效果。二、保湿效果和控油效果采用皮肤油脂水份酸碱度测试仪对使用本发明洗面奶的志愿者进行4小时监测,评估志愿者面部水分含量和油脂含量。即请30名志愿者男女各半,年龄在15-35岁,在温度25±2℃,湿度50±5%的密闭空间,用25±2℃的清水加上本发明洗面奶(实施例1)(每次5g)洗脸,之后从0小时到4小时,每60分钟测一次面部皮肤(分别取前额、下巴和两边腮部测试)的含水量和油份,取30人平均值得出下表。测试结果见表4。表4使用洗面奶后志愿者面部皮肤的平均含水量和油脂含量从表4可知,使用本发明洗面奶对志愿者面部皮肤的含水量有一个持久的保持状态,4小时后皮肤含水量状态仍略优于未洗面的状态。同时,洗面奶在洗面初期可显著降低面部的油份,并在4小时之内可以控制并减少油脂的分泌。实施例1-9的洗面奶在保湿效果和控油效果的效果以实施例1为最佳,其次是实施例2(使用4小时皮肤含水量为20.3%,皮肤油份为6.7%)和3(使用4小时皮肤含水量为19.5%,皮肤油份为6.8%),实施例1-3的效果好于实施例4-9。因为实施例1中会影响皮肤屏障的植物磨砂粒子的量适中,控制油脂分泌的葛根和银杏叶的中草药复合物配比最优,植物鞘氨醇和橙皮苷的含量也最佳,所以实施例保湿和控油效果最佳。其中,植物磨砂粒子添加比例为4%,核桃壳粉:陈皮粉:檀香树粉(或白香木粉)的最佳配比为3:2:1.5,葛根和银杏叶复方添加量为6%,最佳配比为3∶2。植物鞘氨醇和橙皮苷复方(5%)的添加量为3%-5%。实施例4、5、6的植物磨砂粒子添加量以及植物鞘氨醇和橙皮苷母液添加量稍小,影响了控油保湿的效果。实施例7、8、9,植物磨砂粒子的添加量稍大,虽然植物鞘氨醇和橙皮苷母液适中,但植物磨砂粒子过多会影响皮肤屏障功能,使皮肤的经皮失水率变大,油脂分泌呈增多趋势。三、祛痘效果:将本发明洗面奶(实施例2)和市售非氨基酸洗面奶由志愿者进行实际使用效果评估,选痤疮症状在Ⅰ、Ⅱ期,年龄介乎于15-35岁,男女各半的80例志愿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分别于使用1、2、4周后,由皮肤科医生观察评定面部皮肤及痤疮情况;对照组35例,使用市售非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的普通洗面奶。表5使用效果评定组别例数显效进步无效总有效率实施例1455251566.7%对照35152917.1%通过皮肤科医生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具体结果见表5。治疗组共72例,其中治愈5例,治愈率为11.1%;有效为30例,总有效率为66.7%。对照组共35例,其中治愈1例,治愈率为2.9%;有效为6例,总有效率为17.1%。本发明的祛痘洗面奶在使用效果比普通洗面奶存在显著性差异。对比例1采用经磨圆的尼龙微球磨砂粒子替代实施例1配方中的植物磨砂粒子,其他组分同实施例1,得到对比例1配方。进行上述刺激性实验和保湿效果和控油效果实验。得出对比例1配方的刺激平均分为5.1,为中度刺激性,对皮肤的刺激性比实施例1大。含水量和油脂含量见表6。表6使用对比例1后志愿者皮肤平均含水量和油脂含量由表6可知:对比例1的保湿和控油效果比实施例1略差。此外,由于尼龙微球磨砂粒子是合成的,而本发明植物来源的磨砂粒子不仅天然,而且环保,废物利用。对比例2同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植物磨砂粒子没有进行磨圆处理,得到对比例2配方。进行上述刺激性实验和保湿效果和控油效果实验。得出对比例2配方的刺激平均分为5.5,为中度刺激。保湿效果和控油效果的结果见表7。表7使用对比例2后志愿者皮肤平均含水量和油脂含量由表7可知,保湿和控油效果比实施例2差。未经磨圆的植物粒子相对磨圆处理的植物粒子来说,对皮肤的刺激性会相对大一些。虽然植物磨砂粒子也有抗油保湿的作用,但是由于没有磨圆处理会导致其破坏皮肤屏障功能,使经皮失水率变大,油脂分泌呈增多趋势。对比例3葛根和银杏叶的中草药复方的比例为0,其他组分同实施例1,得到对比例3配方。进行上述刺激性实验和保湿效果和控油效果实验。得出对比例3配方的刺激平均分为4.6,为轻度刺激。保湿效果和控油效果的结果见表8。表8使用对比例3后志愿者皮肤平均含水量和油脂含量由表8可知,保湿效果与实施例1相当,控油效果比实施例1差,因为葛根和银杏叶的中草药复方中有抑制产生油脂的有效成分,当配方中没有葛根和银杏叶中草药复方时,油脂分泌会加剧,但对皮肤含水量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对于刺激性,因为影响刺激性的主要因素是植物磨砂粒子是否经过磨圆处理,对比例3与实施例1的植物磨砂粒子都是经过磨圆处理的,所以刺激性相差不大。对比例4植物鞘氨醇和橙皮苷母液的含量为0,其他组分同实施例1,得到对比例4配方。进行上述刺激性实验和保湿效果和控油效果实验。得出对比例4配方的刺激平均分为4.7,为轻度刺激。保湿效果和控油效果的结果见表9。表9使用对比例4后志愿者皮肤平均含水量和油脂含量由表9可知,保湿效果与实施例1相当,控油效果比实施例1差,因为植物鞘氨醇和橙皮苷是5α-还原酶抑制剂,能从源头控制油脂的分泌,对皮肤的含水量影响不大。对于刺激性,因为影响刺激性的主要因素是植物磨砂粒子是否经过磨圆处理,对比例4与实施例1的植物磨砂粒子都是经过磨圆处理的,所以刺激性相差不大。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