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配伍内服剂,具体涉及一种纯中药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结肠炎Ⅱ散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结肠和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局限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病变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也可延伸至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病程漫长,常反复发作;本病见于任何年龄,但20~30岁最多见,认为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与基因因素、心理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除少数患者起病急骤外,一般起病缓慢,病情轻重不一。症状以腹泻为主,血、脓和黏液性粪便,常伴有阵发性结肠痉挛性疼痛,并里急后重,排便后可获缓解;轻型患者症状较轻微,每日腹泻不足5次;重型每日腹泻在5次以上,为水泻或血便,腹痛较重,有发热症状,体温可超过38.5℃,脉率大于90次/分。并发症:中毒性结肠扩张,肠穿孔,大出血,息肉,癌变,小肠炎,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的并发症。
治疗:1卧床休息和全身支持治疗,包括液体和电解质平衡,尤其是钾的补充,低血钾者应予纠正。2药物治疗①柳氮磺胺吡啶水杨酸制剂,艾迪莎、美沙拉嗪等。②皮质类固醇强的松或地塞米松3.外科治疗、有20%~30%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最终手术,患者不易接受。现有一些治疗方法,疗效并不满意,远期效果不佳,病情迁延日入久,数年至数十年。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所述的一种纯中药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结肠炎Ⅱ散及制备方法,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按照重量份数计及配伍,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由以下中药原料配制:生甘草10-30份,干地黄10-30份,白术10-30份,炮附子10-30份,枯黄芩10-30份,陈年灶心土180-360份,黄芪10-30份,紫河车10-30份,喜树果15-45份,白重楼10-30份。
所述的一种纯中药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结肠炎Ⅱ散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将生甘草,干地黄,白术,炮附子,枯黄芩,陈年灶心土,黄芪,紫河车,喜树果,白重楼,选净晒干,去除杂质备用。共研细末,过200目,包装,用透气纱袋分装,每袋装220克。
用法用量:一日三次,一次一袋(220克),开水泡服,30天为一疗程。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所使用的中药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药源料安全可靠,来自天然中药材。本发明的特点在于药物的合理配伍及其制备,是以中医整体观念,辩证论治,治病求本理论为基础。
药理作用:
喜树果,为蓝果树科植物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e Decne.的果实,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症之功效。用于食道癌,贲门癌,胃癌,肠癌,肝癌,白血病,牛皮癣,疮肿。化学成份果实中还含羟基喜树碱、去氧喜树碱(Deoxycam-ptothecine)、喜树次碱、白桦脂酸(Betulic acid) 和喜果甙即长春甙内酰胺。
白重楼,百合科重楼属植物,化学成分:含多种甾体皂甙,为薯蓣皂甙元(diosgenin)和偏诺皂甙元(pennogenin)的二、三、四糖甙,另含β-蜕皮激素、胡萝卜甙等。性味:性微寒,味苦;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用于疔肿痈肿、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扑伤痛、惊风抽搐。
白术:性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功能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药理作用:利尿、降血糖、强壮、抗凝血、血管扩张、抗肿瘤、抗菌、促进造血功能、促进蛋白质合成。
白术化学成份:根茎含挥发油,内有α-及β-葎草烯(humu-lene),β-榄香醇(β-elemol),α姜黄烯(α-curcumene),苍术酮(α-tractlone),3β-乙酰氧基苍术酮(3β-acetoxyatractylone),芹子二烯酮[selina-4(14),7(11)-diene-8-one],桉叶醇(eudesmol),棕榈酸(palmiticacid),茅术醇(hinesol),β-芹子烯(β-selinene)等。还含倍半萜内酯化合物:苍术内酯(atractylenolide)-Ⅰ、-Ⅱ、-Ⅲ及8β-乙氧基苍术内酯-Ⅱ(8β-ethoxyatractylenolide-Ⅱ)。又含多炔类化合物:14-乙酰基-12-千里光酰基-8-顺式折术三醇(14-acetyl-12-senecioyl-2E,8Z,10E-atracetylentriol),14-乙酰基各里光酰基-8-反式白术三醇(14-acetyl-12-senecioyl-2E,8E,10E-atractylentriol),12-千里光光酰基-8-顺式白术三醇(12-senecioyl-2E,8Z,10E-atracetylentriol),12-千里光酰基-8-反式白术三醇(12-senecioyl-2E,8E,10E-atractylentriol),12α-甲基丁酰基-14-乙酰基-8-顺式白术三醇(12α-methylbutyryl-14-acetyl-2E,8Z,10E-atractylentriol),12α-甲基丁酰基-14-乙酰基-8-反式白术三醇(12α-methylbutyryl-14-acetyl-2E,8E,10E-atractylentriol),14α-甲基丁酰基-8-顺式白术三醇(14α-methylbutyryl-2E,8Z,10E-atractylentriol),14α-甲基丁酰基-8-反式白术三醇(14α-methylbutyryl-2E,8E,10E-atractylentriol)。另含东莨菪素(scopoletin),果糖(fructose),菊糖(inulin),具免疫活性的甘露聚糖AM-3,以及天冬氨酸(asparticacid),丝氨酸(serine),谷氨酸(glutamicacid),丙氨酸(alanine),甘氨酸(glycine),缬氨酸(valine),异亮氨酸(isoleucine),亮氨酸(leucine),酪氨酸(tyro-s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赖氨酸(lysine),组氨酸(histi-sine),精氨酸(arginine),脯氨酸(proline)等氨基酸。
甘草性平,味甘,具有益气健脾、祛痰止咳、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能,可用于脾胃虚弱、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倦怠无力、心悸气短、痈肿疮毒等症。化学成分,主要成分有甘草酸、甘草甙等。化合物有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甘草甙、异甘草甙、新甘草甙、新异甘草甙、甘草素、异甘草素以及甘草西定、甘草醇、异甘草醇、7-甲基香豆精、伞形花内酯等数十种化合物。
紫河车,性味甘、咸、温,入肺、心、肾经,有补肾益精,益气养血之功。主治:虚损、羸瘦、咳血气喘、劳热骨蒸、遗精等症,含蛋白质、糖、钙、维生素、免疫因子。化学成分:含有干扰素,有抑制多种病毒对人细胞的作用,含有巨球蛋白称β抑制因子(β-inhibitor)能抑制制流感病毒。含有与血液凝固有关的成分,有类似凝血因子Ⅻ的纤维蛋白稳定因子;尿激酶抑制物和纤维蛋白溶酶原活化物,含有多种有应用价值的酶,如溶菌酶(lysozyme),激肽酶(kininase),组胺酶(histaminase),催产素酶(oxytocinase),清蛋白酶,α-球蛋白酶,β-球蛋白酶,γ-球蛋白酶等。此外,尚含有红胞生成素,磷脂(phospholipid),β-内啡肽(β-endorphin),氨基多糖体(系由8分子乙酰氨葡萄糖、6分子甘露糖所组成)。胎盘乳原(多肽化合物)含多种氨基酸,并含微量维生素B12,乙酰胆碱及碘等。
黄芪主要成分为黄芪多糖、皂甙、黄酮、维生素、微量元素,其中黄芪多糖、皂甙、黄酮为多种药理作用的有效成分,(1)调节免疫功能;(2)促进造血功能;(3)对物质代谢的影响:对糖代谢、脂肪代谢、蛋白质和核酸代谢的影响;(4)抗应激(5)抗氧化损伤;(6)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强心、保护心肌细胞、调节血压;(7)抗脑缺血;(8)保肝。
干生地:性甘、微苦,凉。入心、肝、肾经,功能,滋阴清热,凉血止血;主治;温病发热,舌绛,癍疹,阴虚内热,消渴,头晕目眩,劳嗽,口干,腰酸,吐血,衄血,尿血,崩漏,月经不调,血虚肠燥,风湿痹痛;化学成分:地黄含多种苷类,主要是环烯醚萜及其苷类;筋骨草醇、地黄苷、梓醇(Catalpol),糖类和氨基酸;还含地黄素(Rehmannin)、生物碱等。
附子:功能:回阳救逆、 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主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踒躄拘挛,阳萎宫冷,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化学成分:附子含乌头碱(aconitine),中乌头碱(mesaconitine),次乌头碱(hypaconitine),塔拉乌头胺(talatisamine),和乌胺(higeramine)即是消旋去甲基衡州乌药碱(demethylcoclaurine),棍掌碱氯化物(coryneine chloride),异飞燕草碱(isodelphinine),苯甲酰中乌头碱(benzoyl mesaconitine),新乌宁碱(neoline),附子宁碱(fuziline),北乌头碱(beiwutine),多根乌头碱(karakoline),去氧乌头碱(deoxyaconitine),附子亭碱(fuzitine),准葛尔乌头碱(songorine)尿嘧啶(uracil),江油乌头碱(jiangyouaconitine),新江油乌头碱(neojiangyouaconitine),去甲猪毛菜碱(salsolinol)等。
黄芩:味苦、性寒,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
灶心土:为烧木柴或杂草的土灶内底部中心的焦黄土块。又名伏龙肝。性味归经:辛,微温。归脾、胃经。功用:1温经止血:主治:脾气虚寒,摄血无力所致吐血、便血、崩漏下血等证,2.温中止呕:主治:中焦虚寒呕吐、妊娠呕吐。3.温脾涩肠止泻:用于脾虚久泻。用法用量:15~120g,布包先煎。化学成分:主要由硅酸(H2SiO3)、氧化铝(Al2O3)及三氧化二铁(Fe2O3)所组成;还含有氧化钠(Na2O),氧化钾(K2O),氧化镁(MgO),氧化钙(CaO),磷酸钙[Ca3(PO4)2]等;药理作用:缩短凝血时间,抑制纤维蛋白溶解酶及增加血小板第三因子活性等作用,能减轻洋地黄酊引起的呕吐,有止呕作用。
以下举几个典型病例:
病例一:阳某某,女,42岁;慢性腹泻,脓血黏液粪便8年余,伴有阵发性肠痉挛性疼痛,并里急后重,排便后可获缓解;有时每日腹泻5到10次,经结肠镜栓查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经多方医治而远期效果不佳;2000年3月发作症状明显加重,服用本专利-结肠炎Ⅱ散30天,症状明显好转,无脓血黏液粪便,无里急后重,后续服6个月,症状消失,检查肠病变基本修复,随访二年,未见复发。
病例二,李某某,男45岁,脓血黏液粪便并慢性腹泻10年余,伴里急后重,阵发性腹疼痛,症状时轻时重,经肛门镜检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并贫血,面黄无华,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2010年5月开始服用本专利-结肠炎Ⅱ散30余天,症状基本消失,续服5个月余,后随访三年,未见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以结合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具体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纯中药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结肠炎Ⅱ散及制备方法,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按照重量份数计及配伍,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由以下中药原料配制生甘草30份,干地黄30份,白术30份,炮附子0份,枯黄芩30份,陈年灶心土360份,黄芪30份,紫河车10份,喜树果45份,白重楼30份。
一种纯中药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结肠炎Ⅱ散及制备方法,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按照重量份数计及配伍,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由以下中药原料配制:生甘草5份,干地黄10份,白术5份,炮附子3份,枯黄芩10份,陈年灶心土80份,黄芪5份,紫河车5份,喜树果8份,白重楼8份。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描述,旨在说明具体实施方案的实现方式,不能理解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枝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发下,在所述的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做出各种变体、润饰,与剂型、变通,这些变体与剂型、变通(如各种丸剂、片剂,栓剂)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构思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