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花斑藓的药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46529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花斑藓的药剂。



背景技术:

花斑藓又称汗藓,为慢性皮肤角质层真菌感染而产生的慢性皮肤病。

花斑藓会形成色素沉着,严重影响外表,降低花斑藓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人际交往和个人心理健康;花斑藓产生的皮损活跃时,还会产生痒感,且容易反复发作,不胜其烦;而且花斑藓还存在传染性;另外,花斑藓还会引起其他并发症,例如花斑藓菌还可累及泪囊,引发阻塞性泪囊炎。

目前市面上虽然已经存在适用于花斑藓的药物,但基本上都不是专治花斑藓,因此效果较差,且治疗周期长,存在复发的可能。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花斑藓的药剂,治疗效果显著,治疗周期大大减短且保存时间更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治疗花斑藓的药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金银花4-6份,龙胆草3-6份,紫花地丁4-8份,藿香2-4份,蛇皮1-3份,橘子皮3-5份,千里光4-7份,地耳草2-5份,青黛5-7份,芦荟4-8份,刺蒺藜1-2份,医用凡士林15-20份,粘合剂1-3份,去离子水15-30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粘合剂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或者羧甲基纤维素钠。

所述一种用于治疗花斑藓的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取蛇皮1-3份,捣碎,过60目筛,再加入捣碎后的藿香2-4份,搅拌均匀,然后加入5-10份去离子水进行加热,温度达到67-74℃停止加热,加热的过程中持续进行搅拌,得到药液一;

(2)取金银花4-6份,龙胆草3-6份,紫花地丁4-8份,千里光4-7份,地耳草2-5份,青黛5-7份,芦荟4-8份,刺蒺藜1-2份去除根部及多余的叶片,清洗干净,之后加入橘子皮3-5份,然后捣碎,过100目筛,然后加入5-10份去离子水之后进行微波提取,功率为480-580w,温度为45-60℃,时间为5-10分钟,然后过滤,得到药液二;

(3)将步骤(2)得到的药液二进行减压浓缩操作,直至形成相对密度为1.35-1.50的膏状物;

(4)将步骤(1)得到的药液和步骤(3)得到的膏状物混合,然后加入去离子水5-10份、粘合剂1-3份,然后置于电加热真空搅拌器中,常压下加热至60-70℃,保温搅拌,搅拌器的转速为30-60r/min,搅拌时间10-15分钟;

(5)最后加入医用凡士林15-20份,进行加压搅拌,搅拌器转速为100-120r/min,真空度160-200kpa,搅拌10-20分钟,搅拌均匀后冷却至30-40℃,密封保存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花斑藓的药剂,选用天然药物,经过科学配置,采用微波提取的方式来提取出所需要的有效成分,然后经过减压浓缩、加热、加压搅拌等操作,与现有的水煮、过滤等方式相比,有效成分更易被提取出来,各种中药的利用率提高了25%,治疗效果显著,治疗时间与市面上其他药物相比缩短了30%,且药性更为温和,不会对人体产生刺激,加入橘子皮,不仅可以滋润皮肤,而且橘子皮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是天然的防腐剂,可以有效地增加药剂的保质时间,医用凡士林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使药效迅速产生效果的同时还可以保持皮肤的滋润,另外还能阻挡来自空气中的细菌与皮肤接触,降低感染的可能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这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可以做出各种修改或改进,但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均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花斑藓的药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金银花5份,龙胆草4份,紫花地丁6份,藿香3份,蛇皮2份,橘子皮4份,千里光6份,地耳草4份,青黛6份,芦荟6份,刺蒺藜1份,医用凡士林18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2份,去离子水24份。

所述一种用于治疗花斑藓的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蛇皮2份,捣碎,过60目筛,再加入捣碎后的藿香3份,搅拌均匀,然后加入8份去离子水进行加热,温度达到70℃停止加热,加热的过程中持续进行搅拌,得到药液一;

(2)取金银花5份,龙胆草4份,紫花地丁6份,千里光6份,地耳草4份,青黛6份,芦荟6份,刺蒺藜1份去除根部及多余的叶片,清洗干净,之后加入橘子皮4份,然后捣碎,过100目筛,然后加入8份去离子水之后进行微波提取,功率为540w,温度为53℃,时间为8分钟,然后过滤,得到药液二;

(3)将步骤(2)得到的药液二进行减压浓缩操作,直至形成相对密度为1.45的膏状物;

(4)将步骤(1)得到的药液和步骤(3)得到的膏状物混合,然后加入去离子水8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2份,然后置于电加热真空搅拌器中,常压下加热至65℃,保温搅拌,搅拌器的转速为45r/min,搅拌时间13分钟;

(5)最后加入医用凡士林18份,进行加压搅拌,搅拌器转速为110r/min,真空度180kpa,搅拌15分钟,搅拌均匀后冷却至35℃,密封保存即可,药剂保存时间可达3年。

实验例

选取病例20例,其中男患者10例,女患者10例,年龄为15-45岁,平均年龄32岁,患者均表现为出现围绕毛孔的圆形点状斑疹,大小类似于甲盖,表面附有少量极易剥离的糠秕样鳞屑,灰色、褐色至黄棕色不等,也有多种颜色共存,伴有瘙痒感。

治疗方法:

使用实施例1中制备的药剂涂抹在患处,每处30克,然后揉压3-5分钟,每日两次,4天为一个疗程,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

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17名患者在治疗的第二天瘙痒感消失,第三天开始鳞屑逐渐消失,第五天鳞屑与斑疹均完全消失,基本痊愈,3名患者在治疗的第三天瘙痒感消失,第五天开始鳞屑逐渐消失,第六天鳞屑与斑疹均完全消失,基本痊愈,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此后的一个月内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发现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复发。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花斑藓的药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金银花4份,龙胆草3份,紫花地丁4份,藿香2份,蛇皮1份,橘子皮3份,千里光4份,地耳草2份,青黛5份,芦荟4份,刺蒺藜1份,医用凡士林15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份,去离子水15份。

所述一种用于治疗花斑藓的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蛇皮1份,捣碎,过60目筛,再加入捣碎后的藿香2份,搅拌均匀,然后加入5份去离子水进行加热,温度达到67℃停止加热,加热的过程中持续进行搅拌,得到药液一;

(2)取金银花4份,龙胆草3份,紫花地丁4份,千里光4份,地耳草2份,青黛5份,芦荟4份,刺蒺藜1份去除根部及多余的叶片,清洗干净,之后加入橘子皮3份,然后捣碎,过100目筛,然后加入5份去离子水之后进行微波提取,功率为480w,温度为45℃,时间为5分钟,然后过滤,得到药液二;

(3)将步骤(2)得到的药液二进行减压浓缩操作,直至形成相对密度为1.35的膏状物;

(4)将步骤(1)得到的药液和步骤(3)得到的膏状物混合,然后加入去离子水5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份,然后置于电加热真空搅拌器中,常压下加热至60℃,保温搅拌,搅拌器的转速为30r/min,搅拌时间10分钟;

(5)最后加入医用凡士林15份,进行加压搅拌,搅拌器转速为100r/min,真空度160kpa,搅拌10分钟,搅拌均匀后冷却至30℃,密封保存即可,药剂保存时间可达3年。

实验例

选取病例20例,其中男患者10例,女患者10例,年龄为15-45岁,平均年龄32岁,患者均表现为出现围绕毛孔的圆形点状斑疹,大小类似于甲盖,表面附有少量极易剥离的糠秕样鳞屑,灰色、褐色至黄棕色不等,也有多种颜色共存,伴有瘙痒感。

治疗方法:

使用实施例1中制备的药剂涂抹在患处,每处30克,然后揉压3-5分钟,每日两次,4天为一个疗程,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

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18名患者在治疗的第四天瘙痒感消失,第五天开始鳞屑逐渐消失,第六天鳞屑与斑疹均完全消失,基本痊愈,2名患者在治疗的第五天瘙痒感消失,第七天开始鳞屑逐渐消失,第八天鳞屑与斑疹均完全消失,基本痊愈,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此后的一个月内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发现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复发。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花斑藓的药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金银花6份,龙胆草6份,紫花地丁8份,藿香4份,蛇皮3份,橘子皮5份,千里光7份,地耳草5份,青黛7份,芦荟8份,刺蒺藜2份,医用凡士林20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3份,去离子水30份。

所述一种用于治疗花斑藓的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蛇皮3份,捣碎,过60目筛,再加入捣碎后的藿香4份,搅拌均匀,然后加入10份去离子水进行加热,温度达到74℃停止加热,加热的过程中持续进行搅拌,得到药液一;

(2)取金银花6份,龙胆草6份,紫花地丁8份,千里光7份,地耳草5份,青黛7份,芦荟8份,刺蒺藜2份去除根部及多余的叶片,清洗干净,之后加入橘子皮5份,然后捣碎,过100目筛,然后加入10份去离子水之后进行微波提取,功率为580w,温度为60℃,时间为10分钟,然后过滤,得到药液二;

(3)将步骤(2)得到的药液二进行减压浓缩操作,直至形成相对密度为1.50的膏状物;

(4)将步骤(1)得到的药液和步骤(3)得到的膏状物混合,然后加入去离子水10份、粘合剂3份,然后置于电加热真空搅拌器中,常压下加热至70℃,保温搅拌,搅拌器的转速为60r/min,搅拌时间15分钟;

(5)最后加入医用凡士林20份,进行加压搅拌,搅拌器转速为120r/min,真空度200kpa,搅拌20分钟,搅拌均匀后冷却至40℃,密封保存即可,药剂保存时间可达3年。

实验例

选取病例20例,其中男患者10例,女患者10例,年龄为15-45岁,平均年龄32岁,患者均表现为出现围绕毛孔的圆形点状斑疹,大小类似于甲盖,表面附有少量极易剥离的糠秕样鳞屑,灰色、褐色至黄棕色不等,也有多种颜色共存,伴有瘙痒感。

治疗方法:

使用实施例1中制备的药剂涂抹在患处,每处30克,然后揉压3-5分钟,每日两次,4天为一个疗程,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

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18名患者在治疗的第三天瘙痒感消失,第四天开始鳞屑逐渐消失,第五天鳞屑与斑疹均完全消失,基本痊愈,1名患者在治疗的第四天瘙痒感消失,第六天开始鳞屑逐渐消失,第七天鳞屑与斑疹均完全消失,基本痊愈,还有1名患者第六天瘙痒感消失,同时鳞屑逐渐消失,到第八天鳞屑与斑疹均完全消失,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此后的一个月内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发现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复发。

本发明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