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治疗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4476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儿科治疗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指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呼吸道感染年次数在一定次数以上,并排除肺、气管及心脏先天畸形、胃食管反流等疾病相关者。以感冒、咳嗽、肺炎喘嗽在一段时间内反复感染经久不愈为主要临床特征。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气候变化剧烈时尤易反复不已,部分病儿夏天有自然缓解的趋势。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我国儿科呼吸道感染占门诊患儿的80%,其中30%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年龄多见于6个月~6岁的小儿,1~3岁的婴幼儿最为常见。因小儿肺脏娇嫩,脾常不足,肾常虚,若反复呼吸道感染,治疗不当,容易发生咳喘、水肿、痹证等病症,严重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与身心健康。

临床上,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通常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用适当的抗生素,病毒感染者可选用新博林、病毒唑等,对于维生素缺乏症者,及时补充维生素。但抗生素疗法容易产生抗药性,且容易降低机体的免疫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愈率高、安全无毒副作用的儿科治疗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科治疗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云芝10-15份,燕麦草5-8份,鸡肝散3-7份,卷茎蓼2-5份,书带蕨8-12份,鹿草5-15份,土沙参10-15份,刺玫果10-20份,卡密5-10份,草石蚕3-7份,苦瓜子5-8份,水马桑3-7份,鸡桑叶5-10份,柚核8-15份,地骨皮10-20份,南瓜藤10-15份。

优选的,一种儿科治疗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云芝13份,燕麦草5份,鸡肝散5份,卷茎蓼5份,书带蕨10份,鹿草10份,土沙参13份,刺玫果15份,卡密5份,草石蚕7份,苦瓜子5份,水马桑5份,鸡桑叶8份,柚核10份,地骨皮15份,南瓜藤13份。

本发明各中药原料的药理活性如下:

云芝,为多孔菌科真菌彩绒革盖菌的子实体,甘,淡,微寒,归肝、脾、肺经,健脾利湿;止咳平喘;清热解毒;抗肿瘤。主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变;慢性支气管炎;小儿痉挛性支气管炎;咽喉肿痛;多种肿瘤;类风湿性关节炎;白血病。

燕麦草,为禾本科植物野燕麦的茎叶,甘,平,收敛止血;固表止汗。主吐血;便血;血崩;自汗;盗汗;白带。

鸡肝散,为唇形科植物四方蒿的全草,味苦,辛,性平,清热;利湿;解毒。主感冒发热;显热泻痢;黄疸;小便不利;脚吖烂痒;烧伤。

卷茎蓼,为蓼科植物卷茎蓼的全草,辛,性温,健脾消食。主消化不良;腹泻。

书带蕨,为书带蕨科植物书带蕨的全草,苦,涩,凉,归心、肝经,疏风清热;舒筋止痛;健脾消疳;止血。主小儿急惊风;目翳;跌打损伤;风湿痹痛;小儿疳积;妇女干血痨;咯血;吐血。

鹿草,为菊科植物鹿草的根,味甘,性平,益气健脾;安神。主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神经衰弱。

土沙参,为桔梗科植物球果牧根草的根,味甘,性平,健脾益气;润肺止咳。主体虚自汗;乳汁不足;饮食少进;咳嗽;咯血。

刺玫果,为蔷薇科植物山刺玫、光叶山刺玫的果实,酸,苦,温,归肝、脾、胃、膀胱经,健脾消食;活血调经;敛肺止咳。主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脘腹胀痛;腹泻;月经不调;痛经;动脉粥样硬化;肺结咳嗽。

卡密,为蒺藜科植物小果白刺的果实,甘酸微咸,温,健脾胃,滋补强壮,调经活血。治身体瘦弱,气血两亏,脾胃不和,消化不良,月经不调,腰腹疼痛。

草石蚕,为唇形科植物草石蚕的块茎及全草,味甘,性平,归肺、肝、脾经,解表清肺;利湿解毒;补虚健脾。主风热感冒;虚劳咳嗽;黄疸;淋证;疮毒肿痛;毒蛇咬伤。

苦瓜子,为葫芦科植物苦瓜的种子,味苦,甘,性温,温补肾阳。主肾阳不足;小便频数;遗尿;遗精;阳痿。

水马桑,为忍冬科植物半边月的根,味甘,性平,益气;健脾。主所虚食少;消化不良。

鸡桑叶,为桑科植物鸡桑的叶,甘,辛,性寒,归肺经,清热解表;宣肺止咳。主风热感冒;肺热咳嗽;头痛;咽痛。

柚核,为芸香科植物柚的种子,苦,平,温,归肝经,疏肝理气;宣肺止咳。主疝气肺寒咳嗽。

地骨皮,为茄种植物枸杞等的根皮,甘,寒,归肺、肝、肾经,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咯血,衄血,内热消渴。

南瓜藤,为葫芦科植物南瓜的茎,味甘,苦,性微寒,归肝、胃、肺经,清肺;平肝;和胃;通络。主肺痨低热;肝胃气痛;月经不调;火眼赤痛;水火烫伤。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诸药配伍具有健脾益胃、益气养血、宣肺固表、补肾温阳的功效,提高小儿机体免疫力,治愈率高,安全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凡是不背离本发明构思的改变或等同替代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一种儿科治疗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云芝13份,燕麦草5份,鸡肝散5份,卷茎蓼5份,书带蕨10份,鹿草10份,土沙参13份,刺玫果15份,卡密5份,草石蚕7份,苦瓜子5份,水马桑5份,鸡桑叶8份,柚核10份,地骨皮15份,南瓜藤13份。

实施例2

一种儿科治疗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云芝10份,燕麦草6份,鸡肝散6份,卷茎蓼4份,书带蕨9份,鹿草13份,土沙参10份,刺玫果18份,卡密7份,草石蚕5份,苦瓜子6份,水马桑3份,鸡桑叶5份,柚核12份,地骨皮18份,南瓜藤12份。

实施例3

一种儿科治疗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云芝12份,燕麦草8份,鸡肝散3份,卷茎蓼3份,书带蕨8份,鹿草15份,土沙参15份,刺玫果10份,卡密10份,草石蚕3份,苦瓜子7份,水马桑7份,鸡桑叶7份,柚核18份,地骨皮20份,南瓜藤15份。

实施例4

一种儿科治疗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云芝15份,燕麦草7份,鸡肝散7份,卷茎蓼2份,书带蕨12份,鹿草5份,土沙参12份,刺玫果20份,卡密8份,草石蚕6份,苦瓜子8份,水马桑4份,鸡桑叶10份,柚核15份,地骨皮10份,南瓜藤10份。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共收治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者310例,其中男166例,女144例,年龄6个月-6岁。参照1987年全国第一届RRTI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RRTI诊断标准,每年上呼吸道感染次数分别为0-2岁≥7次,3-5岁≥6次,6-12岁≥5次。

治疗方法: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水煎服,每日一剂,一日两次,早晚分服。

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治疗后6个月内没有再发生上呼吸道感染;

显效:治疗后3个月内没有再发生上呼吸道感染;

有效:治疗后1个月内没有再发生上呼吸道感染;

无效:治疗后1个月内仍有上呼吸道感染发生,且呼吸道感染次数没有减少。

治疗结果:经5-15天的治疗,310例患者治愈268例,显效23例,有效12例,无效7例,治愈率86.5%,总有效率97.7%,治疗过程中患者未出现不良副反应,治疗过程中及愈后患者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均正常。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