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不动杆菌感染的中药。
背景技术:
不动杆菌是一类不发酵糖类的革兰阴性杆菌,是条件致病菌,也是人体正常菌丛的组成部分。多发生在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如原有肺部疾患,长期卧床不起,接受大量广谱抗菌药物、气管切开、气管插管、人工辅助呼吸等。我国ICU患者呼吸道标本分离菌中,鲍曼不动杆菌排名第三(11%)表现有发热,多为轻度或中度不规则发热,咳嗽胸痛气急,严重者可有发绀等表现。肺部可有中细湿啰音。
不动杆菌的耐药性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如对环丙沙星的耐药性越来越强。目前已发现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及氯霉素等有较强的耐药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治疗不动杆菌感染的中药,以纯天然的中草药为原料,标本兼治,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不易复发。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治疗不动杆菌感染的中药,是由中草药雁肪、三匹叶、艾纳香根、假蒟果穗、石草鞋、海木、凤仙根、柯蒲木、茅膏菜根、南蛇藤、刺楸树皮、南藤、梧桐白皮、桃耳七、榠樝、苦豆根、牡蒿根、豨莶根、石豇豆组成。
单剂药量为雁肪5 g、三匹叶10 g、艾纳香根15 g、假蒟果穗15 g、石草鞋12 g、海木15 g、凤仙根15 g、柯蒲木15 g、茅膏菜根15 g、南蛇藤15 g、刺楸树皮10 g、南藤15 g、梧桐白皮10 g、桃耳七10 g、榠樝12 g、苦豆根15 g、牡蒿根15 g、豨莶根15 g、石豇豆15g。
配制及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饭后服用,7 天为一疗程。
各中药的药理作用
雁肪:活血法风、清热解毒,主治中风偏枯、手足拘挛、心胸结热、痞塞呕逆、疮痈、发脱不长;三匹叶:通经活血、舒筋络、收敛、止痛,主治腹泻、赤白痢、慢性肝炎、腹痛、风湿痛、痛经;艾纳香根:祛风消肿、活血散瘀,主治风湿痛、跌打瘀痛、产后骨痛、受凉腹痛、腹泻;假蒟果穗:温中暖胃、驱风行气,主治腹胀腹痛、肠炎腹泻、食欲不振、肾炎水肿、风湿痛;石草鞋:除风湿、消食积、散瘀血,主治脚强痛、胸前饱胀、跌打损伤;海木:清热解毒、祛风湿、利咽喉,主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腰腿痛、咽喉炎、扁桃体炎、心、胃气痛;凤仙根:活血、通经、软坚、消肿,主治风湿筋骨疼痛、跌扑肿痛、咽喉骨哽;柯蒲木:消炎止痛、舒筋活络,主治咽喉炎、扁桃体炎、风湿骨痛、四肢麻木;茅膏菜根:治筋骨疼痛、腰痛、偏头痛、疟疾、翳障、跌打损伤;南蛇藤:祛风湿、活血脉,主治筋骨疼痛、四肢麻木、小儿惊风、痧症、痢疾;刺楸树皮:祛风、除湿、杀虫、活血,主治风湿痹痛、腰膝痛、痈疽、疮癣;南藤:祛风湿、通经络、强腰脚、止痛,主治风寒湿痹、筋骨疼痛、腰痛、手术后疼痛;梧桐白皮: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痔痰、丹毒;桃耳七:治风湿疼痛、咳喘、胃痛、跌打损伤;榠樝:消痰、祛风湿,主治恶心、泛酸、吐泻转筋、痢疾、风湿筋骨酸痛;苦豆根:祛风湿,主治风湿性关节疼痛、四肢麻木;牡蒿根:治风湿痹痛、寒湿浮肿;豨莶根:治风湿顽痹、头风、带下、烫伤;石豇豆:除风湿、镇痛、利尿、调经、通淋、健脾,主治风湿疼痛、劳伤腰痛、淋症、崩漏、白带、小儿疳积、头痛、鼻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以纯天然的中草药为原料,标本兼治,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不易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中草药配比:雁肪5 g、三匹叶10 g、艾纳香根15 g、假蒟果穗15 g、石草鞋12 g、海木15 g、凤仙根15 g、柯蒲木15 g、茅膏菜根15 g、南蛇藤15 g、刺楸树皮10 g、南藤15 g、梧桐白皮10 g、桃耳七10 g、榠樝12 g、苦豆根15 g、牡蒿根15 g、豨莶根15 g、石豇豆15g。
配制及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饭后服用,7 天为一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