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内科用人工呼吸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45095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心内科用人工呼吸器。



背景技术:

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在心内科诊治过程中,由于病人身体状况不同,经常出现一些紧急情况,例如会出现呼吸骤停,而呼吸骤停的威胁甚至是致命的,即呼吸骤停导致无法给身体各个器官提高所需氧气,会导致各个器官衰竭,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安全,出现这种情况时,则需要医护人员对病人进行人工呼吸,临床上在给病人进行急救时大多数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方式,这样操作起来十分麻烦,容易出现病菌交叉感染,进而影响病人的身体康复。且由于人工给气,往往出现给氧气量不足,达不到病人所需氧量,降低了人工呼吸效果,难以保障病人的有效抢救。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为代替人工口对口人工呼吸,减少病菌感染,合理提供病人呼吸骤停所需的氧气,提高人工呼吸效率的心内科用人工呼吸器。

一种心内科用人工呼吸器,包括把手、供气管、减压阀、氧气浓度传感器、配气腔、送气管、吸气阀、气囊、氧气瓶、氧气管、供氧伺服阀、面罩、供气嘴和控制器,供气管为L形一端与配气腔连接另一端穿过面罩与供气嘴连接,面罩前端设置有堵鼻头,减压阀设置在供气管内,把手设置在供气管上部,控制器设置在把手内部,氧气浓度传感器设置在配气腔内部,气囊通过送气管与配气腔连接,吸气阀设置在气囊前端,氧气瓶通过氧气管与配气腔连接,供氧伺服阀设置在氧气管内,氧气浓度传感器和供氧伺服阀通过电缆与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该心内科用人工呼吸器还包括泄压阀,泄压阀设置供气管上。

进一步,该心内科用人工呼吸器的配气腔、气囊和面罩为硅胶材料。

通过该技术手段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为,该心内科用人工呼吸器通过合理调配被人呼吸骤停时所需的氧气量,快速使病人脱离该阶段的危险状况。且有效代替人工口对口呼吸,减少了医护人员与病人之间出现的病菌交叉感染,影响病人的康复。另外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了医护人员进行人工呼吸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把手;2、供气管;3、减压阀;4、氧气浓度传感器;5、配气腔;6、送气管;7、吸气阀;8、气囊;9、氧气瓶;10、氧气管;11、供氧伺服阀;12、面罩;13、供气嘴;14、堵鼻头;15、泄压阀;16、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发明的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一种心内科用人工呼吸器,包括把手1、供气管2、减压阀3、氧气浓度传感器4、配气腔5、送气管6、吸气阀7、气囊8、氧气瓶9、氧气管10、供氧伺服阀11、面罩12、供气嘴13和控制器16,供气管2为L形一端与配气腔5连接另一端穿过面罩12与供气嘴13连接,面罩12前端设置有堵鼻头14,减压阀3设置在供气管2内,把手1设置在供气管2上部,控制器16设置在把手1内部,氧气浓度传感器4设置在配气腔5内部,气囊8通过送气管6与配气腔5连接,吸气阀7设置在气囊8前端,氧气瓶9通过氧气管10与配气腔5连接,供氧伺服阀11设置在氧气管10内,氧气浓度传感器4和供氧伺服阀11通过电缆与控制器16连接。

当供给气压过高时,保证可靠泄压,保障病人不因给气过多造成其他伤害。该心内科用人工呼吸器还包括泄压阀15,泄压阀15设置供气管2上。

为使方便操作,可靠提供病人呼吸骤停时所需氧气,提高供给效率。该心内科用人工呼吸器的配气腔5、气囊8和面罩12为硅胶材料。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为:当出现病人呼吸骤停时,将病人头部尽可能后仰,压下额部,开放口腔,清除异物,将面罩12对准病人口部,堵鼻头14对准病人鼻子部位,此时供气嘴13插入病人的嘴巴里,用手握压气囊8,空气进入配气腔5内,氧气浓度传感器4检测配气腔5内部氧气含量并将该信息传送至控制器16,当氧气含量不足时,由控制器16控制供氧伺服阀11打开,氧气则从氧气瓶9通过氧气管10进入配气腔5进行氧气补充,到达控制器16设置的氧气含量值,气体通过供气管2上的减压阀3进行减压至合适的气体压力后至供气嘴13对病人进行供气即人工呼吸,然后将面罩12移开让废气呼出。给予患者适当的呼吸频率,通常成人12至15次每分钟,小儿14至20次每分钟,婴儿20至40次每分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