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急救系统,尤其是一种急救康复新型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灾害、局部战争或意外发生时,第一时间内现场死亡人数是最多的。据统计,国内外历次战争数据表明,伤后死亡率构成中,伤后即刻占40%,伤后5min占25%,伤后5~30min占15%,伤后30min以上占20%。另据统计,创伤伤员第一死亡高峰在伤后1h之内,此时死亡数量占创伤死亡数的50%,而第二死亡高峰出现在伤后2~4h,其死亡数占创伤死亡数的30%,所以对于现场急救来说,时间就是生命。
传统的急救观念往往使得处于生死之际的伤员丧失了最宝贵的“救命的黄金时间”,因此,提倡和实施现代救护的新概念和技能势在必行。另外,目前的急救康复系统,虽能达到急诊重症监护病房的水平,但侧重内科重症监护,但未涉及术后患者的康复和监护。
鉴于此,提出一种急救康复新型系统本发明所要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急救康复新型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虽能达到急诊重症监护病房的水平,但侧重内科重症监护,但未涉及术后患者的康复和监护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急救康复新型系统,所述急救康复新型系统位于急救车的车厢内,包括一手术急救室和一监护室;所述急救室内设有手术床及手术装置,所述手术装置包括有第一呼吸传感器、第一呼吸机、第一呼吸机控制器以及第一监控终端;所述监护室内设有康复床和患者生命监控装置,所述生命监控装置包括有第二呼吸传感器、第二呼吸机、第二呼吸机控制器以及第二监控终端;所述手术装置和生命监控装置之间共同拥有一网络服务器、一网络通讯,通过同一网络进行网络通讯;所述网络服务器,包括呼吸信息数据库、第一判定单元、第二判定单元、信息交互单元以及控制单元;所述呼吸信息数据库中录入人体健康的呼吸数据范围;所述第一判定单元,用于将当前患者在急救室内所呼吸的呼吸数据与呼吸数据信息数据库中的健康的呼吸数据范围相比较,从而判定当前患者的呼吸数据是否在合理范围内;所述第二判定单元,用于将当前患者在监护室内所呼吸的呼吸数据与呼吸数据信息数据库中的健康的呼吸数据范围相比较,从而判定当前患者的呼吸数据是否在合理范围内;所述信息交互单元,用于实现网络服务器与第一呼吸机控制器、第二呼吸机控制器之间的信息交互;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病床管理终端向网络服务器发送呼叫信号,并控制呼吸机调整治疗压力。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急救康复新型系统还包括语音视频管理控制模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监护室为重症监护室。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监护室内采用独立的层流超净装置以垂直层流方式输送空气,空气从监护室正上方垂直送入,回风口设在监护室内底部的四角,空气以均匀的流速向回风口输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术急救室和一监护室之间开设有一密封门,用于病患在手术急救室和监护室之间移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术急救室的顶部还设有手术无影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急救康复新型系统中设有一输入设备,该输入设备键盘或按键输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监护室内还包括人体测试模块,该人体测试模块包括体重计、体温计以及血压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监护室内还包括报警模块,用于呼吸机的报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网络服务器还包括数据更新接口;所述数据更新接口与中央处理器连接;当网络服务器维护人员需要更新存储模块中的数据信息时,可通过数据更新接口进行更新。
本发明工作原理以及效果如下:
本发明涉及一种急救康复新型系统,位于急救车的车厢内,包括一手术急救室和一监护室;急救室内设有手术装置,手术装置包括有第一呼吸传感器、第一呼吸机、第一呼吸机控制器、第一总控制器及第一监控终端;监护室内设有生命监控装置,生命监控装置包括有第二呼吸传感器、第二呼吸机、第二呼吸机控制器、第二总控制器及第二监控终端;手术装置和生命监控装置之间共同拥有网络服务器、网络通讯,通过同一网络进行网络通讯;网络服务器,包括呼吸信息数据库、第一判定单元、第二判定单元、信息交互单元以及控制单元。本发明可靠性好,智能化程度高,将手术装置和生命监控装置公用一网络服务器实现数据共享,方便医生操作、更加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申请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申请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申请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申请。在附图中:
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实施例将进一步举例说明本发明。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一种急救康复新型系统
参见附图1,一种急救康复新型系统,所述急救康复新型系统位于急救车的车厢内,包括一手术急救室和一监护室。
所述急救室内设有手术床及手术装置,所述手术装置包括有第一呼吸传感器1、第一呼吸机10、第一呼吸机控制器11、第一总控制器12以及第一监控终端13。所述监护室内设有康复床和患者生命监控装置,所述生命监控装置包括有第二呼吸传感器2、第二呼吸机20、第二呼吸机控制器21、第二总控制器22、以及监控终端23。
所述手术装置和生命监控装置之间共同拥有一网络服务器3、一网络通讯4,通过同一网络进行网络通讯。
所述网络服务器3,包括呼吸信息数据库、第一判定单元、第二判定单元、信息交互单元以及控制单元;所述呼吸信息数据库中录入人体健康的呼吸数据范围;所述第一判定单元,用于将当前患者在急救室内所呼吸的呼吸数据与呼吸数据信息数据库中的健康的呼吸数据范围相比较,从而判定当前患者的呼吸数据是否在合理范围内;所述第二判定单元,用于将当前患者在监护室内所呼吸的呼吸数据与呼吸数据信息数据库中的健康的呼吸数据范围相比较,从而判定当前患者的呼吸数据是否在合理范围内;所述信息交互单元,用于实现网络服务器与第一呼吸机控制器、第二呼吸机控制器之间的信息交互;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病床管理终端向网络服务器发送呼叫信号,并控制呼吸机调整治疗压力。
工作时,当患者位于手术急救室,第一呼吸机传感器1每间隔一段时间检测一下患者的呼吸,并将检测到的呼吸数据通过网络通讯4发送给网络服务器3,网络服务器3接收到该当前呼吸数据后,通过第一判定单元判定当前患者的呼吸数据是否在合理范围内,此时,所述第一判定单元将当前呼吸数据与呼吸信息数据库中健康的呼吸数据范围相比较,若当前呼吸数据不在人体健康的呼吸数据范围内,则说明该患者的呼吸数据不在合理范围内;此时,所述网络服务器3的控制单元发送一级警报信号给第一监控终端13,医护人员根据此时的呼吸数据选择是否需要查看患者的身体状况;于此同时,所述网络服务器3的控制单元发送一信号给第一呼吸机控制器11,驱使第一呼吸机控制器11根据患者当前的呼吸数据控制呼吸机10的治疗压力。
工作时,当患者位于监控室,第二呼吸机传感器2每间隔一段时间检测一下患者的呼吸,并将检测到的呼吸数据通过网络通讯4发送给网络服务器3,网络服务器3接收到该当前呼吸数据后,通过第二判定单元判定当前患者的呼吸数据是否在合理范围内,此时,所述第二判定单元将当前呼吸数据与呼吸信息数据库中健康的呼吸数据范围相比较,若当前呼吸数据不在人体健康的呼吸数据范围内,则说明该患者的呼吸数据不在合理范围内;此时,所述网络服务器3的控制单元发送一级警报信号给第二监控终端23,医护人员根据此时的呼吸数据选择是否需要查看患者的身体状况;于此同时,所述网络服务器3的控制单元发送一信号给第二呼吸机控制器21,驱使第二呼吸机控制器21根据患者当前的呼吸数据控制呼吸机20的治疗压力。
进一步地,所述急救康复新型系统还包括语音视频管理控制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监护室为重症监护室。
进一步地,所述监护室内采用独立的层流超净装置以垂直层流方式输送空气,空气从监护室正上方垂直送入,回风口设在监护室内底部的四角,空气以均匀的流速向回风口输送。
进一步地,所述手术急救室和一监护室之间开设有一密封门,用于病患在手术急救室和监护室之间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手术急救室的顶部还设有手术无影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急救康复新型系统中设有一输入设备,该输入设备键盘或按键输入。
进一步地,所述监护室内还包括人体测试模块,该人体测试模块包括体重计、体温计以及血压计。
进一步地,所述监护室内还包括报警模块,用于呼吸机的报警。
进一步地,所述网络服务器还包括数据更新接口;所述数据更新接口与中央处理器连接;当网络服务器维护人员需要更新存储模块中的数据信息时,可通过数据更新接口进行更新。
本发明涉及一种急救康复新型系统,位于急救车的车厢内,包括一手术急救室和一监护室;急救室内设有手术床及手术装置,手术装置包括有第一呼吸传感器1、第一呼吸机10以及第一呼吸机控制器11;监护室内设有康复床和患者生命监控装置,生命监控装置包括有第二呼吸传感器2、第二呼吸机30以及第二呼吸机控制器21;手术装置和生命监控装置之间共同拥有一网络服务器3、一网络通讯4,通过同一网络进行网络通讯;网络服务器3,包括呼吸信息数据库、第一判定单元、第二判定单元、信息交互单元以及控制单元。本发明可靠性好,智能化程度高,将手术装置和生命监控装置公用一网络服务器实现数据共享,方便医生操作、更加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使用术语“包含”或“包括”来描述这里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组合也想到了基本由这些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构成的实施方式。这里通过使用术语“可以”,旨在说明“可以”包括的所描述的任何属性都是可选的。
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能够由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来提供。另选地,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可以被分成分离的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用来描述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公开“一”或“一个”并不说为了排除其他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
应该理解,以上描述是为了进行图示说明而不是为了进行限制。通过阅读上述描述,在所提供的示例之外的许多实施方式和许多应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教导的范围不应该参照上述描述来确定,而是应该参照前述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所拥有的等价物的全部范围来确定。出于全面之目的,所有文章和参考包括专利申请和公告的公开都通过参考结合在本文中。在前述权利要求中省略这里公开的主题的任何方面并不是为了放弃该主体内容,也不应该认为申请人没有将该主题考虑为所公开的申请主题的一部分。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申请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申请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