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应力针,涉及医疗针灸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应力针用于针灸领域,是用于针灸用的应力针,也称之为针灸针,现有技术中的针灸针的刺入大多是靠手工扎进患者的体内的,由于手部具有细菌,容易污染针灸针的外表面,造成患者的身体细菌感染;且针灸针刺入速度较慢,容易引发患者的疼痛感;针灸针的刺入深度难以估计,极有可能刺入过深或过浅同时原有的针灸针必须针对穴位进针,还需留针,操作不安全,效果不突出,不易掌握,且患者感觉疼痛,达不到针灸显著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应力针,是根据人体弓弦应力平衡,用于调整软组织应力与张力,该应力针是将应力针装入针体内,通过按压弹压装置刺入人体特定的应力点上即可,不需针对穴位,只在特定的应力点上操作,不留针、不活针、无痛苦,同时通过调节器按照刻度,根据不同的部位调整进针所需的深度,还可以避免应力针造成的污染,操作安全、效果突出,易于掌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应力针,该应力针是由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应力针,该应力针由针柄、针体、针尖和应力减压区组成,所述针柄为长方体,针柄与针体为焊接固定,在针体的底端针尖的上部设置有应力减压区,应力减压区、针尖和针体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提供一种新型应力针装置,该装置是由如下技术 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应力针,该应力针由针筒、刻度调节器、针孔、刻度开关、弹压装置及针柄组成,所述针筒顶部安装有弹压装置,弹压装置里安装有弹簧A,弹压装置一端插入针筒内,另一端留在针筒外;在针筒的上部设置有刻度开关,刻度开关通过卡槽插入针筒上端一侧,刻度开关上还安装有弹簧B;在针筒的下半部份两侧还安装有刻度计,刻度计通过卡槽与针筒连接,在刻度计下端两侧也分别设置有卡槽,刻度调节器通过卡槽与刻度计和针筒连接;刻度调节器的底部开设有针孔;针柄为长方体,针柄与针体为焊接固定,在针体的底端针尖的上部设置有应力减压区,应力减压区、针尖和针体为一体。
所述弹压装置顶部设置有防滑膜,防滑膜上设置有凸起。
所述刻度计的间距为0.5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本实用新型应力针装入针筒中,只需按压弹压装置将应力针推入人体特定的应力点上即可,不需针对穴位,只在特定的应力点上操作,不留针、不活针、无痛苦,同时通过调节器按照刻度,根据不同的部位调整进针所需的深度,还可以避免应力针造成的污染,操作安全、效果突出,易于掌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入应力针装置后的结构图
图中:1、针筒 2、刻度调节器 3、针孔 4、刻度开关
5、弹压装置 6、刻度计 7、防滑膜 8、弹簧A
9、弹簧B 10、针柄 11、针体 12、针尖
13、应力减压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实施例用于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限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应力针,该应力针由针柄10、针体11、针尖12和应力减压区13组成,所述针柄10为长方体,针柄10与针体11为焊接固定,为了增加针体11与软组织的接触,针在往前旋转5-10°的时候,加大其拉扯力,在针体11的底端针尖12的上部设置有应力减压区13,应力减压区13为针体10上开设的浅凹槽,应力减压区13、针尖12和针体11为一体。
如图2所示,一种应力针装置,该装置由针筒1、刻度调节器2、针孔3、刻度开关4及弹压装置5组成,所述针筒1顶部安装有弹压装置5,弹压装置5里安装有弹簧A8,弹压装置5一端插入针筒1内,另一端留在针筒1外;在针筒1的上部设置有刻度开关4,刻度开关4通过卡槽插入针筒1上端一侧,刻度开关4上还安装有弹簧B9;在针筒1的下半部份两侧还安装有刻度计6,可根据不同的部位而设置相应的剌入深度,每一刻度的间距为0.5cm,最多刺入的深度不超过4cm,刻度计6通过卡槽与针筒1连接,在刻度计6下端两侧也分别设置有卡槽,刻度调节器2通过卡槽与刻度计6和针筒1连接;刻度调节器2的底部开设有针孔3。在弹压装置5顶部设置有小凸起的防滑膜7,这样避免在操作时手滑导致的失误;在针筒1下部还设置有刻度计6。使用时拧开刻度调节器2将应力针插入针筒1内,针柄10顶住弹压装置5,再拧上刻度调节器2,针尖12穿过针孔3,按压刻度开关4,将刻度调节器2调整在相对应的刻度计6上(可按照不同的应力点而调整相应的刻度),将针尖12对准相应的人体应力点上,按压弹簧装置5,针尖12刺入人体应力点,根据应力减压区13调整针体11与软组织的拉扯力,随后拨出应力针即可,无需留针。本实用新型刺进速度快,使患者无痛苦,操作安全,易于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