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危急重症医学用多功能治疗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01479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危急重症医学用多功能治疗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危急重症医学用多功能治疗工具。
【背景技术】
[0002]再危急重症的临床实践中,需要对病人进行喂药处理,现有技术的喂药装置存在以下问题:一、现有技术的喂药装置采用平直圆管件制成,不适应患者的口腔生理结构,使患者感到不舒服;二、现有技术只能对液体或者容易浸泡的颗粒状药物进行输送,固体药物必须采用其他的装置进行粉碎才方便进行输送,否则会噎到患者;三、功能单一,无法进行输氧或者雾化治疗;四、现有技术的喂药装置不能随时进行中断,容易使药液呛到患者,造成严重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急重症医学用多功能治疗工具,所述嘴管本体适应患者口腔形状,避免患者感到不适;还可以通过碎药器将固体药物粉碎,以便患者服用;还可以进行输氧和雾化治疗;还可以通过塞头控制中断药物的输送。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05]—种危急重症医学用多功能治疗工具,包括三连三通管、注射器、入嘴管;
[0006]所述三连三通管包括主管体,所述主管体前端设有一逐渐变窄的尖嘴,所述主管体一侧依次设有气体接头、药液接头、药粒接头,所述气体接头、药液接头上分别螺接有第一封盖、第二封盖,所述药粒接头上螺接有一碎药器,所述碎药器包括圆盘,所述圆盘两侧对称式设有与所述药粒接头内壁紧密配合的密封塞,所述圆盘外沿两侧分别设有一只螺接管,任一所述螺接管螺接在所述药粒接头外壁上,远离所述药粒接头的螺接管内还螺接有碎药转盘,所述碎药转盘外侧设有一把手,所述碎药转盘内侧密布有尖锥;
[0007]所述注射器螺接在所述主管体后端;
[0008]所述入嘴管包括套设在所述主管体前端并与所述主管体紧密配合的嘴管本体,所述嘴管本体包括后端的圆管段以及前端的扁口段,所述扁口段向一侧弯折,所述嘴管本体后端的圆管段内设有一只过滤盘,所述过滤盘后端设有一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后端插入所述主管体内并进一步的设有塞头,所述塞头呈与所述尖嘴内壁贴合的锥台状。
[0009]进一步的,所述气体接头、药液接头、药粒接头内分别设有阀门。
[0010]进一步的,所述阀门为球阀。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2]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所述入嘴管伸入患者口腔内,患者用口部将入嘴管3咬住即可。
[0013]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气体接头连接氧气输送装置或者雾化装置,拆卸下第一封盖并将所述气体接头对应的阀门打开,气体经由气体接头、主管体、入嘴管后进入患者口中;必要时可以通过注射器推进气体。
[0014]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药液接头连接液体输送装置,拆卸下第二封盖并将所述药液接头对应的阀门打开,药液经由药液接头、主管体、入嘴管后进入患者口中;必要时可以通过注射器推进药液。
[0015]本实用新型通过手捏所述把手然后转动所述碎药转盘,将固体药物碾碎,然后将所述碎药转盘旋下,将所述螺接管位置对调后再重新螺接在所述药粒接头上,碾碎后的药粒经由药粒接头、主管体、入嘴管后进入患者口中。
[0016]患者可以通过用用嘴咬住入嘴管从而带动所述塞头将尖嘴封堵住,从而控制气体、药液、药粒的进入或者停止。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0019]图2是图1中A-A方向示意图。
[0020]图3是本实用新型B部放大示意图。
[0021]图4是本实用新型C部放大示意图。
[0022]图中:1.三连三通管,11.主管体,IIa.尖嘴,12.气体接头,13.药液接头,14.药粒接头,15.第一封盖,16.第二封盖,17.碎药器,17a.圆盘,17b.密封塞,17c.螺接管,17d.碎药转盘,17e.把手,17f.尖锥,18.阀门,2.注射器,3.入嘴管,31.嘴管本体,32.过滤盘,33.连接杆,34.塞头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0024]一种危急重症医学用多功能治疗工具,包括三连三通管1、注射器2、入嘴管3;
[0025]所述三连三通管I包括主管体11,所述主管体11前端设有一逐渐变窄的尖嘴IIa,所述主管体11 一侧依次设有气体接头12、药液接头13、药粒接头14,所述气体接头12、药液接头13上分别螺接有第一封盖15、第二封盖16,所述药粒接头14上螺接有一碎药器17,所述碎药器17包括圆盘17a,所述圆盘17a两侧对称式设有与所述药粒接头14内壁紧密配合的密封塞17b,所述圆盘17a外沿两侧分别设有一只螺接管17c,任一所述螺接管17(:螺接在所述药粒接头14外壁上,远离所述药粒接头14的螺接管17c内还螺接有碎药转盘17d,所述碎药转盘17d外侧设有一把手17e,所述碎药转盘17d内侧密布有尖锥17f;
[0026]所述注射器2螺接在所述主管体11后端;
[0027]所述入嘴管3包括套设在所述主管体11前端并与所述主管体11紧密配合的嘴管本体31,所述嘴管本体31包括后端的圆管段以及前端的扁口段,所述扁口段向一侧弯折,所述嘴管本体31后端的圆管段内设有一只过滤盘32,所述过滤盘32后端设有一只连接杆33,所述连接杆33后端插入所述主管体11内并进一步的设有塞头34,所述塞头34呈与所述尖嘴Ila内壁贴合的锥台状。
[0028]进一步的,所述气体接头12、药液接头13、药粒接头14内分别设有阀门18。
[0029]进一步的,所述阀门18为球阀。[°03°]具体使用方法:
[0031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所述入嘴管3伸入患者口腔内,患者用口部将入嘴管3咬住即可。
[0032]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气体接头12连接氧气输送装置或者雾化装置,拆卸下第一封盖15并将所述气体接头12对应的阀门18打开,气体经由气体接头12、主管体11、入嘴管3后进入患者口中;必要时可以通过注射器2推进气体。
[0033]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药液接头13连接液体输送装置,拆卸下第二封盖16并将所述药液接头13对应的阀门18打开,药液经由药液接头13、主管体11、入嘴管3后进入患者口中;必要时可以通过注射器2推进药液。
[0034]本实用新型通过手捏所述把手17e然后转动所述碎药转盘17d,将固体药物碾碎,然后将所述碎药转盘17d旋下,将所述螺接管17c位置对调后再重新螺接在所述药粒接头14上,碾碎后的药粒经由药粒接头14、主管体11、入嘴管3后进入患者口中。
[0035]患者可以通过用用嘴咬住入嘴管3从而带动所述塞头34将尖嘴Ila封堵住,从而控制气体、药液、药粒的进入或者停止。
[0036]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危急重症医学用多功能治疗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三连三通管(I)、注射器(2)、入嘴管(3); 所述三连三通管(I)包括主管体(11),所述主管体(11)前端设有一逐渐变窄的尖嘴(11a),所述主管体(11) 一侧依次设有气体接头(12)、药液接头(13)、药粒接头(14),所述气体接头(12)、药液接头(I 3)上分别螺接有第一封盖(15)、第二封盖(16),所述药粒接头(14)上螺接有一碎药器(17),所述碎药器(17)包括圆盘(17a),所述圆盘(17a)两侧对称式设有与所述药粒接头(14)内壁紧密配合的密封塞(17b),所述圆盘(17a)外沿两侧分别设有一只螺接管(17c),任一所述螺接管(17c)螺接在所述药粒接头(14)外壁上,远离所述药粒接头(14)的螺接管(17c)内还螺接有碎药转盘(17d),所述碎药转盘(17d)外侧设有一把手(17e),所述碎药转盘(17d)内侧密布有尖锥(17f); 所述注射器(2)螺接在所述主管体(11)后端; 所述入嘴管(3)包括套设在所述主管体(11)前端并与所述主管体(11)紧密配合的嘴管本体(31),所述嘴管本体(31)包括后端的圆管段以及前端的扁口段,所述扁口段向一侧弯折,所述嘴管本体(31)后端的圆管段内设有一只过滤盘(32),所述过滤盘(32)后端设有一只连接杆(33),所述连接杆(33)后端插入所述主管体(11)内并进一步的设有塞头(34),所述塞头(34)呈与所述尖嘴(Ila)内壁贴合的锥台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急重症医学用多功能治疗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接头(12)、药液接头(13)、药粒接头(14)内分别设有阀门(1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危急重症医学用多功能治疗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18)为球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危急重症医学用多功能治疗工具,包括三连三通管、注射器、入嘴管;所述三连三通管包括主管体、气体接头、药液接头、药粒接头,所述气体接头、药液接头上分别螺接有第一封盖、第二封盖,所述药粒接头上螺接有一碎药器;所述注射器螺接在所述主管体后端;所述入嘴管包括嘴管本体,所述嘴管本体后端的圆管段内设有一只过滤盘,所述过滤盘后端设有一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后端插入所述主管体内并进一步的设有塞头;本实用新型的嘴管本体适应患者口腔形状,避免患者感到不适;还可以通过碎药器将固体药物粉碎,以便患者服用;还可以进行输氧和雾化治疗;还可以通过塞头控制中断药物的输送。
【IPC分类】A61J7/00, B02C19/00, A61M11/00, A61M16/00, A61M31/00
【公开号】CN205386240
【申请号】CN201620177334
【发明人】宋倩颖
【申请人】宋倩颖
【公开日】2016年7月20日
【申请日】2016年3月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