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侧漏婴儿纸尿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30925阅读:52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侧漏婴儿纸尿裤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侧漏婴儿纸尿裤。



背景技术:

参考图2,现有的婴儿纸尿裤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叠层设置的透液性面层1’、导流层2’、吸收体3’、不透液性底层4’,及分别设于透液性面层两侧防漏护围5’,而所述防漏护围5’有的是在纸尿裤的透液性面层1’两侧贴加两片防漏护围材料形成,这样一来至少需要两种以上规格的材料,其工艺过程复杂,增加了制造成本;另外,防漏护围5’通常是向透液性面层1’的中间部分延伸,婴儿使用时,该防漏护围5’容易被压向透液性面层1’的中间方向,从而起不到较好的防漏效果,同时防漏护围5’只有一条边与婴儿大腿根部接触,容易出现勒痕,给婴儿造成不适。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实用性强,防侧漏效果显著,而且可以简化生产工序的婴儿纸尿裤。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防侧漏婴儿纸尿裤,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叠层设置的透液性面层、导流层、吸收体、不透液性底层及设于透液性面层两侧的立体护围,所述不透液性底层为双层疏水性无纺布,所述立体护围由不透液性底层两侧向上向内翻折而形成,所述立体护围一边通过热压与不透液性底层粘合固定,所述粘合固定处设有弹性橡筋,所述立体护围另一边先向透液性面层的中间部分延伸接着向透液性面层的外侧反折形成自由边,所述立体护围于反折处及自由边分别设有弹性橡筋。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立体护围反折处的弹性橡筋数量为一根,所述自由边设置的弹性橡筋数量为二根。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纸尿裤,所述立体护围与不透液性底层一体成型,其由不透液性底层的双层疏水性无纺布两侧向上向内翻折而成,只需一种疏水性无纺布规格材料即可实现防漏底层和立体护围的形成,减少了以往同时采用两套不同设备部件,分别来完成防漏底层和立体护围的成型加工,可以节省制造工序流程,简化制造结构,降低制造成本,而且所制得的纸尿裤产品,两侧的立体护围防侧漏都能达到满意的效果;立体护围先向透液性面层的中间部分延伸接着向透液性面层的外侧反折,其与吸收体整体结构形成“Z”结构,与传统的“L”型结构不同,整体防漏效果较好,且婴儿穿戴时,立体护围有一个面与大腿根部接触,避免传统纸尿裤单边与大腿根部接触所造成的勒痕,使婴儿更为舒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纸尿裤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纸尿裤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本实施例公开一种防侧漏婴儿纸尿裤,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叠层设置的透液性面层1、导流层2、吸收体3、不透液性底层4及设于透液性面层两侧的立体护围5,所述不透液性底层4为双层疏水性无纺布,所述立体护围5与不透液性底层4一体成型,其由不透液性底层4两侧向上向内翻折而形成,并通过热压与不透液性底层4粘合固定,所述粘合固定处设有弹性橡筋6,所述立体护围5另一边先向透液性面层1的中间部分延伸接着向透液性面层1的外侧反折形成自由边51,使其与吸收体3整体结构形成“Z”结构,整体防漏效果较好,且婴儿穿戴时,立体护围5有一个面与大腿根部接触,避免传统纸尿裤单边与大腿根部接触所造成的勒痕,使婴儿更为舒适。所述立体护围5于反折处设有一根弹性橡筋6,所述自由边51设有二根弹性橡筋6。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