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急救中药包扎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27500阅读:1227来源:国知局
创伤急救中药包扎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突发创伤时,用中药包止血包扎,防止大出血,急救伤员。

2.

背景技术:

在突发创伤时,伤员大出血止不住,血流尽而亡。浙江嘉兴中医院著名中医伤骨科专家周荣江先生,少年时拜师学少林拳,曾有祖传秘方,能够使大出血伤员迅速止血,这是周荣江先生多年治愈创伤大出血病人的验方。名:少林创伤中药包。我曾跟周荣江先生学拳,知道这种配方,结合当代科学知识,将旧时武林用的绑带,替换成止血气囊袋包扎带。

3.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救护战场或地震灾区的创伤大出血伤员,研发了,创伤急救中药包扎带,包括:中药包(1)、压气球放置袋(2)、第一粘带(3)、第二粘带(4)、第三粘带(5)、压气球(6)、气囊(7)、第四粘带(8)、第五粘带(9)、第六粘带(10)、头网套包扎带(11)、头网套(12)、多功能包扎带(13),其特征在于:多功能包扎带(13)由60公分宽,1.2米长的纱布折成10公分宽,1.2米长的纱布带,纱布带中部夹层中放入硅胶气囊(7)缝合,将6层10公分宽的纱布带的两端,各分成2层纱布为一条的三条纱布带,并在适当部位缝上刺毛状粘带,缝成第一粘带(3)、第二粘带(4)、第五粘带(9)、第六粘带(10),都比第三粘带(5)、第四粘带(8)短10公分,第三粘带(5)、第四粘带(8)保持1.2米长,纱布带背侧缝压气球放置袋(2),内放硅胶气囊(7)引出硅胶管相连的压气球(6),硅胶气囊(7)在夹层纱布中,夹层纱布贴压在中药包(1)上,中药包(1)由墨鱼骨粉、玉桂粉、蒲黄粉混合平散在羊肠衣上,羊肠衣无中药粉的一面,垫多层纱布,组合成中药包(1),消毒密封包装,中药包(1)可消炎止血;压气球(6)一端经无毒硅胶管连接硅胶气囊(7),另一端,有气阀,调节气阀的开合,控制进排气;

具体操作时:

将中药包(1)的墨鱼骨粉、玉桂粉、蒲黄粉平散在羊肠衣上,放于伤员大出血伤口上,用多功能包扎带(13)中部的硅胶气囊(7)压紧中药包(1)上,将多功能包扎带(13)捆扎受伤部位,如受伤是下臂部,可将压气球(6),从缝接在多功能包扎带(13)的背侧的压气球放置袋(2)中取出,将第一粘带(3)、第二粘带(4)和第六粘带(10)、第五粘带(9) 互相对绕数圈粘接,然后用手将压气球(6)一紧一松压气,使气囊(7)充气,紧压中药包(1),再将第三粘带(5)和第四粘带(8)捆扎绳套,吊在脖颈上,过一段时间后,使压气球(6)的气阀松开,放出点气,使手臂血液流通一下,再将压气球(6)一紧一松压气,使气囊(7)充气,紧压中药包(1);如果伤在腿部,可将第一粘带(3)、第二粘带(4)、第三粘带(5)和第四粘带(8)、第五粘带(9)、第六粘带(10)互相对绕数圈粘接,然后和伤在手臂处一样充气操作;如伤在腹部,将中药包(1)放于腹部伤口上,用多功能包扎带(13)中部的气囊(7)压紧中药包(1)上,将多功能包扎带(13)的第一粘带(3)和第六粘带(10)绕着腹部互相粘接,使第六粘带(10)压粘在第一粘带(3)上,再将第二粘带(4)压粘在第六粘带(10)上,再将第五粘带(9)压粘在第二粘带(4)上,再用第三粘带(5)和第四粘带(8)捆扎,将压气球(6)一紧一松压气,使多功能包扎带(13)把腹部伤口压紧至不出血;

如伤在头部,和伤在臂部一样包扎,包扎后,用头网套(12)套上,用头网套包扎带(11)轻轻扎紧,然后,将压气球(6)压气,使气囊(7)充气,使头部伤口压紧不出血.

4.附图说明:

图1是创伤急救中药包扎带示意图:

图中,中药包(1)、压气球放置袋(2)、第一粘带(3)、第二粘带(4)、第三粘带(5)、压气球(6)、气囊(7)、第四粘带(8)、第五粘带(9)、第六粘带(10)、头网套包扎带(11)、头网套(12)、多功能包扎带(13)。

5.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创伤急救中药包扎带示意图:

创伤急救中药包扎带,包括:中药包(1)、压气球放置袋(2)、第一粘带(3)、第二粘带(4)、第三粘带(5)、压气球(6)、气囊(7)、第四粘带(8)、第五粘带(9)、第六粘带(10)、头网套包扎带(11)、头网套(12)、多功能包扎带(13),其特征在于:多功能包扎带(13)由60公分宽,1.2米长的纱布折成10公分宽1.2米长的纱布带,纱布带中部夹层中放入硅胶气囊(7)缝合,将6层10公分宽的纱布带的两端,各分成2层纱布为一条的三条纱布带,并在适当部位缝上刺毛状粘带,缝成第一粘带(3)、第二粘带(4)、第五粘带(9)、第六粘带(10),都比第 三粘带(5)、第四粘带(8)短10公分,第三粘带(5)、第四粘带(8)保持1.2米长,纱布带背侧缝压气球放置袋(2),内放硅胶气囊(7)引出硅胶管相连的压气球(6),硅胶气囊(7)在夹层纱布中,夹层纱布贴压在中药包(1)上,中药包(1)由墨鱼骨粉、玉桂粉、蒲黄粉混合平散在羊肠衣上,羊肠衣无中药粉的一面,垫多层纱布,组合成中药包(1),消毒密封包装,可消炎止血;压气球(6)一端经无毒硅胶管连接硅胶气囊(7),另一端,有气阀,调节气阀的开合,控制进排气.

具体操作时:

将中药包(1)的墨鱼骨粉、玉桂粉、蒲黄粉平散在羊肠衣上,放于伤员大出血伤口上,用多功能包扎带(13)中部的气囊(7)压紧中药包(1)上,将多功能包扎带(13)捆扎受伤部位,如是下臂部,可将压气球(6),从缝接在多功能包扎带(13)的背侧的压气球放置袋(2)中取出,压气球(6)一端经无毒硅胶管连接硅胶气囊,另一端,有气阀,调节气阀的开合,控制进排气;将第一粘带(3)、第二粘带(4)和第六粘带(10)、第五粘带(9)互相对绕数圈粘接,然后用手将压气球(6)一紧一松压气,将手部伤口压紧至不出血;再将第三粘带(5)和第四粘带(8)捆扎, 连接成绳套,吊在脖颈上,过一段时间后,使压气球(6)的气阀松开,放出点气,使手臂血液流通,然后再使压气球(6)的气阀关闭,使压气球(6)一紧一松压气,使伤口压紧至不出血;如果伤在腿部,可将第一粘带(3)、第二粘带(4)、第三粘带(5)和第四粘带(8)、第五粘带(9)、第六粘带(10)互相对绕数圈粘接,然后和伤在手臂处一样充气操作;如伤在腹部,将中药包(1)放于腹部伤口上,用多功能包扎带(13)中部的气囊(7)压紧中药包(1)上,将多功能包扎带(13)的第一粘带(3)和第六粘带(10)绕着腹部互相粘接,使第六粘带(10)压粘在第一粘带(3)上,再将第二粘带(4)压粘在第六粘带(10)上,再将第五粘带(9)压粘在第二粘带(4)上,再用第三粘带(5)和第四粘带(8)绕着腹部捆扎,将压气球(6)压气,使多功能包扎带(13)把腹部伤口压紧至不出血。如伤在头部,和伤在臂部一样包扎,包扎后,用头网套(12)套上,用头网套包扎带(11)轻轻扎紧,然后,将压气球(6)压气,使气囊(7)充气,使头部伤口压紧不出血。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