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辅助腰带的腰部支持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31780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具有辅助腰带的腰部支持器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持器结构,特别是指一种符合人体力学操作,且能于暂停使用后,而在重新使用时不需重新调整进而达到使用调整上的便利性。



背景技术:

目前,现代医学对于骨盘不正的处理方式,常利用一种腰部支持器结构来进行日常生活中的矫正、治疗,由于骨盘不正问题会导致肌筋膜容易紧张而产生身体的不适,是现代人常感困扰的生活不便之一。另外由于现代人因上课、上班长时间久坐的生活型态,也容易导致腰酸、背痛及腿酸等症状,若不慎重面对处理,长时间累积也会形成骨盘、脊椎深浅不等的伤害现象,故有必要借助现有医疗防治器材,进行日常生活中的维护保养。现有腰部支持器如图1、2所示,其包含:一护腰垫90,护腰垫90两侧分别设有一较长的第一带体91及较短的第二带体92,所述第一带体91是穿设有一护膝垫93,使所述第一带体91及护膝垫93形成一束膝结构,两所述第一带体91于所述护膝垫93的前段部位是分别设有一公扣95、母扣94,用以相扣结使所述护腰垫90能位于使用者腰部部位;再者,所述第一带体91于所述护膝垫93的后段部位弯折绕设于一调整扣96,所述调整扣96的后端是与所述较短的第二带体92相固结,所述调整扣96内具有一目条961,所述第一带体91穿设绕经所述目条961后向前伸出一调整拉带911。所述腰部支持器于坐姿状态下使用,先将所述护腰垫90定位于使用者腰部部位,再将所述护膝垫93设于用户的膝部位置,使所述束膝结构套设于使用者的膝部,继调整所述第一带体91的调整拉带911,使所述束膝结构紧束于膝部,且所述护腰垫90则紧贴于腰部,以进行骨盘、腰部的支持使用。

前述所述现有腰部支持器结构虽可达其骨盘、腰部的支持使用目的,但仍有其缺失存在,例如:所述现有腰部支持器其使用时的松紧调整借所述向前伸出的调整拉带911,即借所述调整拉带911的往前拉引已调整所述束膝结构的适当紧束状况,但由于人体于坐姿状态时,其双手握持所述调整拉带911的向前拉引操作并不符人体力学的施力状态,使得其操作上较为不便;且更因向前拉引操作的不符人体力学施力,将导致其施力难以精确掌控,也即无法精确适当地将所述束膝结构调引到适当松紧的状态,且当向前拉引的程度过度而不当时,需重新释放所述调整扣96(目条961)上的第一带体91,使得以再重新进行向前拉引所述调整拉带911的操作。

再者,当使用者中途需暂停使用而离座活动后,当再接续使用所述腰部支持器时,必须重新穿戴,并再一次调整所述束膝结构到适当松紧的状态,如此,导致其调整操作上更为繁琐不便,显非理想的设计。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腰部支持器前述等缺失问题,应为业界或有智之士应加以解决、克服的重要课题。

因此,本发明人有鉴于现有腰部支持器其使用上的缺点及其结构设计上未臻理想的事实,本案发明人即着手研发其解决方案,希望能开发出一种更具符合人体施力力学及操作简易性、便利性的具辅助腰带的腰部支持器结构,以服务社会大众及促进此业的发展,遂经多时的构思而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辅助腰带的腰部支持器结构,其能借助束膝结构及调整拉带的重新设计,使其调整上能符合人体力学上的施力操作便利性,使能精确地进行其操控施力;当使用者需暂停使用而离座活动,能于重新使用时不需重新调整进而达到使用调整上的便利、迅速性及精准效果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辅助腰带的腰部支持器结构,其包括:

一护腰垫;

两绕膝装置,分别设于所述护腰垫的两侧,所述绕膝装置包括有一第一带体及第二带体,所述第一带体及第二带体分别固结于所述护腰垫而由其侧边延伸出;

两护膝垫,所述护膝垫活动套设于所述第一带体上,所述护膝垫设有一具贯通通道的穿设部,所述第一带体及所述护膝垫形成一束膝结构;

两调整扣,所述调整扣设于所述第一带体与所述第二带体之间,所述调整扣的前端与所述第一带体相固结,所述第二带体穿设于所述调整扣而向后回绕以形成一绕设部,所述绕设部使所述第二带体前端形成一向后引出的调整拉带,借所述调整拉带的活动式向后拉引以进行所述束膝结构的调整操作;

两辅助系腰装置,包括有第一系腰带体及第二系腰带,所述第一系腰带体及第二系腰带体是分别固结于所述护腰垫两侧,而由其侧边延伸,所述等系腰带体系环绕腰部而扣结于腹前。

所述的具有辅助腰带的腰部支持器结构,所述第一带体比所述第二带体长。

所述的具有辅助腰带的腰部支持器结构,所述第一带体及所述第二带体分别以缝结部固定连接于所述护腰垫的侧边。

所述的具有辅助腰带的腰部支持器结构,所述护膝垫设有一具有贯通通道的穿设部。

所述的具有辅助腰带的腰部支持器结构,所述穿设部以一带体的上下侧缘定位贴附于所述护膝垫所形成。

所述的具有辅助腰带的腰部支持器结构,所述调整扣内具有至少一用以供所述第二带体穿设的目条。

所述的具有辅助腰带的腰部支持器结构,所述调整扣的端边邻接所述调整拉带处设有一弹性压板。

所述的具有辅助腰带的腰部支持器结构,其进一步包括有一定位扣,所述定位扣包括有一定位公扣及定位母扣,所述定位公扣及所述定位母扣分别设于所述两第一带体上。

所述的具有辅助腰带的腰部支持器结构,所述护膝垫的上方向后延伸设有一膝顶盖垫。

所述的具有辅助腰带的腰部支持器结构,所述第一系腰带体及第二系腰带体远离所述护腰垫的一端,分别设有相互扣结的辅助扣,所述辅助扣包括有一辅助公扣及辅助母扣。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其能借助束膝结构及调整拉带的重新设计,使其调整上能符合人体力学上的施力操作便利性,使能精确地进行其操控施力;当使用者需暂停使用而离座活动,能于重新使用时不需重新调整进而达到使用调整上的便利、迅速性及精准效果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腰部支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腰部支持器的使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一;

图3B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护腰垫;20-绕膝装置;21-第一带体;21A-缝结部;211-固结端;22-第二带体;22A-缝结部;221-绕设部;222-调整拉带;30-护膝垫;31-穿设部;32-膝顶盖垫;40-调整扣;41-目条;42-弹性压板;50-定位扣;51-定位公扣;52-定位母扣;60-辅助系腰装置;61-第一系腰带体;62-第二系腰带体;63-辅助公扣;64-辅助母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来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

请参阅图3及3A、3B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具辅助腰带的腰部支持器结构第一实施例,其包括有:一护腰垫10、两绕膝装置20、两护膝垫30、两调整扣40及两辅助系腰装置60;所述护腰垫10可为一包覆软性材质(如海绵等)的长形垫体,所述护腰垫10外侧面也可为具透气性的布层料材,以增其舒适度。所述两绕膝装置20分别设于所述护腰垫10的两侧,并包括有一较长的第一带体21及较短的第二带体22,所述第一带体21及第二带体22分别固结于所述护腰垫10而由其侧边延伸,如图所示,所述第一带体21及第二带体22分别以缝结部21A、缝结部22A固结于所述护腰垫10的侧边,且通常,所述第一带体21设于所述第二带体22的上方位置,但不为所限。所述护膝垫30活动套设于所述第一带体21上,即所述护膝垫30设有一具贯通通道的穿设部31,所述穿设部31可以一带体的上下侧缘定位贴附形成,所述第一带体21穿设于所述穿设部31,使所述护膝垫30套设定位于所述第一带体21上,所述护膝垫30使用时护罩于使用者的膝盖部位,并使所述第一带体21及护膝垫30形成一束膝结构(未编号)。

所述调整扣40设于所述第一带体21与第二带体22之间,用以进行所述束膝结构的松紧调整,所述调整扣40可如目形扣,但不为所限,所述调整扣40的前端与所述较长的第一带体21相固定连接,即所述第一带体21穿设所述护膝垫30后的端边以一固结端211与所述调整扣40相固结,所述调整扣40内具有至少一目条41,所述目条41可使所述第二带体22穿设而向后回绕,而形成一活动式的绕设部221,所述绕设部221并使第二带体22前端形成一向后引出的调整拉带222,另所述调整扣40的端边邻接所述调整拉带222处设有一弹性压板42,所述弹性压板42可以适当压持所述调整拉带222。

所述两辅助系腰装置60,是分别固设于所述护腰垫10的两侧,所述辅助系腰装置60包括有一第一系腰带体61及第二系腰带体62,所述第一系腰带体61及第二系腰带体62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护腰垫10而由其侧边延伸,所述等第一系腰带体61、第二系腰带体62系环绕腰部而扣结于腹前。所述第一系腰带体61及第二系腰带体62远离所述护腰垫10的一端,分别设有相互扣结的辅助扣,所述辅助扣包括有一辅助公扣63及辅助母扣64。

再者,本实用新型具辅助腰带的腰部支持器结构进一步包括有一定位扣50,所述定位扣50包括有一定位公扣51及定位母扣52,所述定位公扣51及定位母扣52分别设于所述两第一带体21上,且所述定位公扣51或定位母扣52位于所述护腰垫10与护膝垫30之间,所述定位公扣51及定位母扣52用以相扣结使所述第一带体21(腰部支持器)得以挂设定位于用户的腰部位置。

请一并参阅图4,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具辅助腰带的腰部支持器结构的使用状态,所述腰部支持器使用时先将所述护腰垫10定位于使用者腰部部位,且将所述第一系腰带体61及第二系腰带体62环绕腰部而扣结于腹前,再将所述第一带体21与第二带体22借助调整扣40形成连结,再将所述束膝结构(第一带体21及护膝垫30)绕设或套设于使用者的腿膝部及将所述护膝垫30罩设于膝部位置,继拉引调整所述第二带体22的调整拉带222向后,使所述调整拉带222(第二带体22)通过所述调整扣40以拉引所述第一带体21向后,使所述束膝结构得以紧束使用者的膝部,且同时所述护腰垫10也得紧贴于腰部,以进行骨盘、腰部的支持使用。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调整操作利用较短的第二带体22以活动式地与所述调整扣40相绕结,并使其用以调整操作调整拉带222形成向后延伸的结构,如此顺势的向后拉引操作可以符合人体力学的施力便利性及掌控性,得以使调整拉带222的拉引操作具有更为灵敏、精确的调整效果,以迅速达到腰部支持器最适当、最舒适及最佳效果的使用状态。

本实用新型具辅助腰带的腰部支持器结构使用时,得以双脚上下移动或左右移动,用以舒缓、松解脊椎及骨盘腔的肌筋膜;也得以使双脚的膝关节分别向前推动及向后拉动,当一侧的膝关节往前推动时,将会连动同侧的髋关节的前推,而另一侧的膝关节往后拉时,将可连动挤压同侧髋关节的周边筋膜,如此重复挤压可有效放松髋关节周边筋膜与下腹部的肠系带,对于长期腰酸、背痛、腿酸或骨盘不正导致绷紧的肌筋膜可以得到舒缓。另外,针对静止不动或一般坐姿时,也可调整不良的坐姿以预防腰酸、背痛,且本实用新型若使用于打坐状态,可使双膝及骨盘的三角受力平衡,可使打坐较为轻松即可延长打坐时间;同时当使用者需暂停使用而离座活动,由于所述辅助系腰装置仍系缚于腰间,因此不需要拆除腰部支持器,并于重新使用时不需重新调整进而达到使用调整上的便利性、迅速性及精准效果性。

请参阅图5、6,是本实用新型具有辅助腰带的腰部支持器结构第二实施例,其基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基础上加以变化设计,其差异在于:所述护膝垫30进一步包括有一膝顶盖垫32,所述膝顶盖垫32由所述护膝垫30的上方向后(向使用者方向)延伸,可对使用者的膝盖具有较佳的保护效果。且对于较长时间的使用或膝关节较虚弱的使用者,于其使用时以手部压置于所述膝顶盖垫32上,可达到具有保暖膝部的效果。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辅助腰带的腰部支持器结构借助前述结构,其能借助束膝结构及调整拉带的重新设计,使其调整上能符合人体力学上的施力操作便利性,且能借助所述辅助系腰装置当用户需暂停使用而离座活动,仍系缚于腰间不需要拆除腰部支持器,并于重新使用时不需重新调整进而达到使用调整上的迅速性及精准效果性。

以上的说明和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