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用结构件,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肌电图诱发电位仪用单极针。
背景技术:
在医疗临床,医务人员通过肌电图诱发电位仪采集患者肢体病患处的微伏级信号,并通过仪器显示和打印出的波形图对患者的神经、肌肉功能进行诊断。肌电图诱发电位仪主要包括主机、显示器、可旋转移动的前置信号采集器,前置信号采集器通过信号输入线分别连接多根单极针,一般为6根单极针,检测时,将各单极针扎入患者待测部位的肌肉中,即可在显示器上显示出波形,并获得打印的肌电图。
目前肌电图诱发电位仪的单极针由一体设置的单极针体和针体插头构成,由于是专用配套制作,成本高,按临床采用6根针计算,需消耗经费达400元以上,尤其单极针体和针体插头为固定一体设置,若一次性使用很浪费,因此目前单极针普遍为消毒后重复使用,这样带来的弊端是容易造成交叉感染;此外,在操作过程中,由于针体整体处在裸露状态,既易污染,给患者带来安全隐患,也易造成医务人员出现针刺伤。因此,如何降低单极针制作成本,防止单极针污染,实现低耗资一次性使用,保证安全操作成为业界关注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肌电图诱发电位仪用单极针,达到降低成本,节约资材,并防止单极针污染实现安全操作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一次性使用肌电图诱发电位仪用单极针,包括单极针体,针体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极针体为一手柄端部弯制成插接圆环的针灸针,所述针体插头为一与所述肌电图诱发电位仪的信号输入线的插座匹配的钉状体,单极针体通过针体插头穿过并压紧其插接圆环插入所述插座与信号输入线电气连接。
在所述针灸针的针杆上固定套装防针杆暴露的弹性柔质密封套。
所述弹性柔质密封套通过箍环固定在针灸针的手柄上。
所述弹性柔质密封套的材质为医用橡胶或医用硅橡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针灸针代替现有技术中的单极针体,不仅结构简洁、降低制作成本,而且,作为一次性使用医疗器具只拆换针灸针,针体插头继续使用,与现有技术中的单极针体与针体插头一体结构的单极针相比,一次性使用时,明显节约资材;此外,在针灸针的针杆上固定套装防针杆暴露的弹性柔质密封套,在操作或保存时,使针杆始终包覆在密封套内,不会暴露在空间,因此,有效防止污染,也防止医务人员造成针刺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示意图。
图中:
1针灸针,2弹性柔质密封套,3箍环,4手柄,5插接圆环,6针体插头,7信号输入线,8插座。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示出一种一次性使用肌电图诱发电位仪用单极针,包括单极针体、针体插头6,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极针体为一手柄端部弯制成插接圆环5的针灸针1,所述针体插头6为一与所述肌电图诱发电位仪的信号输入线7的插座8匹配的钉状体,单极针体通过针体插头6穿过并压紧其插接圆环5插入所述插座8与信号输入线7电气连接。由于用现有价格低廉的针灸针代替了单极针体,应用时只需将针灸针手柄端部弯制成插接圆环即可,无需专用制作,6根针不足10元,使制作成本明显降低;尤其单极针体与针体插头6为压紧式活动连接,单极针体可灵活安装和拆下,一次性使用只需拆换单极针体即针灸针,耗资小,与现有技术中一体式的单极针相比不仅结构简洁而且作为一次性使用节约资材。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特征是所述针灸针的针杆上固定套装防针杆暴露的弹性柔质密封套2,该弹性柔质密封套2通过箍环3固定在针灸针的手柄4上。本实施例中采用了双道箍环3,更为牢靠紧实。进行测试操作时,针灸针刺破弹性柔质密封套2扎入人体肌肉内,弹性柔质密封套则堆叠在皮肤外部,将针灸针拔出后,则弹性柔质密封套由自身弹性复位而伸展,继续包覆针杆保持其不裸露于外界空间。不使用进行存放时,针杆也包覆在弹性柔质密封套内,不会暴露在空间,因此,有效防止污染,也防止医务人员造成针刺伤。
在实际制作时,弹性柔质密封套的材质采用医用橡胶或医用硅橡胶。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示意图,使用时,只需将针体插头6穿过针灸针的插接圆环5并压紧插接圆环插入所述插座8,使针灸针与信号输入线7电气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采用针灸针代替现有技术中的单极针体,不仅结构简洁、降低制作成本,而且,作为一次性使用医疗器具只拆换针灸针,针体插头继续使用,与现有技术中的单极针体与针体插头一体结构的单极针相比,明显节约资材;此外,在针灸针的针杆上固定套装弹性柔质密封套,在操作或保存时,使针杆始终包覆在密封套内,不会暴露在空间,因此,有效防止污染,也防止医务人员造成针刺伤。
以上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及材料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