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可视喉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9599阅读:600来源:国知局
一次性可视喉镜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的可视喉镜。



背景技术:

喉镜是用于将气管内导管引入到病人的呼吸道中的医疗装置,用于协助对病人进行气管插管。喉镜是医疗领域常用的一种医疗器械。为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和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开发了形式多样的一次性喉镜,如申请人在先申报的申请号为201520048799.1的“一次性可视气管插管器”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可视气管插管器,包括尾部向一侧弯曲的外壳,外壳尾部内设有一物镜,外壳头部内设有一目镜,外壳内腔还设有上聚焦镜、下聚焦镜、上平面镜、下平面镜,上聚焦镜设于外壳中部,下聚焦镜设于上聚焦镜与物镜中间,下平面镜设有物镜与下聚焦镜之间,上平面镜设于下聚焦镜与上聚焦镜之间;物镜旁还设有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两端的电线经外壳头部上的开关与电池连接;外壳周围套有密封圈。

该类喉镜虽然可以满足医务人员一般性的使用要求,但其重点要解决的是可视化技术问题,对于需要进行插管的需求来说,其没有采取有针对性的技术手段。虽然目前市场上也存在具备插管功能的一次性喉镜,但其插管槽的侧壁是采用硬质材料制成的,在实际使用中很容易造成病人食道划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次性可视喉镜,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的优点,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性可视喉镜在插管操作时,可有效保护病患者的口腔和食道不被划伤。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一次性可视喉镜,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面壳和第二面壳,第一面壳和第二面壳的尾部向一侧弯曲,所述第一面壳的内侧设有用于观察的可视化光路组件,所述第二面壳的内侧设有用于照明的电路和发光组件,所述第一面壳的上壁沿长度方向向外延伸有上凸沿,所述第二面壳的下壁沿长度方向向外延伸有下凸沿,第一面壳的侧壁、上凸沿、下凸沿形成插管导槽,插管导槽的宽度由插管导槽的入口至出口逐渐减小,第一面壳弯曲部分的上壁、第二面壳的弯曲部分的上壁、上凸沿的弯曲部分均镶嵌有软质橡胶材料。

进一步的,上凸沿的尾端具有在宽度方向的导向凸缘,第一面壳上壁的长度短于其下壁的长度,且下壁在尾端形成突出部。

进一步的,所述可视化光路组件包括从第一面壳的尾端至首端依次设置的物镜、第一平面镜、第一聚焦镜、第二平面镜、第二聚焦镜和目镜。

进一步的,所述电路和发光组件包括从第二面壳的尾端至首端依次设置的发光二极管、电线、电池和开关,所述光二极管、电池和开关通过电线依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面壳的内侧尾端开设有凹槽,凹槽的上方设有盖板,发光二极管的内端和管脚置于凹槽中并通过盖板封住。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周壁上设有凸台,凹槽中设有垂直于槽底的一个或多个固定杆;所述盖板上设有与固定杆配合的一个或多个固定孔,盖板置于凹槽的凸台上并使固定杆穿过固定孔。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的边缘还开有用于电线穿过的穿线孔或豁口。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横截面为方形、弧形、梯形或三角形。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面壳的尾端还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上开设有用于发光二极管的头部穿过的通孔,且使发光二极管的三分之一部分处于挡板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面壳与第二面壳采用一体加工形成一个整体。

本实用新型一次性可视喉镜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二面壳的外侧设置插管导槽,让插管导槽由第一面壳的上壁沿长度方向向外延伸的上凸沿、第二面壳的下壁沿长度方向向外延伸的下凸沿、第一面壳的侧壁形成,并使第一面壳弯曲部分的上壁、第二面壳的弯曲部分的上壁、上凸沿的弯曲部分均镶嵌有软质橡胶材料,有效地避免了插管操作时对病患者的口腔和食道划伤的现象,进一步提高了实用性。本实用新型通过使插管导槽的宽度由插管导槽的入口至出口逐渐减小,对气管插管起到初步导向的作用,使气管插管顺着该插管导槽很自然地进入到患者的气管内。另外,本实用新型中上凸沿的尾端具有在宽度方向的导向凸缘,第一面壳上壁的长度短于其下壁的长度,且下壁在尾端形成突出部,有利于气管插管的端部引向气管的入口,方便插管顺利地进入气管内。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可视喉镜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可视喉镜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可视喉镜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可视喉镜弯曲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可视喉镜中第一面壳内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可视喉镜中第二面壳内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可视喉镜中盖板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5中A部位盖上盖板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可视喉镜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面壳1和第二面壳2,第一面壳1和第二面壳2的尾部向一侧弯曲,所述第一面壳1的内侧设有用于观察的可视化光路组件,所述第二面壳2的内侧设有用于照明的电路和发光组件,所述第一面壳1的上壁沿长度方向向外延伸有上凸沿31,所述第二面壳2的下壁沿长度方向向外延伸有下凸沿32,第一面壳1的侧壁、上凸沿31、下凸沿32形成插管导槽3,插管导槽3的宽度由插管导槽3的入口至出口逐渐减小,第一面壳1弯曲部分的上壁、第二面壳2的弯曲部分的上壁、上凸沿31的弯曲部分均镶嵌有软质橡胶材料。本实用新型一次性可视喉镜中第一面壳1弯曲部分的上壁、第二面壳2的弯曲部分的上壁、上凸沿31的弯曲部分均镶嵌有软质橡胶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弯曲部分进入到口腔中,软质材料可有效避免插管操作时对病患者的口腔和食道划伤的现象,进一步提高了实用性。插管导槽3的宽度由插管导槽3的入口至出口逐渐减小,对气管插管起到初步导向的作用,使气管插管顺着该插管导槽很自然地进入到患者的气管内。

作为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中可视化光路组件包括从第一面壳1的下端至上端依次设置的物镜11、第一平面镜12、第一聚焦镜13、第二平面镜14、第二聚焦镜15和目镜16;电路和发光组件包括从第二面壳2的下端至上端依次设置的发光二极管21、电线22、电池23和开关24,让发光二极管21、电池23和开关24通过电线22依次连接形成回路。通过可视化光路组件提高了医务人员观察的便利性,提高了诊治效率和诊治效果;通过电路和发光组件可提高喉镜前端的亮度,提高可视化光路组件成像的清晰度,进一步增强了实用性。

作为优化方案,本具体实施方式中,上凸沿31的尾端具有在宽度方向的导向凸缘311,第一面壳1上壁的长度短于其下壁的长度,且下壁在尾端形成突出部17。导向凸缘311和突出部17是将气管插管的端部引向气管的入口,方便插管顺利地进入气管内。

作为优化方案,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在第二面壳2的内侧下端开设了凹槽4,并在凹槽4的上方设置了盖板5,让发光二极管21的内端和管脚211置于凹槽4中并通过盖板5封住。同时,在凹槽4的周壁上设置了凸台41,在凹槽4中设置了垂直于槽底的一个或多个固定杆42,并在盖板5上开设了与固定杆42配合的一个或多个固定孔51,实际应用中让盖板5置于凹槽4的凸台41上并使固定杆42穿过固定孔51。通过以上结构设置,在凹槽和盖板以及固定杆和固定孔的配合下可方便快捷的固定发光二极管21,从而提高安装时的便用性,增强实用性。同时,本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在盖板5的边缘开设了用于电线22穿过的穿线孔或豁口52,以便于穿线。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在实际应用中,还在第二面壳2的下端设置了挡板6,并在挡板6上开设用于发光二极管21的头部穿过的通孔,使发光二极管21的三分之一部分处于挡板6的外侧,以保证发光二极管21的亮度。本实用新型中的凹槽4的横截面可以采用方形、弧形、梯形或三角形。

作为优化方案,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面壳1与第二面壳2采用一体加工形成一个整体,以加强面壳的稳固性,防止开裂。

以上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范围进行的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原理和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工程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形式的变形,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