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淋巴水肿加压治疗护理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3892阅读:650来源:国知局
四肢淋巴水肿加压治疗护理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辅助器械,具体涉及四肢淋巴水肿加压治疗护理带。



背景技术:

外科手术之后易导致淋巴管结构的变化而使正常的淋巴回流受阻引起淋巴水肿,如乳腺癌术后易出现上肢肿胀,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手术治疗行盆腔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易出现下肢肿胀,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大约在5%~40%不等,下肢淋巴水肿严重影响术后病人的日常生活及生活质量,当链球菌感染会导致淋巴管的炎症引起全身症状。目前临床中,常常采用人工按摩和根据医嘱给予硫酸镁湿敷,局部弹力绷带包扎缓解症状,必要时采用外科手术行分流术。如此一来既增加了人力物力,而且在用药时也增加了交叉感染的可能,给患者带来了诸多负担和痛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四肢淋巴水肿加压治疗护理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四肢淋巴水肿加压治疗护理带,包括护理带体和压力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护理带体分为头部、体部和尾部三部分;

所述的头部附有绳索结构,所述的绳索结构由绳索和扭转竿组成,绳索前端攀绕在护理带头部,绳索末端设有两根可互相插入的扭转竿,扭转竿一根较粗,另一根较细,绳索中部附有弹性垫,绳索前端设有至少6个金属环;

所述的体部为血压计袖带,内侧表面粘有感压纸,外侧表面设有魔术贴;

所述的尾部被分割成条状,至少6条,尾部设有与头部头端相粘连的魔术贴;

所述的护理带体上设有压力监测装置,所述的压力监测装置包括感压纸和压力表,感压纸设置在护理带的体部内侧,通过绝缘电缆与压力表相连。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扭转竿为中空结构,两根扭转竿可互相插入本实用新型还设计了所述的压力监测装置检测到压力,控制压力在适当的压力值。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在手动加压后,通过设置在护理带体的感压纸感受压力,通过绝缘电缆传至压力表,进而判断压力数值,确保达到最佳治疗压力值。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患者进行自我护理。2、可以重复利用,经济环保,治疗效果好。通过手工扭动扭转竿实现对患肢加压,挤压组织间隙,协助淋巴回流,减轻淋巴水肿。3、适用范围广,四肢均可使用,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四肢淋巴水肿加压治疗护理带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四肢淋巴水肿加压治疗护理带的反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四肢淋巴水肿加压治疗护理带,包括护理带体和压力监测装置,所示的护理带体分为头部、体部和尾部三部分,头部包括金属环1、绳索结构2、弹性垫3、扭转竿4,体部设有魔术贴5,尾部包括与体部相粘连的魔术贴6,所述的压力监测装置包括感压纸和压力表,感压纸设置在护理带的体部内侧,感压纸与压力表通过绝缘电缆相连。

本实用新型还设计了所述的扭转竿为中空结构,两根扭转竿可互相插入。

本实用新型还设计了所述的压力控制器检测到压力,控制压力在适当的压力值。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将本实用新型攀绕在患肢,将护理带体的尾部穿过金属环,并使对应的魔术贴相粘连。通过手工扭动扭转竿4实现对患肢加压,通过设置护理带体内侧的感压纸感受压力,通过绝缘电缆传至压力表,当压力达到80~90mmHg时,视为最佳治疗压力值。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重复利用,经济环保,实际治疗效果好。通过手工扭动扭转竿实现对患肢加压,挤压组织间隙,协助淋巴回流,减轻淋巴水肿。适用范围广,四肢均可使用,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