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的说是输液架。
背景技术:
输液架一般是用来供病人输液使用,而有时候可能由于输液瓶里面的液体洒会无意洒在地上,从而可能会对地面上的行人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输液架可以清理地上的液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输液架,包括可以伸缩的伸缩杆、具有单向开口的筒体、底盘和拖地装置,所述伸缩杆一端设有多个挂钩,所述伸缩杆另外一端与所述筒体的非开口端固定相连,所述筒体开口端与所述底盘固定相连,所述底盘具有穿孔,所述筒体的内腔连通所述穿孔,所述底盘的表面通过腿设有多个万向轮,所述拖地装置包括拖地部、连接杆和固定部,所述连接杆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拖地部和所述固定部,所述筒体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上设有第一卡孔和第二卡孔,所述固定部上设有凸起,所述固定部穿过所述穿孔然后进入到所述筒体的内腔并使所述凸起从所述通孔露出,所述凸起能与所述第一卡孔和第二卡孔任意一个相配合,当所述凸起与所述第一卡孔配合时,所述拖地部离开地面,当所述凸起与所述第二卡孔配合时,所 述拖地部接触地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伸缩杆上设有多给挂钩用来挂输液瓶,病人通过挂在所述挂钩上的输液瓶的液体给病人输液,所述伸缩杆可以伸缩从而来调节所述输液器的高度,所述伸缩杆固定连接在所述筒体上,然后所述筒体再连接所述底盘,所述底盘通过腿设有多个万向轮从而把所述输液架立起来,通过所述万向轮可以把所述输液器向不同的地方推动,所述拖地部用来拖地使用,所述拖地部通过所述连接杆连接在所述固定部上,由于所述固定部穿过所述穿孔然后进入到所述筒体的内腔并使所述凸起从所述通孔露出,这样就可以通过从所述通孔处露出的所述凸起来上下调节所述拖地部的高度,所述筒体的内腔连通所述穿孔,这样所述连接杆和所述固定部就可以穿过所述穿孔在所述筒体的内腔内来回运动,所述凸起能与所述第一卡孔和第二卡孔任意一个相配合使所述凸起卡在所述第一卡孔上或者第二卡孔上,当所述凸起卡在所述第一卡孔上时,所述拖地部离开地面,使用者就可以通过推动所述输液架在所述万向轮的作用下移动,当地面有积水或者一不小心洒下的液体影响安全时,通过操作所述凸起使其卡在所述第二卡孔上,此时所述拖地部接触地面,然后推动所述输液器通过所述拖地部对地面的积水进行清理,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进一步,所述输液架还包括固定杆,所述筒体外壁上还设有滑槽,所述固定杆与所述滑槽能滑动配合,所述滑槽能穿过所述第一卡孔和第二卡孔。
进一步,所述第二卡孔处还设有挡板,所述挡板挡住所述固定杆。
进一步,所述固定杆上端设有提手,所述提手面向所述筒体具有弧形面并与所述筒体外壁相适配。
进一步,所述拖地部和所述连接杆之间还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尼龙粘扣,所述拖地部上设有与所述尼龙粘扣相配合的尼龙粘带。
进一步,所述拖地部形状为圆形并被所述底盘覆盖,所述拖地部材料为海绵材料。
进一步,所述输液架还包括水瓶,所述水瓶固定在所述筒体外壁上,所述水瓶的内腔连通所述筒体的内腔。
进一步,所述水瓶设有止水阀门,所述止水阀门控制所述水瓶内的水流向所述筒体的内腔,所述水瓶通过软管连接有瓶盖。
进一步,所述水瓶还设有透明的观察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液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拖地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通孔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拖地部连接处局部示意图。
由图示,1-伸缩杆,2-筒体,3-底盘,4-挂钩,5-底盘的表面,6-腿,7-万向轮,8-拖地部,9-连接杆,10-固定部,11-凸起,12-通孔,13-第一卡孔,14-第二卡孔,15-固定杆,16-滑槽,17-挡板,18-提手,19-连接板,20-尼龙粘扣,21-水瓶,22-瓶盖,23-软管,24-观察窗,25-止水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如图2和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液架,包括可以伸缩的伸缩杆1、具有单向开口的筒体2、底盘3和拖地装置,所述伸缩杆1一端设有多个挂钩4,所述伸缩杆1另外一端与所述筒体2的非开口端固定相连,所述筒体2开口端与所述底盘3固定相连,所述底盘3具有穿孔,所述筒体2的内腔连通所述穿孔,所述底盘3的表面5通过腿6设有多个万向轮7,所述拖地装置包括拖地部8、连接杆9和固定部10,所述连接杆9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拖地部8和所述固定部10,所述筒体2上设有通孔12,所述通孔12上设有第一卡孔13和第二卡孔14,所述固定部10上设有凸起11,所述固定部10穿过所述穿孔然后进入到所述筒体2的内腔并使所述凸起11从所述通孔12露出,所述凸起11能与所述第一卡孔13和第二卡孔14任意一个相配合,当所述凸起11与所述第一卡孔13配合时,所述拖地部8离开地面,当所述凸起11与所述第二卡孔14配合时,所述拖地部8接触地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伸缩杆上设有多给挂钩用来挂输液瓶,病人通过挂在所述挂钩上的输液瓶的液体给病人输液,所述伸缩杆可以伸缩从而来调节所述输液器的高度,所述伸缩杆固定连接在所述筒体上,然后所述筒体再连接所述底盘,所述底盘通过腿设有多个万向轮从而把所述输液架立起来,通过所述万向轮可以把所述输液器向不同的地方推动,所述拖地部用来拖地使用,所述拖地部通过所述连接杆连接在 所述固定部上,由于所述固定部穿过所述穿孔然后进入到所述筒体的内腔并使所述凸起从所述通孔露出,这样就可以通过从所述通孔处露出的所述凸起来上下调节所述拖地部的高度,所述筒体的内腔连通所述穿孔,这样所述连接杆和所述固定部就可以穿过所述穿孔在所述筒体的内腔内来回运动,所述凸起能与所述第一卡孔和第二卡孔任意一个相配合使所述凸起卡在所述第一卡孔上或者第二卡孔上,当所述凸起卡在所述第一卡孔上时,所述拖地部离开地面,使用者就可以通过推动所述输液架在所述万向轮的作用下移动,当地面有积水或者一不小心洒下的液体影响安全时,通过操作所述凸起使其卡在所述第二卡孔上,此时所述拖地部接触地面,然后推动所述输液器通过所述拖地部对地面的积水进行清理,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如图3所示,作为具体实施例,为了使所述凸起11能顺利卡在所述第一卡孔13和第二卡孔14上,所述输液架还包括固定杆15,所述筒体2外壁上还设有滑槽16,所述滑槽16能穿过所述第一卡孔13和第二卡孔14,通过所述固定杆15与所述滑槽16滑动配合使所述固定杆15在所述滑槽16上下移动从而把所述凸起11卡在所述第一卡孔13或者第二卡孔14出。
如图3所示,作为具体实施例,为了避免所述固定杆15从所述滑槽16上滑出去,所述第二卡孔14处还设有挡板17,所述挡板17挡住所述固定杆15避免其从所述滑槽16上直接滑出。
如图3所示,作为具体实施例,所述固定杆15上端设有提手18,通过所述提手18可以方便使用者操作所述固定杆15上下移动,所述 提手18面向所述筒体2具有弧形面并与所述筒体2外壁相适配有助于所述固定杆15上下滑动。
如图4所示,作为具体实施例,所述拖地部8和所述连接杆9之间还设有连接板19,所述连接板19上设有尼龙粘扣20,所述拖地部8上设有与所述尼龙粘扣20相配合的尼龙粘带,当需要更换所述拖地部8使,从所述连接板19上的尼龙粘扣20上撕下所述拖地部8进行更换。
如图2所示,作为具体实施例,所述拖地部8形状为圆形并被所述底盘3覆盖,所述拖地部8材料为海绵材料有助于吸水拖地。
如图1所示,作为具体实施例,考虑到有时候地上有一些污渍,如果只是用所述拖地部8进行拖地可能一时半会拖不干净,所述输液架还包括水瓶21,可以忘所述水瓶21内加入水,所述水瓶21固定在所述筒体2外壁上,由于所述水瓶21的内腔连通所述筒体2的内腔,所以所述水瓶21内加入的水可以沿所述水瓶21的内腔进入到所属筒体2的内腔然后流在所述拖地部8上从而对地上的污渍进行清洗。
如图1所示,作为具体实施例,所述水瓶21设有止水阀门25,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所述止水阀门25控制所述水瓶21内的水流向所述筒体2的内腔的水流速度,所述水瓶21通过软管23连接有瓶盖22,当不需要水时,通过所述盖子22盖住所述水瓶21然后关闭止水阀门。
如图1所示,作为具体实施例,所述水瓶21还设有透明的观察 窗24,通过所述观察窗24的透明功能观察所述水瓶21内的水量。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