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将介质输入人体内的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析用静脉导管留置针。
背景技术: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除自体血管建立血液透析通路以外,血液透析导管也是必不可少的技术,尤其需要急诊透析的患者没有时间建立长期血液透析通路,则给予急诊在中心静脉置入临时单针双腔导管行透析治疗。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发现目前的临时导管存在以下缺陷:1、临时导管因没有皮下隧道,容易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国际上留置时间一般不超过1周时间,但患者建立成熟的自体内瘘长期通路的时间至少在四周以上,因此减少临时血透导管的感染率可避免对患者反复置管所带来的并发症,2、临时导管没有涤纶套固定和皮下隧道,急诊患者中部分病情重常有意识障碍,经常发生将导管拔出体外的不良事件,大大增加了医疗风险,3、导管外接口突出体外,非常不方便,且患者洗澡也存在导致感染的不利因素。综上情况,临床期望通过改良导管的结构,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延长导管的使用时间,方便患者锻炼、生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透析用静脉导管留置针,该留置针作为临时导管使用时方便对皮肤创口进行保护或护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透析用静脉导管留置针,包括软管座,软管座的前端为留置软管,软管座的后端为2根支管,所述软管座上连接有一覆盖片,覆盖片朝向留置软管的一侧设置有吸盘,覆盖片朝向支管的一侧设置有吸盘和限位块,覆盖片的两边各有一限位块,当覆盖片翻向支管时,2根支管位于2个限位块之间。
在常规的使用状态时,覆盖片朝向支管一侧的吸盘与病人皮肤吸合,2根支管被限位在2个限位块之间,当有外力拉扯支管时,覆盖片首先受力,留置软管进入病人血管的创口不会直接受力。需要洗澡时,可以将覆盖片翻向另一侧,使覆盖片朝向留置软管一侧的吸盘与病人皮肤吸合,使覆盖片覆盖住创口,覆盖片与病人皮肤之间还可以垫些棉花等吸水材料。由于覆盖片与病人皮肤之间是物理性吸合,更换吸水材料很方便。覆盖片与病人皮肤之间也可夹住消毒棉花,方便为创口消毒。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覆盖片上设置有凸起条,凸起条位于覆盖片朝向留置软管一侧的周边。凸起条能进一步防止洗澡时清水流淌至创口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的优点,方便对皮肤创口进行保护或护理,减少创口感染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覆盖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覆盖片翻向留置软管所在一侧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软管座;2.留置软管;3.支管;4.覆盖片;41.凸起条;42.限位块;43.连接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透析用静脉导管留置针,包括软管座1,软管座1的前端为留置软管2,软管座1的后端为2根支管3,软管座1上通过连接片43连接有一覆盖片4,覆盖片4朝向留置软管2的一侧设置有吸盘5和凸起条41,凸起条41位于覆盖片4朝向留置软管2一侧的周边。覆盖片4朝向支管3的一侧设置有吸盘5和限位块42,覆盖片4的两边各有一限位块42,当覆盖片4翻向支管3时,2根支管3位于2个限位块42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