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艾灸筒,特别是一种中医简易隔物艾灸筒。
背景技术:
目前在做艾灸治疗时是直接将介质和艾绒敷在人体上,此时需要将介质和艾绒捏紧成一团,否则介质和艾绒容易散落,造成烫伤皮肤或者烧坏衣服的事故发生,且较大的介质物质,例如盐,在受热时容易发生爆裂故而弄伤人。而直接敷在人体上的介质和艾绒在治疗结束后还要对其进行清理,增加了工作量。目前也公开了一些用于艾灸的艾灸筒,但是该艾灸筒不能连接在一起,故而在进行多穴位艾灸时独立的艾灸筒稳定性不好,容易滑落,影响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做隔物艾灸用的中医简易隔物艾灸筒,特别用于多穴位艾灸,该艾灸筒不仅方便放置介质和艾绒,且艾灸筒之间可以连接在一起,增强稳定性,进而可以同时进行多个穴位艾灸。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医简易隔物艾灸筒,包括多个艾灸罐和连接杆,所述的艾灸罐为两端开口、中空的结构,所述的艾灸罐由上罐体和下罐体构成,所述的下罐体通过可拆卸方式固定设置于上罐体下端,所述的多个艾灸罐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且该连接杆以可拆卸方式与艾灸罐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艾灸罐为两端开口、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所述的上罐体下端设有外螺纹,所述的下罐体上端设有与上罐体下端上的外螺纹相对应的内螺纹,所述的上罐体和下罐体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的上罐体外侧壁上设有多个带有内螺纹的螺纹孔,且该螺纹孔以圆周方式排列于上罐体的外侧壁上,所述的连接杆两端设有用于与螺纹孔连接的连接轴,该连接轴上设有与螺纹孔内螺纹相对应的外螺纹。
所述的连接杆上设有多个与连接杆两端连接轴相对应的连接轴孔,该连接轴孔通过铰链连接方式设置于连接杆上。
所述的螺纹孔通过用于夹持艾灸罐的连接环设置于艾灸罐上,所述的连接环为圆环结构,所述的螺纹孔分布于连接环的外侧壁上。
所述的连接环为由2个半圆环构成,该2个半圆环的一端通过转轴或者活页固定连接,该2个半圆环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的连接环内侧壁上设有胶圈垫。
所述的螺纹孔通过铰链连接方式设置于艾灸罐上。
所述的螺纹孔为一端开设有螺纹凹孔的圆柱体杆,该圆柱体杆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艾灸罐连接,且该圆柱体杆可绕着转轴转动。
所述的连接杆为伸缩杆。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之中医简易隔物艾灸筒,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本实用新型包括多个艾灸罐和连接杆,所述的艾灸罐为两端开口、中空的结构,所述的艾灸罐由上罐体和下罐体构成,所述的下罐体通过可拆卸方式固定设置于上罐体下端,使用时将下罐体从上罐体上拆卸下来,并在下罐体的容腔内铺一层纱布,然后将介质(例如姜末、蒜末、粗盐等)和艾绒放置在下罐体内的纱布上,然后将下罐体套在上罐体中,通过下罐体和上罐体的连接处将纱布的四周边缘夹持并固定住,此时艾灸用的物质均能稳定的设置于艾灸罐中,即可进行艾灸治疗,本实用新型可以避免了艾灸物质黏附在皮肤上给患者带来不适,可以防止艾灸时介质和艾绒容易散落,避免了艾灰脱落烫伤皮肤,且还能防止较大的介质在受热时发生爆裂弄伤人。艾灸结束后直接将纱布包裹住艾灸物质进行处理即可,无需再对艾灸物质进行打扫处理,提高工作效率,且可以一人更换一次纱布,卫生安全。
2.本实用新型中的多个艾灸罐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且该连接杆以可拆卸方式与艾灸罐连接,当需要进行多穴位艾灸时,通过连接杆将多个艾灸罐连接在一起并相对应穴位的位置关系排列着,提高了艾灸罐的稳定性,防止局部艾灸罐脱落,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患者的体型调节艾灸罐之间的位置关系,确保穴位的准确性及治疗效果。且连接杆于艾灸罐、连接杆于连接杆均为螺纹连接,方便安装和拆卸,而连接杆可为伸缩杆,方便调节艾灸罐的位置,使用灵活。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之中医简易隔物艾灸筒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中艾灸罐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 本实用新型中螺纹孔与连接环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 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 本实用新型中连接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5: 本实用新型中多个艾灸罐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在上述附图中,各标号说明如下:
1-艾灸罐,11-上罐体,12-下罐体,2-连接杆,21-连接轴,3-螺纹孔,4-连接环,41-半圆环Ⅰ,42-半圆环Ⅱ,5-连接轴孔,6-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中医简易隔物艾灸筒,包括多个艾灸罐1和连接杆2,所述的艾灸罐1为两端开口、中空的结构,所述的艾灸罐1由上罐体11和下罐体12构成,所述的下罐体12通过可拆卸方式固定设置于上罐体11下端,为了使用方便,所述的艾灸罐1为两端开口、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所述的上罐体11下端设有外螺纹,所述的下罐体12上端设有与上罐体11下端上的外螺纹相对应的内螺纹,所述的上罐体11和下罐体12通过螺纹连接,即上罐体11下端设有带有外螺纹的连接壁,所述的下罐体12上端设有带有内螺纹的连接壁,使用时将下罐体12套在上罐体11下端上。所述的多个艾灸罐1之间通过连接杆2连接,且该连接杆2以可拆卸方式与艾灸罐1连接,即所述的上罐体11外侧壁上设有多个带有内螺纹的螺纹孔3,且该螺纹孔3以圆周方式排列于上罐体11的外侧壁上,所述的连接杆2两端设有用于与螺纹孔3连接的连接轴21,该连接轴21上设有与螺纹孔3内螺纹相对应的外螺纹,所述的连接杆2上设有多个与连接杆2两端连接轴21相对应的连接轴孔5,该连接轴孔5通过铰链连接方式设置于连接杆2上,故所述的连接轴孔5与螺纹孔3为相同的螺纹孔3,该连接轴孔5与螺纹孔3均用于与连接杆2两端的连接轴21连接的。使用时,连接杆2上的连接轴21通过旋转方式插入到螺纹孔3中并与螺纹孔3固定连接,即可根据需要将多个艾灸罐1连接起来。所述的螺纹孔3通过用于夹持艾灸罐1的连接环4设置于艾灸罐1上,所述的连接环4为圆环结构,所述的螺纹孔3分布于连接环4的外侧壁上,所述的连接环4内径小于等于艾灸罐1外径,为了方便将艾灸罐1固定在连接环4中,所述的连接环4内侧壁上设有胶圈垫。所述的连接环4为由2个半圆环构成,该2个半圆环的一端通过转轴或者活页固定连接,该2个半圆环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即该2个半圆环为半圆环Ⅰ和半圆环Ⅱ,所述半圆环Ⅰ一端通过转轴或者活页与半圆环Ⅱ的一端连接,半圆环Ⅰ可绕着该转轴或者活页转动,所述半圆环Ⅰ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半圆环Ⅱ的另一端连接,通过控制螺栓可以控制半圆环Ⅰ与半圆环Ⅱ的打开或者闭合,进而可以控制连接环4的内容积大小,方便将艾灸罐1固定套在连接环4中或者从连接环4上取下。所述的螺纹孔3通过铰链连接方式设置于连接环4上。所述的螺纹孔3为一端开设有螺纹凹孔的圆柱体杆,该圆柱体杆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连接环4连接,且该圆柱体杆可绕着转轴转动,而所述的连接轴孔5亦以同样的方式设置于连接杆2上,即连接杆2上连接轴孔5通过转轴与其连接。所述的连接杆2可为多根长度不同的连接杆2或者亦可为多根伸缩杆,例如该连接杆2包括连接管Ⅰ和连接管Ⅱ,所述的连接管Ⅰ套在连接管Ⅱ中。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换:所述的螺纹孔3通过铰链连接方式设置于艾灸罐1上,所述的螺纹孔3为一端开设有螺纹凹孔的圆柱体杆,该圆柱体杆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艾灸罐1连接,且该圆柱体杆可绕着转轴转动。或者所述的螺纹孔3可以直接在艾灸罐1上开设螺纹孔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