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向可调节电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06282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向可调节电刀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向可调节电刀,包括手柄部、与手柄部连接的软管部、设于软管部端部的刀头部,刀头部连接电源;在软管部内设有两对引导线,各引导线一端分别固定于软管部的端部;手柄部内设置两个转动盘,各对引导线穿出软管部后分别连接一转动盘,位于软管部内的两对引导线各自所在平面在软管部中心轴线处交叉且相互垂直,各个转动盘分别向不同方向转动时,能够分别牵引各引导线,带动软管部端部连同刀头部向不同方向弯曲。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向可调节电刀,在内镜下手术进行EMR、ESD或其他的复杂操作时,在操作时让内镜的镜头专司观察功能,近刀头部端软管可以控制电刀方向并自行切割,使手术操作难度降低,并能降低手术风险。
【专利说明】
一种多向可调节电刀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多向可调节电刀。
【背景技术】
[0002]内窥镜诞生50多年来,经历了从疾病诊断到疾病治疗的阶段,对一些消化疾病的治疗已经十分有效和可靠甚至成为一些疾病治疗的首选疗法。近年来随着内镜活检术、EMR(内镜粘膜切除术)、ESD(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技术的发展,其对消化道的息肉和早癌症的治疗,正逐渐成为一种首选诊疗手段。尤其对早癌的发现、诊断和切除起到了关键作用。目前已研发出一些内镜下的专用器械,然而,与其它内镜下治疗技术相比仍显得操难度较大。
[0003]现阶段EMR操作方法包括以下几种:(I)息肉切除法:即粘膜下注射-切除法。该方法简单方便,临床应用最广;(2)透明帽法:即在内镜头端安装不同规格、不同平面或斜面的透明塑料帽对病变进行吸引切除;(3)套扎器法:内镜头端安装套扎器,内镜下套扎器对准所要切除的病变吸引后,橡皮圈套住病变形成亚蒂样息肉,再在橡皮圈下圈套电切包括橡皮圈在内的病变;(4)分层切除法。
[0004]现阶段ESD操作方法步骤复杂,操作时间长,所涉及的器械较多,技术要求也较高。操作步骤(I)标记;(2)粘膜下注射;(3)预切开周围粘膜;(4)剥离病变;(5)创面处理。
[0005]现阶段EMR、ESD常用的是电刀与高频电发生器组合来进行手术操作,在这方面申请公开的CN101632603B随内窥镜插入的外科手术器械,所述的工具具有旋转工具调节器,所述旋转工具调节器可使操作人员或辅助操作人员很容易的从内窥镜的操作头把手的附近位置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工具的挠性绳索的远端处的工具动作机构,解决了工具动作机构旋转调节的功能,但是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工具动作机构仍然是受镜头控制方向,并不能自行改变操作方向,用电刀做EMR、ESD移动切割时,必须弯曲转动内窥镜来实现电刀的变向操作,这样往往导致手术视野不够清楚,操作难度加大,稍有不慎易造成穿孔。
【实用新型内容】
[0006]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向可调节电刀。
[0007]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向可调节电刀,包括手柄部、与手柄部连接的软管部、设于软管部端部的刀头部,刀头部连接电源;在软管部内设有两对引导线,各引导线一端分别固定于软管部的端部;手柄部内设置两个转动盘,各对引导线穿出软管部后分别连接一转动盘,位于软管部内的两对引导线各自所在平面在软管部中心轴线处交叉且相互垂直,各个转动盘分别向不同方向转动时,能够分别牵引各引导线,带动软管部端部连同刀头部向不同方向弯曲。
[0008]其中,手柄部内设有穿线板,穿线板上至少设有两个穿线孔,各对引导线分别穿过两个穿线孔后,分别连接于转动盘与手柄部中心轴相平行的径向两侧。
[0009]其中,在穿线板上设置有两对穿线孔,两对穿线孔以软管部内垂直于转动盘中心轴线的一对引导线所在平面为对称面对称设置,两对引导线分别穿过这两对穿线孔,并连接于最接近的转动盘上。
[0010]其中,手柄部内设有导线板,在导线板上设有两对导线孔,两对导线孔分别与各对引导线所在平面共面,各引导线分别穿过与其共面的导线孔。
[0011 ]其中,各转动盘上设有限位片,限位片设置于转动盘与手柄部中心轴相平行的径向,在手柄部内设有用于阻挡限位片的中间轮。
[0012]其中,两个转动盘同轴设置,中间轮设于两个转动盘之间,限位片分别设于两个转动盘的相对面上。
[0013]其中,软管部内其中一对引导线所在平面垂直于转动盘的中心轴线,另一对引导线所在平面平行于转动盘的中心轴线。
[0014]其中,在转动盘上设有多个定位槽,在手柄上设有活动的定位片,转动盘转动到任一个定位槽与定位片对准后,将定位片推入定位槽,转动盘被定位。
[0015]其中,各引导线为导体并与刀头部连接,刀头部通过引导线连接电源。
[0016]其中,导线板与穿线板中至少一个为导体,在手柄部上还设置与电源连接的电极,电极与导体材质的导线板或者穿线板连接,并通过引导线向刀头部供电。
[0017]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向可调节电刀,在内镜下手术进行EMR、ESD或其他的复杂操作时,在操作时让内镜的镜头专司观察功能,近刀头部端软管可以控制电刀方向并自行切割,使手术操作难度降低,并能降低手术风险。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的主视剖视图;
[0020]图3为穿线板及穿线孔分布示意图;
[0021 ]图4为导线板及导线孔分布示意图;
[0022]图5为刀头部局部示意图;
[0023]图6为软管部引导线连接及运动方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0025]如图1至图5所示的一种多向可调节电刀,包括手柄部1、与手柄部I连接的软管部
2、连接于软管部2端部的刀头部3,刀头部3连接电源,其中,软管部2为实心软管或者空心软管,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为实心软管。在软管部2内穿有两对引导线4,引导线4之间相互平行,软管部I内有供各条引导线4穿过的孔。各引导线4一端固定于软管部端部,并分别接触或者连接刀头部3;手柄部I内设置有同轴的两个转动盘5,各对引导线4穿出软管部2后分别连接一转动盘5,位于软管部2内的两对引导线4各自所在平面在软管部2中心轴线处交叉且相互垂直,各个转动盘5分别向不同方向转动时,能够分别牵引各引导线4,带动软管部2弯曲从而带动刀头部3转向。手柄部I内还安装有穿线板6,穿线板6垂直于手柄部I的中心轴线设置,穿线板6上至少开两个穿线孔61,各对引导线4分别穿过两个穿线孔61后,分别连接于转动盘5与手柄部I中心轴相平行的径向两侧。或者,在穿线板6上设置有两对穿线孔61,两对穿线孔61以软管部2内垂直于转动盘5中心轴线的一对引导线4所在平面为对称面对称设置,两对引导线4分别穿过这两对穿线孔61,并连接于最接近的转动盘5上。在手柄部I内还设置与穿线板6平行的导线板7,在导线板7上开两对导线孔71,两对导线孔71分别与各对引导线4所在平面共面,各引导线4分别穿过与其共面的导线孔71。各转动盘5上设置有限位片51,限位片51设置于转动盘5与手柄部I中心轴相平行的径向,在手柄部I内安装用于阻挡限位片51的中间轮8,中间轮8固定安装在手柄部I内,并设置于两个转动盘5之间,限位片51分别设置在两个转动盘5的相对面上。软管部2内其中一对引导线4所在平面垂直于转动盘5的中心轴线,另一对引导线4所在平面平行于转动盘5的中心轴线。各个转动盘5上还开有多个定位槽9,在手柄部I上安装有推动式的活动定位片10,转动盘5转动到任一个定位槽9与定位片10对准后,将定位片10推入定位槽9,转动盘5被定位。为了给刀头部3供电,将各引导线4材质选择为导体,刀头部3通过引导线4连接电源,并且,导线板7与穿线板6中至少一个为导体,在手柄部I上还安装与电源连接的电极11,电极11与导体材质的导线板7或者穿线板6连接,并通过引导线4向刀头部3供电。
[0026]如图1、图2及图5所示,位于软管部2内的引导线4之间为相互平行设置,引导线4穿出软管部2进入手柄部I内后,无法继续保持相对平行的状态,并且由于转动盘5与引导线4、软管部2存在相对位置差,所以在无穿线板6与导线板7的情况下,引导线4无法精准有效地控制软管部2弯曲的方向及幅度,而设置了导线板7及穿线板6之后,两板上分别设置了四个位置绝对固定的穿线孔61,这样就通过穿线孔61的引导及固定,限制了引导线4的位移,能够使引导线4带动软管部2,精准转向。
[0027]结合附图6,对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0028]将刀头部3及软管部2通过内窥镜钳道或其他辅助通道输送到手术部位进行手术,手持手柄部I进行操作,通过顺时针转动其中一个转向盘,拉动与刀头部3的A处连接或接触的引导线4,使软管部2带动刀头部3向X+方向弯曲,当限位片51随转动到达中间轮8下部位置时,因限位片51被阻挡,转向盘无法再继续转动,达到最大转幅1/4圆周,复位后弯曲恢复,同理通过逆时针转动该转向盘,拉动与刀头部3的B处连接或接触的引导线4,软管部2带动刀头部3向X-方向弯曲,当限位片51随转动到达中间轮8下部位置时,因限位片51被阻挡,转向盘无法再继续转动,达到最大转幅1/4圆周,复位后弯曲恢复,此描述适用于单一转向盘控制情况下X方向轴X+、X_两方向的弯曲,同理增加一个转向盘,通过分别拉动与刀头部3的C、D处连接或接触的引导线4,能够控制Y轴方向轴Y+、Y-两方向的弯曲,通过转向盘间的相互配合,能够组合出X、Y轴平面上的任意弯曲角度,并且随时可以通过转向盘调节,也可通过定位片10与转向盘上定位齿相配合,在手术过程中固定角度及方向操作,并且加以内窥镜钳道或辅助通道来辅助进行移动操作,达到更好的施术效果。施术者将高频发生器的负极板贴服在患者体表,将另一电缆线连接至手柄电极11部,当刀头部3的刀头与患者的组织接触时,施术者会踩踏发生器使高频电流通过电极11部-导体材料的穿线板6-导体材料的引导线4,传导给刀头部3的金属球形电刀部件,进而传递到与其接触的人体组织上,并通过人体和负极板和导线构成一个完整的回路,施术组织就会产生瞬间的高温,使之性状发生改变,或瞬间被气化或加热变质,这取决于施术者所选的发生器模式,是电切还是电凝。
[002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多向可调节电刀,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部、与手柄部连接的软管部、设于软管部端部的刀头部,刀头部连接电源;在软管部内设有两对引导线,各引导线一端分别固定于软管部的端部;手柄部内设置两个转动盘,各对引导线穿出软管部后分别连接一转动盘,位于软管部内的两对引导线各自所在平面在软管部中心轴线处交叉且相互垂直,各个转动盘分别向不同方向转动时,能够分别牵引各引导线,带动软管部端部连同刀头部向不同方向弯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向可调节电刀,其特征在于:其中,手柄部内设有穿线板,穿线板上至少设有两个穿线孔,各对引导线分别穿过两个穿线孔后,分别连接于转动盘与手柄部中心轴相平行的径向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向可调节电刀,其特征在于:其中,在穿线板上设置有两对穿线孔,两对穿线孔以软管部内垂直于转动盘中心轴线的一对引导线所在平面为对称面对称设置,两对引导线分别穿过这两对穿线孔,并连接于最接近的转动盘上。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向可调节电刀,其特征在于:其中,手柄部内设有导线板,在导线板上设有两对导线孔,两对导线孔分别与各对引导线所在平面共面,各引导线分别穿过与其共面的导线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向可调节电刀,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转动盘上设有限位片,限位片设置于转动盘与手柄部中心轴相平行的径向,在手柄部内设有用于阻挡限位片的中间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向可调节电刀,其特征在于:其中,两个转动盘同轴设置,中间轮设于两个转动盘之间,限位片分别设于两个转动盘的相对面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向可调节电刀,其特征在于:其中,软管部内其中一对引导线所在平面垂直于转动盘的中心轴线,另一对引导线所在平面平行于转动盘的中心轴线。8.根据权利要求1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多向可调节电刀,其特征在于:其中,在转动盘上设有多个定位槽,在手柄上设有活动的定位片,转动盘转动到任一个定位槽与定位片对准后,将定位片推入定位槽,转动盘被定位。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向可调节电刀,其特征在于:其中,各引导线为导体并与刀头部连接,刀头部通过引导线连接电源。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多向可调节电刀,其特征在于:其中,导线板与穿线板中至少一个为导体,在手柄部上还设置与电源连接的电极,电极与导体材质的导线板或者穿线板连接,并通过引导线向刀头部供电。
【文档编号】A61B18/12GK205729504SQ201620443391
【公开日】2016年11月30日
【申请日】2016年5月16日
【发明人】金黑鹰, 赵文俊, 徐传友, 张广祥
【申请人】南京科医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