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诊室用安全平稳担架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27873阅读:6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急诊室用安全平稳担架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急诊室设备,具体是一种急诊室用安全平稳担架车。



背景技术:

医疗技术,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以诊断和治疗疾病为目的,对疾病作出判断和消除疾病、缓解病情、减轻痛苦、改善功能、延长生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而采取的诊断、治疗措施。医疗技术分为三类:第一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医疗机构通过常规管理在临床应用中能确保其安全性、有效性的技术。第二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以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第三类医疗技术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加以严格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一)涉及重大伦理问题;(二)高风险;(三)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经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四)需要使用稀缺资源;(五)卫生部规定的其他需要特殊管理的医疗技术。

目前在转移一些骨折或者其他外科急重症患者时,普遍采用担架或者担架车的方式进行转移,在转移过程中,由于是急重症患者,所以转移的速度一般较快,在推行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急刹车的情况,碰到障碍物急刹车的情况仍然是一个很大的隐患:急刹车时,由于担架车车体与车轮为一整体,故而停止往前运动,由于惯性的作用,患者人体仍然是往前运动的,担架车上的患者会沿担架车床面向前滑行,因此极易对患者造成二次损伤。现有医用的转运担架车是用于转运病人,在使用过程中往往是将病人用手直接托到担架车上进行运输,不能作为担架分开使用,这样搬运人员不仅劳动强度高,而且将病人从低处直接抬到高处,这样容易造成病人进一步伤害,同时现有的转运担架车减震效果差,舒适性差,容易导致病人的二次受伤。而且在急诊时,护理人员要一手提输液瓶,操作起来非常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急诊室用安全平稳担架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急诊室用安全平稳担架车,包括车架支体,所述车架支体下端两侧设有导向座,导向座内滑动设有减震杆,减震杆的下端位于导向座下方,且减震杆的下端安装有滚轮,减震杆的上端安装有导向板,导向板位于导向座的滑槽内,所述导向板上方还设有减震弹簧;所述车架支体的上端开设有导向槽,导向槽的中间安装有固定板,车架支体上方设有转移架,转移架下端两侧还有支杆,支杆与转移架下端之间为插接,支杆下端设有导向轮,导向轮位于导向槽内;所述固定板两侧与支杆之间设有连接弹簧,所述车架支体的一侧还设置有输液装置,输液装置包括包括套筒,套筒固定设置在车架支体上,套筒上插设有中心柱,套简上端还设有控制中心柱的调节装置,中心柱的底部插设在套筒中,中心柱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安装有杯桶,中心柱上活动套接有置物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减震弹簧的两端均为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向槽纵向截面形状为U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弹簧两端均为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中心柱的顶部设置有挂钩。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移架的两端设有把手,且把手上设有防滑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当滚轮遇到颠簸时,减震杆上端的导向板在减震弹簧的作用下进行上下方向的小位移移动,这样能够对振动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减震效果好,提高了担架车的舒适性,有利于保护病人,防止二次受伤;当车体发生急刹时,转移架在连接弹簧的作用下进行水平方向的小位移移动,这样使得病人与转移架同步向前移动,不仅能够对惯性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提高了担架车的舒适性,有效避免了对患者造成的二次损伤,保证了患者的安全;在具体操作时,可根据具体情况来调节中心柱在套筒中的长度,另外可将输液瓶放置在杯桶中;置物板上放置一些杂物,这样比较醒目,不会遗忘。

附图说明

图1为急诊室用安全平稳担架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架支体、2-导向座、3-减震杆、4-滚轮、5-导向板、6-减震弹簧、7-导向槽、8-固定板、9-转移架、10-支杆、11-导向轮、12-连接弹簧、13-把手、14-套筒、15-中心柱、16-调节装置、17-置物板、18-连接杆、19-杯桶、20-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一种急诊室用安全平稳担架车,包括车架支体1,所述车架支体1下端两侧设有导向座2,导向座2内滑动设有减震杆3,减震杆3的下端位于导向座2下方,且减震杆3的下端安装有滚轮4,减震杆3的上端安装有导向板5,导向板5位于导向座2的滑槽内,所述导向板5上方还设有减震弹簧6,减震弹簧6的两端均为固定连接;这样当滚轮4遇到颠簸时,减震杆3上端的导向板5在减震弹簧6的作用下进行上下方向的小位移移动,这样能够对振动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减震效果好,提高了担架车的舒适性,有利于保护病人,防止二次受伤。

所述车架支体1的上端开设有导向槽7,导向槽7的中间安装有固定板8,车架支体1上方设有转移架9,转移架9下端两侧还有支杆10,支杆10与转移架9下端之间为插接,插接的方式方便了转移架9从车架支体1上取下,每一个支杆10下端均设有导向轮11,导向轮11位于导向槽7内,导向槽7纵向截面形状为U形,这样便于导向轮11沿着导向槽7进行移动。

所述固定板8两侧与支杆10之间设有连接弹簧12,连接弹簧12两端均为固定连接。这样当车体发生急刹时,转移架9在连接弹簧12的作用下进行水平方向的小位移移动,这样使得病人与转移架9同步向前移动,不仅能够对惯性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提高了担架车的舒适性,有效避免了对患者造成的二次损伤,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所述车架支体1的一侧还设置有输液装置,输液装置包括包括套筒14、中心柱15、连接杆18和杯桶19,套筒14固定设置在车架支体1上,套简14上端设有调节装置16,中心柱15的底部插设在套筒14中,杯桶19与连接杆18的一端连接,连接杆18的另一端与中心柱15固定连接,中心柱15上活动套接有置物板17,在具体操作时,可根据具体情况来调节中心柱15在套筒14中的长度,另外可将输液瓶放置在杯桶19中;置物板17上放置一些杂物,这样比较醒目,不会遗忘。

所述中心柱15的顶部设置有挂钩20。

所述转移架9的两端设有把手13,且把手13上设有防滑纹。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