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药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药自动制丸机。
背景技术:
中国制药工业的整体水平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当前,我国中成药生产工艺技术的落后已成为制约中药制药工业向高技术水平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制药机械水平落后,自动化程度不高。
对于中药丸剂,需要先制备软硬适中的药条,再将药条切割搓出适宜的药丸。国内目前的制丸设备大多数是断续生产药条,然后送至搓丸机,不能形成连续运动,有时药条机和搓丸机不能协调配合,容易发生许多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中药自动制丸机,能快速连续生产中药药丸,有效避免药条机和搓丸机不能协调配合工作而造成的工作故障和效率低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中药自动制丸机,包括机架、药条挤出装置和搓丸装置;所述药条挤出装置包括驱动电机Ⅰ、螺旋推进器、压料翻板、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机架顶部设有加料口,所述螺旋推进器设置在机架上部且正对加料口,所述压料翻板设置在加料口与螺旋推进器之间,所述螺旋推进器一端连接主动齿轮的轮轴,另一端正对出条口,所述压料翻板一端连接从动齿轮的轮轴,另一端连接机架,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传动,所述驱动电机Ⅰ驱动主动齿轮转动;所述搓丸装置包括驱动电机Ⅱ、药条导轮和两个螺旋槽辊,所述两个螺旋槽辊相对水平设置在药条挤出装置的出条口下方,所述药条导轮设置在出条口与两个螺旋槽辊之间,所述驱动电机Ⅱ通过齿轮传动机构驱动两个螺旋槽辊反向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驱动电机Ⅰ通过链轮传动机构驱动主动齿轮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搓丸装置还包括酒精喷嘴,所述酒精喷嘴设置在两个螺旋槽辊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机架下部还设有药丸滑槽,所述药丸滑槽顶端与两个螺旋槽辊的尾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驱动电机Ⅰ和驱动电机Ⅱ均为交流变频电机,所述机架上设有变频器,所述驱动电机Ⅰ和驱动电机Ⅱ分别与变频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将药条挤出装置和搓丸装置合理连接配合,使药条挤出和搓丸形成连续运动,能快速连续生产中药药丸,提高了制丸工序的自动化和连续性,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避免了药条机和搓丸机不能协调配合工作而造成的工作故障和效率低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机架,2-驱动电机Ⅰ,3-螺旋推进器,4-压料翻板,5-主动齿轮,6-从动齿轮,7-加料口,8-出条口,9-驱动电机Ⅱ,10-药条导轮,11-螺旋槽辊,12-齿轮传动机构,13-链轮传动机构,14-酒精喷嘴,15-药丸滑槽,16-变频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中药自动制丸机,包括机架1、药条挤出装置和搓丸装置;所述药条挤出装置包括驱动电机Ⅰ2、螺旋推进器3、压料翻板4、主动齿轮5和从动齿轮6,所述机架1顶部设有加料口7,所述螺旋推进器3设置在机架1上部且正对加料口7,所述压料翻板4设置在加料口7与螺旋推进器3之间,所述螺旋推进器3一端连接主动齿轮5的轮轴,另一端正对出条口8,所述压料翻板4一端连接从动齿轮6的轮轴,另一端连接机架1,所述主动齿轮5与从动齿轮6啮合传动,所述驱动电机Ⅰ2驱动主动齿轮5转动;所述搓丸装置包括驱动电机Ⅱ9、药条导轮10和两个螺旋槽辊11,所述两个螺旋槽辊11相对水平设置在药条挤出装置的出条口8下方,所述药条导轮10设置在出条口8与两个螺旋槽辊11之间,所述驱动电机Ⅱ9通过齿轮传动机构12驱动两个螺旋槽辊11反向转动。
制丸时,驱动电机Ⅰ2驱动主动齿轮5转动,主动齿轮5带动螺旋推进器3旋转,同时主动齿轮5带动从动齿轮6转动,从动齿轮6带动压料翻板4旋转,中药原料从加料口7加入后,压料翻板4将中药原料翻下并挤压至螺旋推进器3中,在螺旋推进器3的旋转推进下,中药原料形成药条从出条口8挤出;药条从出条口8挤出后,经过药条导轮10导入两个螺旋槽辊11之间,而驱动电机Ⅱ9驱动两个螺旋槽辊11反向转动,将药条切为小段,并且随着螺旋槽辊11的旋转,小段药条被搓成圆形药丸。
实施例2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所述驱动电机Ⅰ2通过链轮传动机构13驱动主动齿轮5转动。
实施例3
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所述搓丸装置还包括酒精喷嘴14,所述酒精喷嘴14设置在两个螺旋槽辊11上方;酒精喷嘴14喷洒酒精在药丸上,防止粘连。
实施例4
实施例4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所述机架1下部还设有药丸滑槽15,所述药丸滑槽15顶端与两个螺旋槽辊11的尾部连接。
实施例5
实施例5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所述驱动电机Ⅰ2和驱动电机Ⅱ9均为交流变频电机,所述机架1上设有变频器16,所述驱动电机Ⅰ2和驱动电机Ⅱ9分别与变频器16电连接。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参照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