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诊疗推拿床。
背景技术:
在中医内科中,推拿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治疗手法,在推拿时,患者需要趴在治疗床上,由于男性和女性存在较大的身体差异,女性患者在趴着的时候胸口会受到较强的压迫,再配合推拿的手法,容易造成患者胸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诊疗推拿床,本装置在针对女性患者时,可以将第一软垫向外抽拉,减轻女性患者的胸口压力,方便推拿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且,可以用作急诊室的诊疗床使用,同时本装置配合有托盘,医护人员可以将所需用到的各种药液堆放在托盘上,方便拿取。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诊疗推拿床,包括床板,所述床板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两块C字形的支架板,所述支架板与所述床板之间配合有螺丝,所述床板的前、后端面处均设置有T字形的滑槽,所述滑槽横向贯穿所述床板,在所述滑槽内活动配合有托盘,所述床板的顶部设置有软垫,所述软垫靠近右侧位置处设置有配装槽,所述床板的顶部设置有对应所述配装槽的第一配装槽,在所述第一配装槽内配合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软垫,所述第一软垫配合在所述配装槽内,所述第一软垫的上表面与所述软垫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软垫靠近右端位置处设置有一个椭圆形的呼吸槽。
优选地,在两块所述支架板之间配合有置物板,所述置物板与所述支架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置物板的底部与所述支架板的内侧面之间配合有肋板。
优选地,所述支架板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块,所述防滑垫块为PVC塑料块,所述防滑垫块与所述支架板之间胶合固定。
优选地,所述床板的左侧设置有凹槽,在所述凹槽的槽底设置有第二软垫,所述第二软垫为柱状,所述第二软垫的圆周面处设置有配合所述床板用的卡槽。
优选地,所述托盘具有托盘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在针对女性患者时,可以将第一软垫向外抽拉,减轻女性患者的胸口压力,方便推拿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本装置配合有托盘,医护人员可以将所需用到的各种药液堆放在托盘上,方便拿取,本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为低廉,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阅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诊疗推拿床,包括床板1,所述床板1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两块C字形的支架板2,所述支架板2与所述床板1之间配合有螺丝201,所述床板1的前、后端面处均设置有T字形的滑槽101,所述滑槽101横向贯穿所述床板1,在所述滑槽101内活动配合有托盘3,所述床板1的顶部设置有软垫4,所述软垫4靠近右侧位置处设置有配装槽401,所述床板1的顶部设置有对应所述配装槽401的第一配装槽102,在所述第一配装槽102内配合有活动板5,所述活动板5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软垫501,所述第一软垫501配合在所述配装槽401内,所述第一软垫501的上表面与所述软垫4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软垫4靠近右端位置处设置有一个椭圆形的呼吸槽411。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在两块所述支架板2之间配合有置物板211,所述置物板211与所述支架板2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置物板211的底部与所述支架板2的内侧面之间配合有肋板212。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支架板2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块213,所述防滑垫块213为PVC塑料块,所述防滑垫块213与所述支架板2之间胶合固定。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床板1的左侧设置有凹槽111,在所述凹槽111的槽底设置有第二软垫112,所述第二软垫112为柱状,所述第二软垫112的圆周面处设置有配合所述床板1用的卡槽(未图示)。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托盘3具有托盘槽3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在针对女性患者时,可以将第一软垫向外抽拉,减轻女性患者的胸口压力,方便推拿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本装置配合有托盘,医护人员可以将所需用到的各种药液堆放在托盘上,方便拿取,本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为低廉,适合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