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艾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7872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穴位艾灸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穴位艾灸机。



背景技术:

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燃烧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借由热力及药物的作用,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保健养生及防病治病的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通常艾灸是由施灸者将点燃的艾条悬于施灸部位之上,使艾火距皮肤保持适当的距离至皮肤温热红晕而不致烧伤皮肤为度,一方面受灸者需要长期保持固定的姿势以使艾条对准穴位,舒适度不高;另一方面施灸者仅能凭靠经验以及和受灸者的沟通来调整距离温度等情况,效率不高,且劳动强度较大,尤其是进行雀啄灸时,需要施灸者把艾条燃烧端对准穴位,然后采用类似麻雀啄食般一起一落的手法来控制艾条忽远忽近地施灸,极其消耗体力,施灸者很容易疲劳而掌握不好距离,过近易伤皮肤,过远作用不大,影响治疗效果。

现有技术中有艾灸盒,是将艾条固定在盒内,再将盒子固定在人体需要治疗的部位,无需手拿,较为方便。但现有的艾灸盒难以实现模拟雀啄灸的手法,且往往体积较大,结构复杂,使用体验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穴位艾灸机,其克服了现有技术的艾灸盒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穴位艾灸机包括壳体、隔离垫、盖板、运动支架、装夹弹片、后盖、运动电磁铁、装夹电磁铁、固定装置及控制器;

隔离垫设置于壳体前端且中部为网状结构,盖板设置于壳体前端所述隔离垫之后,后盖设置于壳体后端,壳体内部于盖板和后盖之间相对的两侧设置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导轨,运动支架设置于壳体内并与导轨相配合,该运动支架由运动电磁铁驱动以沿导轨做前后往复运动;

装夹弹片设置于运动支架上并由装夹电磁铁带动开合,该后盖和盖板上设置有筒孔,艾条由后盖的筒孔进入,穿过运动支架且燃烧端通过盖板上的筒孔并位于盖板和隔离垫之间,该艾条由装夹弹片固夹并随运动支架运动;

该盖板上设置有导流孔,该后盖上设置有排气风扇,艾条燃烧所产生的烟雾经导流孔由排气风扇排出;

固定装置设置于壳体上以用于固定该穴位艾灸机;

控制器设置于壳体上并连接控制运动电磁铁、装夹电磁铁及排气风扇。

优选的,所述运动支架包括沿前后方向排布的至少二限位圆环及固定于圆环两侧的翼形滑块,所述翼形滑块与所述导轨配合以于壳体内部滑动,艾条穿过该些限位圆环并由装夹弹片固夹。

优选的,所述装夹弹片包括用于与翼形滑块固定的固定部及至少一弹性部,该弹性部配合于限位圆环的设置间隙中,装夹电磁铁在控制器控制下带动弹性部动作,从而实现对艾条的夹放。

优选的,还包括前后限位装置以防止所述运动支架脱轨。

优选的,还包括遥控器;所述控制器还包括遥控接收模块,以用于接收遥控器的指令并控制相应部件动作;所述遥控器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运动支架往复运动周期的频率档位及用于控制所述运动支架前端停留时间的温度档位。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还包括定时模块以用于控制所述运动支架的运行时间,所述遥控器上设置有相应定时档位。

优选的,所述隔离垫是弹性隔离垫且中部的网状结构为不锈钢网。

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连接于所述壳体前端两侧的系带。

优选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若干通风口。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穴位艾灸机的壳体内设置有电磁驱动并沿导轨做前后往复运动的运动支架,运动支架上设置电磁控制的装夹弹片,艾条由后盖的筒孔穿过运动支架并由装夹弹片夹固,燃烧端穿过盖板的筒孔直抵隔离垫,确保了相对于隔离垫的垂直状态,使用时通过固定装置固定于人体上且隔离垫一端中心对准穴位,艾条相对于穴位远近做往复运动,模拟了雀啄灸的过程,省时省力,且本机无论水平、竖直或倾斜都可以工作,适用于身体任何部位且使用者无需保持固定姿势和位置,增加了舒适性。

2.往复运动过程及装夹过程均由电磁驱动,且由控制器控制,整体体积小巧、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寿命长;使用者可通过遥控器控制控制器,进而根据自身感受自主控制使用时间、频率及温度,在应用于背部等部位时亦可实时掌握机器动态并做相应调整,使用方便快捷。

3.盖板起到隔离艾条燃烧部与机器内部零件的作用,且艾条燃烧所产生的烟雾经导流孔由排气风扇排出,使用安全,改善了使用者的体验。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穴位艾灸机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运动支架及装夹弹片具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请参见图1、图2所示,以装配的艾条燃烧端为前端来说,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穴位艾灸机包括壳体1、隔离垫2、盖板3、运动支架4、运动电磁铁5、装夹弹片6、装夹电磁铁7、后盖8、固定装置9及控制器10。隔离垫2设置于壳体1前端,盖板3设置于壳体1前端隔离垫2之后,后盖8设置于壳体1后端。运动支架4设置于壳体1内并由运动电磁铁5驱动于盖板3和后盖8之间做前后往复运动。装夹弹片6设置于运动支架4上并由装夹电磁铁7带动开合。固定装置9设置于壳体1上以用于固定该穴位艾灸机。控制器10设置于壳体1上并连接控制运动电磁铁5及装夹电磁铁7。

参考图3,运动支架4包括沿前后方向排布的至少二限位圆环41及固定于圆环41两侧的翼形滑块42,艾条由限位圆环41穿过。壳体1内部于后盖8和盖板3之间相对的两侧设置有导轨11,导轨11与滑块42配合,以使运动支架4沿导轨11前后滑动。运动电磁铁5具体可以是推拉式电磁铁、吸入式电磁铁、贯穿式电磁铁等,以推拉式电磁铁为例,是由线圈、动铁芯、静铁芯等配件组成,应用了螺旋管的漏磁通原理,在控制器10控制下利用动铁芯和静铁芯的长距离吸合实现牵引的运动支架4的直线往复运动,相对于机械驱动,其结构简单、体积小巧、性能稳定、寿命长。优选的,艾灸机还设置有前后限位装置以防止运动支架脱轨,该限位装置可以是例如设置于导轨两末端的挡板,亦可以是例如推拉式电磁铁的行程限制结构。

装夹弹片6包括固定部61及至少一弹性部62,固定部61与翼形滑块42固定,弹性部62配合于限位圆环41的设置间隙中。举例来说,3个限位圆环41形成两个设置间隙,则装夹弹片6包括连接于固定部61上呈梳齿状结构的两个弹性部62并分别伸入两设置间隙中。装夹电磁铁7可以是例如开关式电磁铁,由线圈、衔铁、弹簧、动触点及静触点等组成。在控制器10控制下线圈得电时衔铁在电磁力吸引作用下克服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弹性部62张开,便于艾条通过,失电时弹性部62在弹簧作用下夹紧艾条,从而实现对艾条的夹放。艾条在装夹弹片6的夹固作用下随运动支架4运动,从而实现艾条的前后往复运动。

后盖8和盖板3上分别设置有筒孔81及31。使用时,艾条由后盖的筒孔81进入,穿过运动支架4的限位圆环41并由装夹弹片6固夹,其燃烧端通过盖板上的筒孔31并位于盖板3和隔离垫2之间,确保相对于隔离垫2的垂直状态,不易移位或倾斜脱落,便于对准穴位。隔离垫2是弹性隔离垫且中部具有网状结构21,其网状结构具体可以是不锈钢网,使穴位艾灸机前端更容易贴紧皮肤,同时不锈钢网便于艾条燃烧的热量导出又隔离了艾灰,防止艾条烫伤皮肤。固定装置9包括连接于壳体前端两侧的系带,通过系带将艾灸机固定在人体的上肢、躯干、下肢或面部等处,不锈钢网(即中心)对准需要艾灸的穴位。艾条在运动支架4带动下相对于皮肤远近往复运动,从而模拟了雀啄灸的手法。本实用新型的艾灸机不受方位的限制,水平、垂直或倾斜状态下均可正常工作,适用于人体的任何部位及任何姿势。

盖板3上设置有导流孔32,后盖8上设置有排气风扇82。艾条的燃烧端伸出盖板3,即盖板3起到隔离艾条燃烧部与机器内部零件的作用,且艾条燃烧所产生的烟雾经导流孔32由排气风扇82排出,改善了使用者的体验。排气风扇82亦与控制器10连接并由控制器10控制开闭。同时壳体1上开有若干开口12以用于通风及观察。

控制器10包括盒体101及装设于盒体101内的控制电路,盒体101装配于外壳1上。控制电路由控制面板进行人工控制,控制面板可以设置于壳体上1,亦可以设置于遥控器上。控制器10还包括遥控接收模块,以用于接收遥控器的指令并控制相应部件动作。控制器10还包括定时模块以用于控制运动支架的运行时间。控制器通过运动电磁铁控制运动支架的运行时间、往复运动周期及前端停留时间,遥控器上设置有相应定时档位、频率档位及温度档位,便于使用者根据自身感受随时进行调节,在进行颈部背部等位置艾灸时亦可随时掌握机器动态并做相应调整。此外,亦可以通过多机串联等方式由一个遥控器控制多个单机,提高效率、节约时间。本实用新型的艾灸机,可以通过直流低压供电,确保安全。

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穴位艾灸机,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