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心脏瞬时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30221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动物心脏瞬时固定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器,具体地说是动物心脏瞬时固定器。



背景技术:

在心血管疾病临床和基础科研领域,通过小动物(大、小鼠)进行在体动物实验不可或缺,尤其是应用大鼠制备缺血-再灌注和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等研究临床疾病。在制备动物模型的过程中,需要对心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进行结扎或在心脏各部位进行药物注射。模型制备后,动物仍需要饲养一段时间,因此,提高模型制备过程中动物的存活率,将大大提高实验成功率。

目前进行小动物心脏操作时,以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制备为例,心脏不进行固定,由于大鼠心率350次/分种左右,比成人快3.5倍或更多,不易操作,常常须多次结扎心脏,对心脏损伤过大,造成大鼠死亡率过高。小动物心脏固定器由操作手柄和弧形固定环组成。以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制备为例,使用时,将固定环置于心脏的下方,轻轻向胸腔开口处提拉,暴露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该血管后,松开固定环,将其从心脏下方取出,完成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动物心脏瞬时固定器,该固定器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心脏操作,缩短对心脏的刺激时间,减少动物术中及术后的死亡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动物心脏瞬时固定器,其结构包括手柄和心脏固定环,所述手柄由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构成,所述第一手柄的上端设有通孔,第二手柄的上端设有插片,所述插片与通孔插接,所述第一手柄的下端与第二手柄的下端交叉设置,所述心脏固定环由横截面为圆形的钢丝弯曲成椭圆形,且心脏固定环的两个由端与两个手柄交叉后的两个自由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的外侧分别设有多个防滑凸起。

进一步,所述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的弧形弯曲角度为角度A,心脏固定环端部的弧形弯曲角度为角度B,所述角度A为140°,所述角度B为100°。

进一步,所述第一手柄长5cm、宽0.8cm、厚0.5mm,第一手柄与第二手柄等长、等宽、等厚,所述心脏固定环的直径为1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根据需要将心脏瞬时固定在一定的位置,可以顺利完成心脏操作,减少因心脏快速跳动引起的操作失败。另外,利用小动物心脏固定器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心脏操作,缩短对心脏的刺激时间,减少动物术中及术后的死亡率。

(2)根据需要可以挤压手柄来调整固定环的大小,以适应动物不同心脏大小和不同部位固定的需求,满足大、小动物实验的需求。

(3)固定环采用圆形不锈钢丝制成,且可通过手柄调节固定环大小,方便其以多角度进入胸腔;圆形钢丝设计可以避免固定器损伤胸腔脏器,达到无损伤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第一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二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第一手柄、11通孔、2防滑凸起、3心脏固定环、4第二手柄、41插片、角度A、角度B。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动物心脏瞬时固定器作以下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动物心脏瞬时固定器,其结构包括手柄和心脏固定环3,所述手柄由第一手柄1和第二手柄4构成,所述第一手柄1的上端设有通孔11,第二手柄4的上端设有插片41,所述插片41与通孔11插接,所述第一手柄1的下端与第二手柄4的下端交叉设置,所述心脏固定环3由横截面为圆形的钢丝弯曲成椭圆形,且心脏固定环的两个由端与两个手柄交叉后的两个自由端连接。固定环采用圆形不锈钢丝制成,且可通过手柄调节心脏固定环3大小,方便其以多角度进入胸腔;圆形钢丝设计可以避免固定器损伤胸腔脏器,达到无损伤的效果。

所述第一手柄1和第二手柄4的外侧分别设有多个防滑凸起2。能防止手指与手柄接触时打滑,保证拿取固定器的牢固性。

所述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的弧形弯曲角度为角度A,心脏固定环端部的弧形弯曲角度为角度B,所述角度A为140°,所述角度B为100°。

所述第一手柄长5cm、宽0.8cm、厚0.5mm,第一手柄与第二手柄等长、等宽、等厚,所述心脏固定环的直径为1mm。

根据需要将心脏瞬时固定在一定的位置,可以顺利完成心脏操作,减少因心脏快速跳动引起的操作失败。另外,利用小动物心脏固定器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心脏操作,缩短对心脏的刺激时间,减少动物术中及术后的死亡率。

根据需要可以挤压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来调整固定环的大小,以适应动物不同心脏大小和不同部位固定的需求,满足大、小动物实验的需求。

使用方法:以急性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制备为例。手持小动物固定器手柄,将固定环置于心脏的下方,轻轻向胸腔开口处提拉,根据需要调整固定环在心脏下方的位置。充分暴露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血管后,进针结扎血管。完成上述步骤后,松开固定环,将其从心脏下方取出,完成操作。

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原理,本说明书并非是要将本实用新型局限在所示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申请的专利范围。

除说明书所述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